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觉坚持向群众奉献“干货”,群众自然掌声四起

作者:李立恒

近日有报道称,常德市市委书记等所有主要领导走上街头,带领该市党政机关干部集体清扫城市路面,却在互联网上遭到大量吐槽,批评者们纷纷指责常德市领导“作秀”。这同不久前一名省会市委书记乘地铁被记者“偶遇”一样,遭到迎面浇来的一盆冷水。而在2013年1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一行在北京庆丰包子铺就餐,在互联网上引发轰动,赞扬声声,不绝于耳。

为什么同样是主动深入群众,零距离面对群众,却表现出“冰火两重天”结果?有人认为,总书记吃包子,舆论必然会这样;有媒体认为这是当前中国舆论场广泛存在的“厌官”情绪较重使然。笔者赞同后一种观点,并且认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只有把向群众奉献“干货”作为一种自觉坚持,群众自然会掌声四起,“厌官”情绪也才会不攻自破。

一方面,民众爱戴官员,才会喜欢他经意或不经意做的一些生活小事。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为民务实清廉”作为一种党内要求和一项庄重承诺,出台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猛烈肃贪惩腐,织牢权力的制度笼子,三中全会推出一揽子全面深化改革措施。这些重大治国理政行动合乎民心、契合民意,可以说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一年多来向人民群众奉献的实打实的“干货”,最高领导人的务实亲民在执政层面也因此赢得了全社会的信任和爱戴,舆论为总书记吃包子这件事鼓掌、欢呼,就是群众对这一信任和爱戴的真切流露和自然喷涌。

另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一些官员只考虑自己的仕途前程,习惯了把访民情、解民困、惠民生作为一种向上表现政绩、向群众骗取满意的表面文章,常常是蜻蜓点水、一阵风过,对群众少了真心,淡了真情,极大地伤害了群众的感情,以至群众对此类行为逐渐由信任到怀疑,最后形成凡此现象,不论真假,都是在“装模作样”的惯性认识。像常德市市委书记等所有主要领导带头扫大街、省会市委书记乘地铁被指“作秀”,遭到嗤鼻,还以冷眼,受到吐槽也就再所难免了。

要改变目前这种窘况,还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切实按照中央的规定和要求,真正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里,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正确认识、主动面对、妥善应对目前舆论场的不同声音,该带头的还得带好头,该改正的必须及时彻底地加以改正。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抓改革促发展惠民生,在公开公平公正上想得更深做得更细抓得更实,自觉向群众多奉献发展“干货”、民生“干货”,让群众更真切感受到党风、政风的切实好转,更多地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更明显地体会到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误解、质疑也就会逐渐弱化,不断消解,党群干群关系更加鱼水情深,到那时,自然吐槽不再,自然掌声四起。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