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意识的崛起:是流行还是被消费利用?

如今以山水为借口的创作是更接近中国山水精神的核心,还是因形式、思想方法的多样性而走向山水的边缘?

东方意识的崛起:是流行还是被消费利用?

2014年5月1日,在大家享受劳动节假期休息的快乐时,来自中美两国的学者于美国加州的斯坦福大学克拉克中心(Clark Center)举行了一场学术研讨会,主题为“中国山水——文学、诗歌、电影、和视觉艺术的探讨”(CHINESE LANDSCAPES——Explorations in Literature, Poetry, Film, and the Visual Arts);而在不远处的斯坦福大学坎特视觉艺术中心,一场名为“于内于外——演变中的中国山水艺术”(Within and Without——Transformations in Chinese Landscapes)展览也同时开幕。

“山水画”这样一个在中国历史上与西方“风景画”相呼应,而在精神上颇有差异的艺术表达形式,其发展与变异的过程构成和生发出诸多问题。因此,在斯坦福持续两天的研讨会中,学者们借由这一主题表述了对中国艺术在全球语境中的个人态度,进而讨论文学、历史、经济、文化,无论在过去的一千年中,还是在现代与当代的重要性。这样广泛的、跨学科的讨论本身,或许正是活动组织者及策展人杨晓能教授的意图:在斯坦福的风景里讨论中国的山水。

在发言中,美国学者罗纳德·伊根、文以诚、刘和平以及来自中国美术学院的孔令伟从宋代与明代的作品中,由个案的角度探讨山水画的构成与精神实质。来自中国台湾的著名画家刘国松先生以“挑战与创新:我的山水画创作”为题,介绍了自己对中国山水画的形式创新与精神表达,他将草书、印章与抽象表现主义绘画进行的对比颇具感染力。旅美当代艺术家谷文达则呈现了他如何借用山水的元素进行当代实验,甚至试图以景观的方式建构其个性化山水“乌托邦”。身兼艺术家、理论家于一身,来自上海的卢甫圣先生,以“中国山水画在当代”为切入点,结合实例分析当代中国山水画的基本面貌与构成形式。笔者和来自上海中华艺术宫的卢缓女士皆从美术馆对山水艺术的研究与展览的角度进行了表述。对于现代山水的个案我们看到了来自斯坦福的年轻学者主题为“重走长征:革命前后的山水”以及“潘天寿的河岸景观:从荒芜到赞美”的发言,这些新的视角非常值得玩味。当然与会者也从中国现代诗歌、摄影、电影、文学、戏剧甚至环保、市场的角度进行剖析,跨学科所产生的交叉与重叠构成了本次论坛的独特性与丰富性。

东方意识的崛起:是流行还是被消费利用?

潘天寿山水画作(来源于网络)

对于在斯坦福坎特视觉艺术中心举办的这场展览,作品数量不到20件,却涵盖了绘画、摄影、雕塑与当代艺术各个门类。展览给我们提供了从清代王翚到吴冠中、刘国松、卢甫圣、李华弌、谷文达、王宁德、刘小东、展望、邱世华、洪浩、翁奋的作品汇集。单从这样一串名单,就可以看出策展人对于“山水”这一概念所具有的开放性态度。正如展览前言中所说:“展览展出的作品由现当代艺术家创作,他们面对当前的大环境,也深入中国过去的山水。通过描绘与前人完全不同的处境,这些作品致力于全球和本土、过去和现在、普遍和特殊之间的多重对话。”因此,作品的形式无论“于内”还是“于外”,传统抑或当代,皆是在反应变化中的中国与中国艺术。当然,展览也试图通过作品抽离出中国艺术家当下对于传统与自身的态度。总之,我的体会是容纳思想的空间不用很大,重要的是策展人是否能充分地表达 与实现他的意图。

在斯坦福的风景里讨论中国的山水,的确有某种错位。15小时的时差、11小时的飞行距离不仅提供了“美”,更提供了沉静思考的可能。如今以山水为借口的创作是更接近中国山水精神的核心,还是因形式、思想方法的多样性而走向山水的边缘?东方意识的崛起,是一种新的流行,还是在被快速地消费与利用?我们在观察,但我们希望山水不应该是在雾霾城市里进行的虚无寄情,山水本身一样需要诗意的栖居。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