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嘉琛:《舌尖上的中国》上的乡村为何如此陌生

在精巧的剪辑和诗意的解说之外,对那些在贫困线上挣扎的人们来说,显然还存在另一个更加真实的乡村中国。

  两年前第一次看《舌尖上的中国》时,总是忍不住为这部制作精良的纪录片点赞,顿觉原来当个吃货也可以如此有文化。第一季的《舌尖上的中国》播完之后,我还曾去过几处陈晓卿导演推荐的饭馆尝鲜。然而,最近带着极高的期待看完《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前三集后,我觉得有必要更新一下我对这部纪录片的评价。从媒体和网友的评论看,大家对新一季《舌尖》的非议也明显多于第一季。

  简言之,《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中泛滥的诗意,已成为这部纪录片的败笔。

  纪录片作为一种艺术门类,对拍摄内容进行艺术加工原本无可厚非,从某种程度上讲,《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的成功与其精美的解说密不可分。然而,当这种套路被沿用到第二季的时候,恐怕有不少观众都会觉得有些腻。这就好比,很多人初次接触余秋雨的散文时都觉得很赞,但读得多了难免会有些“受不了”。

  虽然是一部以美食文化为主题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选材上却毫不掩饰导演对乡村食物的偏爱。无论是第一季还是第二季,多数镜头都对准了深山老林或是乡野农家。这种编排传递了导演对美食的认知——城里的星级饭店基本做不出地道的中国美食,唯有乡土中国才能找得到最佳的食材和最古朴的美味。在城市频现食品安全问题的背景下,这种理念毫无意外会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透过《舌尖上的中国》观察中国乡村,总让人感觉像是加了一层滤镜。导演组能从村妇和渔民家徒四壁的生活中,发掘出浓郁的诗意和高深的哲学;也能将寻常人家的一日三餐,描绘成一件透射着文艺范儿的美食。按照这种套路,接下来这部片子即使将韭菜馅包子说成是“面粉与韭菜的相遇”,将吃米饭描绘成“牙齿的咬合力恰如其分地释放了大米从自然中吸收的灵气”,恐怕应该也不会意外。

  艺术当然无法与诗意绝缘,但诗意泛滥却会与《舌尖上的中国》所标榜的“诚意”形成冲突。因为在精巧的剪辑和诗意的解说之外,显然还存在另一个更加真实的乡村中国——对那些在贫困线上挣扎的人们来说,炒菜吃饭仅是为了消除饥饿和补充体力;人们从自然中搜寻各种食材,也主要是为了缓解食物短缺的困境;同样,所谓的乡村美食的制作过程,绝对不像纪录片所展现的那样健康和卫生。

  媒体人黄章晋曾在微博中说:“有些人认为中国是美食之国,各穷乡僻壤皆有美食。实际上在离城镇直线距离超过八公里的村庄,大都只有惨不忍睹难以下咽的吃食一一只有你想不到的难看难以下咽的传统恶食,而不会有你想象不到的传统美食。越穷的地方传统食物越难以下咽,最好吃的东西都在大城市。”这番话乍一听可能让人觉得带着几分城里人的傲慢,但仔细想想确实有一定的道理。

  如果将《舌尖上的中国》喻为一顿道精心烹制的美味佳肴,诗意元素的角色大致相当于味精。如今很多“食客”都已经开始抱怨,“味精”的量用得有些大。这种反馈,对一个有野心的纪录片系列来说,显然具有不小的建设性和参考价值。

作者:汤嘉琛  《新华每日电讯》评论员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