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最近在做一个榜单叫MCP100,全称是Most Creative People in Business。
说起来还是有点牛逼的,这份我们翻译作“全球商业最具创意人物100”榜单是挺独一无二的,它跨越所有领域,把企业家、工程师、社会人士、娱乐业者、设计师……只用一个“Creative”硬生生捏在一起——这个四不像,不在乎入选者的身份、地位、财产数额,只考察他们脑中闪光的亮度。
但问题就来了,不停地有人问我:你这榜单里头有小学校长、有琢磨社会创新的等等,说起来跟生意毫无关系,凭什么就in Business了?
非要我解释,我会说,他们的影响是否能最大化,通常都会受限于商业环境或应用的商业元素、操作手法blah-blah,所以你看……
这就像,如果有人跟你说,读经济学可以使你延长寿命,你信吗?可以想象,你必然是不信的。
要说这确实有几分荒诞。想想这样的场景:秦始皇不用从国库中掏出海量资源、不用派徐福去找仙山灵药,而是自己上当当网买几本经管书,就令人不免想捧腹大笑。
2005年5月下旬,北京有一场中国经济高峰会“深化中国经济改革论坛”。当时我还在《21世纪经济报道》报社工作。多数时候,这种人头攒动的重要会议热闹往往很难有什么太大收获。于是进场没多久之后,我就无聊地在会场内转着圈圈。
绕开人群的无目的转圈,居然让我误打误撞地进了一间贵宾厅。贵宾厅不大,至多也就是百来平米的样子,水晶吊坠妆点的硕大吊灯让整个房间笼罩着舒适的沙黄色,西装革履的贵宾们三五成群地攀谈着,其中不少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财经界人士。
就是从他们当中,我看到一个瘦削的身影,人群簇拥中仿佛有些手足无措,长着很好认的一张脸,他是约翰·纳什(John Forbes Nash)。
(约翰·福布斯·纳,JohnForbesNashJr.,美国数学家,前麻省理工学院助教,主要研究博弈论和微分几何学。1994年,他和其他两位博弈论学家约翰·C·海萨尼(JohnHarsanyi)和莱因哈德·泽尔腾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作为一个曾经读过多年经济学的学生,对于那么多次恭恭敬敬读过的名字出现在面前多少是有几份欣喜若狂的,用不太恭敬的方式描述,当时我就像猫看见了鱼,差不多可以算“扑”了过去。好在,或许是我的身材没什么威胁性,他对那些跟他热情攀谈的“西装”们有些惶惶,但对我的靠近没什么特别的反应。
过了一会儿,门被推开,一行人鱼贯而入,头前是央行行长周小川。他扫了一眼就朝我们走过来,很显然他要找的是纳什。
事后,我读过一篇报道对这次会面有所描述,文中写道:“周小川与纳什进行了简短的个人会面。 周小川说:‘我很多年以前就拜读了您的纳什均衡理论。’‘啊,博弈论。那是1950年的事!’纳什微笑着说。‘不过,我不是一个好学生。’面对这位经济学大师,博学的周小川仍谦逊得像个羞涩的学生。”
说真的,我不记得当时纳什有过什么微笑,也不记得他们的对话说了些啥,印象深刻的倒是纳什的表情中似乎有几分惴惴(不知道是不是周行长高大的身板惹的祸)。让我这般猜测的是,他很快结束了对话,急切地去找陪同他来会场的那位年长的女士。或许就是那位因他们的传奇故事而广为人知的艾里西亚(Alicia Larde)——他们的传奇故事,在名为《美丽心灵》的书和电影中有绝美的呈现。
仅仅看经历的梗概,纳什的生活混乱到相当的程度,绝对跟学者的典范沾不上边。在小时候的经历中,他被描述为一个孤僻、内向、离群独处和缺乏社交技巧的男孩。大学之前,他也并不是老师喜欢的宠儿。17岁进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Mellon University)读化学工程,纳什才逐渐展示出自己的才能,不过,并非他的化学才能,而是他的数学才能。继而,读了普林斯顿,22岁毕业去了美国兰德公司——当时这家著名的智库正在试图将博弈论用于冷战时期的军事和外交策略,纳什又灰溜溜地离开了这公司。
私生子、情感背叛、结婚……接着他失常了,从一位被《财富》杂志评为“新一代天才数学家中最杰出的人物”,变成了一个目光呆滞、蓬头垢面游荡在普林斯顿的孤单背影,人说倒霉的时候喝凉水也塞牙,背运莫过于此,直到他20多年后“苏醒”。苏醒之后众望所归拿了诺贝尔奖,他毫不意外地受到很多的邀请,因此在各国游走,比如我们见面的那次。可惜,他留给我的联系方式过于潦草,之后我们再没联系过。
但有一天,我突然想起这位瘦削的老先生,突然想起我之前未曾念及的一个细节:他的年纪。他的生活如此跌宕起伏,却似乎对他没啥折寿的副作用,从公开媒体上还是可以看到,这位已过八旬的老人(今年已是86岁)依然时不时地出现在公众面前。
事实上,不止是纳什如此,其他那些比如百岁的科斯以及其他几个都过了九十岁高龄的大家。我很快查了下公开记录,发现自己过去尽管看过很多诺贝尔奖得主传记,却忽略了他们普遍都至少接近八十岁,而其中特别长寿的尤其要说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以最近去世的贝克尔为例,离开时84岁。下回有时间,我会算张表格出来给大家看。
那么,请问诺贝尔经济学奖跟长寿有啥关系呢?
作者:柯志雄,《快公司》(FastCompany)中文版主编柯志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