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江:削减“三公”经费,不在削钱而在削权

书记省长出国每年只1次,取消一般性公务车,不准上鱼翅燕窝不准进高消费餐饮场所,接待要来函陪餐不超3人……按照中央要求,各地密集出台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详细规定。最近在地方两会上亮相的新一年地方“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预算,与往年相比数字上有一定降幅。然而,与公众的期望相比,却幅度不大。(1月23日  法制日报)

遏制“三公”消费,是一个需要顶层设计的系统工程。治理“三公”消费中出现的问题,正如李克强所说,中央要带头做起,“一级做给一级看”,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令各地的“吃喝风”有所收敛正映衬了这一点。

客观看待“三公”消费问题,需要明确“三公”消费本身是行政成本支出,正常的行政经费支出,本是确保政府机关履行服务民众职责的必要开支,与公款大吃大喝、公车私用决非一回事,而“三公”消费的浪费是超过合理限度的行政成本支出,严控“三公”消费,实际上就是严管乱花钱的行政权力,把“三公”消费的权力关进笼子里,让浪费公款的人不再对牢笼视而不见。而“三公”消费之所以是改革的难题,在于管住“三公”消费的笼子还建得不够结实。

许多人或许认为,将财政经费使用全部列入预算,同时推进预决算公开,就可以让每一分公款都在阳光下支出,既杜绝了“桌子底下”乱花钱现象,也能在群众雪亮眼睛的监督下,迫使某些人规规矩矩,不敢存有非分之想。此话虽有些道理,但仍旧没有抓住“要害”。实际上,“三公消费”泛滥的本质是权力缺乏约束,因而治理起来既要看“钱”,更要盯“权”。

很明显,只要权力能够继续随心所欲,那就会“办法总比困难多”。其一,“三公消费”在账面上往往都是“名正言顺”,真相只有少数人甚至个别人知道,公开了民众也未必看得出。其二,即便将机关、事业单位及其所属企业统统纳入预算,某些人凭借手中的权力,还愁吃喝玩乐无人埋单?“转移支付”只会使一种形式的腐败变成另一种形式的腐败,后果可能更为严重。

作者:汝江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