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何又一次在伊拉克动武

美国五角大楼8日宣称美国已向伊拉克北部发动空袭。空袭的目标是伊拉克极端武装ISIS(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2011年,美军撤离伊拉克,为何此番又再动干戈?

美国国内的主流舆论并不支持美国武力介入伊拉克

多次的民调都显示,不支持美国在伊拉克动武是压倒性的,奥巴马政府也对此非常谨慎

进入2013年,伊拉克国内安全局势急转直下,极端组织ISIS屡屡挑起祸端。而在今年6月份,“三万政府军被八百叛军吓退”这样的事情发生后,ISIS越来越强势,攻城拔寨后又实施极端统治,局势就更不稳定了。6月下旬,根据新华社等媒体报道,伊拉克政府已向美国求援,希望美方动用空中力量打击极端武装。不过美国政坛本身就有分歧,而奥巴马政府举棋不定。

民意是非常重要的原因。近年来,美国的主流民意是并不想被拖入到中东的战争泥潭中。在2011年,奥巴马在强大的民意下,宣布从伊拉克撤军。一如既往,纵然伊拉克的局势非常严峻了,但是在民调中,反对干预仍然是主流。民调都呈现这个结论:路透/益普索(Ipsos)的民意调查显示55%的受访民众反对美国在伊拉克进行任何形式的干预;只有20%的受访民众支持干预。CBS/纽约时报的民调中也是有55%的民众认为美国不需要为伊拉克境内的暴力局面做什么,少于42%的则认为美国该做点什么。

自然,奥巴马政府对于是否出兵也很谨慎,尽管在6月份表示不排除空袭,不过实际的措施就是派出了300名的军事顾问。这样的表态有些“面子工程”,不痛不痒。那么,到底是什么促使了奥巴马改变主意?

美国的主流民意并不支持出兵伊拉克

然而,比“基地”还危险的极端组织ISIS最终“逼回”美军

背景:有“理想”、有手腕的ISIS“横空出世”,奥巴马政府被认为早前低估了该组织

今年6月以前,听说过ISIS的人恐怕不多。它尽管算是发起于伊拉克,不过却是在叙利亚内战中发展壮大的。其气势之凌厉,手段之毒辣,很罕见。

ISIS的前身是基地组织在伊拉克的分支,本身在伊拉克境内算不上强大。2006年,“伊拉克基地组织分支”无论是在对美军还是在对当地部落中,都不断吃败仗,不足惧。随后的几年,关于该组织的资料不多。

蛰伏后,该组织遇到了叙利亚内战这个“契机”。叙利亚内战中,反对派的成分非常复杂,ISIS就是其中一支,从伊拉克进入到战乱的叙利亚后,ISIS很快站稳脚跟,控制了一些地区,把握行政、财政大权。待到壮大之后,ISIS就又重新开启在伊拉克的活动,甚至直接逼近巴格达。

ISIS的年报中对攻击类型、次数都有详细统计,完全“公司化”经营

ISIS不是个一般的极端组织,它有“理想”也有手段。所谓的“理想”,指的是ISIS早在7年前就提出独立建国,有纲领,而现在一般都认为ISIS就是想要建立起一个超越现有国境的伊斯兰国家;所谓手段,则是ISIS不比一般恐怖组织,训练有素、懂得迂回,实用主义至上,它甚至还发布自己几百页的年报,公司化经营。总之在行事上十分狠辣、老练。而它现在被国际社会看作是“国际圣战的新堡垒”,事实上,ISIS的成员就是来自不同的地方,埃及、沙特、利比亚、突尼斯等等国家都有。

而奥巴马被一些舆论指责纵容了ISIS的壮大,没将其扼杀摇篮里。因为之前在美国国内,一些专家就预测过,如果不把极端恐怖组织的“反对派”消灭,而扶持“温和反对派”,会有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一些舆论认为,奥巴马政府低估了ISIS太久,犯下了不可弥补的错误。

ISIS正在造成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让美国出击显得非常迫切

利用网络、新媒体,ISIS喜欢对自己的“功绩”进行大肆宣传、吹嘘,例如斩首士兵后,将头颅悬挂,并拍成视频。相当暴力、血腥。而ISIS控制一地之后,就会展开对其他教派、宗派的行动,如果对方不顺从皈依自己的教派,就或强迫皈依,或展开迫害。

雅兹迪人正遭遇着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

人道主义危机愈演愈烈。在上周日,ISIS夺取了辛贾尔市,这里是雅兹迪人的家园。雅兹迪人信奉一种结合了伊斯兰教和古代波斯宗教元素的宗教,因而被ISIS视为异端、恶魔。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宣称,由于收到ISIS极端组织的死亡威胁,约4万名伊拉克宗教少数派民众被迫藏身在北部辛贾尔山上,他们目前正面临被渴死和热死的风险。这将会是一场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

不过,美军已经启动了人道主义物资空投。

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连库尔德人也拿ISIS没有办法了,美国无法坐视不理

这场“人道主义危机”尽管促使了美军出兵,但是仍然不是决定性的。根据央视的报道,美军向ISIS动武的地方在埃尔比勒。这个地方就是库尔德地区的首府,有大约150万居民。库尔德人所在地区一直以来都比较安定、繁荣,有个独立梦。库尔德人的“自由卫士”安全部队,也被认为比伊拉克政府军能干、可靠得多,武器装备也更为精良。而在6月份,政府军因为ISIS的威胁,退守石油城市基尔库克之后,库尔德人的军队接管了那里。

库尔德人被寄予厚望,认为能够抵挡住ISIS,之前的舆论也认为,ISIS不太会侵犯到库尔德人的地盘上去,无意与之而战。结果,这几天,情势急转直下,令人惊讶是库尔德“自由卫士”竟然也抵挡不住ISIS了。不仅丢了城镇,让ISIS径直威胁到自己的大本营埃尔比勒,甚至还丢了伊拉克最大的水库。分析称,若利用该水库制造洪灾,将可同时对南边50公里的伊国第2大城摩苏尔,及450公里外的首都巴格达带来死伤、毁灭与混乱。

伊拉克政府军在基尔库克等地落荒而逃,库尔德“自由卫士”就去收编。所以,一些舆论认为,库尔德“自由卫士”是因为一边要巩固新地盘牵扯了精力,所以才在与ISIS的交战中落败。不过无论此事论断如何,都足以说明ISIS绝对不是什么一遇到正规军就会现原形的杂牌组织,不容轻视。

而一个现实就是埃尔比勒被威胁了,在这个地方设有美国领事馆,驻有美国外交官和文职人员,以及协助伊拉克军队的美军顾问。所以,奥巴马的行动也是要保护美国人的安全。另外,倘若连库尔德人的首府也失守,对整个伊拉克抗击ISIS来说,打击都是巨大的。奥巴马在昨天的声明中就说,美国“能够而且应该支持把稳定带给伊拉克的温和力量。”…[详细]

不过,纵然又动武,美军深度介入的可能性还是微乎其微

“必须做点什么”,所以要动武;害怕陷入泥潭,所以只是“做一点”

除了空袭,美国不会派出地面部队。这也是美国现在在军事行动的一个普遍准则。因为一旦地面部队被介入,就意味着被拖入“动武泥潭”的可能性,要投入巨大的精力、财力。实际上,在空袭之后,美国政府内部也对下一步怎么做有分歧。

专题《打叙利亚,美国还在犹豫什么》也指出过,美国人也开始接受本国“能力有限”,不能再做“世界警察”。有专家就撰文分析过,“首先,在某个地方有些很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例如叙利亚政府军使用了化学武器;然后,美国人很自然地想要‘做点什么’;为了确保美国人和美国军队的安全,干预最好要远程进行,因此首选的方式是精确轰炸、巡航导弹和无人机袭击;但在没有完整方案的情况下,这些打击方式起不了太大的作用,但军费却消耗得飞快,总统为了国家安全无限制地继续空袭,而国内民众却发现对这种支出无能为力;于是,为了‘必须做点什么’,使用了精确炸弹和无人机,同时陷入了军事和财政上的巨大泥潭,而没有人能预料到这种后果。”这次的美军对伊拉克恐怖组织定点空袭也逃不脱这样的模式。…[详细]

ISIS非常残暴,美国“必须得做点什么”

当然,在伊拉克问题上,美国还有比较全面的政治介入,只是收效存疑

军事上的保守不代表政治上的不介入。伊拉克内部派别纷争严重,如专题《武装分子何以能直逼伊拉克首都》所分析,什叶派总理马利基的“威权”路线并不奏效,还得罪了少数派。而伊拉克战争结束之后,其实各个派别之间也只是维持着脆弱的平衡。ISIS正是利用了马利基的“多数派”对少数的逊尼派的施压。有的分析就认为,ISIS之所以得到很多逊尼派民众的支持,其实就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外部环境当然也在推波助澜。ISIS被指得到了一些中东富国的金援。另一方面,马利基背后也有伊朗政府的影子。所以,美国政府多次批评马利基政府,希望找到一个能够让几派人和解的办法,另一方面,早前有报道指出,美国也对向ISIS提供资金援助的国家提出了交涉。只不过,伊拉克的局势至此,要破解困局很难,需要的是多方的和解,这又何其困难。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