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维虹: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中地方金融大有可为

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是中央提出的重要的经济发展战略,从全国的角度看已经初见成效,但从地方经济看还存在较大的问题,不少地方经济转型升级举步维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下好地方金融这盘棋,既没有搞活地方金融,更谈不上发挥出地方金融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中应有的重要作用。因此,大力发展地方金融,搞活地方金融, 做强地方金融,是各级地方政府经济工作的当务之急,更是加快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出路所在。

众所周知,我国改革开放近 40 年前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金融处在很次要的位置,是财政的附属,曾经有一度人民银行就归财政部管。各类金融机构也都比较弱小,比较单一,地方金融更是无从谈起,这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个必然现象。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实行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本质上是资本经济,是从过去官本位向金本位转移。所谓官本位就是经济中的一切事情都由政府、由政府官员来定;所谓金本位就是让资本说话,让市场在配置经济资源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的观念、传统的做法慢慢在退化,金融由原来的不突出、不重要的地位按市场经济特有的规律和要求,逐步走向重要的历史舞台开始唱主角,各类金融机构越来越多,地方金融行业也越来越活跃和发达,因而宏观调控从经济手段来讲主要就是金融手段、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等相对来说比较弱化、比较固定。

金融是灵活的,整个经济的走向主要靠金融和货币政策的调控。金融和货币政策不只是央行决定,大的政策由中央和国务院来定,央行只是个操作部门。在整个市场经济、资本经济环境下,金融已成为国家宏观调控和微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

然而,从全国来看目前在地方经济中,除了少数经济发达地区外, 在大多数地区地方金融是个非常弱的概念,地方金融的地位也较低, 地方金融的作用也未有效地充分发挥出来。真正的地方金融大概是十几年前开始提出来,才开始受到一些地方政府的重视,过去没有地方金融这个概念。最早开始重视地方金融以及第一个成立地方政府金融办公室(以下简称:金融办)的就是深圳市。现在不仅省级政府、地市级政府基本上都有金融办,少数县级政府也有金融办,但是目前地方政府金融办的主要任务仅是代表地方政府为地方金融做些服务性的工作,对地方金融的发展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及转型升级的作用基本上发挥不了,这就是目前地方金融的初级状况,也可称之为地方金融的 1.0 版。

一、什么是地方金融

关于金融的定义很多,从实践角度通俗地讲,金融是指资金或钱在不同的主体间的流动、转移的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主体有可能是经济主体,有可能是非经济主体,比如政府、学校和医院,从某种意义上讲不叫经济主体。金融本身是很庞大的一个系统,有丰富的内涵以及复杂的外延,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归纳出许多不同的定义,各有各的道理,各有各的用处。

为了使我们能更清楚地了解地方金融,我们有必要简要回顾一下金融的产生过程。那么金融是怎么产生的呢?是社会经济生活中产生金融,产生金融现象、产生金融活动,是随着人类的生产发展过程进化而来的。人类从不文明到文明的过程中出现了生产过剩的问题,人类早期生产都是自给自足的,处于农耕社会。最早的原始社会没有工业、商业,在只有农业和种植养殖业的社会经济环境里都是自给自足, 这时候不需要金融。而当商品生产能力扩大后,所生产的商品和产品超过了生产者自己的需求就开始需要金融。最初的物物交换不需要金融,巨大的商品交易量以及异地交换出现后就需要金融了。就是说, 金融的产生是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发达以后的一个必然现象和事物,它贯穿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环节,而且金融活动往往有极强的地域性, 也就是说自古代金融活动开始就有地方金融。

从实际需要可以把金融做个简单分类,若从主体上分可以把它分成四个金融概念,这有助于我们真正理解什么是地方金融及其地位和作用。

第一个是大金融的概念。大金融的概念在某种意义上是广义金融的概念,那么如果从金融活动的主体的角度来讲它至少包含四大主体,一个是政府,一个是金融机构,一个是公司企业,一个是家庭和个人。这四大类分别是不同的金融主体,都参与着各种金融活动,共同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大金融概念。

第二个是小金融的概念。这是狭义金融的概念,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常常说到金融讲的就是小金融概念。

首先是指政府金融,通常包括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及制定的金融政策法规、监管金融体系这些政府的金融监管职能和监管行为;其次是指机构金融,机构金融反过来说是金融机构,均是以金融业务产品或者服务为主的各类从事这些业务的金融机构,这叫机构金融。

机构金融也有两大类,一类就是各个牌照金融机构,通常是指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这一行三会批准的有金融牌照的金融机构,第二类是类金融机构,做的也是金融业务,但没有金融牌照。

这个小金融的概念是用得最普遍的,不管是金融机构内部还是外部人,一提到金融其实大部分情况下是指小金融,最容易忽视公司金融和个人金融这两个内容。

第三个是弱金融的概念。弱金融就是类金融机构以及所做的金融业务活动,可称为弱金融。因为类金融机构都是很弱小的,如小贷公司、担保公司、私募基金公司、典当行、P2P公司等等,主要从属小额金融业务这类机构,数量虽然很大但总资产量很小,在经济金融中只是配角,拾遗补缺。正因为拾遗补缺的地位和作用所以称它为弱金融。它很弱小,起不了太大的作用,但是又不能没有它,因为经济是分层次的,企业中有超大企业、大企业、中企业、小企业、小微企业、工商业主,弱金融通常是为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和工商业主服务的,所以它很弱,只能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叫弱金融符合这个业态,对于地方金融来讲,弱金融又恰恰是主要的东西。更多金融解读:www.yangfenzi.com/tag/jinrong

第四个是地方金融的概念。地方金融也有一个广义和狭义的概念,地方金融的概念可大可小,有一定的弹性,地方金融的狭义的概念是指非监管部门审批的弱金融机构这个版块。根据实际需要我认为大概念更好,即地方金融是指在本行政区内所有金融机构包括管辖权在中央的金融机构及外地、外资金融机构、类金融机构及其金融活动,还可加上民间投融资。从零八年全球金融危机、经济危机以来,中央已经开始强调系统性风险和区域性风险问题。区域性风险是指地方金融,地方发生的金融危机、支付问题或者金融乱象,地方政府为主要负责者,可见地方金融的地位反而提高了,有意思、有内容了,所以地方金融的概念就开始丰富了。尤其是随着弱金融这个版块的不断发展壮大,地方金融的平台越来越大,地方金融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地方金融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也都大了起来。因此,更加重视地方金融、更好发展地方金融已成为当前地方经济发展和地方经济转型升级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况且地方金融本身也需要升级到 2.0 版。

二、地方金融与地方经济的关系

现代经济生活中有四大流,即资金流、人流、物流、信息流,这四大流组成了整个地方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

地方金融是地方经济的核心。资金流就是金融活动、金融现象,资金流往往是第一位的,在现代社会中,资金流和金融应该排在第一;其次是人流,有了资金有了人才能做事;第三个是物流;第四个是信息流。很多地方经济上不去,与地方政府领导对地方金融的认识和对现代经济四流的关系不清楚密切相关。邓小平同志在 90 年代有句著名的话叫“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核心说明了金融和经济之间的地位和关系,是说整个经济里金融处于核心地位。经济的面很大,经济领域可以有成百上千个行业,而金融是核心,是最重要和最关键的行业。深圳之所以发展快,除了改革开放的政策,就是因为金融发达。所以在理解地方经济和地方金融关系的时候,如果能认清楚金融是核心,做好经济工作就容易得多。

地方金融是地方经济的血液。金融就如心脏,处于输血的核心地位,同时金融相当于人体的血液,是无孔不入的,它流到经济的全身去,经济的每一个细胞每一个毛孔都必须有金融。所以说“金融活则经济活,金融强则经济强”,最近中央召开金融稳定会议,强调金融活则经济活,金融稳则经济稳”,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比如说全世界 竞争力排名,前三名分别是香港、瑞士、美国。为什么?因为香港是一个完全自由化的金融市场,香港的龙头产业是金融,所以它竞争力排名世界第一。瑞士是很小的国家,竞争力也是靠金融,因为瑞士是全世界做客户保密、信用保密最好的国家,全世界很多钱都放在瑞士银行里,瑞士的核心产业是金融。美国也是靠金融竞争力排名靠前,美国以前的金融帝国是英国,英国也是金融发达,到现在为止,全球的外汇交易中心主要在英国,全球的外汇行情看英国。所以金融强则经济强,是历史的事实告诉我们的。再比如国内,深圳和温州的经济发展也是在一定程度上靠有活力的金融市场。

三、地方金融的三大基本职能

地方金融有三大基本职能,目前这三大职能存在扭曲的现象和发展不平衡,可能是走向市场经济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伴生性问题。这三大基本职能就是:

一个是投资职能。这是金融的第一个职能,也是资本的职能——股权投资,这是目前地方的经济领域中最缺的。按照国际上发达经济国家的惯例,企业的自有资本金,一般不能低于50%,这是市场经济中企业能够比较健康发展的基础。而我国工业企业的资本金中自有资本金平均总体水平大概在 20%,其中 80%是依赖借债,债务大部分来自银行或者民间;而商贸企业的自有资金大概是5%左右,95%都依赖融资借债;企业资本投资不足是最大的问题,所以一旦遇到银根紧缩,遇到商品价格下降或者供大于求,不少企业因要支付巨额负债利息就会变成亏损企业,没办法盈利,甚至破产倒闭。资本金不足,股权投资、股权融资不够,这是当前我国地方经济最薄弱的环节,也是地方金融最薄弱的环节。去年前三个季度民营投资增长才3%左右,而过去投资多在10%以上,迫使第四季度中央采取一系列措施支持和鼓励民营资本增加投资,这是因为如果各地方没有投资的有效增加,地方经济就无法增长,因为民营经济已占到 GDP 的 70%左右。

第二个是融资职能。目前融资在地方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在市场经济中这是一个不合理的现象,融资是不能扮演主角的。大多数地方企业发展中对于融资的过度的依赖,使企业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合理化。在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一般的融资即企业对外的债务不超过 50%,有的在20%-30%,国外企业是量力而行,而我国相当多的地方企业则贪大求多,盲目扩张,试图通过借债来做大做强,最后往往在经济情况不好时则导致地方政府和企业为 80%以上的超额负债率付出了沉重代价。

第三个是资本运作职能。资本运作是现代市场经济中最高端的东西,这也是目前我国金融市场中最热闹和正在兴起的部分,金融的最高阶段就是资本运作,这是市场经济的特有产物,这是金融中最高端和最重要的一个职能,也是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结合双赢的一个重要表现。在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中,资本运作尤为重要,为什么好企业大企业都上市呢?上市是资本运作的重要成果和资本运作的重要平台。

以上三大基本职能,从表面上看,是属于整个地方经济体系,但实际从微观上来看它与每个经济体即每一个企业都有关。因此,弄清楚以上融资、投资和资本运作这三大地方金融基本职能至关重要。

目前投资、融资和资本运作这三大基本职能在我国大部分地方金融和地方企业中处在十分扭曲和不合理的状态,三者的结构和比重极为不合理,表现为资本性投资金不足,需要通过企业积累和自筹、政府直接或间接出资、社会各方积极参与等各种方式和途径加大资本金投入,这是今后一个时期地方金融要重点发展和支持的方面;地方企业融资负债又过多过重,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减少和缩小企业的融资负债,加快改进企业投资和融资不合理的结构,方可减轻企业的融资负担,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资本运作则处在初步阶段,亟待加强和发展,资本运作应是地方金融着力的重点。

四、地方金融三大升职职能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各级政府的地方金融职能总体上非常局限,大多数地方的地方金融处于自然生长的状态,地方政府对上述投资、融资和资本运作三大基本职能都未充分发挥出来,基本上困守于服务和被动行事的这个状态,多数地方政府不敢完全出手做金融方面的事情,主要目的是忙于金融维稳或者对一些中小型类金融机构或者一些中小微企业遇到的难题提供有限地服务和帮助。当前这种状况就是我国地方金融的 1.0 版,急需要优化和升级。

地方金融的升级就是要改革创新发展地方金融,在优化地方金融 1.0 版的同时,尽快做出地方金融的 2.0 版,真正把地方金融变成地方经济的重要经济支柱。

第一,地方金融要当好地方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助手。目前从国家层面看,金融的地位很高,金融的宏观调控作用很大;而在地方层面,不少地方的金融还比较薄弱,金融应有的作用还没充分发挥,金融在整个地方经济中还处在弱势地位,比如现在政府的金融办地位很就低,金融很少列入政府的重要议程。因此,想当好地方政府的重要助手,首先要高度意识到金融的重要作用,把地方金融的发展要列入整个地方经济的发展规划中去,提高地方金融的战略地位,要充分研究论证如何发展好地方金融,把金融本身做一个板块,写到政府经济发展规划中,写到每年政府的工作报告中,把地方金融列入地方政府重要的议事日程,把地方金融和地方经济有机结合,让地方金融通过政府和市场两种方式更加有效地参与到本地区经济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的方方面面,切实把地方金融作为调控和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手段,而不是只言片语提到金融或者蜻蜓点水的用到金融。

第二,地方金融要成为整合地方金融资源的整合高手。地方金融广义上来说,只要金融机构在地方,金融活动发生在地方,地方政府可以整合这些金融资源。在任何地方金融资源首先就必须为当地经济服务,服从当地经济发展需要,接受当地政府的宏观调控。地方政府要从经济和金融关系的角度,从金融本身作用、地位的角度,应该努力整合全省、全市、全县各方面的金融资源。当然,至于如何科学地实施金融资源的有效整合,还需要因地制宜,每个省、市、县的情况都不一样,而且坏境和时机也不同,要有全局大眼光、大地方金融的的概念,把落地在本地的所有金融机构业态、长短处了解清楚,怎么整合各地金融资源支持当地经济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理出思路,做好顶层设计,拿出可行性的高水平方案。

第三,地方金融要成为当地企业发展的最好帮手。地方金融本身就是为地方企业服务的,必须要急企业之所急,帮企业之所需。如果不能为所有的地方企业急之所急、帮之所需,地方金融的作用就无从说起。

这三大职能是提升地方金融最可行的方面,也是地方金融大有可为的方面,更是地方金融 2.0 版的重要标志:一是重要助手,二是整合高手,三是最好帮手。

五、地方金融创新发展的三大建议省、市、县各级地方金融要改革创新,要大力发展,首先要优化 1.0 版,同时要创新 2.0 版。首当其冲是各级地方党、政领导要高度重视地方金融,因此要学习金融,要懂得金融;其次各级地方政府要有大思路、大战略和大金融概念、大金控的指导思想;在这个前提下,建议各级地方政府做好三大工作:

第一,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都要把地方金融当作一个产业来抓。地方金融是否作为产业对待,这一点十分重要。过去由于金融的特殊性和历史原因,地方少有自己的金融机构,也仅把金融作为一个一般性的行业,近些年各地才办了一些小贷公司、担保公司、私募基金公司和投资公司等,因而一直以来没有把金融本身当一个产业来对待。因此,要做好做强地方金融,一定要让地方党、政领导强烈地意识到地方金融也是一个产业,而且是个需要重点发展的产业,而不只是一个行业,要紧紧围绕当地经济的特点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把在当地的各类金融机构、各种金融业态和各种金融资源整合起来做一个地方金融产业的发展规划,并努力实施。包括对民间投融资也要在保护和规范的基础上鼓励它的发展,民间投融资是地方金融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绝不可忽视它在投融资领域拾遗补缺的积极作用。地方金融本身也是需要宏观调控,需要业务指导,需要资源整合的。地方最大的企业往往就是银行这些金融机构,随便一个小银行都是上百亿资产,都可能是当地的龙头企业,甚至比当地的上市公司资产规模还大。所以地方政府必须把金融本身是要作为一个产业来对待,来发展,这一点非常重要,这是关乎到地方金融能否真正在当地经济发展和经济转型中发挥应有作用的关键所在和基本前提。

所谓金融强则经济强、金融活则经济活,如果不把金融作为一个产业来对待,如果不把地方金融做强、做大、做活,整个地方经济的转型升级就很难实现,不把金融作为一个产业的战略地位定下来,就无法有效发挥地方金融的强大作用。

第二,地方政府要建立和强化两大金融调控机构。这两大金融调控机构,一个是金融局,一个是金融控股公司(以下简称:金控集团)。要赋予它们对全省、全市及全县金融资源调控整合的职能,而不仅仅是服务的职能。各地政府的金融办必须改为金融管理和协调局(以下简称:金融局;目前个别地方政府有叫金融服务局的),没有的必须设立金融局。在我国现行经济体制下,政府要管经济,因此各级地方政府也就是一个大的经济主体,地方政府办金融、抓金融是现行经济体制所决定的,是天经地义的,而且抓住了金融就是抓住了经济的牛鼻子。叫金融办说明只是一个办事机构,叫金融局则表明是一个职能部门,二者的地位和权力是完全不同的,金融局行使地方金融的管理和协调两大职能就更加名正言顺了。地方政府设立和发展金控集团非常重要,省、市、县三级都要有一个金控集团(目前虽然有些地方成立了金控集团,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其作用发挥得十分有限),要有金融实体的抓手,金控集团可以具体操作投资、融资和资本运作等金融活动,可以控股各类金融机构,可以为中小企业担保等等,是一个重要的地方金融平台,而这些作用是金融局难以做到的,因为金融局是个政府职能部门,不是经济实体,不是真正的抓手,很多具体实务上的事做不了。因此金融局与金控集团是相辅相成,相互配合,共同发力。目前还没有金控集团的地方可以建立一个或者对于现有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进行改造成金控集团,这是各地把金融做成一个龙头产业的关键举措。

第三,地方政府要做地方金融三件大事。

一是要重点发展一两家有牌照的金融机构。现在很多地方金融机构并不受地方政府控制,导致这些地方政府没有抓手,难以用金融手段实施金融运作。以前仅有七张金融机构牌照,银行业三个: 银行、信托、财务公司;保险业两个:寿险、财险公司;证券业两个:证券公司、期货公司;这是七张传统的大牌照。现在又增加了一些,比如银行有金融租赁、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保险有互联网保险、保险资产公司、保险代理公司;证券有公募基金公司,证券资产管理公司等。地方政府部门或者金控集团应该掌控一两个传统牌照的金融机构,把它们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中,才能调节地方经济,并为企业做实事。

二是要发展几个或十几个产业基金。整个中国当下资本类的股权投资这个金融板块仍比较弱,而最好的方式是通过设立各种股权类基金进行股权投资,各级地方政府应把握住机会做大量的股权类产业基金。从去年年底全国各类金融资产来看,银行体系 260 万亿元,证券体系的资本市场市值 50 万亿元,保险体系 15 万亿元,但是私募基金发展没有几年,金额已经达到 10 万亿元,接近保险业的水平。因此,整个金融市场股权和资本这一领域还有较大的空间,而且现在最有价值、最有力量的就是产业基金或者说政府引导基金,基金的最大好处就是资金可以放大使用,吸引全社会资金加入,资金还可以反复使用,资金投入可以不增加企业的融资成本。截止去年年底为止,全国各级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已超过两万亿元,地方财政的资金尽可能放到基金是最佳选择,财政的部分职能要金融化,财政资金要转化成金融资金,地方政府如果想把金融做活做强的话,要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产业状况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尽可能发展几支、十几支产业基金或者政府引导基金是明智之举,以这些基金支持当地的主打产业、特色产业、资源型产业和创新型产业。七年前,北京、上海、重庆、天津政府各成立了 100 亿的股权基金,去年湖北省成立了一个全国最大的政府引导基金即两千亿的长江基金。发展产业基金或政府引导基金是各级政府进行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和措施,通过基金支持一批符合地方产业布局、经济结构调整、经济质量提升和产业升级换代的企业迅速做大做强,并能转换地方经济的增长方式,带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是要发展几个或十几个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就是龙头企业,就是做大做强的标志,就是资本运作的一个基础平台。因此,省级政府最好能抓 10-15 个左右的上市公司,地市级政府最好能抓 3-5 个上市公司,县级最好能抓 1-2 个上市公司,进行上、下游企业的产业重组、并购,把上市公司打造成旗舰。要把中小企业发展成中国500 强企业乃至世界 500 强企业,上市是一个重要的途径,更是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抓手,通过上市公司重组并购上下游企业,从而使一个行业做强做大,达到优化本地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目的。可见,发展上市公司,以上市公司为纽带推动整合地方产业,调节地方经济是一个可行之路。目前全国 592 个贫困县,国家都给了上市指标,这是多好的机会,可惜是很多贫困县政府对这个上市指标无动于衷,要知道很多城市就是因为一个企业变成了城市,如大庆市是先有油田,后有大庆市。所以各级地方政府一定要通过发展有特色的几个或十几个上市龙头企业,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的转型升级。

总而言之,只要我们高度重视地方金融,把地方金融放在应有的战略地位上,充分有效地发挥出地方金融在地方经济发展尤其是地方经济转型中的重要作用,地方金融一定是大有可为的,地方经济的转型升级也就指日可待,那么整个国家经济的转型升级就会尽早实现。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 人民日报:不断完善地方金融组织体系

➤ 李鸿章 张作霖 贾跃亭:这些老男人的事业线 都在金融上出了个叉

➤ 郭利根在全国金融系统青年联合会第二届委员会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 葛甲:京东金融对Fintech(金融科技)的看法揭示其未来之路

➤ 第三届两岸青年金融峰会在厦门举办 推动两岸一带一路金融合作

➤ 中国金融工会表彰全国金融五一劳动奖和全国金融先锋号的名单

➤ 李瀛寰:朱光说百度要做真正的金融科技,为什么要说真正呢?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是关注互联网生态圈的科技新媒体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原创文章

您可能还喜欢…

2 Responses

  1. 华章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金维虹:缓解中小微民企融资难的可行策略说道:

    “中小微民营企业融资难”是我国长期存在的难题,也是世界性的难题,不可能一条措施、一个政策就见奇效、彻底解决。我国是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并举的经济体制,完全有可能通过政府手段和市场力量的双向全方位、系统化措施缓解“融资难”,从而拯救处于困境中的中小微民营企业。建立和完善五大体系,多方出手,形成一个缓解中小微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完整系统,也许是缓解当前融资难的一个可行性策略。

    一要建立强有力的政府扶持体系。我国各级政府掌握各种政治、法律、经济、金融和自然资源,围绕为中小微民营企业融资难构建一个完整的政府扶持体系是必要和可行的。民营经济从来就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帮助,古今中外无一例外,不可让民营企业自生自灭。

    各级地方政府可以通过金控公司或平台投资公司直接向可救活的、有市场需求的中小微民企进行股权投资,也可以通过政府控股的担保公司向中小微民企提供融资担保,还可以通过政府设立的各种创投基金、PE基金、产业基金、并购基金、PPP基金等向中小微民企进行股权投资和债权融资。

    当然,防范融资风险仍要放在首位,只是要在加强融资监管的同时,给中小微民营企业一条活路。

    二要完善配套高效的政策支持体系。

    政策支持是一个关键。虽然各级政府已相继出台了一些支持政策,但还远远不够,应将直接融资放开、间接融资放松、投融资联手,可以考虑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政策支持的力度:

    第一,真正让中小微民营企业完全享受到国民待遇。目前,不少政府控股的金融机构限制向中小微民营企业投资和放贷,甚至有的银行对民营担保公司全系统一律不给担保额度。因此,加大对民营企业的市场准入,加强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势在必行;

    第二,各级政府要加大对中小微民企,特别是处在危难中的民企最大限度地减免税收或推迟缴税;

    第三,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多办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并侧重于为中小微民营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第四,保护和发展互联网金融,这是对中小微民营企业进行普惠金融的一个重要方式,不可噎因废食;

    第五,要鼓励金融创新,对供应链金融、大数据金融、投贷联动等成功经验要大力推广。

    三要健全具有实效的银行帮助体系。

    各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也要防止走向另一个极端——不敢大力支持中小微民营实体企业的投融资需求。目前一些银行只青睐国企、央企和大型民企,而对中小微民企只收贷款,或者多收少贷,这种对中小微民企收贷、限贷的现象值得引起高度关注。

    银行出手相帮相救是对中小微民企最高效、快速的帮助,可以考虑由各级银监部门做以下三项工作:

    第一,规定贷款比例,如要求大型银行给中小微民企的贷款不低于其贷款总额的10%;中型银行不低于20%;小型银行不低于50%;

    第二,要求各银行对中小微民企实行优惠利率,而非太高利率,让中小微民企雪上加霜;

    第三,要求银行支持民营担保公司对中小微民营企业的担保业务,给予这些担保公司适当的担保额度。

    四要动员各方面力量构建社会救援体系。

    不仅中小微民企需要救援,有时大民企或超大民企也会遇到突发事件,造成资金断裂,同样需要救援。

    第一,各级政府与民营企业协会共同设立救援基金;

    第二,为民营企业家再创业提供救援资金;

    第三,为中小微民企提供法律救援。

    五要加快完善信用约束体系。

    目前,我国正在建立社会信用和商务信用体系,但很不完善,尤其需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对中小微民企和企业家的商务信用约束体系和失信的惩戒措施。

    需要提出的是,在很大程度上一些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已经破坏了自身的商务信用,这成为融资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所以,民企和民营企业家也要从自身找原因、找问题。加快完善对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商务信用约束体系,需要在原有的社会信用体系上加快完善以下四项商务信用制度:民营企业的评信制度;民营企业家的评信制度;有效的评信披露制度;失信的严惩制度。

  2. 全国工商联:让金融回归本源 服务实体经济说道:

    中青在线济南8月23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陈璐)8月23日,全国工商联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深入学习领会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研讨民营企业和工商联贯彻落实的思路和途径。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王钦敏出席座谈会并讲话,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徐乐江主持会议。

    王钦敏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深入分析我国金融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对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等工作作出部署,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工作指明了方向。学习贯彻落实好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对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工商联工作,促进两个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王钦敏强调,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一是让金融回归本源,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金融要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必须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以解决融资难、融资贵为抓手,连接供求、组织资源,在修复国内经济失衡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二是完善金融安全防线,有效防范风险。要以强化金融监管为重点,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为底线,下大气力规范金融秩序,完善金融安全防线和风险应急处置机制。遵循客观规律,稳扎稳打,步步为营,重在实效。三是优化金融机构体系,深化金融改革。金融改革是国家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发挥市场作用是金融改革发展的方向,要强化监管协调,积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堵住体制机制漏洞,才能切实筑牢安全防线,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王钦敏指出,民间资本为我国金融改革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全国工商联先后牵头组建了民生银行、民生人寿和中民投,各省区市工商联也积极参与组建民营银行、推动设立民投公司等,为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推动民营金融机构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促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作出了积极贡献。党中央、国务院把降低企业杠杆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要推动经济去杠杆。民营企业要积极盘活企业存量资产,加大股权融资力度,结合行业特点和企业实际,在实现增长、促进发展和保持债务安全可控之间找到平衡点。工商联要把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作为经济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深入开展调研,反映企业诉求,积极建言献策,推动发展环境不断改善。要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搭建政企、银企沟通平台,推动解决实体经济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徐乐江围绕如何贯彻落实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着重强调,要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深入学习领会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客观看待当前遇到的困难问题,坚定信心,积极应对,紧紧围绕会议提出的回归本源,专注主业的要求,紧紧围绕三项任务,规划好企业发展,谋划好未来工作。

    徐乐江指出,要落实好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金融机构不能置身事外,要自觉践行改革要求、牢牢把握底线,做服务实体经济的坚守者、金融改革的创新者、防范风险的实践者;注重发挥机制灵活的优势,坚守主业,持之以恒做强实体经济;发扬工匠精神,将眼光放长远,耐得住寂寞,抵制得住诱惑,要有做百年老店的信念,不要成为昙花一现的流星。

    徐乐江要求,工商联要提高为民营金融企业服务的能力。调查研究、反映情况,跟踪了解民营企业对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落实情况的反馈,及时利用现有参政议政渠道向有关部门反映,推动金融改革措施落地落实;加强引导支持、促进发展,加强对民营金融机构的教育和引导力度,做好金融领域宣传工作;推动银企对接,积极搭建服务平台,为民营实体经济解决融资问题提供服务。

    中国民生银行董事长洪崎,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怀珍,恒大集团董事长许家印,三胞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袁亚非,浙江民营企业联合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耿,上海华瑞银行党委副书记李秀仑,瀚华金控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王大勇,京东金融集团副总裁许凌,蚂蚁金融服务集团副总裁徐浩,腾讯金融合作和政策部总监孙霄,九一金融信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许泽玮,广东圣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江南,华章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金维虹,包商银行监事长李献平,广东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郭汉毅等15位代表在座谈会上发言。

    全国工商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樊友山,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黄荣、史贵禄、张建宏、潘刚,山东省政协副主席陈光,中央统战部五局局长张天昱,全国工商联有关部门负责人,部分地方工商联代表,以及来部分来自民营银行、保险、证券、信托、投资公司等民营金融机构代表和民营企业500强代表参加了座谈会。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