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林:“生活作风问题”的污名效应

一个朋友近来很郁闷,跟我抱怨说:在单位被人举报“生活作风问题”了。他的上级和同事们都收到了一封匿名举报信,称他与多名女下级和女同事有不正当男女关系。都是无中生有的捏造,不知谁写的,又不好去辩护和澄清,他感到非常委屈。我问他:向你祝贺,你是不是要升职了?他说是。呵呵,难怪呢!举报信与升迁如影随形,这是中国特色的单位文化的一部分。

我跟他开玩笑说,哥们,有“生活作风问题”是需要资格的,你终于混到被别人举报“生活作风问题”的资格和资历了,俺们现在至多只能叫“耍流氓”,你已经混到“生活作风”这一步了。

玩笑归玩笑,但理解朋友的郁闷,在过去,“生活作风问题”对一个人的声誉基本是致命的武器。在中国,十几、二十几年前,在“生活作风问题”上攻击一个人,对一个人的公众形象损害绝对是毁灭性的,没有什么比“私生活上泼污水”更有毁人的效果。被贴上“破鞋”、“出轨”、“偷情”、“嫖娼”的标签,一个人这辈子在社会上基本上就抬不起头来了,会一辈子被人戳脊梁骨。一方面,这最能激起闲人们的围观狂欢,无论有没有,只要传言你跟这事儿扯上了关系,你就会成为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对象,坏名声立刻传开,别人才不管真假,这是多么好的谈资。长舌妇嚼舌头最爱嚼的就是这种事情了。

另一方面,在一个儒家伦理作为主导价值观的社会,“私德”是压倒一切的评价,你职位低、能力差、人品不好没事,但如果“生活作风”有问题,在道德上基本就被判了死刑,每个人在你面前都会产生一种道德优越感,单位和居委会“大妈”们盯着你看的犀利眼神,会让你觉得无地自容生不如死。

所以,在中国特色的整人文化中,想将一个对手置于死地,想毁掉一个人,最恶毒的方式就是写这种匿名举报信,往人身上泼“生活作风问题”的污水,追求那种“虽查无实据但能将你恶心死”的桃色效应。

这种效应也被用到了官场权力斗争中。官场中如果要整一个对手,说这个人贪了多少钱,公众可能根本不会当回事,眼皮都不会抬一下,会感慨“哪有当官不贪的”,甚至将“有得贪”当作一种本事。说一个官员“不作为”,某个决策造成了多少损失,基本没人关注。可说一个官员包二奶、养情人,或者嫖娼,就会产生爆炸性的结果,产生桃色效应和剧场效果,引发集体围观。如果再有点儿不雅视频或性事日记,公众的眼球就更惊爆了。所以网友曝光官员的贪腐也是深谙此道,很多都是以情色之事为“引子”去吸引公众关注,以性事将舆论目光吸引到这个官员身上,再去扒他的其他腐败。

当然,在党纪中,“生活作风问题”也是严重问题,一般官员落马时,都会带上一句“道德败坏,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贪腐,那是在法律上将贪官打倒,而“生活作风问题”,则是在道德形象上将这个官员批臭。

不过,随着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和观念的进步,“生活作风问题”不再像过去那样能够压死人了。一方面是人们不再把“生活作风问题”太当回事了,虽然人们仍然批评对婚姻的不忠诚,但对于包二奶、养情妇、肉体出轨、嫖娼之类的行为不像过去那样深恶痛绝了,而是见惯不怪。另一方面,人们的隐私意识大为增强了,人们会觉得这是别人的私事,过度关注别人的私事是很不礼貌的。在社会交往中,人们更看重一个人的能力和素养,而不太关注与工作无关的私德问题。公德与公德,工作归工作,私德归私德,分得很开。再就是,人们反感那种借“生活作风问题”将别人声誉搞臭的龌龊行为,人们在价值观上已经能够容忍生活作风问题,痛恨那些把眼睛伸到别人的床上并借机实现龌龊目的的阴暗和猥琐人格。

虽然拿“生活作风问题”说事的单位文化还在,但已经压不死人了,这就是看得见的进步。

作者:曹林,中国青年报编委、社评部主任。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