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英杰:还要羞辱“大妈”到何时

还不仅是在羞辱大妈,更是遮蔽了问题的真相

 

(广场舞队伍里不仅有大妈,图片来自网络)

时下,“大妈”俨然成为一个负能量满满的词汇。一会儿是中国大妈逆袭华尔街,一会儿是大妈在巴黎卢浮宫跳广场舞,相关报道不无戏谑嘲讽意味。近日又有报道称,徐州万名广场大妈转型暴走族,被指干扰了正常交通。

“大妈”一词的贬义化,印象中是从“大妈跳广场舞扰民”、“老人要求让座骂脏话”等新闻开始的。彼时,有人下了一个著名论断:不是老人变坏了,是坏人变老了。这个结论的事实判断基础是,按照年龄推算,文革时祸害中国的那帮最坏的人都老了。不少人赞成这一判断。直到前几天,还看到有人评论徐州大妈暴走的新闻说:这些大妈年少时跳忠字舞,年老了跳广场舞。

一直很纳闷,像这样似是而非、以偏概全的论断,何以大行其道?究竟是对特殊时代的认识遮蔽了有些人的判断力,还是对广场大妈扰民现象的反感让有些人不愿意站出来说句公道话?

所谓广场大妈,本身就是不负责任的措辞。跳广场舞的何止是大妈,随便到哪个小区广场看看,人群中不仅有大妈,也有大爷,不仅有老人,也有年轻人,甚至还有小孩。这么多不同年龄的人跳广场舞,独独和大妈过不去,这是为哪般?说白了,这不过是一种修辞策略,因为这样形容更加形象生动。但正是这种高度概括的媒体修辞和道德评判,把“大妈”这个名词给毁了。这样做,对大妈们既不厚道,也不公平。

坏人变老云云,也经不起任何推敲。从文革那个时代走来的人,不光有施暴者,也有受害者,还有大多数“沉默的人”。谁有能力甄别,跳广场舞的都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坏人”?别说坐而论道的评论人士,就是到现场采访的记者,也肯定做不到这一点。既然如此,不管三七二十一,把跳广场舞的人都归入“变老的坏人”行列,不仅武断,而且等同于话语施虐。这等于把所有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都钉上了道德原罪的标签。却不知,有些人在网上骂大妈,自己的亲妈知道不?

这样做,还不仅是在羞辱大妈,更是遮蔽了问题的真相。一到傍晚,跳广场舞的人把音乐开得震天价响,确实扰民。但这仅是跳舞的人本身素质有问题吗?显然不是。这背后实际上体现了公共治理乏力的一面。老人跳舞健身,这是正当需求,但怎么去规范和约束扰民行为,却是管理部门的责任。如果什么都靠自觉,这个社会要需要法律吗?只对跳广场舞的人大加鞭挞,却不去反思公共治理的缺失,这要么是出于肤浅的看法,要么就是出于怯弱的心理。在这里,大妈成了某些人泄愤的“软柿子”。

对徐州暴走族的报道,掀起了戏谑、羞辱大妈的新高潮。在某些报道笔下,徐州大妈们俨然“发明”了新式扰民手段。殊不知,当地市民户外疾走的风气由来已久,而且队伍中不乏各年龄层次的群体。无论是广场舞还是户外疾走,都是值得鼓励的健康运动。对此,管理部门需要做的是规范其运动路线,使其不占用机动车道,不造成噪音扰民。话说眼下一些国内城市热衷于举办马拉松比赛,对这种群众性健身活动,也应加强设施投入,加以支持。

人总是会老的,善待老人也是善待以后的自己。虽然人老不是无所顾忌的借口,但年轻同样不是歧视老人的理由。从这场轰轰烈烈的羞辱大妈现象,除了让人看到一种野蛮的道德判断,还让人看到一种粗暴的年龄和性别歧视。而对历史有所了解的人,不难看出,这恰是发生文革悲剧的一个社会心理根源。

作者:魏英杰,专栏作家、时事评论员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