侥幸心态不可取,群众路线不能走形式

习总书记在会议上强调,开展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要坚持主题不变、镜头不换,贯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严的标准、严的措施、严的纪律坚决反对“四风”,推动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1月21日 人民网)

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全国各地都轰轰烈烈的开展了正风肃纪工作。正如习总书记对第一阶段总结那样,群众路线成效显著,深受党内外群众好评。最明显的一点就是虽然临近年关,与去年同期相比,公款请客送礼、公车私用、奢侈浪费现象明显得到遏制,各级党员干部的工作纪律、窗口服务能力得到明显加强。

但需要注意的是,仍有少数领导干部存在侥幸心理,以为正风肃纪只是一阵风,自己不大可能撞到“枪口”上。甚至,采取一些应急性措施敷衍“正风肃纪”,用千篇一律的报告材料去“走基层,访民生”,这些现象的出现值得深思。比如,公车改革大限将至,为了避免麻烦,超标购买的车辆被“封存”;宣传报道方面各级层层下任务,逐级写材料,使得忙于文字材料干部和真正走基层的干部并驾齐驱。笔者认为,封存车辆毕竟不是解决公车私用问题最终办法,书写铺天盖地的宣传文字也不是群众教育路线开展的目的。封存公车只是过渡措施,材料汇报仅是表面功夫。要走好群众路线,就必须放弃侥幸心态,用认真踏实的行动做好本职工作,保持热情饱满的心态去服务群众。

可一些单位和官员将践行群众路线活动成绩恰恰凸显在书面材料中。领导干部长期坐办公室,很少下基层,即便去也是事先联系好当地媒体,一路要带着记者的去耍耍花枪。这岂是在践行群众路线,分明就是应付敷衍,走走样子。而将超标车暂时封存,更是一种观望心态的体现。一旦发现上级机关的要求有所松动,感觉严查严处的纪律约束和舆论监督的风头已过,就有可能故态复萌,“车照开、酒照喝”。如此,封存就变成了“躲猫猫”的游戏,失去了反腐败、转变作风的意义。

俗话说,治顽疾,必须下猛药。第一阶段群众路线之所以深得人心,就在于敢动真碰硬,能接触地气。流于形式,不敢动真格,只做表面功夫,第一阶段群众路线就不可能得到党内外群众的拥护。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改作风,才能真正解决思想上的问题、革除作风上的顽疾,才能让群众路线务实开展,不走过场,不搞形式。

作者:豫署君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