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张小龙饭否日记,让我们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微信之父

Allen 是个低调到可怕的人,迷の男人。

文/邓棵

Allen 在饭否上的名字是 gzallen,广州艾伦,头像和他早已清空的微博一样,来自于 Leonard Cohen 一张名为 Recent Songs 的专辑。gzallen 其实并不是 Allen 注册的第一个饭否帐号,早在 07 年 6 月 4 号,他就注册了一个叫 allen 的帐号并写了 454 条饭否。饭否被封后这个帐号也就弃用了,直到 2010 年 11 月 26 日(饭否恢复运营第二天),和菜头把他拉来注册了 gzallen 这个新号。从那天起直至 2012 年 4 月与和菜头一同离开饭否,他一共写了 2359 条饭否,他的微信版本也从 0,变为了 4。

于饭否写日记的这一年半的时间里,几乎没有人知道他就是张小龙。

没有人察觉到他就是那个一个人熬着夜就撸出了 Foxmail 这种神级产品,又正凭着一己之力让微信成为月活 6 亿产品的灵魂人物。

没有人怀疑过他只是一个喜欢玩 Osmos、喜欢用 Instapaper 和 Filpboard、憎恶微博,关心着 Apple 产品和 Twitter,一个平淡无奇的、熬夜成瘾的、半夜听歌又抽烟到 4 点半还不睡觉的、使用着 gzallen 这种完全不会给人留下任何印象的昵称的 iOS 程序员。

对于这样一个沉默战士,和菜头发表过一次不具名评价:

看见别人家院子里的怒马即将破空而出,踏杀天下人,却无人知晓,自己还是觉得很欣然。
2011-05-26 00:34

时间过去了 5 年,现在你已经找不到 Allen 这个人了,你找不到他的微信,他的微博、知乎、Twitter 和 Instagram 也早就不再更新。微信已然从被指责抄袭 Kik、Talkbox 的阴影中走出,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产品,成为了国家级互联网战略性杀手锏,allenzhang 这个 ID 已经被腾讯高级副总裁张小龙取代;名为 gzallen 的饭否帐号也早就被人遗忘在角落里,如果不是王兴用你们点外卖住如家的钱养着部署着饭否的服务器,可能连这个角落都没有了。

时间过去了 5 年,微信红包照片再次点燃朋友圈,不出意外的话除夕之夜张小龙还会在朋友圈里放一把火。王兴对此评价说,「想起 CNN 创始人泰德特纳在自传里曾略带夸张的炫耀:我可以在一个小时之内使亚特兰大全城烧起来。」冯大辉说,「毫不夸张的说,微信是中国互联网过去五年来的唯一一款世界级的创新产品。」中国的互联网,人们迫切需要一个乔布斯一样的神话,此刻的张小龙已经被人们推到了这个位置,然而他却成为了一个迷一般的神。如果不是年初的首次公开演讲,可能很多人对他的认识仅仅还停留在知道名字上。这位低调的湖南人的身上贴满了这样的标签:沉默寡言、谦虚纳言、玄学、腾讯的战略威慑武器。

时间过去了 5 年,怒马早已横扫战场、踏杀天下人,这个神话背后的秘密,就是没有秘密。在 Allen 的饭否,你看到的是一个完整的、自由的、真实的 Allen,会聊天、会卖萌、会抒情、会写诗,会写段子、会谈论产品,会随手拍照,还会骂人。

马了个壁的。
2010-12-17 00:07

没有烟了。睡去。
2010-12-17 03:19

哥做的不是产品,哥做的是发挥潜力的自由。
2011-01-28 00:48

在这里,你会目睹微信这个产品从无到有,因为这里记载了他打造微信 1.0、2.0、3.0、4.0 的所有思想历程。他会为微信是否该有已读未读态,从 2010 年一直纠结到 2011 年;他会每天关心人们怎么用 Talkbox、Kik、Whatsapp 和米聊,他会在微信第一个版本发布半个月后就想到开发基于 LBS 的功能,他会面无表情地 mark 着微信的数据,2 亿 / 天,4 亿 / 天。

第一个app终于于昨晚提交了上架申请。
2011-01-13 18:27

考虑到多数人可能没有饭否帐号,张小龙饭否摘录已经以附录的形式附在文末。

我很开心看到并分享这一切,因为这个产品最终成功改变了大众的沟通方式,也因为这个产品没有被其他产品经理接手。我更开心,在这样造神运动结果的背后,其实是一个鲜活的、孤独的、认真的人,他让我感觉亲切,不仅因为他长有一副憨厚的大叔脸,不仅因为他与我同籍,更因为他就像是你,像是我,像我们身边的每个人。

If you don’t have a WeChat, well, you don’t have a WeChat.

以和菜头的一句话作为结尾:

如果世界上又出现了什么新鲜的 App 应用,
在发布后的 48 小时之内,
如果你也下载尝鲜,
可能你会遇到个名叫 Allen 的人,
如果这人沉默不语,甚至连头像都没有。
那么你也许已经遇见了张小龙。

张小龙饭否摘录

张小龙谈自己

gzallen是机器人。
2010-12-15 16:27

我进到饭否就说饭否上该说的话,进到微博就说微博上该说的话,回到办公室就说办公室该说的话。我不敢说自己有想法了,想法全是环境催生出来的。
2010-12-27 15:11

我智商高的时候,情商就低。情商高的时候,智商就低。两个一样高的时候,我就双高了。
2010-12-29 01:20

to be a better man
2011-01-21 17:50

这么多年了,我还在做通讯工具,这让我相信一个宿命,每一个不善沟通的孩子都有强大的帮助别人沟通的内在力量。
2011-01-23 01:54

等我老了,我希望拥有leonard cohen的声音。
2011-02-04 00:31

我为什么能起得这么早?
2011-02-18 10:30

哥喜欢的不是产品,是战争。
2011-05-13 15:27

人要成功很难,比成功更难的是,知道自己的成功是偶然的。
2011-05-13 15:28

Think Different!我经常用这句话来提醒自己,我没有乔老爷的才,一定不能因为要think different而走火入魔。
2011-08-25 23:27

面试产品经理,所有技能合格后,要问,你喜欢摇滚吗。回答否的,就算了。
2011-09-14 14:51

我在生活上不是一个有洁癖的人,但对待产品却分毫必究,介大概就是传说中的精神分裂吧。
2011-09-19 21:50

看到和菜头爆料腾讯,那个张什么龙貌似牛X闪闪啊,有空要去拜访一哈
2011-10-19 13:12

石头剪刀布是我的杀手锏。mark。
2011-11-04 03:04

多少艰苦不可告人
2012-04-01 18:43

张小龙写诗

此恨绵绵有时尽,花开花谢无绝期。纯拼字。
2010-12-19 01:04

古今多少事,尽付笑谈中。如今多少花,都在风雨中。
2010-12-22 02:32

去年今日此门中,回眸一笑百媚生。拍照秘笈。
2010-12-27 16:01

春花秋月有时了,冬虫夏草无尽时。
2011-01-17 19:46

张小龙写段子

你强烈反对的,一定是你自己也拥有的。—艾伦仁波切
2010-11-28 02:02

距离就是,你发一条微博,这条微博要途经北上广,进出九九八十一台路由器,中间还要被拆包解包合并包,被两百个CPU进行过处理,再显示在我的电脑上。而你明明坐在离我几米的地方。
2010-12-22 15:54

古人爱月,今人爱日。古人借月抒情,今人日日抒怀。
2010-12-23 18:24

需要多么强大的内心,才能看破红颜啊。
2010-12-26 18:59

月亮代表我的心,意外怀孕怎么办?路边野花不要采,意外怀孕怎么办?怕什么戒律清规,意外怀孕怎么办?树上的鸟儿成双对,意外怀孕怎么办?
2011-02-13 01:25

更快,更高,更远。不是奥林匹克,是蚂蚱。
2011-02-15 23:33

多情之人看到情薄,多事之人看到事多。
2011-02-25 01:55

萌是第一生产力。
2011-10-15 06:29

张小龙谈产品

还是你们用户爽,哪里爽到哪里,苦的是做互联网的,要整天分析你们的阴暗心理好让你们更爽,还不能明说。
2010-11-27 23:18

一个产品,要加多少的功能,才能成为一个垃圾产品啊!
2010-11-27 23:24

如果说产品做的一切都在满足用户的虚荣,热闹,逃避,贪恋等,那么,大众同样都有受虐的心理,为什么不做一款产品去虐待他们?
2010-12-06 00:47

网络尚未普及的时候,产品必须依靠功能多来取胜,并且产品是自成一体的。网络普及后,才催生出一种新的产品形态:产品极简,反而有利于在网络这个大生命体中自我繁衍,并且产品是面向连接的。
2010-12-15 16:03

好的网络产品,必然是无法预料其会不会成功的。成功的产品,刚好是“碰巧”成功了。但这个碰巧并不是创造者的运气,而是,这个产品刚好能在网络生命体中生存和繁殖。就像我们无法知道一个小孩为什么成长如此迅速一样,我们无法知道一个网络产品为什么会成功,即使做的人,也应该感谢主。
2010-12-15 16:06

一个被人预见必然会成功的产品,必然会是个失败的产品。成功的产品是不能预见的。至少,是不能被人所预见的。机器来预见还有可能。
2010-12-15 16:11

漂流瓶让我体会到群体的伟大:它的行为模式在我们的预想之外,我们自己也无法完全理解。如果非要分析,倾诉和期待回应(交友)还是第一位的。
2010-12-16 01:56

让人没有成就感的是,我们随便搞一个简单的游戏,比如扔石头看谁扔得远,都会参与者众。如果再辅以按省市区排名,就会火爆。
2010-12-23 14:35

互联网产品应该是由用户推动,而不是产品经理来推动。产品经理的作用只是找到四两拨千斤的地方稍微用点力。这方面,饭否给了个表率。这么久以来,他们只是添加了“测试版”三个字,其它什么都没变。对此,我很感动。
2010-12-25 18:14

流通正在取代内容本身,内容变得更小更方便传播。mp3取代唱片,微博取代书本,短信取代信件。我怀疑有一天,微小的内容也没有了,大家直接通过网络交换荷尔蒙。
2010-12-27 13:26

整天将KPI挂在嘴上,以KPI为目标来工作的leader,都是不合格的,庸俗的,没有想法的,令人痛苦的,无法言语的。
2010-12-27 15:27

同意。请各部门按此落实执行。转@和菜头 公司里,凡是有老板参加的会议就拼命发言的人,凡是有抄送老板的邮件就拼命回复的人,直接炒掉根本不会影响任何业绩,而且团队的开心度上升了。
2010-12-31 17:19

你问我们和竞争对手比有什么区别,我说我们没有他们那些臃肿艳俗的部分。
2011-01-02 15:20

如果有这样一个网站,号称数据放在月球,服务器放在卫星上,太阳能供电,永久运行,100年没问题。因此,你写的任何记录都会永久保存。不知道会不会很多人去用。
2011-01-04 19:31

每次看到我们产品中提示“xx操作已成功完成”“消息已成功发出”的“成功”二字,我就很头大,说了很多次还是出现,今天就下死命令产品中不可以再出现“成功”二字。我有文字洁癖,还是走火入魔了。“消息已成功发出”,搞得好像还有不成功发出的消息似的。
2011-01-17 15:28

从众多的kik模仿犯来看,国内基本没有从用户心理考虑产品的产品经理。除了模仿,他们的创新也是意淫。
2011-01-17 17:42

心有千千结,每种结都是一个产品。关系千万重,每种关系都是一个产品。未来世界,应该是每个人都会做一个十个用户的产品的时代。
2011-01-18 12:41

在两列火车擦肩,就要相向而过的刹那,他和她掏出手机,挥舞,终于,他们交换了微x号码。广告就这么拍了。
2011-02-17 00:52

互联网产品,好友是如何来的?必须是用户自己手把手拉来的。任何的批量好友导入,都是收效不大的。
2011-05-18 03:12

互联网的最终目的,是让关系学见鬼去。
2011-06-16 19:44

赞同。转@和菜头 要提防那些Blog写得好的产品经理,因为在Blog上花的时间越多,在产品上花的时间就越少。原来还以为有例外,现在看起来无一例外。
2011-08-08 22:06

做产品,就是跟用户谈一场恋爱,否则只是一场商业交易而已。产品人是多么的博爱啊。
2011-08-26 18:32

大部分的所谓创新,都是把问题搞复杂化而已。
2011-11-07 03:48

人是环境的反应器。微博像是一个环境,但它不会主动刺激人,所以是个伪环境。到微博看东西是不人性的,哪有到环境里逛逛再决定做什么的,那不叫反应。而是当环境发生了点什么事情刺激到人了,人做出的行动才叫反应。所以,微博之后,将是推送。
2012-03-05 02:44张小龙与和菜头还有更多长篇累牍的版聊讨论产品的内容,篇幅限制恕不逐条摘录,请玉步饭否。

张小龙谈微博

“微博让人变傻”。今天一起吃饭的朋友也这么说。其实微博本身不会这么厉害。
2010-12-14 16:30

他人即地狱,那么,微博是地狱的复数。
2010-12-15 16:27

微博是洪流,看似波澜壮阔,里面都是沙子。
2010-12-16 13:21

微博是个穿衣服的地方,饭否是个脱衣服的地方。
2011-01-06 12:44

开复竟然写了本《微博改变一切》的书。我很佩服他竟然能就微博写出那么厚一本书出来。
2011-01-11 19:33

微博和饭否都是蒙太奇,但微博的镜头太过花哨和表演,饭否更纪实。
2011-01-15 02:01

饭否上能看到很多真实的情绪外泄,不像微博都是围观别人的苦难和炫耀。
2011-03-06 17:16

新浪错失了最好的一次机会,就是做微信类东西。
2011-05-21 14:41

突然我明白了,那些微博上收听一个人还要弹个框的烂体验,真实意图是,提高用户的收听门槛,让用户以后逐渐畏惧收听,来保持timeline的清爽。
2011-07-18 18:28

其他

每次看到知乎上人在讨论为什么启动画面是一个人顶个球,我就很乐。
2011-09-20 18:08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张小龙:微信的盗梦十诫

大学同窗回忆印象中的张小龙

微信诞生记1:张小龙给马化腾的神秘邮件

张小龙能否抵住内部过分消费,对微信关乎生死

腾讯正在通过“微信”走向伟大,张小龙是腾讯的“中兴之臣”

您可能还喜欢…

1 Response

  1. 作者:小瀑布 / 秦朔朋友圈ID:qspyq2015

    上周一,我去广州参加了2018微信公开课,第一次近距离看到张小龙真人。对很多工作和生活都在微信里的人而言,我不知道这感觉像不像类似去“朝圣”的。我们高频地活在他制定的游戏规则里,所以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尤其重要。

    偌大的舞台,没有PPT,没有人报幕,聚光灯下他默默出场,微信公开课今年已经是第三年了,此前没有任何宣传预告中说张小龙会出来演讲。他静悄悄的,多年没有接受外面记者的采访了,可能连省政府领导找他他都不会出来应酬。一个没有什么应酬的人,做着中国最强的社交工具。

    当天,媒体同仁们,没等腾讯公关部给现场速记,就在会场上敲打出张小龙的观点,冒出来很多热气腾腾的稿件,抢时间抢热度,生产速度惊人。上周大概有数百上千篇文章在不同平台发放,集体制造了一场“张小龙”式的狂欢。在微信朋友圈里,在现场的和不在现场的都在说着这位产品神人的金句和观点。左一句小龙,右一句小龙,显得很亲近,很“朋友”。张小龙,从这个层面上,被动地接了不少地气,少了一点神秘感。

    孤独者

    张小龙,1969年12月3日生于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洞口县出过一个有名的人,叫蔡锷——中华民国初年杰出的军事领袖,他清癯儒雅、劲气内敛、高洁自守、捐生纾难。蔡锷小时候很刻苦,读书都会读到深夜,油灯尽了才睡觉。据说,作为蔡锷同乡的张小龙读书也很用功。小时候,孩子们都在玩,他在孤独地看书。

    1987年,18岁的张小龙顺利地考入华中理工大学(后更名“华中科技大学”)。在理工科院校的男生挺孤独的。张小龙是当年中国最早学C语言的一批人之一,他能够每天一起床就骑车到珞珈山上的实验室,在386电脑前坐到深夜12点。工作后,他在业余时间花了几个月时间写了一万多条代码,写出了免费共享邮件客户端软件Foxmail——1997年1月,Foxmail 1.0 beta(英文版)诞生。他的孤独使得他一个人的效率就顶一个团队,起初没人愿意一起干这个辛苦且不赚钱的事情。

    为了亲手塑造的这个作品,他还彻底辞职,为了更好的用户体验,他全心全意维护软件,代价是没有收入来源。

    软件一旦写成,从0到1完成之后,进一步完善,也就是要实现从1到N,就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需要搭档(甚或灵魂伴侣)和团队,一个人是做不成的。2000年4月18日,张小龙以1200万元的价格把Foxmail卖给了博大公司后他去了西藏,后来一度在江湖上也销声匿迹。

    2005年3月16日 ,腾讯从博大手里买来了Foxmail。孤独的天才张小龙,终于有了那个“人生伙伴”马化腾。马化腾让他专心搞研发,不必承担零碎的事务性工作。开始的第一年他们反复磨合,随后,他潜心花了两年时间,找到并解决了一个痛点,使得邮箱能够发送2G超大附件,这激活了大量休眠账户,到了2008年,QQ邮箱获得新生,成为腾讯七星级产品。

    当幸运来临的时候,他才敢放肆一点自己的爱好,比如他喜欢《蓝莲花》,就买下许巍的版权,挂在QQ邮箱入口;他还放了海子和马丁•路德•金的诗。后来,他又经过很多尝试,阅读空间、邮箱广播等等。2010年9月,QQ漂流瓶上线,张小龙将自己孤独化作了产品,一个内敛而深刻的人是能真正体会人们内心深处的孤独感的。他试图通过陌生人社交来迎合众人的需求,漂流瓶很快每天发送量能达到1亿次。他的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有很多时间面临困惑、不安和焦躁,在这个社会和人际里浮浮沉沉,这让他更了解人性、人心和人生。2010年是他创新高度最强的一年,很快,他投入了微信研发。

    2016年10月22日,清华管理全球论坛上,钱颖一对话马化腾,马化腾说,微信最初就是一个邮箱。微信其实是邮件,是个快速的短邮件,只是它快到让你以为不是邮件。微信真正的启动是因为语音,按了就可以讲话,录音就出去了。有这个功能之后,微信迅速就火爆了。它把很多不习惯手机打字的高管变成了微信用户。张小龙的创新是一脉相承的,他对邮箱的近20年的理解充满了生活哲学。

    2011年1月21日,微信1.0上线。一个孤独的人在庞大的蓝色星球外。每个人都孤独且平等。

    重构市井

    张小龙的脸庞轮廓有点深,眼睛有点大,所以是帅气的。他的身材也是中等,不胖不瘦,骨骼也不显大,没有一点中年危机的世俗相。他的微信头像是只绿色的青蛙,名字叫Allen。

    我一直不知道怎么写他才好,从哪个点切入,因为写他的人实在太多。直到有一天我上班路上等红灯的时候,一辆O2O平台的货运车从我身边开过。

    十几年前我一个人住,需要搬家的时候总是很苦恼,我其实是个挺内向的人,不好意思向朋友开口帮忙,更不认识搬家的工人,只知道念书工作,完全不懂市井生活。换到现在,打开APP,预约一下就可以,省去了很多“人情世故”。我想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很多时候是在重构市井。你不需要什么人都认识,你不需要做到面面俱到、左右逢源,你一个人可以活得很舒服,很便捷。

    市井是什么?《管子•小匡》里说“处商必就市井”。市井文化是一种生活化、自然化、无序化的自然文化,它是指产生于街区小巷、带有商业倾向、通俗浅近、充满变幻而杂乱无章的一种市民文化。它反映着市民真实的日常生活和心态,表现出浅近而表面化的喜怒哀乐。

    一个没有应酬的人做着中国最牛的社交平台,在服务近十亿的用户时,超级产品微信没有变成一个超级市场,它仍坚持着简单、清澈的页面,简单直接地解决用户所有的问题。

    一个人来到新的城市,要建立新的社交关系,适应不同的市井气息。这些对于原本就孤独的人,需要巨大的成本。但是现在,他只需要认识微信里站在地球上的那个孤独的人。

    认识了“他”,可以找到帮你打扫房间的阿姨,可以让外卖骑手1小时内送来午饭,可以足不出户订到全城的演出门票,可以缴纳自己上周闯红灯被罚的款,可以扫一辆单车、叫一辆汽车,可以安心地献出你的爱心给需要帮助的人……

    微信中,简单的几个界面重新构建了新的市井,更适合孤独者的市井,属于用户自己的市井。其背后是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中,与行业内诸多佼佼者的通力合作。

    在它重新构造的市井中,有着微信自己设定的规矩,没有强权,十分平等。这种平等无论是对每个用户,还是对微信每个合作伙伴。

    微信已经成为近十亿用户的国民级产品,有着极大的决策权却并没有侵染“江湖大哥”的俗气。初心仍在,仍贯穿于微信的每个细节。

    技术爆炸,信息爆炸,用户爆炸……但张小龙和微信,却没有一点膨胀。好像一场热闹的聚会中,一位精英孤独地站着,散发着一种独特的气质。

    PC时代,我们安装软件要提心吊胆,生怕一不小心就被“捆绑”;卸载时,又被如生离死别般的挽留措辞祈求着:求求您,别删我。很多产品有一种强硬祈求的气质,一种低姿态的驾驭。但微信不同,从一个字可以洞察张小龙对他数亿用户关系的定位——“你”。

    现在很多产品对用户的称呼是:“您”。 “您”,是尊敬,但有距离。微信用的是“你”,与用户走得更近,显得更平等,亲切,将“您”下面的“企图心”干脆地去掉。

    交朋友,不能为了利益用尽心思,去讨好,去迁就,去祈求着用户做些什么。而微信最开始时的初心很简单:好用。它与用户的关系也是平等的:不迁就你,也不迎合你。没有太强的控制欲,把用户的需求简单直接解决掉就足够了。

    他想要大家“用完即走”。这个是他三年的微信公开课都在说的词。

    2016年,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他穿着衬衫,外面套着一件淡蓝色毛衣。他说以前他觉得参加会议是浪费时间。这样的“市井”,他也在适应。他讲了蝴蝶效应,那时候“谁是你微信第一个好友”刷屏,服务器撑不住了,造谣就出现了,然后微信支付解绑的量很多,后台也要崩溃了……他说,他们其实很累,他们是服务者,并不是驾驭者、控制者。张小龙在这一年讲的是微信的四大价值观:“一切以用户价值为归依”,“让创造发挥价值”,“好的产品是用完即走的”,以及“让商业存在于无形中”。他说,为什么微信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因为小小的疏漏就会有很可怕的蝴蝶效应。什么是互联网思维,他最重要的是以用户为中心,简单高效。

    他们会小心翼翼地保护着你的体验,因为得民心者得天下。会有多小心?微信用户数庞大,有着无数的需求,其中不乏呼声很高的功能。比如有人曾建议微信要优化图片质量,技术上调整些参数便可迅速上线。但微信要平衡带宽接受范围和最佳优化效果。而找平衡的过程是复杂的,也很可能寻找很久后的决定是:不做。

    对于张小龙,选择不做什么也许比选择做什么更重要。他不是喜欢“淋雨”,只是在寻找一把满意的伞。在找到之前,他不在乎打湿头发。

    因为他是孤独者,所以他更害怕失去。他说,他不能让微信的人有特权,比如朋友的数量、多发送的权限,链接功能等,他说在微信里不能有攀比,这样会不均衡。他想让每个辛苦付出的人才能获得粉丝。他喜欢google的理念,“搜完就走”,他讨厌诱导分享。他觉得朋友圈应该互利,而不是充满引诱和欺骗,只有一方得利。他似乎想重构整个市井文化,他不喜欢资源交换,他想要创造新价值。

    “佛系”的孩子

    “我自己在游戏里面获得了一个称号,叫‘无聊大师’,像上个星期我打到6000多分,我发现我又获得了一个称号叫‘立地成佛’,一不小心变成了佛系。”张小龙调侃了自己,2018年的演讲比前两次幽默得多。

    张小龙说,做一个好的事情并不是克制什么,而是要判断什么样的事情是该做的?什么是对错,这样一系列的判断是很理性的过程。

    “对微信来说,我认为我们每天在做的选择里面都遵循一个标准,就是这个事情是对的还是错的,而不是说它是不是符合利益最大化。”

    关于对错,如果做产品只是从利益的角度出发,可能会让产品越走越偏,变成它里面都是利益的堆砌。张小龙认为,这样会失去产品更本质的东西,坚持这种本质,就像在繁杂中坚持孩童的单纯和判断对错的能力。小孩才分对错,大人只看利弊。但张小龙像一个简单、纯粹的孩子。

    你可以看到,他拥有不可替代的决策权,且他很珍惜决策权,并且在这个选择权上花了很多功夫巩固自己的哲学理念。哲学家的思考不会是如何解决温饱,微信团队的考核从不去设定达到多少用户数或者实现多少营收,能够有足够的底气,是因为腾讯给了极大的支持,支持庞大的微信仍然以工具而非生态去定位。

    他在这次提到,微信是个工具,希望是互联网上最好的工具;小程序是万事万物的语言,用完即走,走了还会回来;微信公众号APP即将上线;赞赏会恢复并将直接触达作者而非公众号;微信订阅号不会做信息流;微信不会看用户个人的聊天记录;不允许第三方做用户诱导行为;好的产品自己会说话;做对的事情,而不仅是价值最大化的事情;坚持继续去中心化;将探索更多线下生活场景……

    小程序、企业微信、智慧零售,这些是张小龙的“术”;尊重用户、不去感动是他坚守微信的“道”;张小龙和微信的产品哲学即为“佛”。

    他的思考像庖丁解牛,在每个细节里自由游走。他说人们在微信上每天用2个小时就能处理的事情,为什么要多那么多碎片的时间。他们有自己的技术幽默——微信顶端下拉现在会出现小程序,继续下拉,下拉到不能再拉,写着——“这不是入口^_^”。如果你无聊,继续拉啊啦,他们还会跟你开玩笑——“拉这么多,你想干什么?”这种技术式的幽默,像电影的彩蛋,就像一个程序员的深层的调皮,也是一种,我的地盘我说了算的宣言。他确实伟大,你暂时还离不开他。尽管,他说要尽可能多的时间离开他。

    我们都在俗世的市井中,既然免不了,那就重构它。这是孤独者最好的建树,自由、平等与爱,多一点,平衡一点。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