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筑城拆城记——读《民国上海市通志稿》

作家王安忆上一部长篇小说《天香》写的是明末上海城。写这样一个450年前上海的故事,王安忆想讨要一个说法:上海靠着开埠,才从小渔村变成现在的上海——这是一个谬传。所以,王安忆在这部小说里写尽了明末上海城的繁华与热闹。有趣的是,小说开篇就写了上海“筑城记”:

“嘉靖年还有一桩德政,就是筑城。三十二这一年,四至六月之间,就有五次倭寇从海上来犯,烧、杀、掠、抢,无恶不作。官绅上奏朝廷,恳请筑城,得允之后,知府立即下令,募捐集资,划界制图。一时间,拆屋献田,倾家助役。十月动工,十二月便拔地而起城池。说及时真及时,仅一个月过后,倭寇就来,碰了个钉子,悻悻然而去。三十五年,卷土重来,足足围城十七日,到底也没有得手。三十七年,崇福道院重修,立碑记抗倭事迹。白此,上海平靖。”

明末鱼龙混杂的倭寇频频骚扰上海,当时的上海人只好用城墙保卫自己,这也促成了现在上海的雏形。刚刚出版的《民国上海市通志稿(第一册)》叙述了上海筑城的来龙去脉,该书由柳亚子等人编写,成稿于1930年代末,但完整出版却是在80年后了。

 

(方浜水门)

据《民国上海市通志稿(第一册)》载,自元末以来,上海就屡遭倭寇侵袭,到了16世纪最为猖獗。侵袭上海的倭寇以萨摩、肥后、长门三州之人最多,这些倭寇的样子是这样的,“倭都秃头乌音,面貌黝黑,身上穿花布衣,后来也有着我国军人服装”。事实上,当时侵扰上海的倭寇成分非常复杂,从日本驾船过来的倭寇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更多所谓“倭寇”是中国人,地痞流氓、土匪和海盗。有趣的是,在《民国上海市通志稿(第一册)》还介绍了另外一股倭寇,他们是到上海来经商的“外番”,他们为上海人的精明所算计,经常真的血本无归,最后只好当起了盗匪劫点盘缠回家。当然账还是算在倭寇头上。

《天香》写到上海筑城是嘉靖32年,也即1533年。上海受倭寇之害最严重之时,前后有四五年之久。在1533年之前,上海并没有城墙,作为松江府下的一个县,他本身并没有权筑城,倭寇过来经常如入无人之境。上海东靠现在的黄浦江,倭寇经常从黄浦江上直接上来,据《民国上海市通志稿》记载,倭寇也可以从宝山登陆,一路南下杀向上海;也可以在现在的杭州湾登陆,安营扎寨后从南边闵行冲来。有意思的是,400年后,1937年淞沪抗战,日本侵略上海依然沿袭此路线。

1533年,上海官民都认为,上海屡屡成为倭寇的目标,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城墙,这是一座没有防御的县城。于是官民都赞成筑城。上海士绅顾从礼以民间的身份上疏希望筑城,这段上疏文字现在读来也是缩减版的上海史。疏称:

“上海宋市舶司所驻之地。元至元二十九年设县治,原无城垣可守。盖一则事出草创,一则地方之人半是海洋贸易之辈,武艺素所通习,海口不敢轻犯。虽未设城,自无他患。今户六百余里,殷实家率多市,钱粮四十万余,四方辐轴,货物尤多;而县门外不过一里,即黄浦,潮势迅急,最难防御。所以嘉靖戊子年等,屡被贼劫烧杀伤地方乡官商人居民不下百余家。盖贼自海入,乘潮劫掠,如取囊中,皆由无城之故。伏望轸念钱粮之难聚,百姓之衰苦,敇二部会议,开筑城垣,以为经久可守之计,实一县公私无疆之休也。”

顾从礼,松江府青浦县崧泽人后官至光禄寺少卿,加四品服。有意思的是,这位对上海筑城有重要贡献的士绅,他的尸身至今保存在上海博物馆。1993年,顾从礼和夫人的合葬墓在今上海打浦桥斜徐路发现,两人尸体成干尸状,保存完好。

这时的松江知府叫方廉,也认筑城是保卫上海最有效方法。当年7月,上海历史上最重要的基建工程启动,官府开始“一面纠众筹议,一面征集田赋,附以库藏羡余,以充经费,随即相度基地,并命通判李国纪监工”。

此项基建工程事关上海民生,除了官府的投入,市民捐助也极多,《民国上海市通志稿(第一册)》记载了好几位殷实市民捐助城墙至赤贫的故事。首请筑城的顾从礼捐粟四千石,助筑小南门。“王相尧拆屋捐地,倾囊助役,城垣完成之日,即其从富有变为赤贫之时。”

“陆深夫人梅氏捐银二千两,并毁市房数千间,更筑小东门,以便行旅,是诚巾帼中的英雄。”

10月,筑城开始。当时倭寇并没有来犯,给筑城墙一个宝贵的时间窗口。官民齐心,昼夜赶工,一座城池,居然2个月内就完成了。12月,上海城墙完工。此时,新建的上海县城墙总长9里(约4.5公里),城墙高二丈四尺(约8米)。城上有雉堞三千六百多个,敌楼两座,城墙壕沟宽6丈(约20米),深一丈七尺(约5.6米)。城门共分六处,东门名朝宗,南门名跨龙,西门名凤仪,北门名晏海,小东门名宝带,小南门名朝阳。水门只设三处,在东西的都跨在肇家浜上面,在小东门的跨在方浜上面。这些450年前的地名,比如东门、西门、南门、北门,小东门、小南门,至今还是在使用的地理名称。跨龙成了“跨龙路”,方浜和肇家浜都已填没,但两个名字都保留了下来。

倭寇侵扰上海,前后共有四年,乡兵客兵络绎不绝来上海平倭寇。嘉靖三十三年正月即1534年2月,城墙新筑才两个月,大群倭寇就沿着太仓苏州一线杀到松江。2月19日,倭寇由萧显为首驾大船率众200余,突入吴淞。当时,黄浦江东岸有崇明水兵40余人,遭遇战首先在黄浦江上打了起来。这场水战,官军败下阵来,还有一艘船被倭寇俘虏,一船官兵系数被扔进了黄浦江。官兵只好靠着并不牢固的新城墙防守。新城墙完工两个月,有好几处已塌方,官兵在塌方处用火枪狙击倭寇,居然也挡住了。围困持续到3月9日,倭寇才退去。官军以为可以乘胜追击,但这些官军真遇上倭寇,没干上就溃败了,统领刘东阳还被打死。还好这个时候,民兵300余人和少林僧80人赶来,以及浙江巡抚王抒遣参将卢镗率兵二千人从海上过来增援,这才把倭寇击溃。有意思的是,根据《民国上海市通志稿(第一册)》描述,每次与倭寇作战,上海当地尤其是来自法华寺一带各寺庙少林僧兵都会帮助抗倭。法华寺位于现在的法华镇路一带。

1544年,几乎每月都有土匪倭寇来上海城骚扰,《民国上海市通志稿(第一册)》完整记录了当年每个月倭寇来犯情形。有意思的是,现在的浦东不少地界,为土匪倭寇的据点。倭寇的老巢位于现在浦东新场、下沙、川沙等地。当时官兵作战能力很差,对土匪倭寇并无胜算。这一年,把倭寇土匪打败的是在上海海边制盐的盐丁,这些人最能打仗。1555年,倭寇还是像上一年猖獗,上海的地方官兵疲于奔命于平倭寇,前来平倭寇的官兵甚至有来自广西的少数民族军队。而最后平定倭寇是在1556年,总兵俞大猷率水兵在7月溃败倭寇,从此,倭寇不再骚扰上海城。俞大猷为明朝著名军事家,他所率的俞家军和戚继光的戚家军是当时抗倭最有战斗力的部队。

倭匪平息,上海城内继续繁荣,成为江南重要贸易港口。在经过了明清交替期间的萧瑟甚至饥荒之后,上海于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设置江海关,江海关系专司海舶税钞。此时的上海是商品集散地,各地物产输入,即便是洋货也很多,小东门外的洋行街就是专卖进口商品,日本产的洋花布巾,暹罗产的藤烟管,甚至是玻璃瓶装的洋酒也有了。

 

(小东门)

18—19世纪,上海最繁华的地方在东南一带,也即现在靠近十六铺一代,因为靠黄浦江,交通便利,各地来沪,各个会馆也都在那。会馆都是做海上生意,所以在南宋时就在小东门外建了天后宫。每年阴历三月二十三日,天后生日,便是灯市,从大南门外大街直接南门和小东门的洋行街,以及江海大关的南北,绵延数里,都高搭彩棚,悬灯不断。各家店铺,争奇斗胜。夜间和白天一样,彻夜游行。百里外的船只都来了,多的时候,黄浦江停了数万只船。这样热闹的街市一直持续到鸦片战争开始。

西方人对上海的关注始于1756年。那年,东印度公司中一个叫毕谷(Pigou)的人对当局说,上海是未来的商港。但他的建议并未引起注意。一直到1832年,英国人林赛特(Lindsay)来到了上海。上海方面禁止他入境,他于是乔装打扮坐着舢板入了黄浦江,在他眼前的是繁华的上海和拥挤的航道,他们一行人在天后宫上岸,然后还见到了知县温纶湛,要求与上海通商。温只好告诉他,上海这里已经停止了对外贸易,要求他回去。林赛特还是幸运的,第二天在天后宫见到了上海道台吴其泰,两人就通商问题争论了半个小时。这次见面并不愉快。林赛特没有立即回到广东,在上海滞留了两个礼拜,细致考察了上海。林赛特对上海的印象和考察,直接影响了后来的五口通商。

1845年,经上海道同意,划定城北洋泾浜以北、李家庄以南为租界。此后美法相继在上海城的西、北、东三面划定租界。小东门至西门的城壕更成为县城和法租界的界河。从此之后,上海县城墙不仅是城与乡分界的标志,更成了华界和租界的分野。而租界的存在从此之后也成为影响上海城墙修建的一个新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上海县城从此开始逐步打破了之前三百年破—修—破的因循格局。租界取代县城成为城市象征的同时,城墙日渐失去军事防卫功能,同时作为旧城市最醒目的标志物,它成了阻碍对外交往,影响地区经济和城区空间发展的障碍物。

早在1906年,就有人发起拆除城墙,当时的道台袁树勋也表示赞同,但招到一部分守旧乡绅的地址,最终没有得到同意。1907年,在无法拆除城墙的情况下,有人建议增加城门,这一变相拆城墙的建议获得同意。于是,增开了尚文、拱辰和福佑三门,再加上太平天国时代所加的障川门,一共有了10个门,但与拆城相比,还是想去甚远。

1911年上海光复,拆城声再次兴起,并提请江苏都督并沪军都督及上海民政总长:“城垣实在是障碍之物,而上海县城之外,东西北均为租界,往东则是黄浦江,上海城被这个城墙困死了,一定要拆。建议拆城墙建大马路,这样也可以跟租界连在一起。”

这一建议很快得到了批准。当时代理江苏都督庄蕴宽在回复中说,省议会议决定上海将从城改为市,该决议同意拆除,并改建为宽阔马路。得到这一批文,上海县政府会同市公所,在上海南市市政厅开始商议拆成事务,并当场组建了拆城机构。

拆城填濠,造沟筑路,当时据估计工费估计总共近30万两。因为经费原因,先从北半城开始拆。但拆城没有筑城来得有效率,后因官员调动,拆城就停顿了下来,各个机构相互阻挠。这项上海城在光复后第一大基建工程就缓慢进行中。一直到1913年6月,北半城才拆完,筑城路面850丈(约2833.3米),最初命名为民国路,也就是现在的人民路。南半城拆除后,筑城路面890丈(约2966.7米),于1914年冬天竣工,定名为中华路,该路名沿用至今。

1553年,为防倭寇而筑的上海城,历经360余年,终敌不过近代化,被拆除了。现在只剩下上海老城厢大镜阁的明代古城墙。


(开埠后的外滩)

作者:石剑峰:东方早报文化部首席记者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