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一力:欧洲为何频对中国伸橄榄枝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4月1日在比利时欧洲学院发表演讲,为欧洲之行画上句号。

11天近90场的活动,世界力图从中国这么密集的“魅力攻势”中解读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最大经济组织碰出怎样的火花。

从这次欧洲行的情况来看,荷兰国王亲自接机、法国荣军院广场上的隆重欢迎、德国总理私人晚宴、比利时皇家空军战机护航——几乎习主席所到之处,都是最高规格接待,让奥巴马都妒忌了。从这种情况来看,欧洲似乎逐渐在转变对于中国的态度,特别是自从欧债危机,以及美国指导下克里米亚事件惹得一身骚之后,欧盟显然更愿意与中国构成一个稳定的互惠互利关系。

普通欧洲人从不久前中国刚租给布鲁塞尔的一对大熊猫,找到“欧中合作令人信服的证据”。回到实际来看,无论是中国的经济转型,还是欧盟大病初愈之后的复苏,互相之间扶一把显然也好过贸易战背后捅刀子的影响。

实际上中国与欧洲的合作以及博弈从过去几年中一直在不断地升级。我们知道,欧洲的核心实际上就是德法,德国媒体以及前领导人当年就曾公开表示德国需要中国。而欧盟另一国——法国也大约如此。尽管从国家的运作上法国是欧盟里一个另类,一方面经济不上不下,另一方面也和英国一样没有放弃大国梦想。当年靠着与中俄两国眉来眼去,借以提升自身在欧盟与北约内部的地位。核心国如此,其他国家更不用提。

而真正让中欧这次能够走到一起,美俄在其中的作用非常值得一提。

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曾经向中国抛出G2绣球,想要借此稳固太平洋地区的控制权。于是中国面临了第一次选择——中欧还是中美,欧元还是美元,G2还是多极?当时高层的处理方式或许很有意思,先靠近美国借以抬升身价,紧接着对萨科齐见达赖提出抗议,取消参加欧盟峰会。这一步棋直接带来的是欧盟在IMF投票权问题和人民币作为未来可能的硬通货的地位问题做出了让步。此后,北京公开表示了对G2的没兴趣。

接下来的2009年,美俄两国互动频繁,欧洲这时候实际上处于了利益交换的中间场所,这种情况下,与中国的越走越近绝对是势在必行的。更不用提后来欧债危机实际上就是美元绞杀欧元的一次定向爆破。往近了看,乌克兰事件实际上是欧洲两边不靠最重要的一次体现。美国摆明了拿欧洲当枪使,自己能源革命之后后方安全,就不管欧洲对于俄罗斯能源出口的严重依赖。尤其在最近一段时间,随着美俄的冷战加剧,欧洲一直处于刀尖上跳舞的状态。

可以说,恰恰是美俄的挤压,让欧洲与中国的关系在最近几年迎来了破冰的机遇。

这几年,欧盟不但在经济上需要中国的订单来走出衰退,而且在美元欧元这个重大问题上,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贸易出口国和最大的市场,拥有超乎想象的发言权。特别需要了解的背景是,我们可以从近些年的政治动作上看出,欧洲难以凭借自身势力抵御美国的挤压,上次欧元想要硬一把,结果刚跟中东谈了没两天石油结算,不仅中东的小伙伴掉了脑袋,自己也被华尔街评级机构一把火点了后院。然而与欧盟不同,中国却已经有能力独立与美国在经济战上进行抗衡,这其中,有这几年攒下的老本,同样也有体制带来的优势。

欧盟需要看脸色吃饭,需要委曲求全,而中国恰巧又拿着欧盟想要翻身做主人的关键支持,凡此种种,都成为了欧洲依赖中国的关键因素。这种情况下,实际上习主席的欧洲行,其中的细节颇有值得玩味之处。

比如对于英国的过门不入,是否就是在对于英国徘徊于欧盟与美国边缘的一种表态?荷、比、法、德的访问,宣告着中国认可的是欧盟以及欧元的模式,而非英国这种墙头草的性格。同样的,德国总理默克尔送给习近平的1735年地图,是否也在一种暗示?

无论如何,按照目前的世界局势,中国走出去需要欧洲,欧洲的去美国化同样需要中国。在美俄两国再度重燃冷战的背景下,这两个世界级的经济体恐怕只能是越走越近。

(此文根据评论员评论内容整理)

来源:腾讯《大家》

作者:许一力  CCTV证券资讯频道首席策略评论员、总制片人。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