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曦:不要让“面子”伤了“里子”

作者:王晨曦

 近年来,政府为了政绩工程而劳民伤财的新闻屡见不鲜,“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被社会各界普遍诟。诸如给荒山刷绿漆、给道路修围墙的事件,让群众不禁想问,这样的政绩工程有什么意义?一些违背科学发展、盲目铺摊子上项目的行为,也让群众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为了更好的进行党的群众路线,针对“面子工程”的问题,四川省加大力度,从源头上加强管理,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更多用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上。

自古以来,官员们都希望能干出良好的政绩,为一方百姓所称赞。但是,当“政绩”被添加上“工程”后,性质却发生了变化。以浙江永康建设“新农村”为例,荆山夏村被列为新农村试点村,然而当地政府不考虑实际情况,拆迁旧屋占用良田,统一建造村民别墅工程。首批已封顶但尚未完工的111幢别墅群,又因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成了烂尾楼,村民怨声载道,本是一件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的的优质民生工程,到最后却极大的浪费了土地和资源。这样的“面子”工程,不仅会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会让群众质疑政府的作为。可谓是,为了“面子”,伤了“里子”。

这样的“面子工程”、“政绩工程”的大量存在,反映出了当下官员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政绩考核的标准存在偏颇,只强调经济发展,忽视了民生、环境、教育等方面的考量,许多地区的官员为了在政绩考核中取得良好的成绩,不惜砸钱建造政绩工程。二是部分官员本身的思想觉悟不高,没有一心向着群众,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只想创造自己今后仕途的“政治资本”。三是监督机制的缺失。群众缺少了解当地财政使用情况的途径,难以参与到城市建设中,其他相关的诸如国土、税务、住建等部门也没有尽到监督的义务。这些因素都使“面子工程”越演越烈。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将大力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特别是加大了除GDP增长以外,经济、社会、环境保护、人民生活等综合发展的考核指标权重,这一新的“指挥棒”将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巨大。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各级官员更要从根本上遏制“面子工程”,改变自己的政绩观。

俗话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各级领导干部要真正履职尽责,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既要看经济建设成果,又要看社会进步;既要看硬环境的加强,又要看软环境的改善;既要看经济增长的总量,又要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领导干部走好走稳了群众路线,真正把心思放在为人民办实事、谋实利上,才能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需要的领域和项目中去,才能创造出应有的贡献和成绩,做出人民群众认可的政绩。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