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诊所关门:别幻想用公益来改变体制

2014年6月,被誉为河南首家免费诊所的“国平义务诊所”悄悄关了门。
2014年6月,被誉为河南首家免费诊所的“国平义务诊所”悄悄关了门。

2013年11月11日,郑州市纬五路与经一路口,被誉为河南首家免费诊所的“国平义务诊所”开张。2014年6月,它又悄悄关了门。至于关门的原因,一是专家的身体问题,二是因地处繁华地段房租太高。(6月5日《郑州晚报》)

免费诊所关门,其实并不是多大的事,这只是一个公益项目的实践,无论成败,都是值得褒扬的善行。而我关注这一个公益项目的开张与关门,更多的是这个公益项目在我看来,承载了发起人不太切合实际的理想——公益本就是在体制无法覆盖的地方开展的事业,因此,用公益来为体制改变探路本就不是公益事业应当去做的事情。

免费诊所发起人周国平称:“这个诊所是医改的一个很小的探索,免费诊所实现了医药分开,促进了分级医疗,缓解了紧张的医患关系,它的存在就有意义。”可以看出,从成立之初,诊所就将自身置于“医改探索”这样一个大命题中,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公益项目。而从运行来看,这个诊所接诊也确实没有区分对象,所有患者都可在此享受所提供的免费项目。

在实践中,一个公益项目,首先是有明确而特定的服务对象的,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项目各项工作。但“国平义务诊所”并无特定服务对象,是对不特定的所有人提供服务。这样的定位,使得诊所只是成为了义诊专家的志愿者公益服务活动,而不是在运作一个公益项目。

公益项目是对体制的补充,而不是体制的试验。如果诊所是针对特定人群(比如因贫困无法支付医疗费用)服务,是对医疗体制的补充;如果诊所针对所有人群服务,则是在为医疗体制进行探索试验,是抢现有体制的饭碗。这种试图用公益去冲击和影响现有体制的做法和想法,和公益事业的理念是有一定冲突的。

而事实上,一个免费诊所也不可能对整个医疗体制造成影响,而免费诊所由于运行资金全为慈善筹款,其成功或失败也对体制内改革没有任何可借鉴的意义。由于资金来源不依靠“市场”,免费诊所没有市场压力,只要善款不断,就能永远地“成功”下去;而其他医疗机构,必然要考虑赢利问题。这是免费诊所不可能探索医改模式的最根本区别,也是公益事业与市场体制的重大区别。

因此,“国平义务诊所”的关门,既说明不了公益事业“免费午餐”的失败,也不能说明医改探索的失败。这只是一个考虑不太成熟、出发点与公益项目运作规律有所偏差的公益试验。但对于发起者和一直坚守奉献的专家们,当保持对他们足够的敬意。

作者:廖德凯,专栏作者、时事评论员。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