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丙奇:如何看待各省分数线差异?

最近各地高考分数线公布,有一些媒体再次拿各地分数线做对比,并以此质疑高考地区不公。
最近各地高考分数线公布,有一些媒体再次拿各地分数线做对比,并以此质疑高考地区不公。

最近各地高考分数线公布,有一些媒体再次拿各地分数线做对比,并以此质疑高考地区不公。

媒体关注高考公平固然可以理解,但拿分数线来分析各地的高考竞争激烈程度,毫无价值,一方面,很多省市是分省命题,考题不同、分值也不同,不同省市的分数没有可比性,另一方面,高考批次分数线是结合招生计划和考生的考试情况划定的,一地录取分数的高低,与招生计划数和考题的难度有关,如果招生计划不变,考题难度低,分数线会上扬,而考题难度高,分数线则下挫。

媒体通常认为分数线越低,高考竞争程度越低(以较低的分数可以进一本、二本),这只在一种情况下说得通,即全国一张试卷,如果某地划的分数线低,当地的高考竞争程度低,但在试卷不同的情况下,这就变得没有意义。

比如,有人拿上海的分数线和浙江的分数线进行对比,认为上海的一本线比浙江整整低两百分,差距太大,而其实,上海的高考总分为600分,浙江第一批报考分数810分,总分就差了210分。按照这种对比方式,江苏的分数线在全国是最低的,因为其高考总分只有480分。

针对分数线的差异,有人认为分省命题是为了遮掩地区高考不公,而事实上,各地教育部门从来没有遮掩高考不公,而是把当地的一本率、升学率作为教育发展的政绩,对外公开宣称的,如果要遮掩高考不公,北京、上海完全可以把高考总分弄成1000分,于是分数线高达七八百分,但这能说明北京、上海高考竞争激烈吗?

分析教育问题,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我国高考不公,不体现在录取分数高低上,而是分省按计划集中录取制度上。各高校把招生指标分配到各省,高校在配置指标时,通常会结合此前投放的计划、获得的教育资源、学生今后的就业等因素给不同省市不同的指标,结果导致指标配置各地不均衡。更能反应地区高考不公的是一本录取率,即一本院校录取计划相对于报考考生的比例(进一步细分还有985高校录取率、211院校录取率,北大、清华录取率等等)。

针对分数线差异,有人提议,要全国一张卷,全国一条线,这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如果全国一条线,不发达省市的学生录取率可能更低,更重要的是,在全国一张卷,一条分数线的情况下,会催生出国家超级中学(目前是省内的超级中学)以及全国范围内的高考大移民(移到教育资源丰富的地方求学),而如果明确意识到高考不公出在分省按计划录取制度上,就应该打破这一录取制度。

笔者的建议是,对于全国重点大学的招生,适宜采取“统一测试+自主招生”,全国所有学生参加统一考试,但不是划一条全国线进行集中录取,而是用这一成绩去申请大学,大学独立进行录取,在录取时,结合学生的统一测试成绩、中学学业成绩、中学综合表现、地区教育因素、家庭因素综合评价、选拔学生,如此,就由现在的分省报考,变为自由高考,而且,学生和学校双向选择,大学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把学校、老师、学生都从单一评价的应试计划体系中解放出来。

作者:熊丙奇,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