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紧日子”和百姓“好日子”的辩证关系

作者:唐林霜

广西区本级公务接待费降33.71%,压减资金多用于扶贫和改善民生。

湖北清理违规公车1073辆,更多公车用于普通工作人员日常工作。

海南万宁三公经费节省近两成,公务开销小气,民生投入大方。

(人民日报  12月18日)

又是一年岁末时,各级政府也开始了一年一度的“秋后算账”:广西、湖北、海南所取得的可喜成绩不仅是对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大力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最好答复,更是提交给广大群众的满意答卷。其中,海南万宁市委书记在采访中说得好,“‘三公’”浪费,哪怕不多,也毁形象。民生投入,哪怕不大,也能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还能使百姓的生活发生很大的变化。”这句话看似平实,仔细琢磨却能发现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三公”浪费,哪怕不多,也毁形象。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体现了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蚁穴对堤坝的毁坏看起来是那么的微不足道,相对于牢固的堤坝可以完全忽略不计。但是当蚂蚁达到一定数量,堤坝上的蚁穴成千上万之时,小小的蚂蚁摧毁牢固的堤坝就不再是什么耸人听闻的事情。三公浪费就算再少,集合全国也是庞大的数量,况且在群众的眼里浪费本没有“多与少”的差别,只有“浪费可耻”的观念,以及对于“公家浪费”的无尽批判。一个个蔑视的眼神,一句句批评的话语,汇集起来就是“水亦载舟亦能覆舟”的恶果。“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广大的党员干部只有时刻谨记自己就是政府形象的代言人,自己就是百姓心中的“父母官”,才能说好话,干好事,才能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惯性思维。

民生投入,哪怕不大,也能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还能使百姓的生活发生很大的变化。”

民生投入不是非得要搞得惊天动地,才是造福百姓,还徒增“政绩工程”之嫌。“民生投入”就要秉承“勿以善小而不为”的思想,“善小”不是“不足道”的,“善小”也含“大义”。更何况民生投入本是政府份内之事,“行善”之说也根本不成立。政府少浪费一张纸,少吃一餐“公家饭”,积少成多,将钱用于改善百姓生活,哪怕是黑暗街巷的一盏明灯,贫困儿童一双适脚的鞋,还是残障人士的一副拐杖,都会得到群众的认可。过“紧日子”,让群众过上好日子,才是当前政府应该树立的行政理念,只有过“紧日子”才能厉行节约,制止浪费,只有过“紧日子”才能促进反“四风”、转作风。 “积跬步以至千里”,群众生活才能实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