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选拔不出的人才——中美大学招生标准的差异

这两天,国内最大的事莫过于“高考”。

来到广州中山大学,才发现西校门已经不许车辆通行,为的是不影响在中大附中参加高考的学生。这两天,社会各界以罕有的高效,利用各种手段确保高考顺利进行。为了考生免受堵车之苦,很多城市增派了出租车和警察上街,并为考生开辟特别通道。一些家长还不许邻居装修、鸣笛、打牌、不许网吧开业,甚至不许池塘的青蛙鸣叫。

在美国,儿子已经听说过国内的“高考”,但却没有见过。今年在广州,他总算见识了“高考”热浪横扫所有他认识的大哥哥、大姐姐们。经过多年的苦读与死记硬背,他们经历了千百次的重复考试后,最后走进这个决定自己命运的终极考场。他们必须全力以赴,因为高考的成败将决定他们中多数人在未来几十年的命运。

儿子从美国来广州读五年级,很喜欢就读的中大附小。他说,老师好,同学好,校园也漂亮,但如果没有那么多家庭作业就更好了。原以为他对中国特色的“高考”所知甚少,却不想早已从同学处学到不少高考常识。对于高考,他的评论简洁而直率,“Crazy”。我知道,这里的crazy意为“怪异”,而非“疯狂”,因为他用这个词其实并没有贬义,更多的是不解。

对“高考”的不解又何止一个在美国长大的小学生。这一年来,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地我见过不少家长,其中很多还是有名的教授。他们对“高考”同样大为困惑。他们一致认为,通过高考选拔学生这种制度弊端丛丛,正在钳制学生的创新能力。最令我疑惑的是,从家长、学生、教授到主管教育的官员都知道这个制度的种种弊端和危害,但为什么社会各界始终高度协作地维护着这个体系,而不是联手改革其弊端?

谈话中我也发现,国内的家长对美国的中小学了解有限,以为美国学生只是在玩。

的确,美国教师留给学生的家庭作业比较少,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只做那些家庭作业。他们从小学就开始从学校及社区的图书馆借回大量的书籍阅读,从童话到科学类的图书应有尽有。儿子从小喜欢恐龙和天文方面的书,在这些方面的知识比很多大人都多。美国学校实习因材施教,同一年级不同程度的学生分开上课。对于优秀学生,老师一般不建议跳级,而是鼓励他们到高年级去上某些科目。例如,我邻居一个四年级学生,数学成绩优异。他每次上数学课时就去临近中学的七年级上,为此学校专门在他上数学时派校车送他去中学,然后再把他接回小学上其他课程。

国内家长常常误以为,美国中小学制定的最低标准就是美国学童的平均水平。其实很多美国中小学生也很优秀,但另外一些学生的最大兴趣不是学书本知识。从我所在的宾州州立大学来看,虽然世界各国来的优秀留学生不少,但在大多数学科中学得最好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常常是美国人。这一点从每年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中也可以看到,多数获奖科学家是美国人或在美国长期从事研究工作的人。

美国大学目前正在改变招生方式。传统录取方式是从学业成绩中了解一个学生,如SAT成绩及高中平均成绩。美国教授们发现,这些成绩虽然有助于了解一个学生现阶段的知识水平,但对了解他们未来的成功潜能非常局限。

他们根据大量的研究成果提出,要重视考察申请学生的“非认知”特性。教授们希望招来的新生有好奇心、坚韧、勇于挑战困难。大学要培养一个能对社会做出较大贡献的学生,要求该学生从一开始就具有较强的能动性和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传统录取方式无法看到申请学生的这些特质。标准化考试的成绩可能无法全面反映一个学生未来的成功潜质。高中平均成绩也只是部分反映了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

据此,一些美国大学开始寻求用新方法测试学生。过去十年来,一些美国大学已经设计一些评估体系用来测试学生的领导才能、完成既定目标的能力和创新思考能力等“非认知性”特质。如果标准化考试测试了学生学到什么知识的话,这些评估体系要测评的是他们怎么学到的这些知识。

近年来,美国大学都让考生另外写一篇文章介绍自己的某些观点,作为申请材料中的一个选项。考生并不是必须要写这篇文章,但如果不写可能很难被录取。一些大学出的题目可能很简单,例如,“你为什么希望就读某某大学?”宾州州立大学去年的题目是:“如果你回到历史上某个美国总统身边担任他的幕僚,你会选择哪一位总统,并为他提供什么建言?为什么?”

美国著名的公立大学为了与常青藤名校竞争还设立了荣誉学院。宾州州立大学要求其荣誉学院新生的高中平均成绩在3.8分(满分4分)以上。以后这些荣誉学生的大学平均成绩下降,就会被取消继续留在荣誉学院的资格;而一些进校时成绩不够,但后来成绩达到荣誉学院要求的,可以加入荣誉学院。作为荣誉生,他们每个学期自动获得学校颁发的奖学金,出国学习也会得到奖学金。荣誉生平时选课还有优先权,另外各学院还专门为荣誉生开设荣誉班课程,课程难度较高,每班人数较少,由著名教授执教。毕业时,毕业证书会特别标注为“荣誉学生”。自然地,荣誉生毕业时找工作更具优势。

现在,有越来越多经受过高考历练的中国学生来到美国留学。我和一些美国教授同事交流发现,他们对中国籍学生的评价正面。中国学生学习刻苦,对人有礼貌,但多数中国学生的创新能力较差。

中国学生的勤奋和智慧已经得到世界的公认,凭着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和执着,他们一定能够为人类社会的福祉作出自己的贡献。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为他们营造一个有别于“高考”体系的自由、公平和包容的成长环境。只有走出培养应试高手的“高考”雾霾,年轻人才能看到真正的理想和未来。

作者:钟布,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传播学院终身教授,国际中华传播学会副主席,曾在中美两国从事新闻工作。目前研究领域为社交媒体及移动互联网的影响,同时关注美国财经政策、新媒体与移动科技的发展。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