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微变“僵尸”原因何在?

新京报记者统计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港澳台除外)开设省级政务微博的情况发现,目前已经有26个省级党委和政府在新浪(为主)或腾讯开通政务微博。有的的省级政务微博已经数月处于“休眠”状态,如@辽宁宣传和@西藏发布。(《新华网》2013年12月19日)

今年十月份,国务院办公厅曾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要求积极探索用政务微博、微信发布政务信息,确保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以及社会热点事件时“不失声”、“不缺位”。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中央这一政策的出台是接地气、顺民意之举,能够让广大网民了解政府做了什么,做的怎么样,能够激发民众参政议政的热情。除此之外,当一地发生重大事故时,微博是向外界公布及时、正确信息的有效渠道,从而从源头上遏制网络谣言,给公众以明白,还政府以公信。

各省份也积极响应,除少数几个省外,纷纷开通了官方微博,同网民开展了有效的互动,拿上海为例,在11月1日到11日之间,共发布微博共有268条微博,转发量超过500次的有近20条,很多微博都配有图片或长微博文档。但是,还是有个别省份的官微已数月处于休眠状态,我们不禁要问,省级官微为什么会成为“僵尸”微博?一个省级政务透明之窗为什么会如此封闭?一个有效遏制谣言的手段为什么会被有些政府弃而不用?说到底,还是有的政府工作思路没有打开,仍然拘泥于传统的工作方法。殊不知,时代在变,那种“以不变应万变”的工作思路早已经没有了市场,如不及时转变,必将影响到政府的公信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与时俱进”的工作方针。在实践中,这一方针的真理地位得到了确立。相信政府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继续坚持“与时俱进”的工作方法,能够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充分发挥官微的功能,及时向民众公布政务信息以及重大事件的真相,多接地气、多亲民众,树立政府的良好形象,切实维护好政府的公信力。

作者:灵诩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