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东北的辉煌如今去哪儿了?

尽管振兴东北的口号响起多年,但时至今日仍无起色,且东三省的GDP放缓已惊动中央。我们不禁要问,曾经的辉煌现如今去哪儿了?以史为鉴,梳理东北经济发展跌宕史,或许能从中找到答案。
计划经济成就的辉煌

犹如冥冥之中注定的宿命,东北早早就被打烙上浓重的行政色彩。这个原本曾是北方民族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龙兴之地”,却在1644年,因满清政府一纸“禁关令”,开启了漫长的封闭。结果封闭了汉人,倒逼出了史诗般“闯关东”的由来,却也成为没落的俄罗斯贵族、溃败的哥萨克骑兵、流离的犹太人心目中的“天堂”。

三百年前闯关东潮 图片来源网络

“宁可放弃本土,也绝不放弃满洲”。 在日本统治的14年中,当时日本在东北地区建立世界上较发达的交通运输网,同时,得益于日本资本、技术,缔造了相对完整的经济体和产业结构。东北也成为当时世界上重要的经济区域。日本投降后,东北残存着许些工业基础,却又成为苏联红军的“战利品”,所剩无几的工业基础一度让东北的工业处于瘫痪状态。

新中国成立后,东北享受计划经济毫无余力的倾斜。在全国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中,其中高达52个项目被部署在东北。一五期间,初步建成了一大批工业基地,如鞍钢、长春一汽、沈阳机床。这期间,由于辽宁省的项目最多,这也为东北三省之间日后发展的不平衡埋下伏笔。二五和三五时期,东北的工业结构逐渐发生了变化,强调发展重工业,而且越来越偏向采掘业、如辽源煤矿、抚顺煤矿等。四五期间,大庆油田的开发,引起了东北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

而这种巨大变化亦是随着堪称无与伦比的中国好声音所形成: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工业学大庆,1975年,石油工业最终取代机械工业、纺织工业、冶金工业,成为工业部门产值首位行业。值得一提的是,“大老虎”周永康就是被石油行业的前景所吸引。相对而言,煤炭等工业部门产值虽有所增加,但相对地位下降。而涵盖全面的工业体系,钢铁、化工、重型机械、汽车、造船、飞机、军工等重大工业项目的布局更是让“工业摇篮”实至名归。

与此同时,人民解放军10万转业官兵兵至北大荒,每年600亿公斤的粮食产量使其成为天下粮仓。东北农业的辉煌、工业的繁荣,“工业宪法”、“铁人精神”诸多创造性术语令其它省份望尘莫及。“中国最大的钢铁生产企业、中国最早的汽车企业,中国最大的油田……”,这些修饰语背后,无不与国家在配置性资源上的大力支持有关。比如,生产技术的优先配备,生产资金的大规模投入,生产产品的统购统销等。它们既包含物质生产资料的直接调拨,也包含对物质生产过程的制度安排,这些资源的获得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得以建立的根本条件。因此,东北老工业基地自其建立之日起就对配置性资源有着不可分离的依赖关系。

东北已成区域性塌陷样本

铁人王进喜 图片来源于网络

然而,如同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也正是这些配置性资源的大量投入,埋下了东北老工业基地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陷入困境的祸根。

作为计划经济的产物,东北地区长久的国营企业体制和经济运行模式,极大的展现出计划经济的弊端。当时东北的产品和资源长期的被平价调运和无偿捐助,不仅使东北的经济缺乏足够的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而且也使得东北不适应改革开发的转轨,落差愈来愈大。

1978~1992年,国企改革开始了初步探索,1990年代中前期,建立在原材料工业基础上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日益陷入困境,许多传统优势产品由于竞争力低,市场日益萎缩。1993~2003年,国企改革开始制度创新。国有企业改革,使得国有经济完全暴露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原有工业发展出现停滞或衰退。在重视效率和市场原理的市场经济大潮中,与东北经济发展停滞成反差的是,沿海地区、尤其是广东、福建、江苏和浙江等南方省份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2005年内蒙古东部四盟市被正式纳入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总体规划,一大批重大项目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开工建设,使辽中南地区以及内蒙古的赤峰、通辽、兴安盟等地区的经济总量得到快速扩张,但鹤岗、鸡西、双鸭山、七台河、伊春等煤炭、森林资源富集区已完全枯竭或濒临枯竭,面临着必须全面转产的局面。大庆油田开采成本也大幅上升,失去了原有的经济优势,黑龙江省内几大自然资源优势迅速弱化。

尽管振兴东北的口号响起许多年,但时至今日仍无起色。或者从某种程度而言,振兴东北已然失败。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黑龙江省经济增速为4.1%,居全国末位;吉林、辽宁的经济增速也分别只有7%和7.4%,整个东北三省经济增速为全国四大经济板块中最低。

事实上,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问题除了自然资源枯竭外,更重要的是因经济体制改革、经济战略调整和市场化替代而造成的配置性资源断裂问题。80年代以来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其趋势之一是由中央政府掌握的配置性资源不断地由国家集中分配到地方分散自主,也可以说由政府配置转向由市场调节。对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来说,这显然是一个致命打击。

因为过去赖以资金和计划性销路均双双被堵死,这等同于原来都由国家包揽的企业的入口和出口都被封死了,支持东北国有企业的两个生死攸关的配置性资源断裂了。具体而言,由于企业与政府产权不清,政府承担无限责任,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不可避免。于是,国有企业比私人企业更敢于向银行借款,低水平重复投资。而东北地区的国有企业自实行市场化改革以来,银行惜贷从优选择,国家资金来源被堵截。至于计划性销路问题,习惯于依赖国家包销产品的国有企业,则在东南沿海地区非国有企业的灵活的市场竞争能力面前,显得软弱无力,大批产品积压,逐渐使企业生产进入窒息状态。

概括地讲,东北老工业基地原来只是整个国家生产机器中的一个部件,它的整个结构、功能也都是以此为初衷设计的。而现在,计划经济这部机器不存在。因此东北已成区域性塌陷样本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也是振兴东北失败的症结所在。

国外如何实现老工业基地突围?

然而,纵观世界老工业基地衰退和改造历史,尽管无一不是一部辛酸的工业基地兴衰史,但最终都实现自我嬗变。无论是美国的锈带复兴模式,还是德国的矿山演变模式,抑或英国的调整创生机模式,最后都重现辉煌。梳理这些老工业基地蜕变或许对东北振兴有极大借鉴意义。

美国锈带复兴模式:1、培植自身优势产业,推动合理的工业布局;2、开拓出口生产,构建出口型经济格局。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顺应经济产业发展需要;;4、运用高新技术手段,调整产业结构,寻求新的经济增长基点;5、制定支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有关政策。政府向老工业基地提供低息贷款,用于老工业基地的技术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政府拨专款改造老工业基地的公共设施,以改善老工业基地的投资环境。

德国鲁尔老工业基地 图片来源网络

德国的矿山演变模式:1、在整顿传统产业的同时,致力于发展新的工业及服务行业;2、致力于交通、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3、加强技术转化应用;4、为落户企业提供支持,新成立的公司能得到低息贷款或部分无偿援助等优惠,中小型公司尤其能得到关照。

英国的调整创生机模式:1、对一些“夕阳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创新和经营改革,使其获得生机;2、依靠市场力量、宏观环境和政策措施为结构调整铺路;3、在不同行业间引进业绩竞争制度,发挥行业监管机构的作用,通过对业绩优劣企业的奖惩对企业行为施加影响。同时,行业监管机构将激励机制纳入业绩制度之中也可以提高这些机构的服务水平。

综上三种模式,不难发现一些共性,在改善产业结构过程中,并不是单纯地淘汰传统工业,也不是单纯地致力于发展新兴工业。而是对现有的一些还有比较优势产业进行改造升级。充分利用老工业区的雄厚教育潜力,加快技术创新和技术的运用转化。通过政府政策输血,获得低息贷款和政策优惠,最终实现老工业基地自我造血。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