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泽亚:李鸿章的百年屈辱

1895年4月17日下午,一艘德国商轮“公义”号,拉起沉重的锚链匆匆离开了日本的马关。船上乘坐的是代表大清帝国赴日本小国乞求和平的全权大臣李鸿章。他就是在当日上午于春帆楼怀着满腔怒火和屈辱,与日本国签下了中国史上最耻辱的《马关条约》。大员一行带着一叠万般沉重的条约文书,踏上了命运未卜的归国旅程。此时此刻,这位心中充满苦涩的老人,不但带回来一颗留在体内的枪弹,还带回了一个千古的骂名。

清日战争失败了,大清国这颗古老大树的根基被撼动。皇帝欲杀李鸿章,庙堂上大臣们欲诛李鸿章,街巷的百姓咒骂李鸿章,就连电视剧里的神医喜来乐都敢当面斥责李鸿章。大文豪梁启超著书《李鸿章传》,写下了一段发人深省的话。他写道:“自李鸿章之名出现于世界以来,五洲万国人士,几于见有李鸿章,不见有中国。一言蔽之,则以李鸿章为中国独一无二之代表人也。夫以甲国人而论乙国事,其必不能得其真相,固无待言,然要之李鸿章为中国近四十年第一流紧要人物。读中国近世史者,势不得不曰李鸿章,而读李鸿章传者,亦势不得不手中国近世史,此有识者所同认也。”

大清国的战争对手日本人如是说:“李鸿章如同日本幕末维新的英杰人物,在近代国家变革的阵痛中,一身痛感苦恼之人。他波折万丈的人生,犹如近代中国的动荡起伏。李鸿章保持了25年最高实力的地位,是他支撑了大清帝国苟延残喘。诸外国对李鸿章的信赖远远超过紫禁城的皇帝,如果没有这样的有能之士,大清国早已被列强蚕食殆尽。”比较世界上的伟人,日本人给予李鸿章这样的评价,统帅86点;武力70点;智力85点;政治88点;魅力72点。

代表近代文明的西方列强国如是说:“清国和日本的战争实际上是李鸿章和日本的战争。李鸿章失败的大手笔非但没有伤及他的仕途,反而展示了他个人的才能和魅力,李鸿章是近代清国代表文明智慧的伟人。”​

(晚清重臣李鸿章,《马关条约》翌年的照片,凝重的面容上仍然滞留着当年,为肩负朝廷重任背负国家骂名,前往日本媾和留下的屈辱和愤怒)

写下《清日战争》,笔者深感李鸿章乃近代之伟人,一个身处大清国权利统治下的汉人,在野蛮落后的时代,是他引导这个愚昧的国家接近了西方文明,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有价值的巨大财富。在近代孙中山先生革命崛起之前,不言而喻李鸿章是对近代中国的进化,贡献最大最应该受到敬仰的人。

清日战争是李鸿章不情愿的战争,还在未开战时,李鸿章就已经预料到失败的结局,所以竭尽全力请求列强国周旋战争危机。他的作战能力并非愚昧,可是他率领的是一支被国家机器愚化了的一战即溃的军队,这本不是李鸿章的历史责任。慈禧太后是明智的私利者,在一片喊杀声中保护了李鸿章,她知道也只有李鸿章才能挽救危机中的大清国。

李鸿章是敢于承担历史责任的政治家。《马关条约》、《辛丑条约》,若不是李鸿章这样的伟人替皇帝背下骂名,中国的历史一定会更加糟糕。历史不应该过分指责李鸿章,是他在乱世之中成就了一段中国的历史,比较历史以来中国各类派党中的那些败类,李鸿章的缺点又算得了什么?李鸿章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代表人物,只能热爱和捍卫这个老帝国的利益,这是历史无法选择的政治立场。

清日和谈李鸿章面对日本全权代表伊藤博文发表了这样一段演讲:“余认为今回的战争得到两个好的结果,第一是欧洲的陆海军作战方式,被黄色人种成功应用得到了验证。第二是永眠的中华开始觉醒,日本给予清国的刺激,相信对我国将来的进步会发生最有益的影响。我国人民对贵国抱怨之声甚多,然,与抱怨之感怀相比,余个人也许应该感谢贵国唤醒了中华国人。”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提出,愿意在政治上向自己的敌人学习的智慧者。这是伟人高瞻远瞩的胸怀,敌人并非都是野蛮的非人性的,敌人的许多文明和人性或许超过我们自身的文化。

当我们的现代人生息在辽东半岛的大地时,并不感到有什么不自然,可是许多人并不知道这块大地曾被日本占领。日本在国际法上拥有这块到手的领土虽然只有6个月,但是它标志着一代王朝的彻底衰落。李鸿章拯救了这块土地,尽管他无可奈何引狼入室造成了外国列强瓜分中国的后果,可是换来的却是永远的国土,赢来了中华民族与列强斗争,再将他们赶出去的历史机会。

经过《清日战争》的研究,对李鸿章的评价,笔者得出如下结论:

(1)清日战争是清日两国自愿宣战的战争,从胜负角度而论这场战争不应该爆发,因为清国没有做好赢得战争的准备。战争分析结果可知,日本占据了所有方面的优势,如果要打,清国一定无法胜利。李鸿章先见之明预料到这个结局,他竭尽全力请求列强国周旋战争危机的做法是正确的。欠缺是在外交周旋的同时,应该建立必战的准备,清国失去了调兵遣将的时机。

(2)李鸿章在清日战争指挥中没有太大的失误,失败原因是作战部队过于颓废。有再好的司令官,没有勇兵良将也只会打败仗。

(3)李鸿章令北洋水师“避战保船”的战术策略是正确的选择,那是李鸿章在与德国军事顾问汉纳根详细研究后作出的决定。黄海海战北洋水师遭到重创,清国已经没有能力与日本在海上决一雄雌,在这种状况下运用海防要塞优势保卫舰队是上上策。是清国陆军太弱日军太强,才陷北洋水师于全灭境地。

(4)朝廷早期探索和谈是正确的选择,如果到达城下之盟的境地,割让国土就不是台湾和一个辽东半岛,而是会失去更多的国土和白银。

(5)三国干涉的成功是李鸿章对国际形势正确判断的险棋,虽然收复了辽东半岛,但也铸成了严重后遗症。清日战争后加速了欧美列强对中国大陆的蚕食瓜分。但作者认为,与蚕食瓜分相比,收回国土乃明智之举。因为瓜分尚属半殖民地的屈辱,而国土丢失将再也难以收回。它的政治意义已经在现代国家领土纷争的现实中得到证明。

(6)清日战争的失败推动了中华革命的成功和大清王朝的覆灭,给中华民族的再生留下了巨大的政治价值。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贡献卓越之伟人,他的功绩留下的政治意义和价值,将延伸到更遥远的历史阶段。

作者:宗泽亚,毕业于中山大学,曾在中国科学院工作。八十年代未移居东京,历经留学、历任化学工程师、电子工程师等职。多年专注日本古代民间风俗文化及近代中日甲午战争史的研究,代表著作有《近世日本性文化》《清日战争》《明治维新的国度》《清日甲午战争写真集》。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