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怀才:公车改革不仅“任重”而且“道远”

近日,有网友发帖举报陕西省渭南市中院有一辆奥迪Q5警车,并称该车是法院领导用车。对此,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回应,这辆车是刑场指挥车,曾由主管刑事审判工作的副院长使用,被网友拍摄当日是驾驶员开去清洗,并未私用。(网易新闻 2月19日)
     奥迪Q5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可以算是豪车,如今被网友拍到一个中级人民法院将Q5作为警车使用,网友惊叹一个中级人民法院是该多有钱?在一些单位甚至还有用保时捷等上百万的豪车作为公车,不光光是群众会评论,我想坐这样车的官员也会脸红吧。中央已经出台了公车改革实施方案,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在一些地方任然还有很多问题。
      公务用车在给公务人员执行公务带来方便的同时,还导致了公车资源的浪费、公车私用、公务人员腐败行为的加剧等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背离了公务用车存在的目的,逐步成为党和国家以及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热点。如何改革和完善公务用车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近些年来一些地区进行了多种尝试,开始探索公务用车改革的可行做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既得利益者的阻碍、利益重新分配的不合理等方面的原因,公车问题并未从根本上解决。 形成我国公务用车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制度规范的不合理、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公共财政体制的不科学、政府职能问题以及政府机关工作人员错误的观念和意识。我国公车改革已经进行了多年,总结各地的改革探索,大致有以下四种基本的改革模式。第一种是公车改革的货币化模式,其主要做法是取消一般政府机关的公务车,由财政向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发放现金补贴,公务用车完全由机关人员自行解决;第二种是公车改革的社会化模式,即将现有公务车整建转制为经营性实体,成立“机关车辆管理服务中心”,供党政机关有偿使用,公务人员按照级别发放交通补贴,要用公车时按里程、车型交纳费用;第三种是公务用车管理规范化模式,在完全取消公务用车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为实现完善现有的公务用车制度,控制车辆的购买、使用、养护和维修,堵塞公务用车管理中的漏洞的目的而实施的一种模式;第四种是公务用车改革的混合模式,即从对公务用车进行集中管理、统一安排、逐步过渡到公务用车市场化的模式。总结国外公务用车使用和管理的经验以及我国公务用车改革的教训,可以清除的看到:取消公务用车,实行公车的货币化、社会化改革起到了釜底抽薪的功效,蕴含着一种新的经济理念和执政理念,符合干部职务消费货币化的社会发展趋势,是我国公车改革的方向。 怎样更好地提高公务用车的效率,在保证公务用车的前提下节省财政开支,减少腐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用公共财政对公务用车进行规范、引入适度的市场化、完善公务用车监督和管理制度以及积极开展相关的配套改革,循序渐进、因地制宜的开展公车改革,切忌公车改革中的“一刀切”。

作者:王怀才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