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恩挚:近期股市低迷与余额宝有关

这几天,除了少数板块,市场整体表现平平。由此看来,市场扩容还不是近段时间股市持续低迷的关键。我认为有三个易被忽视,但很重要的潜在因素。一、存款利率市场化的预期,使银行股不振,从而影响A股士气。二、将要推行的发行注册制对绩差股将是重大利空,加上一些认知误区,投资者有一些心理压力。三、转型期经济增速放缓。

近期股市低迷与余额宝有关
近期股市低迷与余额宝有关

5月19日,证监会[微博]推出十一条措施贯彻落实“新国九条”,其中最受关注的是,明确“7个月仅发100家”的发行计划。这对于有“IPO恐惧症”的A股市场和投资者而言算是利好,也算是管理层提振市场的一个信号。

不过,这几天,除了少数板块,市场整体表现平平。由此看来,市场扩容还不是近段时间股市持续低迷的关键。

那又是什么原因?我认为有三个易被忽视,但很重要的潜在因素。一、存款利率市场化的预期,使银行股不振,从而影响A股士气。二、将要推行的发行注册制对绩差股将是重大利空,加上一些认知误区,投资者有一些心理压力。三、转型期经济增速放缓。

说到第一个因素,我们不由想起这阵子受热议的余额宝[微博]。对此,我还写了篇文章《热议余额宝是因为担心改革倒退》力挺余额宝。指出其打破银行垄断,推动了存款利率市场化。

不过,也不得不承认,余额宝因此也客观上对A股带来了短期压力。

每一种蜕变都必须经历化蛹成蝶的阵痛。剖析上述三个因素,都与当前的经济改革有关。其中,前两个因素尽管长期利好A股,但短期会带来一些压力。

从这个角度分析,证券市场已率先感知到经济改革和转型期所带来的阵痛。

一、存款利率市场化

前几天,工行年赚数千亿的话题引起讨论。事实上,人们关注的焦点并不是工行一年赚多少钱,而是银行业的垄断。

银行业有垄断吗?当然有。一方面是,存款利率由国家管制,相当于确立了一个价格联盟来维持银行业的存贷款利率差,以确保利润。这明显属于行政垄断。另一方面是,银行业的规模效应也一直非常明显。

从长远来看,存款利率市场化可以打破银行业的垄断,提高资金配置效率,降低配置环节的成本,从而降低企业的融资价格。其对经济、对A股的正面意义不言而喻。

不过,对于银行自身而言,存款利率市场化显然是利空。其将提升银行的吸储成本,压缩银行的利润。

目前,国内银行绝大部分都是大型国有企业。长期以来靠着垄断“养尊处优”,效率或竞争能力不敢恭维。若完全放开存款利率管制后,这些银行的营利能力恐怕不容乐观。

一段时间来,推进利率市场化,放开存款利率管制的呼声一直很高,有央行[微博]高层公开表态,“可能在最近一两年就能够实现”。

我们知道,股价体现的是投资者对企业未来盈利的预期。在此预期下,银行股自然很难涨的动。

银行板块在上证综指中的比重是非常大的。银行股涨不动,指数就很难涨,一定程度上对投资者心理有影响。

不仅如此,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已经在以温和的方式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因此,人们已经从其身上提早感受到存款利率市场化对A股的压力和影响。比如,余额宝出现后,银行的叫储成本上升;另外,储户的储蓄收益上升,这意味着投资股市的机会成本上升。

二、注册制

如果说资本市场改革是此轮经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新股发行注册制无疑是此轮资本市场改革的核心。

相比存款利率市场化,新股发行注册制对A股市场的影响更为直接。我称之为,悬在投资者的头顶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新股发行注册制,与现行制度的主要区别是,不对发行人的资质进行实质性审核和价值判断,将发行公司股票的良莠留给市场来决定。其核心的逻辑是权力市场化。通俗一点说,目前,由证监会选取和决定哪家企业可以上市。以后这个权力将交给市场。

从长远来看,这个制度解决了A股市场的一个核心缺陷。其也是A股市场化和证监部门监管转型的关键所在,对市场绝对是重大利好。

但若实行,短期来看,对市场多少有一定影响。比较实质性的影响主要是,将对那些有壳资源溢价,没有实质业绩支撑的股票造成冲击。

与此同时,由于“IPO恐惧症”,一些投资者对发行注册制尚存在误解,难免有所担心。

截止目前,管理层只说要推行注册制,但没有具体的时间,这也给市场很大的不确定性。

三、转型期经济增速放缓

刚刚公布的5月汇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显示,初值从4月终值的48.1升至49.7,大幅反弹,并创出5个月新高。

尽管如此,49.7还是在荣枯线(50)以下。

目前,中国经济形势非常微妙而复杂,被称为正处在“三期”叠加阶段,即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因此,经济增速放缓是情理之一。

由于制度缺陷,A股与国内经济走势基本脱勾。但经济增速放缓会影响到企业的盈利能力,其对A股的影响肯定还是有的。同时,增速放缓也对投资者的信心也造成影响。这当中的逻辑不言自明。

建言:尽量给出更明确的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

近期的A股表现,既然是与经济改革的阵痛有关。那么,A股未来的走向将取决改革的成效。

一定程度上,经济周期波动可以理解为人类内心的变化。

分析目前的经济现状,除了受经济增长模式切换的影响,改革的阵痛还源自人们内心对一些“不确定性”的担忧。这一点从A股的表现,也可见一斑。

目前,改革已没有退路,但改革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因此,不管是资本市场,还是其他领域的经济改革,政府应该尽量给出更清晰的改革路线图,以减少这种“不确定性”,提振信心。

比如,近段时间,国务院和证监会分别给出“新国九条”和“十一条措施”,证监会甚至还明确新股发行计划。尽管明确发行计划这种做法有违市场化原则和方向,但这种稳定市场预期的做法也有其可借鉴之处。

与此同时,需要指出的是,相比此次明确新股发行计划,“注册制”的时间表才是真正稳定投资者的预期,稳定市场。

为此,我前几天撰文呼吁,既然已经明确要推进注册制,那么希望管理层早日给出时间表。

另外,对于存款利率市场化推进的方式和时间,也应该尽可能给出一个相对明确的官方说法,而不是一些权威人士模棱两可的表态。

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存款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业的冲击是比较大的。考虑到银行业关乎经济和金融稳定,再加上国内民众普遍对银行倒闭缺少心理准备,存款利率市场化还是要慎谨一些。

其实,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方式可以更加“市场化”一些。管理层可以先以发展互联网金融等相对温和、至下而上的方式推进利率市场化;等水到渠成时,再完全放开存款利率的管制。

当然,开放市场,打破垄断已经迫在眉睫,其他行业和领域的进度可以再快一些。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陈恩挚

(本文作者介绍:青年经济学者、财经专栏作家。 )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