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惨死戒网瘾学校:“少年集中营”怎能长期火爆

郑州某“矫治学校”内一位“戒网瘾少女”被体罚后惨死的消息连日成为话题,昨日媒体又爆出该学校连续7年在教育部门过审。这样的学校早被称为“少年集中营”,屡被诟病,为何就长盛不衰呢?

表面上这些学校迎合了一个“巨大市场”的需求

一般认为诸如“网瘾少年”等“问题少年”是个巨大的欠管束群体

有人算过一笔帐,目前中国大概有1600万人有不同程度的网瘾,有400万人属于深度网瘾,如果每人拿出1万元来“治疗”网瘾,就是400亿元的规模,是个巨大的市场。而实际上,郑州该所学校的业务范围还不止包括网瘾,该学校的自我介绍乃:“是一家针对上网无度、厌学、离家出走、自闭等青少年采用心理辅导为主的特殊教育培训学校。”总之,各种七七八八的“问题少年”加起来,是个非常巨大的群体,家长往往觉得无力管束。

而针对这些少年,目前的正规教育很少提供矫治,于是就让各种“野学校”长盛不衰

尽管我国有工读学校,但它是以教育转化违法和轻微犯罪少年为主要任务的,许多家长也不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去那里。而目前也几乎没有专门的正规教育机构提供“问题少年矫治”教育的。对此,知名教育学者熊丙奇就认为,我国现在没有明确进行严格管束的学校,家长也不愿意送孩子进特殊的工读学校,而当家长发现孩子确实有严重的问题,比如网瘾、夜不归宿、打架斗殴等,只好再到处打听哪里有矫正学校。这给一些不正规的社会培训机构“发财”良机,近年来,一些以拯救、矫正为名的训练营、学校相当红火,而由于监管尚缺,侵犯学生权益的行为也有所闻。

这些学校的管束运用的一般都是”军事化管理”手段
这些学校的管束运用的一般都是”军事化管理”手段

所以,表面上看,有着大量让家长“头疼”的问题少年,而在正规的渠道又没有“管束教育机构”存在,于是家长们就求助于没有什么资质的社会机构了。看起来,解决问题的主要之道就是政府教育部门把管束学校纳入监管,优胜劣汰。甚至连一些“矫治学校”都这么期望。在一篇访谈中,一位相关培训机构的负责人就谈到,“我们这个行业目前还处于原始竞争阶段,缺乏监管,缺乏政府指导和支持。这样的生态下,就难免恶性竞争,暴利、暴力等词汇就始终困扰着我们。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政府介入监管,这样一方面可以让我们有一个正式的名头,能降低宣传成本,整体收费也能降低;另一方面也能提供一个收费、资质、管理等方面的行业标准,让同行更多把经历放到培训内容的改善上。”

看起来,把“问题少年培训机构”纳入到正规监管渠道,让市场规范化就能够解决问题,可问题却没这么简单。

实际上,这个“市场”是被我们的家庭、学校教育联手创造出来的

先思考一个问题,所谓“问题少年”到底如何定义?

就拿“网瘾”来说,的确有沉迷于网络的青少年,不过“网瘾”却并不是个精神疾病。原卫生部发布的《未成年人健康上网指导(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目前“网络成瘾”定义不确切,不应以此界定不当使用网络对人身体健康和社会功能的损害。可见,要把迷恋上网的少年归结为“问题少年”也是非常有问题的。

而根据以往的调查,孩子往往是被父母骗着或者强行送到那些“矫治学校”去的。媒体对本次出事学校“学员”的调查就发现,这些20岁以下的少男少女,因为网瘾、打架、厌学、出走甚至一段早恋,而被父母送进这所军事化管理的民办学校。正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有一些多多少少的叛逆实在是很正常的事情,是不是出现了叛逆心理、行为的时候就该被送去“矫治”呢?到底都什么程度应该被“矫治”呢?怎么才算是“矫治”成功呢?一切都是问题。

答案是,目前的标准几乎就是听不听家长话,让不让家长头疼

一些孩子写的求救纸条
一些孩子写的求救纸条

那么,是不是有关部门在开放和监管市场的时候制定出相应的规则就万事大吉呢?答案是否定的。即使有,这样的规则和标准也很可能是和家长的要求相悖的,因为对于很多家长来说,都是因为孩子叛逆、不听话想把孩子送去吃苦,恰如一篇报道中一位妈妈所讲,“在家里,我们说任何事都引发争吵,只能让他到培训学校去吃吃苦头,才能明白生活的艰辛”。如同专题《幼儿教师控制术:喂药如何不让家长发现》所分析的那样,许多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被要求不断听老师的话,这样才是好孩子,以至于被喂药那么多年,都不被察觉。而现在的“矫治学校”也很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们算有没有成功就是看孩子从学校出去之后听不听家长的话,家长是否满意。而为了让孩子听话,就采取极度高压的手段来对待学生,拳打脚踢不在话下,让学生颤抖着屈服。

面对不听话的孩子,许多家长习惯性地迷信“教育权威”,懒于亲身教育

理想的教育是家庭和学校同样重要,紧密地互动、合作。不过正如一些教育学者所研究的那样,在当代中国,尊师重教传统、激烈的教育竞争以及优质学校教育资源稀缺等因素都使正在进行的家校合作产生对理想状态的背离,学校教育成为家校合作中的主宰,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附属。而如果觉得孩子有问题,不少传统家长很自然的思维模式就是请“学校”来解决,因为“学校”是教育权威。此外,除了权威迷信外,也有观念态度问题,能去“矫治学校”的多是家境比较不错的少年,家长本身就忙于自己的事业,懒于对孩子的亲身教育。

但是一般学校还排斥“差生”,吹得天花乱坠的培训机构就成“权威”救命稻草了

当然,不少正规学校对于所谓的差生又很排斥,也没有差异化教育,甚至起到反作用。在《中国教育报》上,一位中学老师就撰文说过,“据我所知,当前有以下几个方面教育因素,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学校和班级内进行成绩排队,把学生的考号按成绩排序,导致后进生抬不起头来;班级内按照考试成绩排位,第一名学生先挑位置,依次选座,使得后进生总是被甩在教室后面的边边角角;把犯错的学生名字公示在黑板上,让后进生承受心理压力;任课教师在课堂上忽视后进生的存在或讽刺挖苦他们,班主任让后进生请家长,甚至把后进生请出班级或校园,使他们心底蒙上了难以抹去的阴影。”可见对应乏力。当然,这些都因为在成绩是最大绩效这个核心下,很容易就产生对所谓“后进群体”忽略或者排斥。

于是,家长又把对权威的迷信转向各种吹得天花乱坠的“矫正学校”。而这些学校一般也会花大力气做广告,吹嘘自己的教育效果。的确,通过对学生的“军事化”管理,表面上看,孩子是被迫听话了,家长也满意了。

既然如此,破解谜题最需要的是家庭、普通学校两方的努力

问题孩子多有问题家长,家长也需要接受“亲职教育”

被研究反复证实和认可的一个观点是,“问题孩子”多半有“问题家长”,不当的家庭教育造成了孩子出现问题。所以,一个叫作“亲职教育”的词语就特别重要了,因为做父母也是需要学习的。就以网瘾来说,许多孩子沉迷于虚拟世界,就是因为在现实世界得不到关注和爱。现在在北京海淀法院,已经开始推广“亲职教育”,并且效果还不错。不过,这是最为严重的一种情况,针对的是有违法犯罪行为的青少年父母。而在平时,如果家长能够得到更多的“亲职教育”支持,问题会好很多。起码在观念上,不能再认为“听话”的孩子就是好的,“反叛”的孩子就是不好的,需要矫治的。

就算对“问题少年”进行矫治,也需要由心理专家等专业人士组成的团体来完成救济

如前文所述,“问题少年”到底谁说了算,谁来评估是个问题?此外,尽管“问题少年”跟问题家庭的关系最大,但由于客观所限,不能指望所有的家长都能够有接受“亲职教育”的觉悟,这时候教育系统为孩子们提供的救济功能就很重要的。

一切都需要专业人士。旅美教育工作者南桥就撰文指出,在美国公立学校的话,如果有学生有“情感和行为障碍”,需要做“行为矫正”的话,也会由校长、心理顾问、学区去一步步解决,程序会做最为详尽的记录,证明自己已经尽到了努力。而在纽约,几乎每所学校都有一个由学校心理学家、学校社会工作者、教育评估专家、学生辅导员和语言矫正师组成的“以学校为基地的辅助组”,为普通学生和特殊教育学生进行日常心理辅导、心理诊断、心理咨询、评估。

其实,可以看出,如果少年儿童有“行为问题”,要解决问题,需要找到的是背后的心理根源,最需要的是心理专家和教育专家的帮助,而不是什么高压教育,那样是标也治不好,本更碰不到的做法。根据媒体以往的调查,这些“少年集中营”里的“老师”多是退伍军人,跟心理、儿童专家风马牛不相及,而以前的专题也早已分析过,暴力教育之下的屈服,只能培养“奴隶”或者“暴徒”。

某所“矫治学校”的楼梯甚至还装了防坠楼的网
某所“矫治学校”的楼梯甚至还装了防坠楼的网

结语

这么多年来,尽管媒体上曝光了很多“少年集中营”虐待孩子的事件,但是许多家长依然前赴后继地将孩子送去。显然,这是个值得重视的社会问题,需要的是更多教育、心理专家的参与和制度建设,也需要家长们进一步地转变观念。

来源:腾讯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