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农家书屋应成为大学生村官融入农村的第一课

作者:卓依拉姆

作为文化惠民工程的一部分,农家书屋曾被很多专家学者寄予厚望,而今却大部分乏人问津。农家书屋大多是交给农村基层干部兼职管理,农村基层干部领着微薄的生活补贴原不足以养家糊口,当村干部对他们而言只是“副业”,挣钱养家才是“主业”,他们不可能向机关干部一样实行坐班制度,更谈不上用心管理农家书屋。

大学生村官计划本是国家为给农村输送优秀人才、培养“接地气”干部的战略举措,而现实的情况是他们大多来自城市,刚从高校来到农村,对基层情况大多摸不透、融不进,能力无法发挥,才华得不到展示,久而久之,他们激情退却,信心受挫,宁愿被借调到乡镇打杂,也不愿深入农村基层。

虽然中央选拔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到了现实中,基层党委政府不放心让村官独自深入农村,大量违规借调使用大学生村官;农村基层干部对大学生村官的不了解、不信任、不敢用;加上大学生村官本身感觉融入农村基层无门等各种原因导致了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基层作用难以发挥。若不加以重视以及合理的引导,这个群体随着时间的推移极有可能演变影响基层稳定的因素。

同样被寄予厚望,同样面临着“水土不服”的尴尬,但细想之下不难发现,大学生村官刚离开校门,他们原本习惯与书为伴,习惯于从书本汲取营养。笔者认为,若能让大学生村官到村实行坐班制度,把管理农家书屋作为他们熟悉基层、融入农村的第一课,想必不管对大学生村官的成长,还是对农家书屋作用的发挥,定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首先,把管理农家书屋作为大学生村官融入农村基层的第一课,有助于消除他们与农村基层的隔阂。从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大学生,到深处基层一线的基层干部;从繁华喧嚣的大都市,到艰苦单调的农村基层;从习惯于标准汉语表达方式到不得不学习农民的语言……巨大的环境落差让很多大学生村官难以适应。农家书屋虽不能和高校的图书馆相提并论,但毕竟也可与书为伴,毕竟是大学生村官熟悉的领域,让大学生村官管理农家书屋,定能有效帮助他们实现从学生到基层干部的过度,在相对熟悉的环境中去逐步融入基层。

其次,把管理农家书屋作为大学生村官融入农村基层的第一课,有助于他们尽快发挥所长、展示才华。大学生村官刚从高校来到农村,由于对基层情况的不熟悉,很多事情难以发挥作用,但对于书籍,他们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让他们管理农家书屋,不仅有助于消除他们与农村基层的隔阂,还能让他们尽快展示才华,增强扎根基层、服务农村的决心和信心。

第三,把管理农家书屋作为大学生村官融入农村基层的第一课,有助于解决农家书屋开放时间不足、管理不善等问题。大学生村官比普通村干部更适合实行坐班工作制,由他们管理农家书屋,能更好的保证开放时间;他们知识更新,思维更活跃,创新能力更强,由他们管理农家书屋,更有利于活动的开展;他们和书本有着天然的亲近,他们对图书管理更具有天然的优势,由他们管理农家书屋,能更好的指导群众读书学习,更好的发挥农家书屋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素质的作用。

为了更好的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为了帮助大学生村官融入农村基层,尽快成长成才;也为了农村基层的繁荣和稳定,笔者认为,将管理农家书屋作为大学生村官融入农村基层的第一课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