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限制好友数量,微信营销,你还敢不?!

微信限制好友数量,微信营销,你还敢不?!

微信限制好友数量,微信营销,你还敢不?!

首先声明:本文纯属打酱油!如果认为知识有益智商,请直接转向知乎;如果想学营销赚钱,不如直接报名淘宝大学;如果想通过创业获取财富,建议立即购买福利彩票。剩下来的,倾听微信的八卦故事,我保证这是真实的你没听过的:

温州某L君夜宿嘉兴平湖,无聊之余打开微信,果有数个微信加好友。其中一个,频频示好,数次表示可以立即来宾馆L君房间。L君狐疑,问:“你到底是男是女?”此人说:“坦白说,男的。不过呢,女人的事情我都会做。”L君惊恐之余,立即删好友,从而避免了黄海波式的杯具。

除了这类LBS应用,微信目前被人抱怨的3大傻是:心灵鸡汤、海外代购、诱导转发。朋友圈卖代购化妆品,微博大号转战朋友圈,这些不用多说。可是,编一段话说:“几秒内转走带来幸运”、“要让XXX早点知道”、“不得不揭露的XX秘密”,这岂不是在损智商吗?尤其不能容忍的是让许多单位看起来庄重、决断、智慧的领导在下属面前丢人!是可忍孰不可忍,不打击是不行的!于是,在520表白节的第二日,521的早晨,坊间传来微信营销界的噩耗:

“【通知:微信重大变动】继续压制朋友圈,扶持品牌圈和微信公共账号价值:从昨天开始,微信的“个人好友+关注的公众账号+所在的群 ”数量不能超过五千个。否则就不能够继续添加了。另外即使原来的好友数量超过5000个。你在朋友圈所发的文章你也只能随机的发给你其中5000人。另:刚接到腾讯内部的准确消息,在未来5~6天内,腾讯会做出网络安检普查,将会封闭一大批的个人微信号和公众平台号。好多微商已经中招,大家且卖且珍惜吧!”

不到一个小时,有人补充:腾讯公关总监回复,消息属实!

于是,521这一天,微信营销人士的一天是在删好友中度过的。更有甚者,有好事者老马,当天中午就写了一篇文章,说:一群把微信玩坏了的傻X!

腾讯为何忍心向着这些大号下手?要知道,这些人言必称小龙,这些人逢人就秀二维码,这些人摇一摇摇到手抽筋——这,不是卸磨杀驴吗?

答案一:腾讯对微信更为自信。

即使在一年前,腾讯对于微信的运营仍然不会像今天这样果断。随着腾讯生态链收购与完善,随着移动支付等革命性应用的发展与明朗,整顿的条件逐步成熟了。同时这帮七大姑八大姨的野蛮生长和2014净网行动,也驱使腾讯快速将整顿付诸实施。

微博曾经被大V绑架的前车之鉴告诉我们,大V野蛮生长的传播力是非常令人头痛的事情。巨大的好友量加上即时通信,更难以控制。

做过平台运营的人更加清楚:对于公众号的审核并不困难,可是对于乱麻一般的即时通信信息的审核和监控,极为麻烦!

上述条件构成了腾讯的选择:要发展,必须有原则;有原则,必须六亲不认。

答案二:腾讯对于微信的定位开始清晰。

QQ的好友上限(会员用户)是2000,微博的关注上限(会员)也是2000,这是社交关系的理论数据。一个正常的IM用户的好友数,到达5000已经属于灾难。

昨日的微信为何没有设置上限?这是微信好友是粉丝还是好友的不确定,这是微信作为独立生态体系还是腾讯移动平台组成部分的不确定。

5000说明什么?说明微信仍被定义为移动IM工具,说明微信是腾讯大移动生态的组成部分。说明腾讯开始明确了微信的定义。

答案三:腾讯对于微信的未来还有更高的预期。

应该说草根们的商业构思仍然无比质朴,所谓微信营销仍旧停留在互联网时代或者根本就是传统商业时代。他们的想法不过是多拉一点粉丝,然后直接向他们卖货。一旦做起了规模,大家就说这是成功的商业模式,譬如蘑菇街、美丽说。

可是别说马云不干(马云怎么忍受用户被微信绑架),马化腾更不干!腾讯需要的是一个完整的开放的(草根认为那是封闭的)生态链。而微信必须是生态链的清晰的一个环节!一个大V肆虐的,一个朋友圈到处是垃圾广告损智商内容的微信岂能承载腾讯帝国的未来?

记住吧以后别喊小龙了,要喊张总;记住吧,以后到亲戚家要学会换鞋。即便是小龙让你喊小龙,即便小龙背后那个更厉害的男人低调地让你喊Pony,你必须记住其实你喊出的仍然是张总和马总,腾讯帝国的张总,腾讯帝国的马总。商业社会讲的是规则,不是交情友情亲情,这规则的本质就是一个词——实力。

好吧,我再给伟大的腾讯帝国出个馊主意:如果我是张小龙,明天就放消息说个人号好友数放宽到1万!让大家悔死。然后,过一个月再调整到普通号2000,付费用户5000。微信的游戏规则就是让大家删好友,加好友,删好友,加好友,删好友,加好友!

(文/宁哲网络 周宁 微信公众号:ningzhenet)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