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与模仿:暴徒喜欢看电视

2014年7月15日晚,广州市一辆公交车发生爆炸起火,造成2人死亡,32人受伤。这已是2014年发生的第4起纵火案。为何公交车纵火案频发?

 

文/大象公会

近年来,中国出现了连续的公交车纵火爆炸案、医院杀医案、幼儿园屠童案,在国外一些研究看来,某类暴力恐怖事件频发,是典型的犯罪跟风效应——大众媒介在传播报道事件时,无意中为潜在的犯罪者提供了模仿对象,并抑制了其内心对暴力的抵御。

不过,此说一直备受争议。但某些类型的暴力案件(劫持、绑架和炸弹)极度高发,且并非随机分布,常常是在时间轴上以团簇聚集,这说明一定时间内,大众传播会提高相应的发案频率——虽然它不会导致暴力总量的增长。

特定组织内的自杀现象,或许可以侧面证明大众传播与特定行为的模仿关系。

2010年,富士康连续有14名员工跳楼,它由此背上了“血汗工厂”骂名;这一年,美国康奈尔大学也因6人连续自杀备受困扰;富士康自杀潮的前一年,华为公司同样出现了自杀潮。自杀传染性表现最强烈的当属法国电信,2008年有24人自杀。

 

法国电信员工对该公司发生的系列自杀事件表示不满

自杀发生率最高的地方是军队。据俄罗斯军方统计,美国占领伊拉克期间,俄军自杀人数远高于同期美军阵亡人数,不过,统计表明,并不讳言军中自杀现象的美、俄等国军队,自杀现象更像是随机分布,而无团簇聚集的特征。它有别于前述组织最大的特征,就是军队的封闭性,军人自杀一般很难被大众传播详细报道,这无意中阻断了模仿的链条。

【犯罪学习教材】

研究者们认为,对大众传播中的暴力事件最敏感也最善于模仿的是政治暴力,即基于政治原因针对政府或国有组织的有计划恐怖行为——1960年代巴勒斯坦恐怖分子劫持民航飞机后,迅速引来其他恐怖组织效法。挟持飞机乘客变成一种模型,并扩散成一波潮流,直到1970年代公共交通的安全管制升级之后为止。

接下来,袭击大使馆又占据主流。一项对1970年代大使馆袭击事件的研究表明,该类型的恐怖行为同样具有传播性。近期出现簇集现象的恐怖行为是人质斩首,它造成的震撼与影响要远大于前两者。911事件之后,自杀式爆炸袭击也开始流行。

 

2004年日本人质香田证生被伊拉克武装分子斩首

前面谈到的自杀现象也是如此。日本富士山下的青木原森林,是一片被梦幻化的自杀圣地,每年有几十人自杀于此。在“请珍惜生命”的告语贴出来后,自杀人数不减反增——它事实上起到了吸引自杀者的作用。明星的自杀常常也常常导致跟风者以相同的方式自杀。

一个成型的方法是造成跟风效应的主要原因之一。

 

青木原森林标语

有组织的恐怖分子通常更注重犯罪的成功率,而恐怖行为事发后,详细新闻报道间接提供了有效教材,他们可从中选取最优方案,或通过失败案例完善其技术手段,出现跟风效应也就不足为奇。

与恐怖组织不同,对于个人自发产生的模仿行为,成因更复杂,更带有个人情绪所以新闻除了提供方法上的启发,在情绪上也常常强烈影响了模仿者。

1971年,一个名叫丹•库伯的人在手提箱里装了炸弹,劫持了一架从波兰到西雅图的飞机。他获得20万美元赎金和两个降落伞后,从拉斯维加斯低空上跳下飞机后消失。库伯在当时的报道中被奉为“邪典英雄”,它无意中启发了许多蠢蠢欲动的罪犯,短时间内出现了几十起类似劫机事件。

此类恐怖事件的影响是显性的,对成功犯罪者的崇拜感会刺激脑内杏仁核(位于脑垂体后)分泌引发激进情绪的激素,并刺激肾上腺素的分泌,抑制同样位于杏仁核内恐惧激素的分泌。当然部分犯罪分子从中学到靠谱的跑路方法,也是主要模仿因素之一。

【卢凯迪斯和他的模仿者】

有种案例是隐性而无法阻断的,从1996年到今天像流感一样持续席卷西方各国,这就是校园枪击案。

校园枪击案频发在公民可持枪的美国。1979年就有了现代意义第一起被广泛报道的校园枪击案。一名16岁女孩在当年1月份的某星期一, 20分钟内射杀了校长、门卫,并伤了9名6-12岁的小学生和几名老师。投降后她告诉媒体和警察,她仅仅是讨厌星期一而已。

这很容易让人想到《为什么有人天生残忍》(见往期大象公会文章)中提到的“因镜像神经元失能导致共情能力的缺失,也就是无法感受到受害者的痛苦,于是把杀人当成一件非常平常的事。”跟风效应也大多起源于这样的暴力事件实施者。

此后只出现零星的类似枪击案,且都不像“典型”案例。直到1996年,一起枪击案几乎成了接下来所有校园枪击案的模板。

1996年2月,华盛顿州,一名14岁的少年巴里•卢凯迪斯带着他父亲的猎枪和两把手枪,一身黑色风衣,走进了他就读的中学——卢凯迪斯的形象和装扮深受小说《愤怒》、电影《天生杀人狂》和《荒野大镖客》的影响。

在数学课上,他先杀了两名邻座的同学,并重伤了另一名,然后开枪射杀了讲台前的数学老师。在余下15名歇斯底里哭喊的学生面前,他说出了这句话:“This sure beats algebra, doesn’t it?”恰恰来自斯蒂芬•金的小说《Rage》。最后他被冲进来的体育老师制服。

 

法庭上的巴里•卢凯迪斯

这起枪击案的特殊之处在于,它包含了角色扮演心理(即模仿文学、影视、漫画、游戏中的角色)要素。研究显示,一个人装扮成模仿对象时,会出现性格和行为偏离。卢凯迪斯正是将自己带入扮演的角色中,他在淡化自我意识的同时,不但情绪激昂并抑制了恐惧。

事后官方的调查研究表明,卢凯迪斯是个缺乏共情能力的人,他曾劝离异的母亲用暴力方式报复父亲,并让她把感受写下来。

一周后,加州又发生一起枪击案。16岁的男生道格拉斯•布拉德利用左轮手枪伤了三名学生,随后开枪自杀。1997年2月,16岁的埃文•拉姆齐向两名14岁的伙伴透露了自杀倾向,两名伙伴建议他“带几个人走”,随即拉姆齐杀了校长和一名学生,后被警方制服。

卢凯迪斯在美国触发了一系列枪击案,大部分是模仿式的校园枪击案,它甚至蔓延到欧洲一些枪支管制的国家。

这些枪击案的跟风不仅体现在手段上,很多跟风者都与卢凯迪斯有年龄、家庭背景甚至相貌的相似性:生于中产阶级的年轻白人男生,带着雀斑,一副邻家男孩的样子,装备精良、计划详细,无明显精神病症状。

由于少年枪手的形象与他们的行为反差甚远,媒体通常会详细描述他们的一切,对那些各方面都与卢凯迪斯极为相似潜在的模仿者来说,这些报道无意中激发了他们对枪手的强烈带入感。

 

典型校园枪击案例中的实施者,其身份背景和相貌特征体现出相似性

在2001—2002年,美国校园突然沉寂下来。研究者认为,这或许是由于911事件吸引了太多媒体关注,校园枪击因此也失去了新闻触发因素,直到2002年后才重新开始。而2010年后,校园枪击案事件频率增大——互联网社交媒体的崛起,使大众传播的速度更快,并且案件的细节也更详尽细致。

 

美国校园枪击案分析

【跟风效应中媒体的责任与伦理】

中国的公交车纵火案,校园杀幼童案的犯案者也具有身份的相似性,即多为无根的社会底层人物。但他们与国外校园枪击案或其他犯罪制造者有一个极大的不同,即他们生活原本就面临巨大压力,其身份处境较容易积累反社会情绪。

而中国社会的阶层高度分化和观念的高度极化,使得新闻媒体本能地受人文关怀动机驱动,倾向于细致描写犯案者的生存状况,以警醒社会正在不断积累的恶意,但对具有强烈反社会情绪且有相似背景的人来说,它很容易构成一种无意识的启发。

有一点值得注意,个人犯罪的跟风效应往往是无差别杀人的恐怖行为。这些犯案者具备犯罪条件,却往往不具有目标人选,而大众传播中报复社会的案例,无意中帮他们“找”到了一个发泄的目标。

不过,对那些跟风实施反社会暴力行为的人来说,他们在获得启发时,往往已处于最后的临界点,只是无法确定手段和对象——广州公交车爆炸燃烧案的实施者此前已有过多次不成功犯罪。这也是为什么跟风的反社会暴力在高频出现后又突然沉寂的原因。

媒体这个大众传播中最重要的节点在跟风效应中应负何种责任,国外一直争论不休。有人认为,大众传播是跟风现象重要推动者。但反对者则指出,即使没有媒体播报,那些原本拥有犯罪倾向的人同样会寻找各种方式来实施犯罪。

1972年库布里克取消了描述青少年暴力犯罪的电影《发条橙》在英国的发行,因为电影上映后出现了一系列模仿片中暴力场景的青少年犯罪

媒体必须报道事实的另一个伦理原则是:公众有知情权,以便自行判断周围的环境是否安全。这是最高原则。校园枪击案和社会不稳定因素造成的报复行为,在不同社会有明显不同的发生频率。

不过,如何减少报道中无意诱发跟风效应,已作为技术进入欧美国家的新闻伦理,并不断完善,而相关技术部门的影响同样功不可没,譬如1994年美国疾控中心为减少跟风性自杀,曾向媒体提出建议,后来被用于其他跟风性暴力活动。

这里列举几条:1.媒体需要注意用词的倾向,减少对相应事件导致死亡的荣誉感或神圣感;2.减少对实施者特别倾向特征的描述,比如“邻家男孩”“社会底层”,以减少共情感;3.需要注意避免对地方或种族的刻板印象;4.媒体应该在报道后提供类似情况的帮助建议。

或许,中国需要借鉴美国经验的远非新闻媒体。幼儿园屠童案连续发生后,一些地方的幼儿园、小学立即加强戒备,甚至增派警力,但风头过后随即如常,医院杀医案频发,有些医院突然增派安保力量,今天有些地方公交车甚至不许带打火机和粉末、液体包装上车,对反社会者犯罪者来说,这或许是他们根本想象不到的震撼性效果。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