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扬:穷人打造出的诗意栖身地

当年,国际足联在决定巴西作为2014年世界杯主办国的前一天,已经通过了停止主办国“洲际轮换”的决议。巴西是最后一个“洲际轮换”的“受惠国”,它原本的竞争对手阿根廷和哥伦比亚,一个早早退出,一个转脸去申办U-21世青赛。

面对把2014年世界杯交给巴西这个必然结果,当时的国际足联非常不满和忧虑,甚至提出以条件不合格为由直接让美国或者加拿大中的一个国家主办。其实,作为世界第五大国、金砖四国之一、南美洲第一大经济体,从许多数字上来看,巴西位居前列,发展得挺好。可能从某些硬件条件上来看,它当时的条件并不比当年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北京更糟。但巴西有两个很致命的弱点,一个是国家的执行力不值得信任,再一个是,治安环境格外令人担忧。其中,巴西,作为Favela这种贫民窟发源地,在这方面要想让人觉得安心是不可能的。

Favela最早产生于19世纪,一群大概两万名老兵,从卡努杜斯农民战争的战场上退下,来到里约热内卢城边待命。发饷安置的好消息迟迟不来,就这样过了一天天。靠近海边的山坡,让他们想起了战场边的Favela山,熟悉感油然而生。按照军队里的求生技能和组织关系,他们占据了山坡。

那时里约热内卢还是一座正在上升期的海滨城市,既没有空闲去驱逐这些老兵,从道义上,还欠他们一段好日子。老兵们在山坡上建起简陋的棚屋,有一定规模之后,逐渐发展出各种简陋的基础设施系统。说起来,历史有些讽刺,老兵们去打的那场战争就是为了把在卡努杜斯形成独立王国的农民们驱散,而后,因为被政府遗弃,他们又建造了自己的独立王国。

解决了基本的建造与共存规则之后,由于这种棚屋本身,建筑材料简单,造型丰富,可复制性很强,Favela作为一种聚落形式,在整个南美洲和中美洲大行其道,占据了一个又一个没有被城市发展看上的山坡。20世纪40年代开始,南美洲开始集约化发展农业,农业资本向企业集中,个体农民的生存空间随着不断失地被挤压。

穷人的迁移只有一个目的:寻找生存的机会。在乡村逐渐经济萎缩、生产力需求下降的时代,到城市去,是稍有行动力的穷人的唯一选择。大城市提供了机会,却也带来了生活成本的问题,Favela是穷人们在城市中寻找机会负担得起的栖身之处。

为了解决Favela带来的各种问题,南美国家都经历了从“剿匪”“夷平”“强拆”到寻求共处之道的过程。巴西政府以某种形式容忍了社区的自制,甚至颁布了一系列法规明确Favela里的土地归属,让一部分居民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地权和产权,相关的非政府组织为Favela里的居民提供了一些基本教育和工作机会。但就像《城市的胜利》一书里说的,城市越为贫困者提供机会,贫困者会越多地向城市流动。巴西国家地理与统计局2010年公布的普查结果,巴西有1140万人分布在全国6300个Favela里。

巴西再次改变了思路,开始逐步推进Favela的中产阶级化,其中94%的家庭已经有了冰箱,部分家庭的有手机、电脑、网络服务。最近几年,贫民窟变得不那么讨人嫌,甚至变成了一个绝佳的风景素材,《里约大冒险》系列、《速度与激情5》里,Favela构成的城市景观让人印象深刻,成为了里约热内卢的代表。前几天,Google都在世界杯之际为里约的Favela做了一个doodle。

在世界杯举办期间,不妨去看看一个叫favelaexperience.com的网站,那上面有许多干净、敞亮、拥有绝佳海景的Favela居室可供选择,有单床双床(上下铺)和适合群体观赛的六床间。在这个里约的快捷酒店已经开价为200美元一晚的时候,一个Favela房间只需要100美元,3~6人间,起价150美元,最便宜的单床好像35美元就够了。这个网上写的广告辞非常吸引人,位于里约最大的高端Favela据点Rocinha(官方统计那里有7万居民,而非官方的估算数字是20万~30万人),5小时的Favela冒险之旅,你将跟随擅长英语、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的顶级导游——他们也是资深的当地居民,纵览Favela的屋顶美景,聆听社区历史,享用丰盛且颇具特色的自助午餐。

Favela游览已经被《纽约时报》和《福布斯》争相报道。还等什么?在另外一个英语广播节目中,有一个人自豪地用带着点儿巴西葡萄牙语风味的英语说,在我们那里,你看不到中产阶级那种屋顶party,因为我们到处都是无敌的屋顶景观。随后是一个小问答题:请问这是里约的什么地方?你猜?

参观Favela最后得到的往往不是对贫苦的同情,而是一种在想象力之外的挑战,人们有无限的动手能力能在不可能之处建立家园,路边就有荷枪实弹的黑帮分子和警察,但人们还是能安然处之。甚至据说,如果小偷小摸不算问题的话,Favela是里约最安全的地方,因为你身在其中就要遵守“社区秩序”而不是法律。这种秩序要比法律有更高的约束力。

在世界杯之后,巴西还在准备2016奥运会,这也是大事,而且要比世界杯有更高的要求。许多场馆将从无到有,而它们的选址往往是在一个城市最贫困的地方。原因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巴西所有的城市都人满为患,而从更富的人手里夺去土地比从穷人手里拿地要付出更高代价,再者,正好可以借体育之机,整合社会和政治资源,一举改变城市的布局结构,把贫民聚集的地方“变废为宝”,让它们成为下一个城市热点区域。

里约的Favela可能会有一部分作为城市特色而得到保留,但其他地方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在土地权力没有得到认可的地方,推土机仍然会将一切铲平。过不了几个月,那里可能会开始兴建一座体育场馆或者车站,再过几年,人们就会将那里曾经存在过的贫民窟忘记,就像香港的九龙寨城,既是奇迹,又只是传说。

(原标题:《里约的贫民窟怎么那么“美”》)

作者:叶扬:建筑评论人,建筑媒体从业者。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硕士,做过数年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现供职于清华大学主办的《世界建筑》杂志。在东方早报、南方都市报、南方人物周刊、财新网、全球商业经典、GQ等40多家刊物开设专栏或发表文章,现为纽约时报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