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真的是一线城市吗?

看来成都想要晋升一线尚需时日,带动周边城市快速发展,才能为成都的长久繁荣提供有力的保障。不然,只会像北京一样,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首都成“首堵”,各种大城市病频发。那样,即便有一线城市之名,何用?

成都取代了深圳,成功上位新一线城市。

相信联合利华公布的这个消息,足以让成都近一千五百万市民好好高兴上几天。事实上,这已经不是成都第一次荣获“一线城市”的殊荣了。早在去年《第一财经周刊》就曾在“新一线”大型系列报道中把成都列为15个新一线城市之一,并位列首位。半年后的今天,联合利华的报告干脆把深圳拉下马,帮成都“争取”到中国仅有的四个一线城市名额之一。

当然,质疑声不少,不过支持这一结论的人还是列举了成都的种种优势:仅次于北上广的国际航线,仅次于上海广州的领事馆,仅次于北上广的大区机构,在大部分跨国企业的评分中,成都都是第一梯队,国内四大车展有成都,一线品牌的四大巡展有成都。各种迹象似乎在佐证,成都的“晋级”当之无愧。

看上去,一切都是那么的顺理成章。但是,深圳区的一千万人民不高兴了。

“什么?就因为要在东南西北确立四个城市中心,在西部立个标杆,深圳就莫名其妙得落选了”,更可笑的是联合利华的报告中把苏州、杭州、武汉等23个城市列入第二层级之时,深圳二字从中国的城市名单中消失了。一位网友的评论不无调侃,“深圳离广州太近了,既生‘广’何生‘圳’,特区不哭!”,言外之意,华南容不下深圳!

听完深圳的自嘲,杭州人民恍然大悟,“原来是离上海太近,怪不得杭州一直未能跻身一线城市。”事实上,人间天堂这些年一直落个中国第五城的称号,进不了一线名单,又不甘落个二线城市的名号,在不尴不尬的处境中,还顶了着‘1.5线’的帽子。

很显然,联合利华的这个报告牵动太多人的心弦,各大城市的人们誓死要捍卫家乡的尊严。不过陈叔觉得,这份报告的可信度还有待商榷。

当大多数网友在为“谁是一线”唾沫横飞之时,基本上都没注意到这则报告的发布方“联合利华”。百度百科上对联合利华的注解是,世界上生产快速消费品的主要企业之一。成都市的某位专家头脑尚算清醒:“联合利华报告只反映了成都一个领域的情况,不宜据此就将成都归为一线城市。”

也就是说,一个外资快消品企业在对中国的城市指手画脚?

当然不是,按照联合利华相关负责人的说法,如果要在中国地域内的东南西北确立4个城市中心,成都可以算做是西部城市当中地理位置最中心且消费力最强的城市。而将成都列为一线城市的划分方法实际上主要是考虑到了快消品在国内的销售与发展现状。陈叔觉得确切得说,这份报告只是把成都定义为消费品领域的新一线城市,然而有些媒体总是喜欢断章取义,所以有了成都晋级新一线的闹剧。

那么抛开这些不说,成都是否有成为一线城市的潜力。今年年初,陈叔去了趟成都,一别数年,成都的城市建设确实让人眼前一亮,宽敞的城市主干道,高楼林立的城市建筑群,依托川西平原形成的类似北京西安般的城市结构。最主要的是它有近1亿人口、面积超过48万平方公里的四川省作为腹地。无论从有教育资源、文化底蕴、交通配套设施还是大型企业数目来说,成都都有足够的资本去敲响一线城市的大门。

不过,事实上,我从侧面了解到,成都是集四川全省的财力在建设的,走出成都其他的城市与这座省会城市差距太大。曾经有位重庆的朋友向我抱怨,早些年,未把重庆设为直辖市之前,这座“挟长江咽喉”的重要城市穷得叮当响,“全川的财政收入基本上都被用来建设成都”,他说。

而相比于成都,东部的杭州虽然也是省会城市,但它的发展建设并没有用其他地方的资金,所以浙江的地方城镇发展都很快,出现了宁波、温州、台州这样的经济发达城市,同步提高之时也孕育了浙江发达的民营经济。

看来成都想要晋升一线尚需时日,带动周边城市快速发展,才能为成都的长久繁荣提供有力的保障。不然,只会像北京一样,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首都成“首堵”,各种大城市病频发。那样,即便有一线城市之名,何用?

对了,深圳不哭,你还是一线城市。

“陈叔”自媒体

书里读不到的,听“叔”说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