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投入2亿成立健康公益联盟

氧分子科技讯 11月19日上午消息,百度公司宣布将联合上万家医疗机构成立百度健康公益联盟,专注于儿童医疗救助。

据悉,百度健康公益联盟首期将联合投入2亿元医疗资源,覆盖国内上千个县市,为因医疗资源有限而得不到及时救助的患儿提供救助。

在中国,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贫困儿童缺乏关爱和医疗救助问题十分严峻,不少先天性疾病儿童,往往因为高额的治理费用,耽误了最佳救助时机。国内基层地区,尤其是广大的偏远农村非常缺乏专业的医疗技术人才,迫使儿童患病必须到大城市救治,但高额的医疗费用使很多贫困家庭很难承担,甚至一些城市家庭都无力支付。

目前,百度健康公益联盟救助病种包括:儿童先天性白内障、儿童先天外形缺陷、儿童皮肤病、儿童自闭症、儿童意外伤害等。病患儿童通过登录百度健康公益联盟官方网站(1119.baidu.com)提交申请,经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9958儿童紧急救助中心核实认证,确认真实有效且属于救助范围之后,将会获得联盟成员中一家或几家医疗机构提供的免费专业救助。

在百度健康公益联盟的合作伙伴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民营医疗机构。在启动仪式上,百度健康公益联盟同时宣布启动第一个专项救助项目——“瞳计划”,为1000个偏远贫困地区患有先天性白内障的儿童提供手术治疗。

医疗救助

 

您可能还喜欢…

1 Response

  1. 文/若森 来源:乐天行动派

    贫困地区的儿童营养与健康问题,除了饮食营养与疾病这一受到广泛关注的议题,世界正面临另一个同样普遍且急需应对的挑战:大脑发育迟缓与认知障碍。

    孩子是建设我们人类未来的人,等到人工智能、机器人工业迅猛发展,越来越多技术含量低的工作逐渐被替代甚至消失,这些智力发展和认知低于正常标准的劳动力,将生活得更为艰难。打破“贫困循环”,会成为一个更难实现的奢望。

    而这些贫困家庭面临的问题,很多已不再是能否“吃饱饭”、“吃好饭”的事儿,而是缺乏有效的“刺激大脑发育的合理方式”,那么,什么才是“刺激大脑发育的合理方式”?一项调研很早就为我们揭晓了答案:你并不需要多么富裕,也并不需要焦虑报什么样的 “早教班”,你只需在保证孩子营养摄入的同时,做到跟孩子“好好说话”。

    // 为早教而焦虑?不如跟孩子多说话 //

    两位美国研究儿童早期教育的学者贝蒂·哈特和托德R.里斯利在上世纪曾做过一个著名的研究。他们用两年多的时间跟踪了40多个家庭,将这些家庭中父母和孩子的对话互动,全部录了下来,并分析家庭所在的阶层和对应对话中涉及的词汇量。

    他们将家庭大致分为三类:贫困家庭的孩子、工人阶层家庭的孩子、以及高知与专业人士家庭的孩子。结果显示,到4岁为止,第三类家庭,即高知与专业人士家庭的孩子比第一类家庭即贫困家庭的孩子,已多听到了3000万个单词(包括重复使用的词)。贫困家庭,父母每小时平均对孩子说200多个词,而专业家庭中,父母每小时会说近4000个词。儿童语言学习的词汇量增长其实没什么秘密可言,就是大量的输入加输出。对孩子来说,同一个词听到3-5次,自己再使用3-5次基本就掌握了。

    两位研究者,在过了若干年后回去看他们调研的孩子在学校中的表现,发现孩子的学习水平、社交能力的差距和当初的预测,也就是孩子接受词汇量的差距一致 —— 语言是发展智力和社交能力的核心因素,“说话”就是最不费力气、最容易、最自然,性价比最高的早教方式。

    在他们之前,大多数关于智商的研究都聚焦在基因遗传方面,忽视了儿童早期环境的干预和影响。父母所在的社会阶层与父母教育的智慧,体现在这项基本的日常活动 —— 跟孩子对话上,就能对孩子后期的成长、智商与学习水平,产生巨大的、持续的作用。

    对于很多贫困家庭的父母、尤其是带孩子的祖父母辈的人来说,普遍缺乏给孩子读书、对话、讲故事等刺激认知能力提升的行为和意识。而孩子日常语言的交流中,有80%的词汇都和陪护人重叠。那些缺乏父母陪伴、由老人带大的儿童,语言和认知发展滞后,成为一个普遍问题。

    养育出聪明、学习好的孩子,对于大多数贫困家庭来说,是打破“贫困循环”最大的希望,而这其中,原来有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好好跟孩子说话。

    // 机器不能替代父母 //

    所谓好好说话,除了“数量”问题,还有一个“质量”问题。研究发现,贫困家庭的父母对孩子说的话,每一个鼓励的词汇,就对应着两个负面的词,比如“不行”、“不可以”“停下”等。与之对应,专业人士家庭的孩子每听到一个令人沮丧的词,就会听到六个积极正面的词汇。

    各个阶层背景的父母都爱孩子,都希望孩子成功。但处于贫困中的父母,往往更偏向于专制和控制的家长作风,在语言上否定或制止孩子诸多给自己添麻烦的行为。

    同时,还有个值得注意的研究,有些父母认为让孩子看电视可以替代与孩子之间的对话。但二位研究者发现,真正起积极作用的是和孩子说话的人,机器的声音对认知发展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婴儿听真人说话时,将其当作一种社交互动,并且会处理所听到的信息,而面对电视屏幕发出的机器声音,大脑会把听到的单词当作随机噪声。

    此外,诸多城市父母关心孩子如何学好“外语”。而语言学家针对各国宝贝做的语言研究,有个有趣的发现:半岁到12个月大的宝贝,他们对语音的“统计”非常敏感,他们是真正的“世界公民”,能对所有语言的所有语音保持开放,在这个期间,如果你只对他/她说一种语言,那么,这个母语的语音就会慢慢改变他们的大脑,让他们变成后来“迟钝”的成年人 —— 受特定语言所限的单一语种掌握者。我们成年人不再具备这种语言“统计”能力,因为早期形成的语言记忆的深刻影响,我们逐步丧失了对其他语言语音的敏感,只对母语的语音有快速反应。所以,这也能证明幼童学习语言的强大能力,尤其是“语音统计能力”,这个期间也最容易塑造出能说多种语言的孩子。

    当然,如果你做不到双语甚至多语环境,那跟孩子好好说好母语,对孩子后来的语言能力与大脑塑造,也极为重要。

    上世纪70年代的研究数据表明,当时占比20%的富有家庭花在培养孩子,陪伴孩子的时间应是末尾20%贫困家庭的4倍,现在这个数字已经上升到了7倍。

    ——3000万个单词的差距,就代表了“贫富”在“教育”这个关键领域的差距,也是贫困家庭孩子真正输在起跑线上的差距,是他们难以打破贫困循环的缘由。

    是的,儿童早期教育确实是个复杂的,不断有新发现和新观念,且充满争议的领域。很多人把儿童营养和早期教育推崇为消灭贫困的杀手锏,这二者对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确实非常重要,是可能改变贫困状态的基础。“早教”的方式争议不断,焦虑的家长一方面被周围的力量夹裹着“报各种班”;另一方面,有人相信“大多数孩子长大后注定都是平庸的,将过着普通的生活,不如给他们一个快乐的童年”。但无论种种争议为何,早期的“语言”教育和陪伴,有着毋庸置疑的重要意义。

    大量研究证据也都在支持“最早的干预成本效益最高”这一论断 —— 改变和塑造一个18个月大的幼儿比改变一个18岁的问题少年、瘾君子容易得多。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家、诺贝奖获得者詹姆斯·赫克曼提出:“在孩童年纪越小时对他们投入,潜在回报越大。对0-3岁的婴幼儿每投入1美元,未来对社会和个人的回报可达18美元。”

    人的大脑在5岁之前就发展成形了,需要我们进行聪明的“投资”,这段时间也是我们付出最少代价,换来之后最高回报的关键时期。

    家,才是一个人一生最初,最好的学校。

    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和最重要的,可以“对话”的朋友。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