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波《百家讲坛》解读曾国藩为人处事秘诀:戒多言 不纠缠 少争论

2012年01月09日,一个人在为人处事上游刃有余是取得成功的前提,身处职场的年轻人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下)新书首发暨签售活动8日在北京中关村图书厦举行,作者郦波指出,下册主要是讲曾国藩家训中为人处事的智慧,这对帮助当下的年轻人在复杂的社会中学会游刃有余、最终获得成功大有裨益。其中一条原则就是“戒多言”。

《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

郦波,中国古典文学与文化专业博士,国内首位文牍学研究方向博士后,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江宁织造博物馆馆长。江苏地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文章学会常务理事,首届全球华文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曾获评全国名师评选之“中国百佳教授”、“通识课程十佳教授”与“江苏十佳教授”。国务院海外讲学特聘专家,教育部全国公开课讲座教授,中纪委网站“廉洁文化公开课”首位讲座教授,全民阅读形象大使,湖南卫视、江苏卫视、凤凰卫视等多家卫视特约文化嘉宾,“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全球汉语大会”文化嘉宾,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特约主讲人,主讲《风雨张居正》、《抗倭英雄戚继光》、《“救时宰相”于谦》、《清官海瑞》、《千古爱情》、《评说曾国藩家训》、《五百年来王阳明》等系列,备受全国观众好评。更多郦波高见:www.yangfenzi.com/tag/libo

曾国藩年轻时曾经有很多毛病,他对自己身上的那些缺点也深恶痛绝,所以他给自己立过一个“三戒”的规定。即“戒多言”、“戒忿怒”和“戒忮求”的“三戒”,人们曾称之为“曾三戒”。

郦波介绍说,在曾三戒中,戒忿、戒怒、戒忮、戒求我们理解,忿和怒都是情绪易失控的表现,忮是妒嫉,求是贪欲,这都是人性中本恶的一面,属于恶习,当然应该戒除。但为什么要戒多言呢?我们知道,在现实社会中,语言表达本身就是公关交际的重要的手段,能言善辩不是一种优点吗?曾国藩又怎么会反其道而行之,反而要戒多言呢?

曾国藩的“戒多言”源于一件小事,当时他刚进入翰林院不久,正春风得意,一次在给父亲过生日时,对前来祝寿的好友郑小珊夸夸其谈,有些得意忘形,结果引起郑小珊反感,拂袖而去。事后曾国藩后悔万分,他在日记里反思说:“此事余有三大过:平日不信不敬,相恃太深,一也;比时一语不合,忿恨无礼,二也;龃龉之后,人之平易,我反悍然不近人情,三也。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此之不知,遑问其他?谨记于此,以为切戒!”曾国藩的意思是说,这事自己有三大错。一是平常就自以为是;二是嘴上说话没把门的,想到哪儿说到哪儿;三是明明说话得罪了人,还跟人强辩,甚至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总结这三点,曾国藩说自己作为一个标准的儒家知识分子,连《礼记》里说的“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的道理都参不透,连语言这一关都过不了,还能成什么大事呢?

曾国藩一生在“戒多言”上下足了功夫,他不仅经常批评自己“每日言语之失,真是鬼蜮情状!”也经常反问自己“言多谐谑,又不出自心中之诚”,这种言语习惯、个性缺点,“何时能拔此根株?”他不仅对自己有这个“戒多言”的要求,还把它当成家训智慧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内容,尤其是对他的两个儿子和几个弟弟反复灌输、强调这一点。

郦波解释说,曾国藩“戒多言”的本质并不是什么要一味的少说话甚至不说话,也并不是什么沉默是金,而是在面临人和事的时候,要做到自我控制,避免祸从口出、乱从口出,在本质上,这是一种临事不纠缠、少争论的行动智慧。

———————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

一代大儒曾国藩,有个非常有趣的外号,叫“曾三戒”。曾国藩之所以有这个外号,是因为他人生有三戒,其中第一戒,就是“戒多言”。曾国藩这样一个晚清中兴名臣,一个人才团队的首领,为什么要戒多言呢?先说一件小事,就是因为这件小事之后,他对自己提出这个三戒要求了。

当然他30多岁在北京当翰林院的学士,有一天他爹过生日,曾国藩请了几个朋友到家,给老爹过生日,他有一个好朋友,叫郑小姗,郑小珊这个人医术特别高明,所以平常啊,曾家有个什么头疼脑热啊,经常是小珊替他来看。这天给他爸过生日,请了这帮朋友来,不知道说了些什么,曾国藩,这个席间就和郑小珊口角起来,就吵起来。你说在这样一个时候,这个氛围下,那个郑小珊非常生气,但是又不好发作,曾国藩自己呢,得意洋洋,喋喋不休,说的话也很难听,后来郑小珊拂袖而去,走了。这个事后,他爹把他好好批评了一顿,好好埋怨了一顿。说你看看你都这么大人了,还是一个大知识分子,你像不像话你?然后后来过不了多久,他爹也走了,回老家了,不在他这儿住了。所以后来曾国藩痛定思痛,日记里头就写这个事,这事我有三大过错,首先就是自以为是。第二点,嘴上没把门的,得意忘形。第三点就是,明明说话得罪了人,但是当时不知道控制,不明白自己已经错到什么地步了,还在强辩,还跟人争论不休,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所以,当时就给自己提出了这个要求,戒多言。正所谓言多必失,祸从口出,从这一点来看,的确还是少说为妙。但是,在现代社会,能言善辩是一个人不可多得的优点,而且人们越来越提倡解放人性、张扬个性,遇事要敢于质疑,勇于争论,这样才能激发人的创新思维。从这一点看,又不能不说。那么,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曾国藩所说的“戒多言”到底是什么意思?会给我们现代人带来什么样的启示?郦波老师又将如何为我们评点这三个字?敬请关注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郦波副教授,为我们精彩评说《曾国藩家训》下部第二集《戒多言不纠缠少争论》。


《百家讲坛》 20120102 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下部(二)戒多言 不纠缠 少争论

一代大懦曾国藩,有个非常有趣的外号,叫“曾三戒”。曾国藩之所以有这个外号,是因为他人生有三戒,其中笫一戒,就是“戒多言”。正所谓言多必失,祸从口出,从这一点来看,的确还是少说为妙。但是,在现代社会,能言善辩是一个人不可多得的优点,而且人们越来越提倡解放人性、张扬个性,遇事要敢于质疑,勇于争论,这样才能激发人的创新思维。从这一点看,又不能不说。那么,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更多曾国藩解读:www.yangfenzi.com/tag/zengguofan

曾国藩这样一个晚洧中兴名臣,一个人才团队的首领,为什么要戒多言呢’先说一件小事,当然他30多岁在北京当翰林院的学士,有一天他爹过生日,曾国藩请了几个朋友到家,给老爹过生日,他有一个好朋友,叫郑小姗,郑小珊这个人医木特别高明,所以平常啊,曾家有个什么头疼脑热啊,经常是小珊替他来看。这天给他爸过生日,请了这帮朋友来,不知道说了些什么,曾国藩席问就和郑小珊口角起来,就吵起来。你说在这样一个时候,在这个氛围下,那个郑小珊非常生气,但是又不好发作,曾国藩自己呢,得意洋洋,喋喋不休,说的话也很难听,后来郑小珊拂袖而去,走了。这个事后,他爹把他好好批评了一顿,好好埋怨了一顿。说你看看你都这么大人了,还是一个大知识分子,你像不像话你’然后后来过不了多久,他爹也走了,回老家了,不在他这儿住了。所以后来曾国藩痛定思痛,日记里头就写这个事,这事我有三大过锆:首先就是太自以为是。笫二点,嘴上投把门的,想到哪儿说到哪儿,得意忘形。笫三点就是,明明说话得罪了人,但是当时不知道控制,不明白自己已经错到什么:地步了,还在强辩,还跟人争论不休,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作为儒家知识分子,连恶言不出于口都做不到,所以,当时就给自己提出了这个要求, “戒多言”。本质是碰到矛盾时,不纠缠少争论。他弟弟曾国荃后来被任命为湖北巡抚,相当于省长,当时还有湖广总督,是上司,监视他的。原来的湖北巡抚是胡林翼,后来曾国荃来代了,这人牛,有时曾国藩的话都不听,到任后,巡抚有实权,一看官文这人投水平投把他当回事。官文恼,觉得曾国藩都让我三分,就想为难曾国荃,想了一个办祛,当时湖北出现捻军起义军,官文保曾国荃去平定。这本是曾国荃应该干的事,朝廷准许了。任命曾国荃为帮办军务。曾国荃纳闷,官文怎么对我这么好呢’他愿意去,就写了谢思的折子。要谢思,搞不洧应该谢到哪种地步,所以就写信给曾国藩,当时曾国藩在江淮,曾国藩不让他写谢思的,这不是什么重任。你这么大名爵,做个帮办军务,不算什么,千万别写。己然如此就照样去。叮嘱曾国荃记住给朝汇报军事时,千万别署名帮办军务。

曾国荃拿到信后一看,气恼了,好个官文,投安好心呀’按理,曾国藩提醒了,忍忍就得了。曾国荃的怒火表现出来,被丁守存看出来了,这人是贪官,是坏家伙,占着肥缺,把柄被官文查出来,就是他贪污的事实,并因此被敲榨了,弄得倾家荡产,丁守存一看机会来了,我这儿全力准备粮草,可是官文下令不准给准备。这在当时是大罪,破坏后勤,而且与肃顺有勾结,曾国荃觉得有了实据,高兴坏了,可逮着了,来点实在的,列出十条罪状,准备写密折上奏官府。问题是曾国荃文化不高,是有想祛,想告官文,不知道怎么写,刚巧来了个会写的,曾纪释,这个大侄子。刚好来看他,曾国荃太高兴了,要侄子替他写。曾纪释可是后来外交史上的重要人物,就劝叔叔,是不是请示一下父亲曾国藩。曾国荃觉得不行,我不知道他’胆小怕事。这是为民造福呀,有事我担着。曾纪释投祛,只好拿起笔来写,呆然文成泣鬼神,两大惊人处,列了十大罪状,勾结肃党,与军机大臣有秘密来往。打到一片,这个奏折上去,就是大炸弹。笫二个惊人处是文凤,他的文章写得漂亮,这时是投进官场,写的是文学创作,夸张与修饰,看上去是华而不实。曾国荃觉得好,真有才,加急上奏。这事,曾国荃是悄悄做的,但是曾国藩耳目多呀,知道了,挡不住了,临事冷静,赶快让儿子重写一遍,让自己看看。迭到江淮,傻眼了。然后赶快回复弟弟,知道要坏事了。埋怨不是事。曾纪释赶快回老家,躲开是非,呆然,这篇奏折到北京,惹起轩然大彼。军机处大臣全部被牵连。这文章是造谣是欺骗,慈禧也奇怪,她喜欢官员问斗争,她好制衡,也糊涂,派人去湖北调查。

过了两天,曾国藩与左宗棠的密奏来了,曾国藩密保官文,左宗棠写的是官文这个坏透了应该查办。慈禧放心了,说明只是偶然事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调走了官文,升了官。不了了之了。当时曾国藩投埋怨弟弟,后来痛定思痛,写信开导弟弟与儿子。 “古来言凶稳敌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日长傲,日多言。历观名公巨卿,多以此二端败家丧生。”许多人是因为品德不行而落得不好的名声。像尧的儿子丹朱人品坏,傲,喜欢跟人惹事,常折腾别人,总是告人黑状,最后只能败亡。这话中有话,意思是你够奸诈的,会导致身败名裂的。对曾纪释,投过多批评,投太大责任,但也要他引以为戒,“欲以口舌胜人,转而为人所不服也。”以后,碰到矛盾要不纠缠少争论。

三个理由:争论争下去往往导致意气之争,投有是非可言,只能全输。“彼此持论不合,反复辩诘,余内有矜气,自是特甚,反疑别人不虚心,何以明于责人而暗于责己也’”像夫妻吵架,总喜欢争对锆,但是有对锆吗’洧官都难断家务事,到这种地步,投有是非可言。全锆。只有不吵是对的,只要吵就是不对的。年前带儿子买炮仗,结呆夫妻俩吵起来了,骂到想动手。所有人劝,好不容易劝了下来。难得,我就R JL子,是谁对谁锆’本以为儿子认为是插队锆,投想到他说当众这样吵多丢人。我特别惑慨,孩子保存一种童贞,看得到最纯粹的东西。不论为什么争,只要进了口舌之争,就锆了。二是争论的本质就是纠缠,是内耗,俩没放萼。曾国藩在家信中教训儿子,团队中争论也是内耗,“牢骚太甚者其后必多抑塞。’喜欢争论的人,总会抑郁,总会埋怨,也伤自己。你能有好运气吗’对外争论更投必要。

笫三,在曾国藩这儿不纠缠指意气之争,像方案与方祛这种技木性的东西有必要而因为利益之争是最授必要的。像这件事,有必要吗’不过官文是挖苦一下,这点事,闹出多大事来,不是意气吗’后来以弟弟,当年说过的话记得吗’让他三尺又何妨’张英当年在京城当官,收到家书,说家建房子,围墙与邻居起了争执,互相吵,老家人单势孤,写信让张英摆平邻居。张英回信就四句: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素始皇。争这个干吗’曾国藩家后来也遇到这可,老家也要修房子,当时他不在家,四弟曾国潢脾气不好,因此宅其地与邻居吵起来,别人也不让,曾国潢准备抓起邻居,写信给曾国藩。曾国藩写了长长的信,好好教训了弟弟,后边也附上了这四句。曾国潢怕这个哥,后来这事,主动让,呆然让了三尺宅基地。邻居看到,也不好意思,也主动让了一些地方。曾家建了富厚堂。曾家世代记住了这条,不与人争利益之短长,专与己争品性之长短。中国人常说三个和尚投水吃,其中的智慧就是不争论,英纠缠,脚踏实地把事干。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综合整理报道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是关注互联网生态圈的科技新媒体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 曾国藩“不成器”的时候什么样儿

➤ 曾国藩:每天坚持三件事 十年成专家

➤ 罗振宇:曾国藩为啥不愿意当清官?

➤ 跟王阳明学修心,跟曾国藩学修身,跟南怀瑾学修行

➤ 李开周:清官曾国藩为何不拒绝灰色收入?

➤ 曾国藩三千步里识人,中国最智慧的识人秘诀!

➤ 聂震宁 仲大军 贾康 曾国藩…如何提高我们的阅读力,读与思与行

您可能还喜欢…

5 Responses

  1. 郦波谈汉字的魅力: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说道:

    著名语言学家罗常培说过: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这个民族过去的文化靠着它来流传,未来的文化也仗着它来推进。从殷墟甲骨文到今天的汉字,我们祖先几千年前创造的文字沿用至今。如何进一步挖掘、解读汉字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中国纪检监察报对南京师范大学郦波教授进行了专访。

    郦波,中国古典文学与文化专业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江宁织造博物馆馆长。曾获评全国名师评选之“中国百佳教授”“通识课程十佳教授”。国务院海外讲学特聘专家,教育部全国公开课讲座教授,全民阅读形象大使。先后担任“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全球外国人汉语大会”嘉宾。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主讲《风雨张居正》《抗倭英雄戚继光》《清官海瑞》《评说曾国藩家训》《五百年来王阳明》等系列。

    中华民族的汉语和汉字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向心力,不仅是中华文明赖以存在的根本,更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实现梦想的力量

    记者:诗词大会上,听点评嘉宾的讲述,让人们把诗词和生活、民族结合起来,拓展了广度、深度和厚度。我们该通过哪些文化方面的培养来锤炼审美情操,从而懂得欣赏汉字的魅力?

    郦波:诗词大会、成语大会、汉字大会,都是体现民族文化自信所做的具体事情。它唤醒了民众的共识和共鸣,让民众认识到汉字的魅力,甚至思考,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中华文明等人类古代四大文明里,为什么仅有中华文明能够延续至今?这是因为中华民族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母语文化系统,它的汉语和汉字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向心力,不仅是中华文明赖以存在的根本,更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实现梦想的力量。由汉字构成的诗词,是语言的精华,它是每个中国人的内心记忆,能唤起国人共同的记忆和文化自信。

    对于我来讲,我是一个教育者,我首先想到从教育上反思。其实诗词大会的诗词、汉字大会的汉字、成语大会的成语,不都是中小学语文课上的内容吗?为什么有些孩子对语文课会抵触,但现在诗词大会、成语大会又这么让人欢欣鼓舞?其实孔子当年的教育也讲寓教于乐。你要让接收信息、知识的人有兴趣,有共鸣,然后让他发现能通过诗词等找到自己,继而找到文化血脉里的东西。诗词大会的作用是唤醒了每个人的成长记忆,当每个人的成长记忆都被唤醒的时候,大家就能形成一种共鸣,这种共鸣成为一种社会反响,就能产生很多共识,引发理性思考。这时候,大家发现,原来这么多人喜欢!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血脉里面的文化基因被唤醒了。所以,从唤醒我们每个个体的成长记忆,到唤醒一个族群的文化基因,这才是文化自信宏大命题下的应有之义。

    记者:学习古典诗词不仅是学习汉字的应用,学习知识,更是传承品德与精神。我们如何从华夏文明的传承中获取核心价值观。

    郦波:汉字、诗词,包括汉语体系,我个人认为它是“华夏文明传承的基因密码”,是中华民族之所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独特的遗传基因。就像每个家族、每个人一样,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DNA和他的遗传基因。因为汉字语言系统造就了我们华夏语言文明的主题模式,重视汉字、成语、诗词,这不仅是一个文学领域、语言学领域的问题,第一,它可以凝聚华夏民族的凝聚力;第二,它也是传承民族文化基因的一个核心工程。比如,“力拔山兮气盖世”“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等等,它总是蕴含着丰富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一种独特的精神力量。而这种人生观、价值观在华夏文明传承过程中,一直在影响着每一代人。这叫什么?这叫核心价值观。再如,“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些诗词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情怀。诗是抒情文学,之所以具有史学价值,就是因为它蕴含了家国天下的情怀和价值追求。

    学习古典诗词,从而找到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是中华文明之母,语文是关键。语文学术上的定义是一国之母语文化,它不仅是母语的语言、文字、文学、文化,还包括文史,这些合起来最后成为文明,它才是一国之语文。

    比如,“廉”这个字,字典解释是堂之侧边也。堂屋的侧边叫做“廉”,所以这个侧边必须得直、得正。又如,“堂屋”,堂屋是父母住的。“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所以父母称高堂。为什么父母住堂屋呢?这是中国文化中的一种祖先崇拜,“堂”最早是给祖先住的,是祭祀祖先的场所。所以中国文化讲究源远流长。堂上之廉代表的是什么?代表的是堂堂正正。因为堂里头是人间正气、人间正道的地方。所以廉是整个堂堂正正、人间正道的最重要的支撑。

    民族的语言文字是民族精神的符号,是民族情感的载体,它展现民族的个性和灵魂

    记者:我们又该如何从民族的语言文字中汲取丰富的文化信息,从而转化为文化自信呢?

    郦波:刚刚提到了中国文化讲究源远流长,其实中国的这种信仰文化揭示了哲学上最重要的命题,就是你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如果你不知道你从哪里来,你一定不会知道你往哪里去。一个人是这样,一个家族是这样,一个国家同样如此。所以我们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它是一种传承性的文化,它时刻提醒着我们从哪里来往哪里去,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让我们华夏民族,在人类文明探索的历史中不至于迷失方向。

    我们常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不论我们怎么悟世界,我们民族优秀文化的特性都已经在那里了。尤其对于中华民族,对于华夏文明来讲,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已经是一棵参天大树,虽然在发展的过程中,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近代以来,这棵大树病了,为它治病,可以砍去它的枝,可以“请”来啄木鸟,等等,但是你不能砍断它的根,因为把它的根砍断了,那这棵大树也就再不可能存活生长。这也是人类文明的发展规律,尤其是像华夏文明作为人类文明体系中几大核心文明之一,要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让自己的文化崛起,让这些优秀的东西,成为它持续发展的核心支撑。

    民族的语言文字是民族精神的符号,是民族情感的载体,它展现民族的个性和灵魂。一个简单的汉字,背后是我们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例如“武”字,武是战争,往往与暴力、杀戮有关。而现在的汉字中,“止戈”为“武”——停止战争才是真正的“武”,这种爱好和平、博大包容的精神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体现,一个人生命的成长,一个国家一个族群的发展,离不开这些根本的支撑——根本的价值、智慧,根本的民族文化支撑。

    优秀的诗词文化能在历史的长河中,得以永恒、凝固、不朽,是因为中国人特别讲究“大浪淘沙始见金”,留下经过时间检验后浓缩的精华

    记者:“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古典诗词里描写家庭情感或孝道文化的比比皆是,孝敬父母是一种人性,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美德,需要道德修养。请谈谈古典诗词里蕴含的孝道文化基因。

    郦波:中华文明有着一套完整的规则和秩序,形成了深厚的文化根基,核心就是“八维”——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很多人读《游子吟》这首诗很感动,但是不知道这里面有几个典故。首先,你要了解这首诗作于什么时间。很多人都以为,这是孟郊离开自己的母亲,远行的时候写的。其实不是。他当年离开母亲的时候,并没有写这首诗,甚至他没有意识到母亲为他“临行密密缝”的感情。他是苦吟诗人,他考举人时家庭条件特别艰苦,早年考进士,怎么都考不上,一直考到46岁才考上,但又一直没有派到官,到50岁左右才当上溧阳县尉。生活稍有改善后,才想起自己的老母亲,把她接到家里。接母亲那一天,他在渡口等着,等到母亲坐的船越来越近,看见母亲站在船头向他招手,这时他突然热泪盈眶,脱口而出吟出了这首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他因仕途失意,饱尝世态炎凉,此时愈觉亲情之可贵,于是写出这首发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这就是诗词的魅力,它必须经过时间的积淀。优秀的诗词文化,能在历史的长河中,得以永恒、凝固、不朽,为什么?就是中国人特别讲究这种“大浪淘沙始见金”,留下经过时间检验后浓缩的精华。像《游子吟》体现的这种亲情、孝情,都是经过中国文化反复锤炼,用朴实无华的文字歌颂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这首诗非常值得我们反复去体味,薪火相传并弘扬,用这些传统美德引领社会风尚,塑造家风、民风、世风。

    记者:汉字精华的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学中最为璀璨的明珠,不仅参与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心理成长与构造,也对国人的思想修养和世风世俗有着润物无声的渗透。请谈谈诗词的教化作用。

    郦波:我一直秉持这个观点,中国人的教育,应从应用文化、诗词文化教育入手。这其实是孔子一直以来的观点。孔子说:“教化人民,要靠礼乐。”在孔子看来,仁是礼的基础,礼是有秩有序,乐是对礼的调度。礼乐不僭越,就会形成和谐社会。所以,《论语》里的礼乐教化分三个阶段,“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表述的是孔子实施教育的方法,出发点要从诗开始。为什么要从诗开始?诗言志,说文解字里“志者,心之所之也”,即我们心要去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志向。所以我们现代简体字写“志”,是“心”上面一个士气的“士”。原来古文字不是,它是“心”上面一个“之”。“之”最早是去的意思,往哪里去。“走之”底,和走路有关。所以,从诗歌开始,就是通过诗词将我们内心真善美的情感抒发出来。那么立于礼是什么呢?“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在这里,孔子把仁当作统领礼乐的灵魂,把仁爱作为礼乐引领人向善,用“仁”的理念来调适自我与他人、社会的关系。正如孔子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这些旨在说明礼乐文明美的形式是为了表达善的内容。礼之所以合理,正如孔子所说,“礼缘人情而作”,它是基于人情而制定的。

    成于乐就是从礼仪、仪式感,敬畏心入手。诗是由内而外,礼是由外而内,内外互通最后达到音乐的境界,就是审美情操,便成于乐了。这是儒家孔子为社会教育规划的三个步骤。它的本质是什么?国学大师钱穆先生说:“礼乐者,人心也。”这是对人情感的尊重,是一种人文关怀。所以儒家从人本主义出发,提出治国理政的前提是尊重人性。只有充分注意到人民的好恶之情,社会才能长治久安。正如孔子在《礼记》所说,“温柔敦厚,《诗》教也”,既需要运用温柔敦厚的原则,同时也必须以礼义进行规范。儒家提出“温柔敦厚”作为诗教,主要是作为一个道德伦理规范,要求诗歌遵从这一规范以施行教化,使人人亲人礼教。

    通过诗词,跨越千年看到古人的内心,然后知道他们的生活中曾经有一些属于人性闪光的东西——古代仁人志士恒久不灭的人生观、价值观,闪耀在我们心间

    记者:“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这首诗是陶渊明的人生体验,是他从周围的事物中,看到了种种人生妙趣。能不能以诗词为例,谈谈其蕴含的精神力量和人生哲理?

    郦波:当我们熟读“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不一定非要经历那种亡国之痛,就能理解这种情感,这就叫情感的力量。然后你就能体会陆游那种情感,就可以借此体会他的情怀。情怀在情感之上,情感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是为什么“悲”要放在第一位呢?因为悲剧美是一种崇高美。情感、情怀、价值、精神,是诗词的四种力量,更是人生的四重境界。情怀之上是什么呢?是一种价值,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所以我们通过诗词能感受到从情感、情怀,到价值,再到精神的力量。像于谦“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袁崇焕的“忠魂依旧守辽东”,等等,这些诗词浩如烟海,非常多。

    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华诗词无所不包。中国古人的心灵情绪、情感、情怀,以及价值理念,都能从诗歌里表现出来。特别对中国古代很多仁人志士而言,诗词往往是他们的生命支撑。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上,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生命的价值,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现象。比如陶渊明,一方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归隐田园的生活状态;另一方面却“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表现其刚毅的精神依然如故。鲁迅先生分析他外表看上去很隐逸,但内在精神却是坚持他的理想、他的品格。所以,他虽然开辟了田园诗,鲁迅先生却称他为静穆的伟大。文天祥的《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其实都是用诗歌支撑起他们生命的灵魂。

    我们个体的人生很短暂很渺小,无法感受体味所有,也很难真正探寻生命的本质和价值。但是,如果我们把个体生命融入到诗词的大江大河里,就可以找到一个捷径进而体会所有的情感、所有的人生。通过诗词,跨越千年看到古人的内心,然后知道他们的生活中曾经有一些属于人性闪光的东西——古代仁人志士恒久不灭的人生观、价值观,闪耀在我们心间。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到的话,是因为它没有在内心觉醒。诗词背后隐藏的民族基因,一定是牢牢扎根在你我心中。

    另外,前面提到我们是祖先崇拜,其本质上是先贤崇拜。我们通过祖先中的先贤、仁人志士的诗词,学习他们的人生观,作为我们自己人生的榜样,努力成为他们,甚至超越他们。和世界上其他几大文明体系相比,这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鲜明的特色。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2. 范仲淹、王阳明、曾国藩三大教子之道,千年不灭,代有人才!说道:

    纵观历史,为官也好,经商也罢,“富不过三代,盛不过三代”是大多数官宦之家,和富裕人家难以打破的魔咒。

    在中国历史上,范仲淹家族800年兴旺不衰,堪称道德传家的典范,有《家训百字铭》流传于世;

    王阳明是历史上少数几个完成了立身、立功、立德、立言的圣人,王阳明96字家训,被誉为“千年不灭一盏灯”;

    曾国藩家训对其子孙后世的影响十分深远,曾氏后代子孙则没出一个“败家子”,实现了曾氏“长盛不衰,代有人才”的遗愿。

    让人不禁好奇,他们三位“完人”都是怎么教育子孙后代的?他们的教育之道又给予我们怎样的启迪呢?

    一、范仲淹:仅100字的家训,让家族兴旺800年

    范仲淹先生从小就有救人救世的大志,一生积功累德,不疲不厌。

    范仲淹死后,他的子子孙孙代代相传,到民国初年,八百年不衰。

    印光大师说:中国八百年不衰的福报只有三个人修得。第一是孔夫子,第二就是范先生。让范家兴盛八百年的奥秘就藏在下面的《家训百字铭》中。

    孝道当竭力,忠勇表丹诚;
    兄弟互相助,慈悲无过境。

    无论是孝道也好,丹诚也罢。都是慈悲的体现,慈悲是没有度量,没有尽头的。
    这二十个字,是告诫后代们要注重孝道和慈悲,才能团结齐心,创建和美家庭。

    勤读圣贤书,尊师如重亲;
    礼义勿疏狂,逊让敦睦邻。

    “书到用时方恨少”,如果我们平时能够勤学苦练,一旦真正用到知识的时候,也不会惊慌失措。读书很重要,尊敬师长更重要,我们应该向敬重父母一样尊敬师长。遵守礼仪,谦逊忍让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唯有谦逊忍让,用宽厚和善的态度,做事才能事半功倍,也能促进邻里和睦。

    这二十个字,是告诫后代们要知道谦卑宽厚,能够彬彬有礼、友好待人,才能广结善缘,赢得福报。

    敬长舆怀幼,怜恤孤寡贫;
    谦恭尚廉洁,绝戒骄傲情。

    尊老爱幼历来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同样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品德。大至一个国家,中至一个团体,小至每一个人,都应该有体恤鳏寡孤独与弱势群体的精神。

    “满招损,谦受益”,我们为人处事,要具备谦虚与廉明的品质,千万不要骄傲自满、恃权傲物。这二十个字,是告诫后代们要知道尊老爱幼、富有同情心,能够戒骄戒躁、谦恭廉明,才能树立威信,为人信服。

    字纸莫乱废,须报五毂恩;
    作事循天理,博爱惜生灵。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做事要顺应天理,做人要博爱一切众生,不能干出伤天害理、荼毒生灵的勾当,否则就会有恶报。

    这二十个字,是范仲淹告诫后代们要知道勤俭节约、怀着感恩的心,能够顺应天理、慈悲为怀,才能广种资粮,普利群荫。

    处世行八德,修身率祖神;
    儿孙坚心守,成家种义根。

    “八德”即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是古人处世的基本操守。“儿孙坚心守,成家种义根”,这两句是对前面家训的总结。“创业容易守业难”,这同样适用于持家,一个家业的操持与发展,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后世如能谨遵前人教诲,以家训为戒,才能将家业继承得更好,将家庭操持得更好。

    这二十个字,是告诫后代们要切记前辈训诫,精进勤勉,遍施善行,才能发扬祖业,有所作为。

    二、王阳明:96字家训,千年不灭一盏灯

    《王阳明家训》又称《示宪儿》三字诗,收录在《王阳明全集·赣州诗》中。全文虽然只有96字,却浓缩了为人处世的大智慧。

    勤读书,要孝悌;
    学谦恭,循礼仪。

    一般人看来,读书是获取知识的的途径。但是当你读完书就忘记了,那要勤读书何用?

    有人曾问王阳明:“读书却记不住,如何是好?”

    王阳明的回答是:“只要理解了就行,为什么非要记住?其实,理解已是次要的了,重要的是使自己的心的本体光明。如果只是求记住,就不能理解;如果只是求理解,就不能使自心的本体光明了。”

    孝是成事的根本,也是做人最基本的责任。谦恭是傲气的对立面。它不是一种姿态,而是一个人内在品德和修养的高度表现。谦恭和礼仪,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内在谦恭自然外在流露礼貌。

    节饮食,戒游戏;
    毋说谎,毋贪利。

    《黄帝内经》上说“饮食有节”,这是古人对于饮食的态度。

    王阳明曾说,“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志气是一个人的气场,立命的根本,所以如果贪婪于游戏的嬉乐和口舌之快,那你将来势必会一事无成。

    说谎,看似是欺骗别人,实则是自欺欺人。
    贪图眼前的小利,则容易昏了头脑,被人利用。
    如果一个人的价值观不正确的话,则是无法正心诚意修身的。

    毋任情,毋斗气;
    毋责人,但自治。

    做事勿任性,放任自己心性的人,很难收回心来做正事。斗气,意气用事,赌气。是对别人有意见或闹情绪。只要一赌起气来,人类就会慢慢失去理性,做出一些损人不利己的事情。

    明代洪应明《莱根谭》有云:

    “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

    不在小的事情上责备别人,可以涵养自己的品德。大事也一样,遇事多做自我的反思,不要责人。人只要有很好的自控力,自己懂礼节,识大体才可以获得更多的成就。

    能下人,是有志;
    能容人,是大器。

    人有正确的三观和好的修养,足够成就一个人的一生。

    盛气凌人,看不起别人的人,都是没有修养的人,没有修养即使才干非凡也得不到伯乐的赏识。一个有志向的君子,他知道自己的志向在高处、远处,即便处在比别人优胜的环境中,也会谦卑自牧,清静自守,绝不会盛气凌人。

    墨子有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襟三江而带五湖。”有胸怀,有气量的人,身边就会有很多人,而且并非常人。试想,你是什么样子的人,就会散发什么样的气质,同时也就会吸引同样气质的人。所以,朋友多,路好走,成就也就不远!

    凡做人,在心地;
    心地好,是良士;
    心地恶,是凶类。
    譬树果,心是蒂;
    蒂若坏,果必坠。

    王阳明的比喻非常贴切。他说心就像果子的蒂一样,而人的行为就像果子一样,如果蒂不好,果子会受到影响;如果蒂坏了,果子也会尚未成熟就坠落,甚至烂掉。

    所以说,人一定要有良知并且心地善良,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所以说善是自身的属性,人是性善的发扬。善良的人可以走的更远。

    三、曾国藩:三大秘诀,十代不出败家子

    曾国藩是一个传奇,他的家族同样传奇。

    两百多年来,曾氏后裔有成就的多达200余人,大多成为学术、科技、文化领域的精英。绵延十代,至今没有出现过败家子,堪称中国家族史上的奇观。

    曾国藩的以下三大秘诀,尤其值得人重视和借鉴。

    第一大秘诀是不睡懒觉。

    对于入睡越来越晚的现代人来说,早起是一件异常困难的事情,但曾国藩家族家风的一大特色,便是规定必须高度重视早起。

    翻开《曾文正公家书》,可以发现,就早起这件事,曾国藩对家人有颇多叮咛。在给四弟曾国潢的家书中,曾国藩说,祖父留下的八诀家训,

    “若不能尽行,但能行一早字,则家中子弟有所取舍,是厚望也”。

    又说,“欲去惰字,总以不晏起为第一义”。

    在给儿子曾纪泽的信中,则不厌其烦地询问:

    “尔在家常能起早否?诸弟妹早起否?”

    早起为什么重要?

    因为能不能做到和坚持早起,体现出一个人的心性和习惯——能否做到自我约束、是否具备恒心和毅力、是不是勤奋努力,而这些无论对于做人还是成事,都是最重要的根基。

    第二大秘诀,不给孩子留财产。

    早在道光二十九年,曾氏初为大官时便对家人表示:“绝不留银钱与后人。”

    后来身为湘军统帅,曾氏再次申明他的态度:

    “仕宦之家,不蓄积银钱,使子弟自觉一无可恃。”

    一无可恃,就是不留财产的真谛所在。

    让孩子觉得没有父辈可以庇荫和凭靠,才会真正自己去努力。这一点,才是留给孩子最大、最可靠的财产。

    林则徐对此也曾说过一段发人深省、堪称千古良言的话:“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可见这是有智慧的成功者共同的洞察。

    曾国藩家规还有一大秘诀,就是高度重视对后代的职业选择。善于逆向思维的他认为,决定家族成败的,是你怎么塑造子孙们的品德品质,而不是给他们留多少钱。这是他研究历代大家族兴衰所得出的结论,有着坚实的事实支撑。

    曾国藩多次说:“凡人皆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他一生也没让长子曾纪泽去考科举。

    不做大官做什么呢?

    曾国藩说,“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从小让孩子有一个高远的胸怀,注重培养他们高尚的品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用现在时髦的说法,希望他们成为绅士,而不是执着于事功层面的成功。

    事实证明曾国藩看得是很远的。中国官员的孩子大都热衷从政,这个选择最大的问题是容易坏了心术。你从小就混在这个圈子里,你品质不可能好,结果整个家族风气也都败坏了。

    决定一个人成败的,是精气神儿,决定一个家族成败的,是风气正不正。

    湘乡曾氏后人虽然绝大多数都没有当官,但是都跟着自己的兴趣走,去做科研,做实业,做一门扎扎实实的事业,而不是到官场上。他们的一生过得很有成就,也很充实。这在中国这个官本位的社会里是很少见的。

    曾国藩对于成功的标准,是指孩子能够不凭外物,不凭借外在的东西,自己能够在内心找到快乐和宁静。这一点对我们今天的家长应该有所启发。

    来源:京博国学(ID:jingboguoxue)

  1. 2017 年 04 月 30 日

    […] ➤ 郦波《百家讲坛》解读曾国藩为人处事秘诀:戒多言 不纠缠 少争论 […]

  2. 2017 年 11 月 13 日

    […] ➤ 郦波《百家讲坛》解读曾国藩为人处事秘诀:戒多言 不纠缠 少争论 […]

  3. 2017 年 12 月 11 日

    […] ➤ 郦波《百家讲坛》解读曾国藩为人处事秘诀:戒多言 不纠缠 少争论 […]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