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学:回暖与定力

配图
配图

上海的文学向来不乏优秀的作家,上海作家队伍在近年来的发展中青黄不接的状态已经有所缓解,或者说出现了回暖的态势。文学行业不比其他,并非有大量的投入就一定能有立竿见影的成效,而需要不懈的坚持与足够的耐心。这几年上海文学创作的回暖之势确实是有目共睹。在培养文学新人方面,上海市作协做出了持久的努力。近年来,上海的青年文学创作比较活跃,创作势头旺盛,充分显示了他们的创作潜力,引起了文学界和社会的关注。如何使一支最精锐最具活力的文学新军在上海乃至全国崛起,给予其充分肯定和热情扶植,成为推进上海文学事业向前发展新的动力,这是作为行业团体责无旁贷亟需思考的问题。

上海文学呈现阶梯式稳步发展态势

从2002年与专业作家制度相匹配并行实践签约作家制度以来,在推介新人新作方面的成效正逐步地显现,涌现了许多文学新人,也产生了不少优秀作品,使得上海文学呈现了阶梯式稳步发展的态势。

综观这十多年来的发展变化,有几个显著的变化值得关注。

首先,许多成熟的中年作家在这几年都进入了收获期,纷纷推出自己酝酿已久的重磅之作。王安忆的《天香》、孙颙的《漂移者》、竹林的《魂之歌》、金宇澄的《繁花》以及王小鹰的《长街行》等均属上海文学新潮头的浪峰。他们对文学与城市的阐释,对社会人文的深切关怀使其作品成为了语言艺术的某种成就性标识。王安忆的小说《天香》可以说首度创造了一种小说类型,在她的上海写作谱系中,《天香》不只是新增加了一个品种,多写了一个历史阶段而已,同时也成为成熟作家超越自己的一个标志。孙颙和竹林在近年陆续推出的新作《漂移者》和《魂之歌》也备受关注,常年的创作生涯使他们意识到多数人的生命力体现在勇敢的探索与不断的创新变化中,不必为了显示某种风格而把自己框死。在他们的作品中不仅纯熟的写作技巧引人入胜,对世事人生的哲学思辨更耐人寻味。

其次,当年的签约作家许多如今已成大器,成为了全国颇具影响力的作家,部分已经成了上海市作协的专业作家。作为最早一批签约作家之一,陈丹燕从1998年出版《上海的风花雪月》、1999年出版 《上海的金枝玉叶》、2000年出版《上海的红颜遗事》、2005年出版《志愿者之歌》、2008年出版《外滩影像与传奇》、2009年出版《公家花园》以及2012年出版历时八年完成的《成为和平饭店》,十几年时间写作了多本关于上海这座城市的书。她关于上海的非虚构作品改变了人们对这个城市文化的传统认知及文学的阅读经验。如果说陈丹燕属于承上启下者,那她导引的便是薛舒、滕肖澜、姚鄂梅、路内、小白等这批创作极为旺盛的青年专业作家,后者主要在中短篇小说创作方面也取得了耀眼的成绩,被转载的篇次也很可观,至于见诸各类小说排行榜,更像是熟脸常客。他们逐渐在文学创作领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方向和定位,延续着城市文学的精神脉络。

再者,作家年轻化的趋势更趋明显。实行签约作家制度刚开始的前几年,中年作家还占了大部分。2006年是一个转折点,之后70后、80后作家快速成长,带着日益成熟的作品向文学创作的深水区进发,逐渐地成为上海文学的创作主力。这本身就是一个良好的昭示,上海文学的创作需要年轻、鲜活的力量来接力。为大力扶持青年作家,上海市作协自2009年实行“531”青年作家培养工程以来,用五年时间分三个层次培养一百名青年作家。从“70后”到“80后”作家,再到上海走在全国前列的“90后”写作者培育计划,当前上海青年作家的结构和阵容已趋于合理,且不乏具有国内初步影响力的作家作品。其中签约作家制度无论是作为扶植作家的平台,还是在宣传推介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譬如,作家须兰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是知名的青年小说家,发表了不少有全国影响力的中短篇小说。她的签约项目长篇小说《革命之路》,讲述1908至1948年四十年间发生在中国的国家命运、民族历史、家族传奇和个人经验,错综繁复的时世浮沉、情怀沧桑渗透其间。她是一个成熟的作家,其作品值得期待。同样,写老上海题材的小白,他前一部小说《租界》,在文学界赢得了热烈的关注,而后的《孤岛》同样也寄寓着作者对上海“城市性格”的理解。此外,上海这批年轻作家如周嘉宁、任晓雯、张怡微、孙未等人的作品大多都力图融合历史与现实的复杂图景,以写实与象征交互的手法,乃至乡土与都市生活经验错动而间离的特质,形态多样地体现出当下城市文学的丰富斑斓和由代际轮替带来的品格变异,呈示了上海“文学场”这股新势力的虎虎生气与不俗实力。但是,就现实而言,上海青年文学的创作群体和批评群体二者的发展并不平衡,也缺少有声有色的对接与呼应,影响着上海青年作家群在全国的崛起,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再者,对上海青年文学作为城市写作及传播形态的研究一直以来明显薄弱,存在多层面的学术缺失,其中,我以为对它在上海文学发展整体态势与形制变化中的当下性、变量性因素的探究尤其显得不足,多少有些浮光掠影,茫然无措。

此外,还有一点值得一提,上海本是类型小说的集中之地,如何在类型文学的大潮中依旧保留传统文学的精髓是上海作家们着力关注的焦点。那多、蔡骏等一批作家的作品就对传统文学和类型小说的结合做过成功的尝试,以大众容易接受的写作形态来探讨严肃文化的话题。事实上,面对商业文化盛行的上海,文学不被市场化的概率很小,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融合二者并保持均衡的发展实是当下应当考虑的问题。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已经给我们的文化包括文学带来了格局的变化:一面是商业文化的强烈生长,给人们造成了精神挤压,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化仍占有一分天下,而独立高蹈的文化姿态依然是传统文学藉以特立独行的标志性招牌形象,并对流行文化构成一定的抵抗和遏制。这三种文化势力互相映照,互相角力,自然也共存共荣。纵观近年来上海的文学创作,无疑存在着一批逐步为体制视野吸纳、有意调适传统文学与市场的矛盾关系,力求提高类型文学品位的作品。上海文学诸多新生现象当然需要得到重视与关注,这不但是因为其现实的延展对当下文化的迫切介入,更在于上海文学不可能简单划分为传统与当代、高雅与通俗,它没有一个明显的分野,而应该是一种有弹性空间与再生活力的范畴。只有这样,它才能够容纳各各不同的文学经验与创作风格。

青年作家应不断磨炼自己,重塑自我

总体而言,经过近五六年的着力培育,上海青年作家近年来可谓成果丰硕。无论是年龄结构,还是创作实力,或者全国影响力,都有了一定的提升,然而,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其中存在的诸多不足之地。其一,这种贴上代际标签的分类扶持在很大程度上一直以来会消磨了部分作家鲜明的创作特性,从而出现写作风格面目相似而整体类化的风险;其二,主要是因为文学在当下的特定遭际使得这茬青年作家在创作上的精神与艺术关联性犹显不足而较为离散,一些作者作品的人文境界与生命情怀有待于拓展和提升,叙事创新能力与再生能力较显匮乏,特别是与全国有些省区的文学创作实力相比,上海区域性文化格局与气象亟待进一步张扬。上海文学应当有其特有的价值体系与精神脉络,贯穿于整个作家群体之间,体现在他们最好最强的作品中;其三,虽然经过作协有效的机制措施的实行与时间的积淀,上海文学的影响力正逐步地增加,但其对于全国的辐射力度仍然有待更大更有力的提升,大部分的青年作家应该不断地磨炼自己,重塑自我,带着愈加纯熟的作品,以上海为根基,进而走出上海,迈向全国。

文学说到底还是个耗时、耗力的工程,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急功近利。扶持作家不可能一蹴而就,上海文学的创作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拓展。而作协近年集力推出的云文学网数字出版可以说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趋势,并且初显成效。以新颖、高效的数字化手段传递人文关怀与思想养料,这不仅是激活文学事业运行机制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也为上海集聚和培育更多都市文化人才开辟了新的路径。

在此后的实践中,我们亟待壮大并且带动作家群体的发展,不断地调整作家内部结构,既保留老一辈作家长久积淀下的深厚底蕴,又为之注入年轻鲜活与现代城市节奏合拍的正向能量,使得上海文学老中青三代的创作力量凝聚在一起,迸发出新的蓬勃活力。只有人才兴,文学才会兴。虽然这条道路的探寻需要足够的耐心、恒心和定力,但这必将是我们始终不渝的信念。

(作者杨斌华系上海市作协研究室主任、评论家)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