耳东:内地音乐吹响攻台号角

当我看到25届金曲奖的提名名单里两位内地音乐人李荣浩和李健与张震岳并驾齐驱,我一点都不感觉到意外,他们代表的是时代大潮,是内地音乐已经吹响了攻台号角。

 

我有一位台湾音乐人朋友,每次从台湾来内地,都要跟我抱怨,台湾怎么怎么不好。最近的一次,他跟我说,台湾年轻音乐人的歌真的没法听,歌词都无聊的要死,跟内地没法比。“所以,宋冬野的《董小姐》在台北红的要命,我这次回去,去Livehouse,发现大家都在唱《董小姐》。”

我无意为宋冬野背书,不过,前不久因为好奇,我把台湾年轻一代的乐队、歌手粗略听了一遍,完全同意我那位台湾朋友的意见。虽然,台面上的台湾流行音乐看起来仍然风光,五月天、周杰伦、王力宏、罗志祥仍然统治着主流市场,但对于日益分众的音乐市场而言,他们的统治力已经远不如前。最重要的是,他们已经不代表音乐创作中最有活力的那部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不过是在吃从前的老本而已。

是的,论年轻一代的音乐活力,内地市场要远胜于台湾市场。受制于台湾社会经济发展的停止不前,台湾流行音乐(包括小众音乐),都陷入了一个死胡同。他们仍然能依靠成熟商业体系下的精耕细作创作出符合城市中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口味的商业音乐,却无法摆脱精耕细作下的苍白和乏味。就算是曾经让内地文青顶礼膜拜的陈绮贞,也逃不了这样的“宿命”,作为昔日粉丝的我已经没有办法接受她新专辑的矫揉造作。

这是后工业时代的症候群,对于一个年轻人都把开咖啡馆视为人生追求的社会来说,它显然步入了一个半衰期。所以,台湾的朋克乐队会给自己起名“伤心欲绝”(虽然我很喜欢这个名字,它带着台湾土朋特有的戏谑精神),台湾摇滚唱的都是诸如“上班上课想到就头痛,可是一觉醒来还是得走”这样明显带着城市中产阶级烙印的歌词。所以,宋冬野一句“爱上一匹野马,可我的家里没有草原”就让台湾人跪了。

宋冬野尚且如此,你可以想象为什么万能青年旅店会被台湾人推崇备至了。“如此生活30年,直到大厦崩塌,云层深处的黑暗啊,淹没心底的景观”,这样的歌词,只会出现在一个工业化社会。

一个蓬勃发展、一往无前的工业化社会,必然会对一个停滞不前的后工业社会产生挤压,让那里的人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流行音乐同样如此。在向内地市场输入音乐产品的过去30年里,台湾社会一直以高等社会自居,带着一种天然的优越感,自豪且傲慢。随着经济上被内地赶超,台湾人的优越感只剩下成熟工业(虽然已经几近崩溃)遗留的制度优势——如果要继续玩唱片,玩商业包装,批量生产,台湾人那套仍然很灵光。

但是,显而易见的是,音乐产业已经开始另一套玩法了。在数字音乐和音乐节的时代,台湾人一点优势都没有。相反,我们看到的是,QQ音乐已经渗透进了华研,而草莓音乐节迟早要开到台湾去。

我手里有这样一个数据,在QQ音乐上,试听排第一的是周杰伦,290首歌的累计播放是16亿次。紧随其后的是陈奕迅,717首歌,累计播放15亿。然后就是三位八五后、九零后内地歌手,许嵩、徐良、汪苏泷,三个人的累计试听量都超过10亿,但歌曲都没超过100首。而在演唱会市场上风风火火的五月天,402首歌的累计播放也不过5000万而已。最要命的是,这份数据里最年轻的台湾歌手就是82年生人、已经32岁的张韶涵了。

而在小众音乐领域,如前所述,宋冬野、万青已经对台湾文青进行了“反向输出”。

所以,当我看到25届金曲奖的提名名单里两位内地音乐人李荣浩和李健与张震岳并驾齐驱,我一点都不感觉到意外,他们代表的是时代大潮,是内地音乐已经吹响了攻台号角。

作者:耳东,乐 ( lè )评人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