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祯兆:难以复制的香港神话

承接我在《香港精神观下的金像奖年代》(收录在简体版《香港电影夜与雾》)中的观察,把那时候针对2011年来言说,于今年2014年中继续探讨。为了方便讨论,我把一些基本资料在文末以附表形式举出供大家参考。

【金像奖困局:女优乏力,新人沦陷】

严格来说,香港金像奖的香港与非香港互渗元素,大抵转折点在2002年,在上文我曾指出香港影坛的阳盛阴衰,影后的非本土元素变得明显清晰(可参看附表一)。香港电影金像奖的影帝影后大赢家一向属梁朝伟及张曼玉,两人各据五台奖座,远远抛离其他同业。自张曼玉于2001年凭《花样年华》结束王朝出走他乡后,2002至2008年基本上便进入影后非港化的年代,当中除了2004年一届由张柏芝凭《忘不了》摘后冠外,其他各届分别由张艾嘉、李心洁、章子怡、周迅、巩俐及斯琴高娃获得,直至2009年才由鲍起静重新以本土演员身分夺回影后。

我想指出列举以上的资料,绝非旨在营构对立二分的表述,而是从客观上的形势而言,如果八十年代是香港电影全速启航的年代,那么九十年代显然已见中衰势成,至于千禧之后则更深陷水深火热的局面。

影后的非本土化除了反映出女优人才上接棒乏力的窘境,更重要是反映出香港电影市场自身的复制困局──香港电影的创作团队一向以雄风当道,作品题材亦以阳刚勇悍为正色,此所以对女优成长而言绝非适合的土壤。何况在市场迷失方向及缺乏自信的环境下,创作团队纷纷以求稳为首要之务,冒险创新自属痴心妄想,于是影后殊荣偏向非限于香港市场为对象的作品寻索(《2046》、《如果.爱》、《满城尽带黄金甲》及《姨妈的后现代生活》等),绝非稀奇之事。

但如果可以进一步仔细看清楚,其实新演员奖也有“沦陷”的情况出现,由秦海璐开始之后,安志杰、田原、周杰伦、徐娇及萧敬腾等一一接力获奖,所带出的含意也非常明显(可参看表一)。事实上,香港电影于近十年的时空,以本土市场为焦点重心的制作日趋边缘化,数量也可以寥寥无几来形容。面对中港融合的大市场,演员的语言能力以及为各地华人市场认知的程度,均成为演员选角的关键。在以上的市场压力下,希望香港新演员可以冒出头来,不啻属迢长路短的想象。

合拍片需要的是已成名的香港演员,它们无需浪费时间在扶植本土新演员的成长发展,这一点完全不符合经济效益。此所以愈少针对香港本土市场而发的低成本制作,新演员远离香港代表的情况只会更加“常规化”。

【2009至2013:本土化倾向的末路】

过去数年,香港电影金像奖的而且确出现一股强调香港精神的本土化倾向。近年的成绩表,不少均属肯定业界实干分子的努力──刘青云、李连杰、张家辉、任达华、谢霆锋以及鲍起静、惠英红、刘嘉玲等(还有在男、女配角奖项上,甘草演员的大丰收)。

作为演员,他们的成就当然无庸置疑,但获奖的影片未必真正属于他们的代表作。当然,每年获提名影片均有所不同,任何评奖都受天时地利人和因素影响而出现不同赛果,不过从观众角度而言,金像奖始终予人回望传统自我嘉许的气息较浓,而在创新前行展示方向上的着墨,相较而言仍有比例不平衡的情况。

2012年的《桃姐》或许因为早有威尼斯影展的加持,所以由它与杜琪峰的《夺命》金包揽了当年的奖项,还不致太过碍眼。但2011年的《打擂台》以及去年《寒战》、《低俗喜剧》及《春娇与志明》的情况,就会令人不无异议,香港电影金像奖的得奖名单益发向“地域化”的方向靠拢,无论是业内及业外人士都心知肚明,看得一清二楚。

电影工业当然与香港整体的社会氛围同步起落,事实上以上谈及的本土化授奖风气,与近年来日益高涨的本土运动情绪不无关系。现实中,即使大家不愿正面承认,其实香港早已成为内地有闲一族的后花园,情况就如过去香港人视深圳、广州、上海、北京乃至台北为后花园相若。不过一切早已时而势易,经济条件的逆转早已切实地起了变化,只不过在心理关口上,大家仍然不愿面对现实,又或是企图利用不同方法去修饰掩藏逆转后的心理伤口。此所以对照起金像奖的赛果演化,大家不难看到这种本土化精神的回荡。

我认为2002年新一浪的阳盛阴衰风潮,仍然与社会现实的互动关系不深。说到底,张艾嘉、章子怡、周迅、巩俐及斯琴高娃等一众名字阵容,大家心中都早有技术击倒的认同共感,何况那时候社会的本土与非本土的矛盾冲突仍未清楚萌生,电影与社会好像仍各自有独立的回旋空间。可是经历2009至2013这五年的全面本土化历程后(可参看表二),大家不难发现除了徐娇及萧敬腾两位“漏网之鱼”外,所有香港金像奖的重要奖项,均早已“收归港有”--如果认真去想想一再出现的类近赛果,大致会不难感受到社会时代气息与电影工业的互动关系。

我认为本土化的流向,最初大抵也由衷是出看一种支持鼓励的心态,面对香港电影的本土市场严重萎缩,针对本土生产的低成本制作又寥落不堪,借金像奖来为电影业打气,又或是为一众甘草演员予以正名肯定,无论在公在私就得到广泛认同,正如由鲍起静于2009封影后起,陈丽云、叶璇、邵音音及苏杏璇一众甘草代表(请叶璇万勿介意,此处对她绝无贬义,明白她在港产片中持续的努力付出与坚持,作为甘草肯定当之无愧)接力成为最佳女配角,还未把廖启智、泰迪罗宾及卢海鹏的例子算进去,大家又怎能不为之击掌喝采!

简言之,那些金像奖,某程度是颁给迟来了又或是已逝了的香港电影黄金岁月象征,可是持续下去自然会出现缝隙。

于我而言,2013年是香港电影金像奖的“灾难年”。强调本土化的香港精神,经再三呼喊下已经进入强弩之末的状况,但这仍非沦为灾难的关键。正如我之前所云,如果获奖名单有甘草支持,我们仍会为港产片之魂拍案欢呼;又或是得奖者显出独立求存的精神尊严,如2011年的《打擂台》,大家都可以因为香港电影的未来而投下一票。可是2013年得奖名单如下:

大抵不用我多言,观众及读者的眼睛都是雪亮的(梁家辉当属影帝级人马,但请留意那是《寒战》的梁家辉)。简言之,个人而言真的找不到一个立足点去支持以上的本土金像奖造神运动。

2014:难以为继的传统

2014年的情况,就提名名单而言,大家可清楚看到,即使要复制本土化“传统”,委实有一定的难度。

男配角方面最明显,张晋、佟大为、黄渤及彭于晏夹击本土代派陈友;女主角方面,章子怡又早已先声夺人凭《一代宗师》坐拥不同的影后殊荣,其他如新演员、编剧及女配角等均同样颇具变量。当中带出最大的启示,是即使想坚持恪守本土化的“传统”,在产量日益下调的局面下,其实也难以持续下去。

大抵没有人会有异议,2014年最具本土特色风格的入围作品,肯定属《狂舞派》,分别在最佳电影、最佳女主角及最佳新演员上有逐鹿机会,但今次看来再难以复制2011年的《打擂台》神话,说到底今届强手林立,再不容易仅凭香港精神就可以得到压倒性的支持。

我认为《狂舞派》的神话,最大可能在新演员上的突围(即蔡瀚亿),那亦可顺理成章视作为我们对香港电影未来的憧憬。

好的,预祝大家好好享受4月13日晚上的金像奖颁奖礼。

表一:1997-2013年金像奖得主(本土与海外对照表)

表二:1997-2013年金像奖得主

表三:2014年第33届金像奖提名(本土与海外对照表)

作者:汤祯兆,香港影评人、作家。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