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的公务员:说好的养老金呢?

如今,以事业单位为始,对养老金双轨制的改革陆续启动,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去还是留的矛盾越发突出。

  进入体制,还是逃离体制,对很多中国人来说是个问题。

  近年来,体制的最巅峰吸引力似已然减弱。2014年公务员报考人数比去年下降了36万,从公务员或其他体制内单位出走下海的现象在绝迹了近20年后悄然再现。不过,最近一篇热门报道《大庆油田子弟求职记》,又提醒着我们,“体制内”这三个字,对中国人来说仍然有着极大的吸引力。抛去传闻中的那些灰色的优厚福利,体制内最大的诱惑,恐怕还是要数退休后稳定丰厚的报酬。

如今,以事业单位为始,对养老金双轨制的改革陆续启动,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去还是留的矛盾越发突出。

“养老金如果补上,我立马走人”

在体制内浸淫二十多年、见惯了大风大浪的于波,从未像现在这样希望逃离体制。“八项规定”刮走了逢年过节的购物卡,曾经引以为傲的社会地位和面子也受到挑战。身为中部某市工商局副局长,于波以前无论走哪,别人都会敬他三分,现在,谁都可以调侃他一番:于局还好吧?没进去吧?

“既没有利益带入,又没有正面形象,你觉得我继续待着还有什么意思?”于波说。

他身边已经有不少人在付诸行动,其中不乏一些大的领导,比如该市建委的一位副主任去了某知名房企。在全国,也不时传出官员下海的零星个案:2014年3月,杭州市金融办副主任俞胜法加盟阿里巴巴。2013年10月,全国人大信访局副局长黄力群去了一家律所。东部某市的法官出走太多,以至于政府不得不发文要求警惕法官辞职。舆论预测,继1992年和2003年之后,中国或将在未来几年迎来第三波官员下海潮。

但在风声鹤唳的官场,更多的人像于波一样,选择继续观望,在辞与不辞之间挣扎。浙江省心理医生赵国秋发现,八项规定推行的最近两年里,找他看病的公务员比过去明显增加。赵从2007年开始一直担任浙江省“公务员心理援助项目”牵头人。他主导的最新一项抽样调查表明,“公务员心理健康水平不够高,幸福指数不够高,压力比较大,职业倦怠的分数比较高”,比2007年调研时更为严重。

高压之下,除了零星的官员下海,一股辞职的暗流正在一些基层公务员中涌动,最明显的例证是,在各种社交工具上,公务员辞职的小组和讨论群比比皆是。

今年年初,一篇《上海80后公务员辞职自述》在网络引发热议,他在文中的描述,或许可以代表许多年轻人想要逃离体制的心境:收入7年没涨,职级7年没变,能力是“听话加写报告”,社会关系是“领导加同事”。而人生却已步入而立之年,在那一刻,深深感觉到自己是个失败者……公务员像极了温水中的青蛙,慢慢不知不觉被煮熟了,如果当年直接扔热水里头也就跳出来了。被短暂的安逸消磨了奋斗的勇气,最后成为机关里那些碌碌无为人中的一员。

对于很多上了年纪的公务员来说,在辞职问题上更加审慎,养老金是很多人考虑的决定性因素。在现有体制下,如果一个公务员要离职,就等于要净身出户。“如果我走了,一分钱退休金都拿不到。过去20年就等于白干了。”于波说,如果把之前的养老金给我补上,我立马走人。

优厚的退休养老金可能是体制内工作最大的吸引力

我拿青春换养老

奈何双轨要并轨

就像于波们所说的,对很多普通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来说,他们忍受多年低收入,长期从事缺乏激情、低效的工作,盼的就是退休后能获得由国家财政保障的安稳生活。

目前我国养老金发放的基本情况是,全国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2000万左右,人均退休金每月4000元、全年5万元,全部由国家财政承担,每年支出1万亿元左右。全国企业退休人员8000万左右,人均养老金每月2000多元、全年25000元,几乎全部由企业在职员工历年缴纳的养老缴费支付,国家财政不承担或承担很少部分。养老金“双轨制”问题因此一直饱受诟病。

尽管公务员是被贴上“既得利益者”标签的“少数派”,但他们也有许多苦水要倾诉,这些声音也必须被社会听到。一位早年毕业于某名牌大学的退休公务员,比较了自己与去企业工作的同学在几十年工作中的收入,数额远低于后者:“此一时彼一时,退休以后抱怨工资不如机关高,怎么不说在职的时候工资要比机关事业单位高出数倍,银行里存下了很多钱呢。”一位官员比较了与他同级别的国企老总的收入,也愤愤地说:“我们讲话不能只讲一半,就讲退休以后那一半。前面拿那么多钱为什么不说?其实退休以前,公务员的正厅不如企业的正科。”

养老金制度,是社会资源配置的重要一环。公正的配置,既可以维持良好的社会再生产,也能激发社会活力,对经济发展与社会风气产生正向的激励作用。资源分配是人才流向的指挥棒,公务员国考热持续多年,正是这一指挥棒起作用的结果。美国的大学生不会争相竞聘联邦政府雇员,也是这一指挥棒起作用的结果。资源配置的多寡应与这一领域的重要性、对社会的贡献值相匹配,否则可能造成人才的浪费、淤塞,这对社会是一大损失,降低了社会价值的产出与效率,对个体则经常是荒废才学,荒废青春,个人价值难以实现,一生的幸福大打折扣。

今日中国的公务员考试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一些硕士、博士成为街道办的办事员,这正是体制原因导致资源错配的结果。这种资源错配使得“体制外”的大多数劳动者愤慨,他们认为他们没有充分享有他们创造的劳动果实。而诸多“体制内”的人也感到委屈,他们认为自己是千军万马中杀过来的是优秀分子,可并没有获得与自己的才华相匹配的待遇和发展空间,而是日复一日务虚和低效劳动中荒废才学,庸碌渡过,年龄渐增而心生悔恨。

公有理,婆亦有理。如何看待养老双轨制所带来的冲突?只有厘清这个问题,改革才有正确的方向。养老保险、医疗等体制性的区别对待,已成为今天“机关人”和“事业人”走向市场的一大障碍,统一养老保险制度,显然大大有利于体制内外人才资源的自由流动、高效配置,大大释放社会活力。

今天,深化改革、经济转型升级以及社会公正的严峻形势在倒逼机关事业单位改革的破局,倒逼养老保障并轨改革的破局。当局者有必要学习当年那些改革者的魄力与牺牲精神,突破既得利益者的藩篱,以短痛换取经济社会发展的广阔空间与活力。

文/罗彬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