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短房:巴西世界杯,赚或赔

4年间所积累的数据,足以表明南非世界杯“短线亏、长线也没赢”,那么巴西呢?
4年间所积累的数据,足以表明南非世界杯“短线亏、长线也没赢”,那么巴西呢?

去年7月,当足球王国巴西首次出现大规模反对世界杯主办声音时,一直积极支持世界杯主办的球王贝利一度成为众矢之的,不得不转变口风。随着世界杯开锣,贝利的口风又变了,日前他多次大胆预言,世界杯——还有2016里约奥运——的举办,可以助推巴西经济,给巴西带来梦寐以求的成长。

在预测世界杯比分、看好夺冠热门方面,贝利是著名的“乌鸦嘴”,基本上看好谁谁下场不妙,与其“足球专业人士”的身份严重不符;在经济方面他是不折不扣的“业余人士”(尽管据说个人生财有术),他老人家的预测能靠谱么?

巴西国内一些支持“世界杯生财论”的人士认为,世界杯兴办预算中的相当一部分系用于城市基础设施,这些设施在世界杯后将继续为巴西民众服务,因此即便世界杯办成最贵的一届(预算高达149亿美元),也依然是划算的,“算账要算长远”。

这些“世界杯生财论”者还罗列了巴西世界杯的诸多财源,包括因世界杯举办而增加的就业率,高就业率带来的消费增加,举办世界杯带来的巨额旅游收入,世界杯商业赞助和门票收入……有人甚至乐观预期,这些收入总计将为巴西带来逾300亿美元的盈利,也就是说,世界杯主办的回报率,可以超过100%。

这恐怕是一厢情愿的算法——说得更直接些,就是“有点业余”。

上述“生财论”中最靠谱的,当属就业方面的推断。世界杯的筹办、主办,都必然带来短期就业率的剧增,场馆和配套设施的兴建,赛事期间旅游、服务业和商业需求的剧增,都会迅速增加对工作人手的需要。

据巴西地理统计局的数据,2013年巴西失业率7.1%,是2002年以来最低的一年。进入2014年后形势仍不断好转,2、3、4月失业率分别为5.1%、5.0%和4.9%,接连冲击该局有纪录以来的新低。正如许多分析家所指出的,“世界杯效应”是巴西当前失业率数据趋低的关键因素。

然而这个“趋低”,本身是建立在“高”的基础上。

正如国际劳工组织(OIT)所统计和总结的,巴西是“金砖国家”中失业率最高的,也是唯一连续高过全球就业平均值(2013年为6%)的。去年中国失业率为4.6%,印度仅3.7%,俄罗斯5.8%。2014年巴西失业率将有多少?OIT预计为6.6%(按照该组织的统计口径,2013年巴西实际失业率为6.7%),顾问公司LCA和Tendencias则不约而同预计为5.7%。

几家统计机构均尖锐指出,影响巴西就业率的最大问题,是青少年就业率低下,就业前景黯淡。OIT研究表明,巴西全国15-29岁青少年失业率高达18.4%,远高于全国平均失业率。不仅如此,研究显示,巴西青少年中辍学或转学职业培训课程的比例极高,且仍有上升趋势,这预示着青少年就业前景的长期趋势,也许更加不容乐观。

很明显,大型赛事举办所提供的短期性、甚至一次性就业机会,不足以从根本上解决巴西的高失业率痼疾,一旦杯赛曲终人散,短暂就业人口重新流入失业大军,甚至可能产生连带效应。指望世界杯为巴西带来一些短线就业机会是没错的,但那充其量只是些管吃不管饱的“开胃甜点”,而绝不是什么“正餐”。

商业消费的增加当然也可以预期:除了游客效应,拉美人的热情、随性会令他们“今朝有酒今朝醉”,即便收入的增加是暂时的,他们也会忍不住多花一点,而不见得会去把钱存进银行(尽管巴西拥有主要经济体中差不多最高的银行利率),甚至,在有球看的日子里,许多球迷即便无薪可加也会多买几杯啤酒——包括那些赛前高喊“抵制世界杯”的不少人在内。

然而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巴西今年经济形势并不理想:2013年GDP增速从2012年的0.9%升至2.3%,这被认为是“世界杯效应”的最突出体现。但随着场馆和基建项目的纷纷落成(尽管其中不少是凑合落成),“世界杯效应”带来的拉抬作用似乎正迅速消散,2014年一季度,巴西GDP增速竟回落至0.2%,这甚至比巴西央行此前作出的最悲观预期(年GDP增速1.79%)还要低得多,或干脆说,只是它的一个零头。巴西央行接连采取降息等手段刺激经济,但收效甚微,通胀率的压力让央行很难持续采取降息手段。在这种情况下,巴西人就算消费冲动再怎么强烈,也恐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世界杯生财论”关于配套项目的论述依据,主要是巴西政府公布,149亿美元承办费用中的65亿,被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但事实上并非那么简单:由于场馆建设费用预算不敷使用(2010年公布场馆建设预算48亿里亚尔,2013年底涨到80亿里亚尔),本来十分需要在基础设施上大手笔投入,以充实经济增长后劲的巴西,在两年多的筹办中一味“把钢用在刀刃上”,一方面在场馆建设中铺张浪费屡屡超过预算,另一方面却对今后绝对用得上的各项基础设施工程不断挥舞“剪刀”,许多巴西人抱怨称,别说铁路、高速公路等原定基建项目“缩水”严重,连休闲公园等小型配套项目也被砍掉不少,所谓“比赛完了大家还能用”,恐不能预期过高。

更让人担心的是“空置效应”:历届大型运动会的亏损,往往都因为举办而大兴土木建造的专用场馆,在赛后无所事事,政府反倒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去维护,这些场馆因此成为政府财政的长期包袱。即以四年前的南非世界杯为例,2010年即世界杯主办当年,南非GDP增速为3.1%,2011年也为3.1%,2012年2.6%,2013年更跌至1.9%。正如一些分析家所言,由于南非经济结构和治理的失误,当初的“长线投资”——基础设施未能发挥预期功效,而场馆空置这个财政包袱,却已在不断产生负效应。以巴西此前在场馆建设方面所表现出的“理财能力”,加上出于平衡需要,巴西刻意将12座世界杯场馆分散到全国12个城市,其中一些注定将不会有职业球队进驻,而势必长期空置“吃财政”,更要命的是这还仅仅是个开头,明年的美洲杯纵使可以不再追加新场馆,后年的里约奥运呢?

至于“世界杯收益分配将给巴西带来丰厚利益”,则是“世界杯生财论”最大的笑话。

世界杯收益的确十分丰厚:据国际足联自己发布的数据,本届世界杯总营收将突破40亿美元,其中盈利应在20亿美元以上,较4年前的南非世界杯增长了66%之巨。

具体明细上,世界杯传统的最大营收项目——电视转播费和上届持平,为27亿美元,增长较多的,是品牌赞助方面的“大涨价”,此外,相关产品销售的收益也相当可观。

问题是所有这些收益的分配者和最大受益人并不是巴西这个东道主,而是世界杯的真正主人——国际足联。电视转播、品牌赞助等的收益全由国际足联获得,巴西和各国足协一样,只能获得微乎其微的一点点“分红”;自德国世界杯起,国际足联不断加大对“盗版相关产品”的整肃,东道主非但难以从世界杯特许产品销售中获利,甚至一些产品和广告,还得在赛事主办期间为国际足联的指定赞助商让路。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看似和国际足联关系最小、和东道主关系最大的一项世界杯赛事相关收入——门票营收,也并非如一些“世界杯生财论”者想当然的那样,全由巴西组委会获得,相反,同样是国际足联占大头。多大的大头?2010年南非世界杯门票收入,东道主所获得的利润分配比率“高达”14%,4年后的巴西,这一比例将会是多少?国际足联尚未公布,但从近几届世界杯门票收入分配变化曲线看,就算不再创新低,也决计不会高出多少来。

巴西是传统的旅游大国,每年旅游收益可观,在这个领域,世界杯的主办会给旅游部门的收益锦上添花,但因原本基数就已经很高,指望其为拉抬经济指数做太大贡献,恐怕是不太现实的。

4年前,当南非世界杯注定亏损的消息传出,曾有金融学家以“短线亏,长线盈”作开解,其主要依据,是认为南非筹办世界杯而增加的基础建设投入、就业机会,以及因此而改善改善的旅游形象,都会为南非带来长远利益。

不难看出,这番理论和“巴西世界杯生财论”的说法如出一辙。4年的时间,4年间所积累的数据,足以表明南非世界杯“短线亏、长线也没赢”,那么巴西呢?或许,我们也需要耐心等上4年再看吧。

作者:陶短房,专栏作家、评论人,旅居加拿大,曾长期在非洲定居,对非洲政治、经济、文化情况比较关注。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