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巴菲特的7大错误投资

哪些投资案例让“股神”巴菲特损失惨重?

干货:巴菲特的7大错误投资

“股神”巴菲特也有失败的时候,本期干货就为大家盘点一下曾让他损失惨重的7次投资案例。

1、投资不具长期持久性竞争优势的企业。1965年他买下伯克希尔·哈撒韦纺织公司, 然而因为来自海外竞争压力庞大,他于20年后关闭纺织工厂。

2、投资不景气的产业。巴菲特1989年以3.58亿美元投资美国航空公司优先股,然而随着航空业景气一路下滑, 他的投资也告大减。他为此一投资懊恼不已。有一次有人问他对发明飞机的怀特兄弟的看法,他回答应该有人把他们打下来。

3、以股票代替现金进行投资。1993年巴菲特以4.2亿美元买下制鞋公司Dexter,不过他是以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票来代替现金,而随着该公司股价上涨,如今他购买这家制鞋公司的股票价值20亿美元。

4、太快卖出。1964年巴菲特以1300万美元买下当时陷入丑闻的美国运通5%股权,后来以2000万美元卖出,若他肯坚持到今天, 他的美国运通股票价值高达20亿美元。

5、对零售业的恐惧。他在1989年的致投资者信中称,1966年收购巴尔的摩百货商店Hochschild Kohn的交易是该集团曾犯下的最大错误。巴菲特承认他虽然看好零售业前景,但是却没有加码投资沃尔玛。他此一错误使得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东平均一年损失80亿美元。

6、现金太多。巴菲特的错误都是来自有太多现金。而要克服此一问题,巴菲特认为必须耐心等待绝佳的投资机会。

7、别人恐惧时过于乐观。巴菲特信奉“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恐惧”的信条,但也有失误的时候。

2008年金融危机,巴菲特也没能躲过。第三季度,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公布的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了70%。巴菲特长期大量持有可口可乐公司和华盛顿邮报的股票受到了市场的沉重打击。2008年9月份,巴菲特突然宣布投资高盛集体。在当时看来,高盛的股票不失为优质股,但随着危机的加深,高盛也损失惨重,这令其股票大幅下跌。

10月份,这位77岁的投资高手曾在给纽约时报的信中呼吁美国投资者趁低价时期入市。他写道:“坏消息是投资者最好的朋友。它可以让你以较低的价格购买潜力股。”当然,哈撒韦的股票也包括子在这些潜力股当中,因为它已经下跌了近30%。

当然,对高盛和通用电气的投资在现在看来仍然让巴菲特大赚了一笔,毕竟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是价值投资、长期投资,而不是投机客的“快进快出”和“赚一票就走”。

干货太多,请收藏后慢慢阅读。

您可能还喜欢…

6 Responses

  1. 不关注这个人,你都不好意思说你是玩儿说道:

    (其实我认为中国人喜欢“封神”,这是一种捧杀。任何投资者都不可能不犯错误,大师也不例外。甚至有些投资大师所犯的错误,放在你我身上都足够穷三代的了。但是大师们直到今天也没选择跳帝国大厦或者世贸中心,一半原因是因为世贸中心已经塌了,另一半原因则是他们少数没有犯错的交易,给了他们活下去的勇气和机会。)

    先说巴菲特老先生是什么时候开始被称为“股神”的?
    巴菲特开始被街头巷尾的投资界外行们谈论,是从1986年首次进入福布斯富豪榜前10名开始的。从那时起,巴菲特的资产以稳健且迅速的增长速度,长期在前十中占有一席。在过去的40年里,他投资组合的CAGR已经达到了20%。
    如果说“股神”的名分,是来自于他资产进入富豪排行前十的话,那么他“股神”的实绩,则是这20%的CAGR。

    那么,在这40年中平均每年以20%水平递增的投资组合里,巴菲特究竟犯过那些错误?
    ————————————————————
    Investopedia上有一篇写的很详细的《Buffett’s Biggest Mistakes》( http://www.investopedia.com/financial-edge/0210/buffetts-biggest-mistakes.aspx#axzz294QPRRVJ ),成文于2010年。我们先来看看这篇文章提到的各种代表性的例子:

    1. 对市场反应的错误预期:ConocoPhillips (NYSE: COP) 康菲石油
    巴菲特从2006年开始购入康菲石油,当时是原油价格攀上70美元平台的一个历史性时刻。而巴菲特也同样认为,世界经济的迅速加温,是可以拉动原油价格继续攀高的,于是他对于康菲石油的增持直到2008年年初仍在继续。
    原油价格:2008年9月底达到了此前的峰值。而目前的最高峰值出现在2011年4月份。

    而巴菲特对康菲的持有价,最初仅为65美元左右,到2008年年初的增持成本一度达到了90美元上方。根据最终的统计结果,巴菲特对于COP的持有成本是72.68。他对COP增持的原因很简单:
    1. 原油价格是COP的“价值所在”,原油不跌,石油公司的股价永远不贵;
    2. 07年次贷危机已经爆发,而随即出现的经济减速必将促使政府出台宽松政策,进一步推高油价。
    但是事与愿违。股票市场的波动幅度要远远大于现货市场,在原油创出新高之前,市场已经对石油公司显露出了撤退意愿 —— 完全正常,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远超绝大多数投资者的预期,它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增速放缓,而是一些行业的崩盘。而这些早期崩盘的征兆,使市场由一个非理性快速转向另一个非理性:巨额抛压使得康菲石油公司的股价,在原油如期创出新高后,迅速跌到了50美元以下,远远超过了原油价格的跌幅。

    巴菲特对此的评语是:“对投资来说,悲观是你的朋友,兴奋则是你的敌人。”
    但我认为,如果巴菲特早期对于COP的投资来自于对原油价格的过度乐观的话,那么他在07年之后的增持和持有则完全来自于他对于恶化局势的过于中性化判断,完全忽视了非理性市场下投资者的高度敏感。

    2. 被陌生行业的高增长所吸引:US AIRWAYS (NYSE: LCC)
    US AIRWAYS 全美航,我们耳熟能详的著名公司。这家公司曾是美国东北地区最大,全世界排名第6的大型航空公司。然而在70年代中后期,因为业务的迅速扩张并且缺乏有效的管理整合,这家公司得到了诸如USeless Air之类的外号。
    进入80年代,这家公司开始进行品牌重新定位,首先调整的就是飞机供货商。在他们与麦道商讨DC-9的升级计划未果后,这家公司一手催生了波音737的诞生,并且成为了737-300的首批用户。
    737的诞生对于航空运营业的刺激是不可忽视的,它强大的续航能力以及多达150的座位数使得航空公司的运营效益进一步得到了提升。737系列的出现直接刺激了麦道公司进行了MD-11的开发,以及加大与军方的合作。然而随着冷战的结束,官方项目被大批关闭,加上MD-11项目不尽如人意的表现,麦道公司就此走上了不归路,直至1997年被波音并购。
    话归正题,737系列是波音公司在1980年代投放的"Killer App",它不光改变了商用机行业,也促使航空公司纷纷加入了订购737系列的行列。而我们故事的中,US Air作为第一个737的商用企业,自然占有了先机。
    80年代初期,石油危机的影响渐渐衰退,航空公司的利润率开始回升。而US Air在此时已经有了一定的现金储备,于是在80年代中后期,它开始了积极的并购扩张。它先后并购了位于圣地亚哥和北卡的两家地区航空公司,业务向中西部扩展。随着并购业务的增长,这家公司也开始寻求融资渠道。而巴菲特也就是在此时,开始关注这家US Air。

    1989年,US Air给巴菲特提供的机会是优先股权:3.58亿美元的投资机会。对于一个在蒸蒸日上的行业里,过去10年时间业绩迅速增长,利润率不断上升,明显处于行业龙头的公司来说,这简直是一个你无法说“不”的绝好机会。况且对于一个亿万富翁来说,买一两家航空公司简直是顺理成章。
    可是,在这笔交易刚刚开始的时期,巴菲特就对这笔投资颇有微词。其中最大的原因是,这家公司将几乎全部利润都用在并购和购买新飞机上,而对于股东的分红则是小气到几乎没有。对于重资产的行业来说,这显然很正常:业务的扩展要么通过并购其他公司资产,要么通过购置新资产来开展,这与眼下的钢铁行业、水泥行业、传媒行业都没有明显区别 —- 前两者是有形资产购置模式,后者是无形资产并购模式。
    然而,没有分红的公司就是烂公司,这在当时的美国市场是不变的真理,巴菲特更是坚守这一原则。于是对于没有分红这件事,他当时的评语是“航空公司根本就TMD不挣钱”。进入90年代,在海湾战争爆发之后,油价再一次急速上升,迅速回到了80年代中期水平。而此前迅速扩张的航空公司们,显然是被套上了一层枷锁,股价开始明显的滑坡。于是交易的结果就是我们所熟知的,1995年,巴菲特的这笔投资亏掉了75%。
    对于航空业,当时的巴菲特留下了一句著名的咒骂:“如果那时有个资本主义者在场的话,他真应该宰了威尔伯·莱特。这会是人类的一小步,却是资本主义的一大步。”
    (“If there had been a capitalist down there, the guy would have shot down Wilbur,” Buffett said. “One small step for mankind, and one huge step for capitalism.”)

    尽管巴菲特在1998年又买了一家私人飞行公司NetJets,但是似乎这次他是作为一名乘客,而不是投资者来看待这笔开销的。

    3. 过高估计了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Dexter Shoes
    Dexter Shoes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你已经找不到太多的描述了,因为巴菲特亲手剁了这家公司。
    这家公司是由犹太人Harold Alfond创立,最初是几家鞋商的代工厂,但进入60年代后,世界进入了一个缤纷而又混乱的年代,老犹太人也开始琢磨着创造自己的品牌,于是Dexter品牌就此创立。
    不去看看wikipedia的话,我也不会知道,原来Harold Alfond竟然是“工厂折扣店”,“工厂原单”等等模式的发明人:他在将产品线铺入全国各大城市后,获得了一定的市场声誉,于是在80年代便开始开办Factory Outlets。通过开办工厂店,不仅可以将工厂中的B级品拿出来出售,还可以及时清掉库存,并且占领低端市场。看似一举三得的主意确实给Dexter带来了近10年的迅速增长。90年代时,他的工厂折扣店已经遍布全国80销售网点。而此时,巴菲特这倒霉的老头儿又一次适时地出现了。
    1993年,巴菲特用换股的形式,用价值4.33亿美元的伯克希尔A类股买下了Dexter Shoes。用巴菲特自己的话说,这家公司有“持久的竞争优势 (dur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这一竞争优势似乎很符合巴菲特的偏好:可口可乐,DQ冰淇淋,Cort Furniture Rental等等,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而且在人类灭绝之前绝对不会衰退的行业。
    然而好景不长,Dexter的成本优势很快被竞争者所超越,价低质优的产品在短短几年之内大举占领美国的零售市场。(我会随便说这是来自某个东方大国的廉价轻工业产品倾销的影响么?)

    看好那个 东方大国的罗杰斯肯定在一边吃吃地偷笑,但是巴菲特显然笑不出来:当年4.33亿美元血本无归,直接造成了35亿美元的亏损。而如果这些股票还留在伯克希尔账上的话,这些股票的价值在2008年已经达到了2200亿。

    对于这些日常消费品和耐用消费品来说,如果产品性能之间没有明显差异的话,其所谓的“品牌价值”是可以轻易地被低成本所击败的。无论是拖鞋、衣帽,还是电视、手机,或是汽车、糖炒栗子,我们能够看到这些企业在品牌塑造上做下的功夫,几乎都集中于功能性、特殊性,甚至是“彰显使用者的气度不凡”,目的就在于防止消费者发现其背后的实际使用价值。

    上面说的是巴菲特投资史上实实在在的巨亏,而且都是对于行业或产品本身的错误预判导致的。但对于一个从事了60多年投资业(1951年开始)的老投资家来说,巴菲特明白每个投资人的致命弱点都在于:对不理解的行业过于乐观。对于投资机会,乐观和悲观代表了激进和保守的两种风格。很多人说巴菲特的巨大失误在于错失了IT业的腾飞,然而我认为这根本不算错误,而是由他的投资风格所决定的必然取舍。
    如果说保持悲观会让你丧失好的投资标的的话,那么乐观可是会把你几年来的利润灰飞烟灭掉。而如果你是个充满人情味的人,同情心、好感、认同感等等一切感情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你头上飞来的炸弹。

    巴菲特的一大嗜好是购买“日常用品”:可口可乐,冰淇淋,家具,超市…而按照这种逻辑,为什么不买更日常更必需的水电气呢?
    对啊,为什么不呢?巴菲特恐怕也自言自语过。在2006年买入康菲石油之后,他顺藤摸瓜找到了Texas Utility (TXU) 。很多评论文章说“因为天然气价格下降而使这家天然气开发公司的盈利受损”,但这显然是胡说八道。所以下面我们来好好讲讲这个充满了“乐观和感情”故事。

    TXU最初是一家以供电和采掘天然气为主业的地区垄断性企业,在1996年与其母公司“孤星天然气”合并后,垄断了德克萨斯全州的供电供气。然而,在2002年,德州宣布放开供电行业管制,并市场化电价后,各大发电集团纷纷进入德州。竞争初期,TXU认为迅速占领供电市场的策略才是正确的,因此他们出售了旗下的天然气田以及海外资产,而将业务重点转向输配电系统的铺设。
    但前垄断企业的竞争优势迅速被打破,TXU的市场日益萎缩,尽管在2004年度扭亏为盈,但马上又进入了低迷的衰退阶段。2007年,由KKR,TPG和高盛PE牵头,对TXU进行了一次历史上最大规模的LBO,交易总价450亿美元。这笔交易最终在2007年10月达成,原来的TXU被改组成为Energy Future Holdings (EFH)。TXU的发电和输电业务都被分拆给EFH其他的两个控股公司,自己仅剩售电业务。而当新公司在偿付这笔LBO的过桥贷款时,遇到了资金缺口。不得已,新公司以TXU的名义发行了39亿美元的垃圾债。
    我们把自己放在2007年年底时的巴菲特的角色上来想一想 ( to put yourself in Buffett’s shoes):KKR!TPG!高盛!
    史上最大LBO!
    几乎所有美国大投行都参与其中!
    (真正参加LBO的有:花旗,瑞信,JP摩根,高盛,以及黎曼兄弟)
    次贷危机前期的一剂强心针!
    而且次贷危机金融危机神马的都跟发电没关系!
    资产完全保障,产品不可替代,股东令人钦佩,市场占有不低,行业必不可少!
    TXU是伯克希尔的老朋友!(见本段最后部分的补充)
    这种资产还会发垃圾债?
    简直是垃圾中的黄金!烂泥之中的钻石!党员中的焦裕禄!!
    (交易细节参考: http://money.cnn.com/2007/12/02/news/companies/buffett.fortune/index.htm
    所以巴菲特毫不犹豫,一口气把39亿垃圾债吃掉了一半,抛进了21亿现金。其中有11亿是用于购买传统债券,收益率10.25%;另外10亿用于购买PIK债(实物付息债,出售者可以用债券来支付利息),收益率11.8%。
    10.25%,11.8%,对于一家公用事业公司的债券来说,这简直是如同做梦一般的好机会。
    然而事情发生了转机:由于天然气-电力的市场联动机制,德州的电价会随其能源价格的波动而同步波动。而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管理中心(http://EIA.gov)的数据:天然气价格在进入08年之后几近腰斩,而随之带来的就是电力零售价格的整体下调。TXU的收入仅能勉强支付债息,而无法有效筹集资金来还付本金。在其债券临近偿付期之前,2010年TXU不得不向债权人提出用股权置换债务,但这一提议被巴菲特拒绝了。原因很简单,公司的业务基本面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在2008年之后,天然气采掘技术出现了一次技术突破:水力压裂技术在美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得天然气的采掘成本从2008开始迅速下降,目前的成本仅相当于2008年的15-17%。而天然气的技术突破会导致价格的长期下滑:这与经济危机造成的短期价格波动有本质上的不同。
    于是TXU不得不要求债权人进行债务和解:要么你让我赖掉一部分债务,要么到期我宣布破产你血本无归。而且由于这笔垃圾债是由TXU的名义发行的,EFH和其他两家控股公司将不受影响(KKR这帮老狐狸,可能早就想好要这么办了)。
    这使得巴菲特不得在2011年主动“和解”掉3.9亿债权,并且在2012年面临10亿美元的债权减值,使这笔21亿美元的投资在2012年2月时,仅剩下8.8亿的市值。加上2008年至2012年巴菲特收到的全部1亿美元利息,这笔投资的损失高达47%。

    这个故事的发生,有其偶然性(技术革新导致价格暴跌),但也有其必然性:
    2002年德州开放市场的时候,TXU面临外来竞争,一度面临几乎破产(这也是前面我们说过的,变卖资产调整战略时期),而巴菲特在那时毅然决然地抄底TXU,投入10亿美元,以大约50美元每股买入5.6%的流通股,成为了公司的第三大股东。( http://www.energyfutureholdings.com/financial/corp_gov_docs/2004/2004_Proxy_Statement.pdf)
    到了2004年,TXU扭亏为盈,股价飙升至67美元,巴菲特获利30%。而这次成功的投资,无疑让巴菲特坚定了“投资必需品”的信念,并且对TXU有了相当良好的印象。

    转眼到了2008年,TXU有难,拿不到过桥贷款那整个LBO就全白忙了。再加上一大票投行的殷切目光,奥马哈的先知,怎么会对这些老朋友的困境不施以援手呢?

  2. 何欢说道:

    简单的把巴菲特当做股神的大概都没有对巴菲特做过基本了解。

    国内吹嘘自己是价值投资,学习巴菲特的9成以上都是骗人的。

    巴菲特在师从格雷厄姆之后,就学会了用实业的方式和角度做投资。所有可以说巴菲特从一开始就是做企业投资或是企业收购之类,股票只是巴菲特参与企业的一种手段之一,在巴菲特30来岁的时候,就已经有类似买下股票成为大股东然后改造公司,参与公司决策的习惯了。

    而到了39岁的时候,巴菲特解散了自己的投资公司,之后把资金都投入了伯克希尔哈撒韦,从那个时候开始,巴菲特的身份之后一直都是“伯克希尔哈撒韦集团公司行政总裁”。

    把这样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多元化的集团公司的总裁简单的称呼为“股神”是多么扯淡的一个称呼啊。

    实际上巴菲特专注于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发展后,股票已经只是巴菲特投资的一小部分了(当然从最开始股票也只是巴菲特参与企业的一种手段之一)。

    他选BYD就已经开始让我很郁闷了,完全影响了股神这个高大形象,原来巴对某些行业企业了解也不过如此。包括他买的那个首饰城borsheim什么的,本人不才还去里面买过东西,真的很一般,不知道为什么要买它,难道纯粹是为了给自己家人特别是原配消费么?股神也不是高大全,不可能不犯错、况且他可能有时候就是喜欢才买的,比方说去年呼吁投资铁路交通,因为他就喜欢火车,自己家楼上都有一套玩具轨道火车。

    市场上已经有无数人写了无数书籍和文章解密巴菲特,却都不知道巴菲特有个秘密武器超越了核武器:基础攻击。
    如果你看过《三体》,应该知道,什么激光武器核武器,通通不如基础攻击,一个三体星“水滴”形飞船,不使用任何武器,直接通过基础物理撞击,就几乎消灭掉了整个地球所有主力舰队。在透露这个基础秘密武器之前,我们先稍微了解一下下面几个问题,问题极其基础,但是非常奇怪,根据我大范围统计,发现这几个基础问题99.99%投资者都不知道,包括几十年老股民,甚至完全没想过,更不知道这些问题意义在哪里了。
    那么,巴菲特这个基础攻击到底是什么?答案就是,市场所有投资品年均盈利能力概率。
    只要你买入投资品达到市场平均值,就可以长期获利。

    我们以A股市场来举例:所有股票历史以来涨了多少?每年平均涨多少?
    前几年我写了个程序统计,专门做这个统计。由于个股如果开盘时间低于1年半就没有什么统计意义,所以只统计截止至2015年3月2日开盘时间大于1年半个股。那么,沪深两市所有开盘超过1年半个股2464个,开盘以来历史涨幅平均:487.28%,年均涨幅:47.71%,也就是说,你买入几个股票,多年后,平均一年就有47.71%收益。
    这里又有一个运气问题,譬如买了垃圾股或者高收益股会造成盈利波动,于是我们试着排除掉涨幅过大和涨幅过低个股,2464个股票取消掉涨幅靠前四分之一个股616个,和涨幅滞后四分之一个股616个,剩下二分之一个股1232个,它们平均历史涨幅是:320.22%,平均年收益是:32.50%。
    咦?32.50%这个数据怎么跟巴菲特年均收益差不多了?

    这里就要剖析巴菲特核心原则了,由于我们了解了这些数据统计,发现只要持股时间足够长,买入股票不是那四分之一垃圾股,75%概率以上,我们年均收益将是32.50%以上。
    那么实际操作起来怎么样呢?实际操作上,由于股市不断上下波动折叠,所以股价平均利润并不是表面上这32.5%,我们假设一个股票,年均获利32.5%,我们如果在高位介入,可能达不到32.5%年收益,但是我们只要在等它跌到一个足够低价位介入,那么,它年均获利甚至可以翻倍到65%以上!这就是为什么巴菲特只买深跌股原因。
    那么这样操作实际风险在哪里?风险如何控制?

    这个就更简单了,要保持这样收益,唯一风险是,这个上市公司破产了,停止交易。另外一个风险是,交易者嗝屁了驾鹤西去,停止交易。于是,巴菲特和世界上所有基金经理,都要做一个股票基本面调查,查查这个公司会不会有猫腻、公司会不会突然倒闭、行业会不会突然倒闭等等,一般来说,基础行业最难倒闭,比如食品和基础设施,肯德基麦当劳、可口可乐、水电石油等这些公司。接下来就是交易者倒闭风险,说不定哪天吃到毒奶粉,翘辫子了!于是据说巴菲特只吃婴儿食品,就是在规避这个倒闭风险。
    还有一个风险就是,买了股票,卖出去,亏了怎么办?这个风险,巴菲特老先生早就解决了,那就是:1,不要亏损。2,不要亏损。3,记住前面两条。这怎么做到?太简单了,买入后,永远不要卖,就永远不会亏损!有人说,这不是打脸吗,巴菲特也经常卖出呀!其实这说起来更简单了,假设,我们预期收益是32.5%,买入几年后,平均年收益已经是65%了,那么卖掉又有何不可?卖掉后多赚了几年时间,再花这个时间去买其它股票,多划算啊!要知道时间才是最珍贵资源!

    看到这里,各位已经明白了吧,你们人人都可以成为巴菲特,看你愿不愿意、有没有那个耐心而已!

    即便挑出这么多错误最终只是证明巴菲特没有被失败止住脚步。假如你不是重结果主义者,那么你也大可看看他经营的投资公司为民众带来的高额回报,巴菲特显而易见也是有极为成功的投资案例。最终他是不是股神,或者他是不是你认可的股神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即使你化身稽查小队长找出他为人诟病事件也不能凸显你的存在感。

  3. 邵小天说道:

    印象最深的就是老巴早期投资于航空业,亏得一塌糊涂,后来在给投资者的年度信件里他自嘲地说:下次如果他再要动投资航空业的念头,要拿起电话打给航空公司的时候,最好能有个人在电话里直接跟他说,你是个傻逼。这样他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
    话虽如此,尽管巴菲他犯了很多错误,有些还挺大,但他没有让错误大到吞噬掉自己的地步,在控制整个投资组合的风险上,巴菲特还是做得非常不错的。

    巴菲特投资之前通常会过一份基本的清单,这份清单由五个要素组成:
    第一,行业稳定性和前景;第二,企业是否有可持续的竞争力,以及破坏企业竞争力的因素是什么?第三,管理层的才能和可靠度;第四,企业是否以股东利益为先;第五,买价。

    与一般的感觉不同,最好的投资标的不是最复杂高深的公司,相反,应该是能以最快速度通过上述五个要素的检验的公司。这也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模式:“避开七英尺栏杆,寻找一英尺的”。沃伦的伟大成就是建立在“大举押注一些显而易见的超级机会”的基础上的。

    可口可乐所处的行业不用多说,饮料业的需求(事实上是饮水的需求)在一百年内估计都是不会消失了;人类社会的经济增长也对推动这种需求有帮助,因为饮料的人均饮用量显然与经济发达程度有关。

    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就是品牌和渠道。可口可乐可能拥有全球最强的营销能力和最有价值的品牌之一,而且产品非常集中。如果你没有必胜的把握,集中并不是好策略,但你如果有几个像可乐雪碧一样的超级产品,集中就是最简单的策略了。你基本不需要发明什么新东西。而且可乐的品牌并不源于某种稀缺性——大多数超级品牌都建立在稀缺性之上(想想茅台的产地局限或片仔癀的原料限制),可乐没有这个问题。品牌的优势可以让它卖得更多,尽管可能没什么明显的提价权。

    没有对手可以真正打败它,无论从品牌还是从渠道上。并且,在可乐成名一百多年之后,即使是食品安全或其他丑闻也摧毁不了这个品牌了。百事虽然与它形成了差异化的定位,但百事没有振奋人心的“红色”,可乐拥有明显的优势。

    管理层也许不是乔布斯,但绝对够用了。

    买价?别太离谱,那就可以买入了!事实上沃伦89年开始买入时可乐正处于股价高峰。

    从20世纪初年到现在,如果买入一股40美元的可乐,现在这笔投资已经价值超过500万美金了。也许对于迫切想在短期获得财务自由的人来说,可乐作为投资品并不诱人,但对当年想拥有“几乎永不停止的复利机器”并建立伟大复利记录的60岁左右的沃伦巴菲特来说,这是个很完美的标的。

    从复利机器的角度来说,
    可乐面向全球市场,只要:1它的产品受到全人类欢迎(通过跨学科分析,我们发现它的产品热销是合理并可持续的。达尔文神经网络预编程理论支持咖啡因、糖和卡路里的添加;红色包装能强化振奋人心的简单心理联系;无数年来各种社会事件和广告推广形成了品牌与活力和快乐的心理联想;无味觉残留的秘方等。过去100年一以贯之的纪录也证明了这一点);2它不断在新的领域开拓渠道,在以后的市场通过强有力的营销技巧扩大销售;

    那么,随着:
    1渠道销量持续、逐年上升;
    2存量市场的巨大开拓空间(比如中国市场和印度市场);
    3经济发展的推动(随着像中国和印度这样的新兴地区人们收入逐渐上升,以饮料代替水的需求会随之上升);
    4还有一个好消息,可乐本身很便宜,而且随着各种新技术的应用以及规模优势的原因,它的成本还会不断降低。

    计算一下到2050年,全球人均的潜在可乐消费量,结果就是可乐成为了一架可靠的复利机器。

    巴菲特投资基于理性分析和判断,这也源自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这应该是巴菲特决策的基础。
    数据分析说话,从商业模式上看一家公司,买多少股票就像全资收购公司一样。
    买靠谱的公司,远离分析师和大众,不受别人的影响,也不受短期涨跌所困。
    可口可乐是已成功验证的消费类公司,拥有超越牛熊的增长和品牌形成的护城河,不需要高昂的研发持续投入和很低的生产设备年度折旧。
    稳定的业绩增长和与债券收益率比较的思考方式,至少获得超越公平利率的债券收益复利增长+股票波动的超值收益?

    个人意见,喝可乐目前被认为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电视广告轰炸也不是有效的营销手段,可乐的市场份额看跌,要看看可口可乐如何转型?

    身为一个价值投资者,最重要的是,你要深刻地理解你所投资的东西,才能对其价值产生很好的评估。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干得好的金融投资人员并不是科班出生,反而是由其他领域工作,学习多年以后,转身投入金融领域。巴菲特本身连电脑都不太使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一直使用笔记本而非电脑上做着数字分析(我很怀疑现在也是这样),有一次巴菲特和比尔盖茨在开会的时候,比尔特别紧张地看巴菲特打开电脑试图用PPT,他很怕他会当众搞砸因为那时候他还对ppt一无所知。这样的人,是不会对科技有太多,尤其是互联网科技有太多的兴趣,更别提投资。

    而实际上,我认为哪里都是投资机会,其实不需要因为自己没有cover很重要的板块,或者对欣欣的事物一无所知就妄自菲薄。很多时候,价值投资刚刚开始都是处于兴趣。你对于一家公司很感兴趣并且有一定程度上的了解,你觉得它一定可以在一段很长的时间里获得很大的成长,而你愿意对你的判断保持“愚忠”(这点其实很重要啊~),愿意通过股票,债券等方式加入他的成长,就是这样。

    当然,我个人还有一点认为就是:互联网和科技公司很难估值。那并不是传统的DCF和Comparison可以做的。很多互联网在上市以后的profit都长期处于地位,但是价值被估算得特别高。如果按照巴菲特喜欢先估值再去看股价的方法,他就更无法理解为什么那些没有或者只有很低Cash flow的公司人人都喜欢了。

    其次就是,大部分的互联网企业很难有一个长期稳定而不被超越的盈利保证。它的不稳定性更高,很难出现想可口可乐一样,七十年前同样口味的可口可乐五十年后还是有人非常喜欢。但是现在用的windows系统,再过二十年三十年会不会就没有人使用了?不是没有人使用更新版本,而是没有人使用整个系统,因为有了更好的替代?科技互联网界会出现五六年间风云而又没落的人物,但是实业界很多都是几十年近百年的风云产品。就这一点,互联网并不符合巴菲特的投资风格。

    下面是他的自我阐述:

    “对科技公司认识最深刻的人,我可能在全世界的前一千、前一万名都排不到。我很清楚自己的优势,世界上有成千上万个公司,我一般会把公司分为三类:“好的公司”、“不好的公司”,以及“很难的公司”。好的公司、不好的公司,是我花半天时间就能够看出来的,而那些花了半天时间看不出来的,我也不会强迫自己花半个多月时间去看。我不会强迫自己花费很多时间在一个我不能“Figure out”的公司上。我不是天才,但是我在某一些领域比别人更聪明更有见解。我觉得对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呆在那些你有优势的领域,不要随便走到别的领域去,你一定要有“Focus”,要“Stay Around”。 ”

    “我们只买自己谙熟的生意。在坐的每一个人都懂可口可乐的生意。我却敢说,没人能看懂新兴的一些互联网公司。我在今年的BerkshireHathaway的股东大会上讲过,如果我在商学院任教,期末考试的题目就是评估互联网公司的价值,如果有人给我一个具体的估价,我会当场晕倒的(笑)。我自己是不知道如何估值的,但是人们每天都在做!”

  4. 蔡俊说道: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美国的科技股过去50年表现如此优异,但是长期业绩领先的投资大家们,从巴菲特、芒格、索罗斯、彼得·林奇、邓普顿、安东尼·波顿、约翰·内夫到格兰桑,却都对科技股保有长期的谨慎态度?为什么那些热衷于投资科技股的基金经理们,虽然在数年间各领风骚,却鲜有持续二三十年业绩突出者?
    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 一,科技进步内在的突变性决定了科技股投资人业绩内在的不可延续性。从PC时代的微软、英特尔到互联网1。0时代的雅虎、美国在线,再到互联网2。0时代 的Facebook、Twiitter,从功能机时代的诺基亚、摩托罗拉到智能机时代的苹果、三星,每一次貌似漫不经心的技术更替,都有可能演变成改朝换 代的颠覆性飞跃,让原有的行业领先者一夜之间发现护城河被夷为平地,或者进攻者已经绕过旧城在别的地方建起一座更大更辉煌的新城。绝大多数投资者很难在每 一次的技术变迁中都跟上节奏,而技术更替的残酷性又决定了一次错判就有可能导致毁灭性的投资后果。

    第二。科学技术是不断变化的。蒸汽机、 汽车、飞机、电话、收音机、电视、计算机、手机,每一个年代都有划时代的新技术,但是喜新厌旧、贪婪恐惧的人性却是不变的。新技术肯定是好事情,谁都想 要;想要的人太多,估值就过高了。过高的估值往往透支了任何新技术未来可能产生的收益,过高的期望最后总是以过多的失望告终。

    第三,虽然 新技术的前景广阔,初期的行业格局却非常散乱。绝大多数投资人很难在事前判断出谁是最终赢家。一旦不能押对赢家,行业发展再好也没有意义。电子商务如今大 行其道,但是对于15年前买了eToys、WebWagor]那些后来破产了的电商企业的投资人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

    然而,大多数人还 是在60倍估值的创业板中寻找着十倍股、期望着一夜暴富。硅谷曾经有过统计,在风险投资的1000个项目中,扣除最成功的8家,其他的992家是不赚钱 的,而这8家则是成百倍上千倍的暴利,并因而成为报纸的头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大到能够掩盖背后的巨大风险和沿途无数的失败者。

    现在 的估值与未来的成长性相比,哪一个更重要?当然是成长性更重要,但未来的成长性是不确定的、难把握的,而现在的估值则是确定的、可把握的。未来确实很重 要,出类拔萃者大多对未来有着前瞻性的预判。我非常钦佩的一位投资人,他对行业和公司未来发展变化就有很深的洞察力,他管理的基金成立近9年来在传统行业 和新兴行业中都创造了令人惊叹的投资业绩,但是这种洞察力和预见性对绝大多数人来讲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

    身高是无法训练的。迈克 尔·乔丹、老虎伍兹能做的事不一定是每个人都学得来的。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投资必须把握你能把握的东西,所以对多数人而言,也许更应该买入那些相对于 目前的资产、现金流、盈利能力被严重低估的股票。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发挥自己的优势,买便宜的好公司,注意安全边际。注重定价权。人弃我取,在胜负已分 的行业里找赢家,这些貌似投资中最简单的事,其实也是投资中最本质的东西

    能力圈。这和这个行业的好坏没有关系,如果你能看懂了,那么互联网行业也许就是很好的投资领域。
    注意:巴菲特说看不懂并不是弄不清楚公司的具体业务,而是没法对公司未来(5-10年)自由现金流做出相对比较准确的估计,也就是说对公司的前景看不太清楚,尤其是对于巴老长期持股来讲,确定性很小的事情就回避好了。
    客观的讲,老巴作为一个80岁的老人来讲,不懂互联网也比较正常,从这里边也可以看出老巴对于能力圈这一纪律铁一样的坚守。

    巴菲特信奉价值投资,这在他早期的投资当中可见一斑。
    他总是找那些公司资本大于股票价格的公司去做投资。这也许让现在人听了觉得不可思议,不过这是事实。
    回到这个话题,请问一堆集成电路加上些办公家具能值多少钱?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如果某家互联网公司有栋楼值10亿,而该公司发行的股票总市值才1亿,抛去外债1亿和打发所有人回家的费用1亿,还有7亿是稳赚的。那巴菲特肯定会投。否则…….

    巴菲特喜欢投资价值型股票,就是该公司的股价远远小于内在价值。如何判断一个公司的内在价值?估计只有伯克希尔·哈撒韦的人知道,但能确定的是,一个净利润每年都能稳定增长,现金流持续为正的公司是最基本的条件。以此来看,连年亏损的互联网公司肯定不在范围之内。
    还有个原因,就是巴菲特的护城河理论。互联网的一个巨头从创立到垄断只要几年时间,但其模式易被复制,用户黏度也低,很容易在短时间内走向没落,比如雅虎。巴菲特注重长期投资,持股一般7-8年,自然不会愿意在互联网这块下赌注。

  5. 海绵说道:

    负债就是加杠杆,转一篇不错的文章

    《聊聊杠杆背后的数学思维和风险》
    辛福的杠杆是相似的,不幸的杠杆各有各的不幸。今天,我想用“朴素的数学思维”聊聊杠杆。我写的不一定全面,也不一定专业,但是都是基于朴素的常识。无需亲身经历,就能感同身受,退避三舍。

    1. 一浮亏就要被强平/向下折算的风险。对价值投资者来说,浮亏是加仓的良机;对杠杆投资者来说,浮亏是平仓的导火索。价值投资者只要猜对结果就能赢,而杠杆投资者不仅要猜对结果,还得猜对过程, 这实在是太难了。价值投资者如果做了很烂的投资,实在不行就放在那耗着,总有希望熬到解套的那一天。而杠杆投资者一浮亏就被强平了……我想不到比这更利索 的死法了。

    2. 亏成负数的风险。跟亏成负数相比,强平是幸福的。谁能100%肯定强平的时候一定能卖得出去呢?卖不出去的话,理论上的亏损可以无限大。

    3. 被提前抽贷的风险。但凡借钱的,最怕触发提前抽贷的条款。那冗长的贷款协议,最好每一条都读过以后再点“我同意”,否则如果对方真跟你较真,脖子可就架在别人的刀刃上了。

    4. 杠杆倍数的风险。杠杆的倍数算不算高,要看你借钱去买啥。如果资产的波动率高,那杠杆应该低一些。如果资产的波动率低,那并不代表杠杆可以高一些。2015年1月15日,瑞士央行大发神威,导致欧元/瑞郎一度急速暴跌近30%,是平时波动率的100倍。千万不要低估人生的戏剧性。

    5. 随着时间流逝而亏钱的风险。对于期权这种东西,时间就是它的价值所在。如果时间流光了,溢价、甚至价值本身也就灰飞烟灭。反之,如果距离到期日还很久,哪天赶上行情好的时候,想象的空间可以无限大。

    6. 溢价变折价/贴水变升水的风险。对于做多的资产,买入时溢价,卖出时折价,这等于交了一笔税。对于做空的资产,建仓时贴水,平仓时升水也是一样。价格不理想的原因往往是“从众”。市场情绪最强烈的时候往往是折溢价最离谱的时候。如果你改成提前埋伏,没人跟你抢,价格自然合理。

    7. 负债成本超过资产收益的风险。如果赶上了加息周期,负债的利率越来越高,资产的收益率反而越来越低,那杠杆就被挤爆了。

    8. 负债到期了,资产还没到期的风险。到时候拿什么还债呢?

    9. 资产的货币贬值,负债的货币升值的风险。踩点儿是跨国投资的基本功。每个国家的经济都是呈现周期性的起伏。把握十足的时候可以连炒股带炒汇。没有十足把握的时候可以买汇率对冲的产品。没必要非得当“送财童子”。

    10. 对方临时修改合约不跟你玩的风险。就算是对赌,也要找讲诚信的对手方。否则赢了也白赢。愿赌不服输的地方,连赌场都不如啊。

    上述10条中的任何一条,都会增加杠杆的实际成本。举个例子说,一个利率只有6%但是随时可能抽贷的杠杆,实际利率可能是10%。虽然精确地计算可能需要高等数学知识,但是很显然,你付出的成本不只是名义上的那一点点利率。

    无论一个杠杆起什么名字,穿上什么马甲,它的实质性条款都是可以提炼出来用上边的检查清单一条一条过。如果沾上了其中的某一条或者某几条,你就要当心了。非 要去玩的话,至少要想好应对之策。这跟过马路闯红灯是一个道理:如果你非得闯红灯,至少你要意识到自己是在闯红灯,全神贯注地盯着两侧的来车。

    即使一个杠杆看起来十分安全,你也要防范最后一个风险:一次黑天鹅就嗝儿屁的风险。不要负债全仓买入任何单一的投资产品,也不要忽视任何理论上的极端风险。如果没有“独立事件”这个数学上的防火墙,你无论之前赚了多少钱,都是在为未来某一次的毁灭性亏损做铺垫而已。Tung在一篇文章里说过,他买窝轮的仓位不超过本 金的7%。我对此深以为然。为什么是7%?因为把一块蛋糕切成14份,可以把你全盘皆输的概率降至跟你此生中地球毁灭的概率差不多低。

    说完了不幸的杠杆,再说说幸福的杠杆。什么是幸福的杠杆?期限长——最好长到可以不还;利率低——最好低到没有利率。我想来想去,只想到两种:保险杠杆,和爹妈给你的杠杆。

    保险杠杆之所以利率低,是因为人在极度困难的时候,每得到一块钱获得的效用,要远大于他在不缺钱时每支出一块钱产生的痛苦。所以投保人才肯在利率上做出让 步,让巴菲特和郭广昌能借到那么便宜的钱。而爹妈给的杠杆,因为亲情,所以便宜。还不上的时候不仅可以债转股,甚至可以直接减免。

    世界上没有绝对安全的杠杆。如果发生大灾难,保险杠杆也有可能无法幸存下来。只要是杠杆,就有三分毒,总有搞不定的时候。

    所以巴菲特说:“现金就像氧气。99%的时间你不会注意它,直到它缺席。”巴菲特为什么不说:现金和余额宝就像氧气?因为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美国版的“余额宝”都撑不住了。

    没有任何东西能够完全替代现金,哪怕是银行活期存款。前几天地球上的某个国家刚刚推出新的规定:每人每天最多只能从ATM机上取60欧元。

    根本上讲就是市场容量的问题,比如你做餐饮,基本不用上市,开个店几十万就搞定,很少有上百万的,然后全国你最多也就开几百家几千家,那么你的估值最高是几亿到几十亿左右,为什么不能再多?因为再多也没地方赚钱了,也就是市场饱和了。

    如果你现在手里只有50块钱,那么你当然要去融资。

    所以现在很多互联网吹牛公司估值随便估个百亿千亿,因为市场有那么大,虽然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到,但还是有那么点逻辑在里面的。

    而对于巴菲特、李嘉诚来说,他们基本上已经达到了他们本身领域的市场饱和阶段,他们不差资本,所以不需要融资。

    后面在扯一点关于杠杆的问题,只有确定收益,并且没到市场上限的时候,才需要加杠杆,比如你现在有十块钱,你可以加个几万倍的杠杆去炒股票,但是你不能加几亿倍,因为很有可能你的操作会影响盘面,通俗的说这就是量变到质变。你的操作方法就需要完全的转变,对于其他行业也一样,到了一定阶段,迫切的需要转型,都是量变引起的质变。

    巴菲特举了个例子,假如别人跟他打赌,6个弹孔的左轮手枪里只有一颗子弹,让他对着自己的脑袋开枪,给100万美元, 巴菲特说不会干这样的蠢事。不过那些认为自己运气好的投资者可以这样干,或者努力学习《股票作手回忆录》里的拉瑞·利文斯顿,这样的投机者几十年后虽有小 概率可以成功,但更可能像书中的主人公一样最终失败并抱憾终生。

    巴菲特不用杠杆就是因为,杠杆有可能会死人,虽然几率很小,但是依然有存在的可能。这是巴菲特绝不会冒的风险。

    实例:巴菲特这60多年来每年的投资收益率稳定在年均20%左右,亏损最大的年份2001年亏损6.2%.2008年亏损9.6%。但是他的投资负债率不高。比方说他一共600亿美金净资产,可以保持每年亏损都极小,何不600亿去借1000亿以上投资,那年均投资回报率就远不止20%了。
    李嘉诚2000多亿RMB的净资产,他的负债率只有10%多一点。保持70年如一日的每年盈利。
    为什么不把10%的负债率比例提高到正常的20%到30%呢。那就是世界首富了 早就
    再打个比方 一个企业每年10亿净资产,借1亿的银行贷款 来经营,到年底付了利息还赚了30%。
    那如果当初多借几个亿,那不是更赚钱吗。
    这就是事实检验是不完美的,是错的,实际上却是对的。因为事实其实是错的,他是可变量。你看到的只是可变量里出现的一种而已。如果时光倒转,重新来一次,可能就是糟糕得不得了的环境。这就是所有成功生意的人必备的基本上素质。这不是未雨绸缪,而是这些成功人士从来不相信市场的繁荣,随时做好最坏的准备。
    5年内的短期为什么市场一定是错的呢,以下给大家几种解释:
    (一)波动的年化收益率 和企业实际每年的收益率(10%)相差巨大。
    (1)波动的年化收益率,股票一分钟波动0.5% 所有的股票都能达标吧。那1*1.005的240次方就是算成一天的收益率23100%。 这个数再算成年化 1*3.31的240次方。天文数字….
    保守的算 每天股票的波动有1%吧。算成年化1*1.01的240次方。98900%收益率
    (2)企业收益率百分之70的企业一年收益率不到10%。
    (二)市场需要净化,很多人包括企业的经营都是负债经营的,炒股是融资炒的(海外大多数)
    如果市场保证永远不发生动荡的话,就会让融资的人不断提高负债,发财的人多了不会永远持续下去,所以市场一定会莫名其妙的动荡把敢大比例负债的人给破产,市场才会恢复到一个合理收益率的市场。(1987年10月19曰,星期一,道琼斯指数仅在一天内就重挫508.32点,跌幅达到22.6%)
    所以你看到08年我们大盘在1664点止跌,2005年在998点止跌。2007年中国股市6124点见顶。美国20多年来每天都没有跌幅超过30%。这一切都是假的。正确的理解是比方美国。他每天都有一个概率分布,比方一天内跌30%他是有概率在的,概率为10万分之1,跌10%以上的概率是5千分之1.涨5%单日的概率千分之1等等.他有一个概率分布。你最终看到的结果只是他这个概率分布的随机答案而已。不是确定的。重新来运行,他就一定不一样。
    有钱人早知道这些了,只是不是这么具体,但他们心里敬畏,知道市场多变,很多只是表象。
    所以你也可以判断房价了。短期的价格永远都会是错误的,而且可以马上暴跌到极低估(但房租会有回报,但可以算黄氏价格)也可能继续更疯狂(让新来的人买单)。但是长期会跟随人均产值而提高(8%目前)而那些判断房价会涨会跌的都是忽悠。这不是经济运行的正解。
    5年以上的长期为什么市场一定是对的呢?

    不会特别过低因为有黄氏价格(视频5里介绍)的存在呀,但可能会特别的高。市场价格和资产必然不会离得太远,否则收益率会畸形的高。你说肯德基店500万投资下去一年赚200万,市场会低估到卖100万一间吗。他一年分红就有100万。
    但肯德基店500万投资,卖5000万 卖一亿 则都有可能,只要有足够傻的人 再高也有可能。我们要做的就是忽略白痴,自己聪明.也不要去整天找理由来解释为什么有这么多傻子。

  6. 鹿西西的仙人说道:

    1.借贷资金是要付出成本的。这个很容易理解,借钱总要支付利息吧。
    2.高收益的投资项目伴随着高风险。在绝大数情况下是如此,除非整个市场都错误评估了某个投资项目的价值。

    如果巴菲特通过借贷资金来做投资,那么因为利息成本的存在,要想盈利,那么他就必须要追逐那些高收益同时也是高风险的投资项目。巴菲特为人谨慎小心,他当然不愿意冒这样的风险。

    道理我们都懂,但并不代表我们能过好这一生(投资人生)。

    巴菲特能在不借钱的情况下把生意做那么大,摘得股神的光环,还有一个原因在于他的投资天赋。

    他很小的时候就懂得资金的价值。假定每年的收益率是10%,那么借助复利的威力,100美金在50年后变成1万1千多美金。

    在这个投资常识的土壤上,巴菲特生长出寻找低成本资金的本能。他买下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的股票,通过保险公司获得了大量的保险浮存金,这是一种成本非常非常低的资金。

    而在此之前,他还买入蓝带印花公司的股票,通过预售印花的方式获得了大量同样成本低廉的资金。

    保险公司就像一口水井,源源不断地喷涌出廉价资金,如果我有这样的水井,我也不会去外面借钱啊。

    现在想想这个问题本身还有值得讨论的地方。回头补充一下融资渠道的成本差异。

    李嘉诚不清楚,没研究过,主攻股票和基金,说说巴菲特。

    说巴菲特为什么不利用提高负债率的方式来获取更大的收益,这个问题本身可能就存在问题。

    负债率,也就是融资借钱加杠杆。

    巴菲特不仅有利用负债,而且是全世界最会运用负债的一个人。

    一般的负债都需要向借方支付利息,而巴菲特所运用的负债不仅不需要支付利息,甚至可以说是负利息,这个操作看起来十分隐秘,普通投资者可能根本不知道。

    巴菲特的秘诀在于浮存金。

    所谓浮存金,主要指保险行业收取的保费,由于索赔的滞后等原因,在一段时间内是可以运用于投资的,当然这个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比如资金运用不能超过一定比例以保证资金的偿付,又或者有规定的使用期限。

    浮存金其实就相当于投保人把钱交给保险公司,因为在一定时间内不一定会出现保险事件,所以这些钱在一定期限内是不完全运用于保险偿付的,完全可以用于其他用途比如投资,这样的话,就相当于拥有一大笔无息贷款,资金不需要支付利息,而且风险不大。

    巴菲特旗下拥有多家保险公司,这些公司每年都可以收取巨额的浮存金,巅峰时期应该达到了600多亿,也就是说巴菲特可以免费运用600亿资金去投资,想象一下这是什么概念。巴菲特的平均年化收益率高达23%,剔除保险浮存金的杠杆运用,大概就是13%的样子,也就是说他的收益率中将近一半是依靠保险浮存金的作用。

    投资的效益无非由三个因素决定,本金、收益率和时间,在收益率和投资期限相同时,差距就源于本金基数的大小,大量低风险免利息的浮存金,可谓是成就他投资事业的一个重要的助力因素。

    基于此,国内有个复星集团,也借鉴了巴菲特的模式,购买了许多保险公司,利用大量低成本的保险浮存金去投资,号称浮存金+投资双轮驱动。

    此外,在巴菲特投资生涯的中后期,困扰巴菲特的不光不是钱少,反而是手上可以运用的资金太多,找不到那么多值得投资的标的。

    在资金体量过大之后,巴菲特需要苦恼的就不再是追求高收益,反而是风控之下的合理的稳定的收益。

    也就是说,巴菲特后期已经到了钱多没地方投资的烦恼的境界。这个时候,就更加无从讨论增加负债率去加大投资收益了。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