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耀杰:民国时代的女子教育

河南省地处中原腹地,在中国传统宗族农耕及等级专制社会里,是历朝历代公天下、打天下、坐天下、治天下、私天下的天子皇帝奉天承运、天命流转、神道设教、替天行道的逐鹿杀伐之地。持续数千年轮回反复的杀戮征服,造就了人性的狭隘封闭和民风的胆怯浮夸。至少从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河南地区在接受主要来自西方社会的近现代文明方面,一直陷于闭塞落后的被动局面之中。尽管如此,深沉厚重的文化底蕴,依然孕育出了像袁世凯、徐世昌这样的清末民初的政治家,以及像马青霞、冯沅君这样的奇女子。

2011年6月6日,我与南京朋友范泓、凤宁、苏南一起到河南安阳马氏庄园参观游览,意外发现一桩民国史上最具中原特色的财富传奇。传奇故事的女性主人公马青霞,在周作人的印象里面,只是一个富孀传说;到了孙中山笔下却变成“巾帼英雄”;在鲁迅笔下,她得到的是“才貌双全”的美誉。

马氏庄园位于安阳城区以西21公里处的蒋村乡西蒋村,是清末广东巡抚马丕瑶的故居。马丕瑶共有四个儿子三个女儿,其中最具有传奇色彩的,是他46岁时生育的小女儿马青霞。马青霞出生于1877年。1894年,马丕瑶在前往广州就任广东巡抚之前,按照门当户对的标准把18岁的马青霞嫁给20岁的尉氏县男子刘耀德字德煦。

兴旺发达150多年的刘氏家族既注重读书做官,又擅长经营实业。家族中知县以上官员有数十人之多。家族商号“七十二茂、八十二盛”遍布全国多个省份数十个城市,仅土地一项就有20多万亩,是当年门悬双千顷牌子的河南首富,在尉氏更有“刘半县”之称。尉氏县城一半以上的房屋是刘家的,刘家人自夸“南京到北京,不饮别家水,不宿别家店”。但是,刘氏家族到刘耀德这一代,已经是穷途末路。

刘氏家族的男性大都抽大烟,男孩子在吃奶的时候就往脸上喷烟气,有意让其染上烟瘾,说是抽大烟的人坐不住,不会长期从事赌博活动。刘氏家产怎么也花不完,只有赌博这个无底洞才会败坏全部财产。刘耀德就是按照这种奇怪逻辑被动染上鸦片烟瘾的。

刘耀德自幼体弱又嗜好鸦片,后来又生了瘩背疮,他与马青霞结婚后一直没有生育。刘耀德于1901年去世时只有27岁,妻子马青霞年仅25岁。为了争夺巨额遗产,族人争着要做刘耀德的继子,刘耀德的灵柩竟然因此被停放在寺庙里不能安葬。为了捍卫自己的遗产继承权,马青霞在婆婆杨氏配合下声称遗子在腹,到开封与已经怀孕的刘耀德姐姐秘密同住,成功抱养了刘耀德姐姐生育的双胞胎中的一个,起名刘鼎元。刘氏族人纷纷怀疑,并且对马青霞怀恨在心。

(资料图:冯沅君和陆侃如)

1907年,马青霞的哥哥马吉樟奉派前往日本考察教育事业,马青霞母子要求一同前往。马青霞在日本期间资助了两份刊物,一份是《中国新女界》,一份是鲁迅和周作人撰写长文章赚取稿费的《河南》杂志。

1908年,马青霞回国后花费三万六千两银子在尉氏县城自己家的南花园里,创办河南境内第一所女子学校——华英女校。华英女校培养的女学生中的任馥坤、任纬坤、任载坤,是新蔡县官绅、同盟会员任芝铭的三个女儿。

任芝铭共有六个女儿却没有生育一个儿子。他让女儿们接受最好的新式教育,结果导致大女儿任馥坤和二女儿任纬坤即任锐为逃避包办婚姻而离家出走。1910年初,任芝铭在京津地区与汪精卫、黄复生、孙炳文、刘云门等人秘密组织暗杀团,筹划刺杀清廷高官;并且动员二女儿任锐与陈璧君等女性暗杀团员主要负责秘密运送炸弹。任锐与孙炳文自由恋爱后,把毕业于北京女子师范学校的大姐任馥坤,介绍给了孙炳文的好朋友、毕业于京师大学堂采矿工程系同盟会会员、采矿专家黄肇修。孙炳文在德国留学时与周恩来、朱德认识并且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在国民党的清党运动中被捕牺牲。

任锐1938年2月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时,与女儿孙维世同窗共读,一时传为佳话,被毛主席赞誉为“妈妈同志”。孙维世长得很漂亮,先是周恩来喜欢她,把他认作干女儿。接着是林彪追求她,她没有答应。当时孙维世在苏联留学学习戏剧。1950年前后出任中国青年话剧院的总导演,在排演《钢铁是怎么炼成的》期间,与保尔·柯察金的扮演者、著名演员金山结婚。文化大革命期间,据说是江青和叶群联合要求周恩来把孙维世抓了起来,最后被活活打死。这些自然都是后话。

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爆发后,马青霞喜欢的日本留学生张钟端受湖北军政府委派,回到河南开封秘密联络同盟会员王庚先、周维屏等人组织起义,被推举为河南革命军总司令。马青霞先后交给他3万两银子充当革命经费。12月24日,张钟端被袁世凯重新委任的河南巡抚齐耀琳下令处决。

1912年11月19日,被袁世凯授予筹办铁路全权的孙中山,在致袁世凯总统府秘书长、广东同乡、国民党员梁士诒(燕荪)的密电中写道:“兹有河南尉氏县刘马氏青霞认缴本处股银二十万元。据称家藏金一千三百两,银九万两,欲设法运出。但路途危险,族人眈视,愿得汴督饬地方官护送。可否由公转恳总统知照豫督,准予保护?此人现在上海,专候复示。”

1912年12月4日,孙中山再一次密电梁士诒:“前电托设法保护河南人运金出境事,能否办到?”对于孙中山及南方国民党激烈派保持高度警惕的袁世凯和梁士诒,当然不会动用政府资源来帮助马青霞转移家庭资产资助孙中山。“二次革命”失败后,与孙中山保持联系的马青霞,被刘氏家族告到官府,经过马吉樟多方协调,马青霞才免除一场牢狱之灾。

在马氏庄园里面的马青霞闺房“思无邪斋”的堂屋正面墙壁上,悬挂有孙中山手书的“天下为公”匾额。匾额下方是装裱在玻璃相框里的两张照片,左边是秋瑾,右边是马青霞。在左边墙壁上,悬挂着马青霞的大事表,其中介绍说:马青霞(1877-1923),马丕瑶三女,与秋瑾齐名,素有“南秋瑾、北青霞”之称。但是,遍查民国时代的历史文献,从来没有过“南秋瑾、北青霞”的文字记录。秋瑾与马青霞从来没有直接交往过。这个大事表显然是河南当地的政府官员为了旅游经济而编造出来的牵强附会的浮夸宣传。

1922年夏天,直奉战争结束,直系军阀冯玉祥出任河南督军。他上任不久便微服拜访马青霞,慷慨允诺派员保护其家庭财产,并且恳请马青霞出任河南教育厅厅长。马青霞感动之下,把价值400多万大洋的家产全部捐给冯玉祥代表的地方国民政府,只是象征性地给热衷于窝里斗的刘氏家族,留下1万元的安慰费用。马青霞惟一的条件,是让一直追随身边保护自己的张武文、王致和参加革命军。冯玉祥慷慨应允,安排张武文做自己的卫队副队长,王致和先当连长视军功再予提拔。

冯沅君1900年9月4日出生于河南省唐河县祁仪镇的书香门第。她从小被母亲裹了小脚,父亲去世前又替她包办了婚姻大事,她的未婚夫是当地方庄的一位富家少爷。冯沅君从小倔犟要强,她在传统的旧家庭里面接受了比较扎实的旧学训练以后,决心像大哥冯友兰、二哥冯景兰那样到外地求学。她的大哥冯友兰长冯沅君5岁,1914年在上海第二中学读书时得到河南同乡任芝铭的赏识,从而与还没有见过面的任家三女儿任载坤订婚。1915年9月,冯友兰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任载坤与大姐任馥坤、二姐任锐当时都在北京女子师范学校读书。1918年夏天,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的23岁的冯友兰,与毕业于北京女子师范学校的24岁的任载坤一同回到河南开封正式结婚。1919年,冯友兰考取留学美国的名额,与弟弟冯景兰先后赴美国留学。

在大哥冯友兰和二哥冯景兰的支持帮助下,冯沅君于1917年考取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第一期国文班,成为中国公办教育史上的第一届女性大学生,也是30名女同学中唯一的一位小脚女学生。1922年,冯沅君从女高师毕业,考取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的研究生,成为北京大学当时唯一的女性研究生,也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由国立大学培养的第一位女性研究生。1924年2月,冯沅君以淦女士的署名,在上海《创造》季刊第2卷第2期发表短篇小说《隔绝》。

《隔绝》以及此后的系列小说《旅行》、《慈母》、《隔绝之后》,以大胆的笔触表现了男女大学生的自由恋爱,并且为这种自由恋爱注入了读书进取的硬性指标。冯沅君系列小说中的女主人公隽华就是她自己,隽华所恋爱的已婚大学生士轸,就是河南济源籍的北京大学物理系学生王品青。

自从大哥、二哥留学美国之后,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读书的冯沅君,再没有返回过河南家乡,她最为恐惧的就是回到河南家乡后会被男方逼婚而不得不中断学业。在此期间,冯沅君与在济源家乡已经有原配妻子的王品青建立恋爱关系。

王品青是鲁迅和周作人的追随者,是周作人主编的《语丝》周刊的主要作者之一,北大毕业后到由号称“某籍某系”的浙江籍北大教授沈尹默、沈士远、沈兼士、马幼渔、钱玄同、周作人等人直接控制的北京孔德学校担任中学教员。由于王品青毕业后不再愿意读书进取,在冯沅君陪同下回到开封报考了几次留美名额都没有考取,喜欢读书进取的冯沅君移情别恋,接受了小她三岁的江南才子陆侃如的求爱。冯沅君当时是从北大研究所国学门毕业的第一位女性研究生,陆侃如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跟随梁启超、王国维等人攻读研究生;除了星期天进城约会之外,两个人主要是通过书信联络情感。

陆侃如有一次写给冯沅君的情书被王品青发现,王品青因此发了疯,后来被家人接回河南老家,很快就病死了。1927年5月,冯沅君跟随陆侃如回江苏海门探亲,途经上海时拍摄了订婚照片。对于喜爱读书进取的冯沅君来说,既志同道合又相得益彰的陆侃如,显然是比王品青更加合格达标的婚恋对象。1929年1月,陆侃如和冯沅君在江苏海门举行结婚仪式。两个人的婚后生活和共同兴趣,主要集中在学术研究方面。作为现代文学史上昙花一现的女性婚恋作家,冯沅君从此淡出了文坛。

冯沅君的同班同学中还有一位著名女作家叫苏雪林。在我见到的所有关于冯沅君的介绍性文字中,晚年苏雪林的一段话最为经典,她说:“冯沅君则是我北平女高师的同班同学,文笔优美,学术湛深,她丈夫陆侃如,两人都是有名学者,沅君的哥哥冯友兰名气更大。他们兄妹都会扯顺风旗,从不与时代潮流相违背,怎会被红卫兵斗死,深不可解。”所谓“扯顺风旗”,意思就是紧跟时代脚步,国民党的时候紧跟国民党,共产党的时候紧跟共产党。1949年留在大陆的许多名人其实都是这样的人。苏雪林说冯沅君在文革期间被红卫兵斗死,属于道听途说的以讹传讹。

1957年,山东大学副校长陆侃如被打成右派分子,他与女秘书通奸的事情也被揭发出来。1963年,冯沅君被任命为已经从青岛迁到济南的山东大学副校长。1967年,陆侃如被以政治反动和生活腐化的罪名关进监狱。1968年,已经提出离婚申请的冯沅君在写给陆侃如的回信中表示说:“侃如:八月二十日信收到。下午把你要的钱物送上。你想多做好事,这当然好,不过动力不应放在我身上。动力从哪里来?应当从向毛主席向党向人民赎罪来。以后来信信封上不要写教授字样。这两个字对我来说是罪恶的标志。”

1971年12月,山东省公安机关军管会决定对陆侃如“免予刑事处分”,建议原单位给予行政处分。1974年6月17日,以教授二字为“罪恶标志”的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大学副校长冯沅君,因直肠癌医治无效,在陆侃如陪伴下离开人世。

我一直认为,每个人的精神面貌都是立体的,或者说是多层级、多侧面的。多年来的历史教科书为了统一思想,几乎把所有历史人物都放在一个模子里给挤扁压平;像冯沅君这样的历史人物,其实是在艰难曲折和丰富多彩的人生抉择中读书进取的。假如只是平面化地赞美她的小说和学问多么好,而忽略了她在家庭禁锢和人生挫折中不屈不挠、励志进取的真实经历,这样的历史说教是完全不可能深入人心产生共鸣的,也是很难让后人铭记学习的。

真正意义的励志进取,首先必须是说真话、讲真相,连真话和真相都不敢面对的人,是永远不可能通过励志进取来成就自己的人生辉煌,并且为人类社会做出杰出贡献的。

 

作者:张耀杰,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人员,文史学者,传记作家,书评家。出版专著《谁谋杀了宋教仁》、《历史背后》、《民国底色》、《北大教授:政学两界人和事》、《红粉民国》等十多部。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