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强望京SOHO 3Q聊天会:创业就看你有没有高招把别人变懒!

互联网+与创业那么热,到3Q和小伙伴们聊天的任志强任总有木有什么炮弹让大家冷静思考呢?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讯  望京SOHO之前先后举办了对话李开复创业该具备哪些条件? 王功权和潘石屹谈的六个创业箴言等活动。而5月13下午任志强在望京SOHO与很多朋友聊公益、聊地产。期间任志强不仅解答了很多地产问题,还为很多创业者解读了创业做产品之道。

互联网+这么热,年轻人要不要创业呢?

第一、你创业前得先想好人生的路要怎么走?

第二、你有没有高招可以把别人变懒?

你创业之前得先想好你的人生的路要怎么走,你的人生价值观体现在哪儿?书不读完就去创业?这样真的好嘛?你得想清楚你要干什么!企业家有四个责任:承担财务风险,组织社会各种资源,创造社会价值,推动社会公平。比如大家要找资金呢?怎么找呢?于是,社会上成立了好多咖啡吧,这就是组织社会资源的一部分。

最好的创业想法就是你把别人变懒了 。最直接的例子:

以前的照相机有快门、光圈等很多东西,然后傻瓜照相机出现了;以前胶卷相机还得洗胶卷,然后数码相机出现了;为什么滴滴打的(车)出现,因为大家懒啊;为什么马云能成功,还是因为大家懒啊;比尔盖茨,快递、电动汽车、无人驾驶飞机都是把别人变懒了!

懒不是把别人变成懒汉,而是减少不必要的时间,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这要你就有时间把别人变懒!

你没想法创什么业啊?捣乱了!

创业者赚了钱是应该买房,还是拿钱继续创业

企业家们想的往往是,我这个企业现有的状态是不是能长期生存下去!解决了这个问题那钱才能买房子,反正千万不能买股票。那为什么年轻人想要买房子呢?想要先安生立命然后再创业,这也是可以理解的,这关乎人生的选择。资金如何用,利润如何分成,先安家还是先把事做好,你的人生价值体现在哪儿?这都很重要,你的选择体现你在社会的价值在哪儿。

难道我们的经济要靠互联网来带动嘛?

最简单的道理,

一个公园,一张门票30元,每年一万人游览,赚30万。

一个公司用40万承包了这个公园,公园一分钱不花还赚了10万。

这个公司把门票降价到1块钱一张,门票便宜了,来了20万游客。

有了20万流量后,公司找到印刷厂说,1块钱的门票上你印20万张广告,印刷公司支付了20万。

公司又找到广告公司说我们有20万流量,你立广告牌子吧,又赚了20万。

虽然这个公司把门票钱减少了,但是还是稳赚了,而且大家都很开心。羊毛出在猪身上,羊没出现,猪是谁呢?是终端买东西的人。

经过无数次转换,每个人都受益。这就是互联网思维。

长远来说,互联网会带动整个国际的经济发展,推动世界的革命。

从蒸汽机的出现 、电气化,到现在的信息化、智能化这些都是重大的世界革命阶段。互联网是解决了智能化的基础。下一次革命可能不是互联网,而是机器人的人性化,有可能蓝牙的发展会超越微信,可能未来还有我们没想到的“黑牙”出现,以后就是这样的一个替代过程。

怎么样,任总讲解的是不是很精辟!两个小时的分享真的不太够!


(小Q:看,主持人姚长盛老师也举手同意!)

感谢今天来聊天的小伙伴们,合影拿走,不谢!

另外送上任总表情特写一套,筹齐试试召唤神龙哦~

快到3Q邂逅大佬吧!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潘谈会:潘石屹对话李开复创业该具备哪些条件?

潘谈会:王功权和潘石屹谈的六个创业箴言

SOHO拥抱互联网 潘石屹牌O2O长什么样子?

搜狐跑步上线,张朝阳携潘石屹周韦彤黄奕郎永淳黄健翔开跑

华远地产任志强:未来社会,“女神”会比房子贵

如何做一台让任志强满意的手机?

您可能还喜欢…

7 Responses

  1. 口袋说道:

    1. 实在的就是中国不想总是在别人制定的规矩下做事,想自己另立规矩。其实像这种基金类银行其实已经很多啦,像亚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行,但是中国在其中的话语权不多,很多想施展的措施实行不了,也就是我想干神马,都不让弄,所以我现在要自己搞一个。

    2. 从维护中国国内人民生活水平方面也是有考虑的,中国从改革开放以后经济不断高展,基础建设的兴起也带动了一批企业的诞生,特别是基建、钢铁等工业。现在国内基建差不多了,不需要这么多企业了,大家就到国外发展,最好搞个国际企业干干,但是人家国外又没那么多钱怎么办?刚开始的时候有以物换物的交易(大家可以自行百度泰国大米换高铁),中国想发展,这么原始的交易手段都用上了,感觉政府还是蛮拼的,但是那些东西弄回来没有现金实在,但是直接垫资又怕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别到时候别人一个政党轮替就把项目停了(缅甸、斯里兰卡)。最后想法设立一个银行可以给你借钱,还能收利息,多好,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多好,明白这就是你想搞基建,就可以来贷款,众所周知,亚洲基建最好的企业还是中国(说的是整体)。这样就不怕国内产能过剩的企业走不出去了,而且给你借钱你还不好赖账,我们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可好,几十个国家都在呢,有那个国家敢冒着得罪这几十个国家的危险,不履约按时还钱!

    3. 从国际政治格局上来讲,亚投行可以为中国带来更多的盟友,最起码有些国家明面上不敢公开反对中国,搞得好的才投资,你想从亚投行贷款,总不能把这个最大的股东得罪了吧。说到这我说下 亚投行的股权结构(知乎上看的,不保证准确性):亚洲占75%,其他国家占25%,亚洲国家的股权按照GDP来划分,中国虽不及南亚的总和,但也差不了多少,最后来说中国亚投行的股权应该占30%~40%,再拉上几个小伙伴,话语权一下就到了50%+,所以亚投行中国说了算,而且还没有一票否决权(相比较而言,亚行太不民主了,美帝国拥有至关重要的一票否决权)。预测亚投行在可见的未来为了争夺市场,会给出比亚行更优惠的贷款条件,前提吗,哈哈你懂的,要听我的话。

    4. 从人民币国际化角度来考虑,众所周知,目前的世界货币是美元,走到哪都行得通,那是别人家的钱,就像别人家的孩子,现在我们要把自己的孩子变成和别人家孩子一样优秀,那么有些事情就好办多了,这点上,中国比欧洲那帮政客高明得多,这个后面说。08年经济危机开始以后,美国就实行过好多量化政策,说白了就是印钱,反正赢了又不是自己花,是全世界人花的,导致美元贬值,中国这个美国债主和外汇储备国,损失也不算小吧,所以早些年政府曾经组织一大批公司企业去欧洲买技术神马的,有好多钱,记得那个时候法国德国英国老大都不断来中国访问,其实就是谈判要钱的。美国打白条(印钱)打得不是中国一个人的劫,美国的债主满天下,第二大债主就是日本,但是介于对美国有所企图,吃了亏只能往肚子里面咽。欧洲就不一样了,统一了欧元(除了英国这个搅屎棍),然后就叫嚣着欧元作为国际货币的可行性,中国都是暗中支持的,可以美帝看不下去,弄了下希腊,欧元就不断救市,也就软了下去。人民币要是能国际化,那就牛上天了,出国不用换钱了(当然这是YY的),就是中国印的钱可以国际间通用,我们买石油不用再换美元了,我们搞国际贸易可以本币结算了,这样做,也就不用给美帝交印花税了,到时候美国印的那些钱回归美国,将又会导致美元贬值。中国为此做的努力可不能不算小,中国牵头搞得组织也挺多的,金砖 国集团(金砖银行)+上合组织,别的我不太清楚了,剩下最大的就算亚投行了吧,都把帝国主义拉过来。然后一带一路,说好听点就是支援外国基础建设,发展国民经济,说的不好听点,我就是要当世界老大了,我要赚你的钱,或者我要让你欠着我的钱,用投资的方式控制别的国家经济政治等一系列(参考美国的马歇尔计划,到现在欧洲都还挺老美的话)。(额 这一部分超出范围了,就这样吧。)人民币国际化不关是这几点,中国在境外准备搞几个人民币离岸结算中心,与德国英国都已经签协议了,新加坡香港也都有,彻底抛开美元,这下美帝有的受了。

    简单来说”一带一路+亚投行“,是中国走着美帝走过的道路,来挑战美帝的世界权威,树立中国的世界大国形象。
    亚投行+"一带一路"=?

    原始社会最开始的交易使用的是以货易货的方式交易的,这种方法虽然不怎么好使也不能做到百分百公正,但是大家都能得到自己所想拥有的,这个以货易货的交易方式存在的时间远远长于货币交易(金币+银币+纸币),纸币到现在还不到1000年,在人类几十万年的历史长河中就是一小点,但这发明极大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在早发行的是我们的四川的交子(不懂的回去百度交子)。纸币发行其实依靠的就是得到大家广泛的认可(不管别人是自愿的还是被强迫的),那时候交子可以自由兑换金币银币的,黄金白银(其实最主要的是黄金,开采量少)其实一直以来都是硬通货,早期的纸币都是以黄金白银兑换券的形式出现的(金圆券,银元券这个大家都很熟悉吧),欧洲人发明纸币的时候,发行量是和自己黄金储量对等的,发明的初衷是为了便与交易,毕竟不能交易的时候背一大袋黄金吧,那时候的纸币可以随时去发行单位兑换等量黄金,但是后来黄金比较稀缺,发行量就越来越高,1.2:1,1.5:1,甚至有些地方没有黄金也发行纸币,美国始祖来自于欧洲嘛 ,所以他们的东西都是师承欧洲的,早期的美国比较惨,其实也不被西方主流接纳,大家都爱理不理,利用的时候用下,不用的时候甩一边,毕竟离他们太远了,但是很不幸,欧洲不是大一统的王国,不是一家人,当然有矛盾了,一战二战究其原因都是那几个国家搞起来了的,美国远离欧洲,所受损失不大,由于双方都有需求,美国两边押注,赚了不少黄金,你要听清楚了,赚的全是黄金,历史书上直说美国发财,发财无外乎占地、拿钱、拿物,欧洲都打得稀巴烂了,没有东西给他们,地美国也没参与怎么抢占,所以美国两次战争中拿的都是钱,而且是世界的硬通货—黄金,二战结束后,美国的黄金储备占到世界的75%。所以他们发行美元作为世界货币,而且二战后欧洲都要考美国援建,给你什么你就得收什么。美国发行美元,狠狠的发行,并以美国存储的黄金作为担保,同时规定各国政府(忘了是央行还是政府),可以拿美元从美联储兑换等量黄金,用黄金做担保,这一招太阴了,要黄金可以,你得先有美元,美元怎么来呢,不能和美国一样印吧(那是假币,美国不认),所以世界上别的国家都得用自己的产品去换美元,然后再让政府去换黄金,那段时间美国的确挺守信用的,二战后的三十多年内,欧洲各国黄金储备上升了一个档次。好事持续到1971年,美国清点金库发现,现在市面流通的美元远远多于黄金储备,要是大家都来挤兑,那美国政府未来100年(有些夸张,没计算过,只是估算)做牛做马都还不起那些黄金,索性,美国政府宣布,美元换黄金的时代结束了,反正美元大家都得认。因为大家家里都有储存外汇美元,要是美元垮台,那些国家也不同意(老子这些年不白干了),所以美元一直流通下来。更狠的是美国将石油结算定为美元,石油在工业时代,比黄金需求量更高,也算是现代的硬通货了吧。美元成为世界货币,有些国家有怨言,但是它也不能做为白纸,美元大家用得不喜欢,但是也不得不用。

    因为美元已经国际化了,别的货币国际化,那么世界对美元的需求就会下降,美元是美国政府对全世界人民打的白条,如果有别的货币可以代替美元成为国际货币,别的国家可以迅速将手中的美元出手,那些被抛出的美元,最后的归宿只能是美国政府,美国不可能连自己国家的货币都不认,那么美国印制的那些货币回流,导致美国市场的美元保有量远远超过市场需求量,想象建国前,国统区的金融危机,物价飞涨的状态,保守估计要是美元不能保持全球货币的位置,那么美国未来一些年都将是不好过的一些年。美国也不会闲下来等着我们发展,感觉最近会有一些事发生。

  2. 阿策说道:

    具体地来说:
    1.货币端-人民币国际化(尽管周行长一直称之为跨境使用)。某种角度来说是不得已而为之,08年吃了那么大的亏(四万亿某种程度上是吃了亏所导致的结果),吃一堑长一智总是应该的。
    那如何让一个国家的货币国际化呢?首先你本身得是贸易结算货币,这个从09年开始做了,目前效果还可以,但仅仅如此还不够。其次,你得有充足的以该货币计价的金融工具 ——09年开始香港就开始发点心债了,到现在其实整体发行规模还行,但是对于中国那么大的经济体量来说是不足为道。因此近期开始搞沪港通,把存量金融市场开放给世界,并逐步开放资本项目(近期开始吹开放QFII,进一步开放资本项的号角了)。其三其实是对外投资。不管最后的结算货币为何,中国企业在外资产占国内总财富的比例过低 (英国在1913年最高曾达到32%,其中当然有殖民的原因)。而且中国的双顺差仍然存在,这其实不是一件好事 – 名义上你是赚到了美金,但事实上你是美国人扩军备、肆意消费的最后借款人。
    那一带一路和AIIB在货币端的作用是什么呢?很明显中国会注资AIIB,并做主要的话事人。其次一带一路还有其他项目,可以通过国企和私企搭建银团投资,这在现在的中国已经司空见惯了。综其实质,要加强中国资本输出,增加人民币对外信贷比例,以及中国在多边国际组织框架内的影响力(SDR一直不批,中国在现有国际金融多边框架内受到限制)
    注:最新的消息 中国拟在亚投行优先鼓励使用人民币
    2.产能端- 其实中国从事对外承包工程,历史已经很久了。2014年合同额达到1424亿美元,新签合同更是到了近2000亿美元。很多省市都已经在这几年的省市政府工作报告内确定了对外承包工程的指标,作为一个重要的考核标准。而AIIB和一带一路只是一个更大的号角,除了承包工程以外,还有权益股权投资和贷款类项目,这样更好地进行劳务输出,产能输出、装备输出和重污染输出(对不起,没有一个发达经济体能够逃过这个)。某种程度上AIIB这样的机构还能帮助对外承包工程企业规避一些政治风险、经营风险和管理风险(提供保险或者通过外交手段解决问题)。这些风险也是世行在做的,只不过世行的政治风险保险比较贵而已(MIGA)。
    3. 地缘政治- 任何强权的崛起基本上都是要从周边外交发起的。英国就不用说了,是通过战争和对外殖民获取世界霸权的。美国其实更不费功夫一点,但在美洲一开始也是对外扩张和经济殖民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那回到中国自身,殖民和战争已经说过去时,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题(扯,但是是核武器时代的必然)。中国缺什么,有什么优势,都很明显。但是在过去我们的多边外交还是比较谨慎的,因为自己实力不够以及怕触及霸权这跟底线。之所以现在要做,无外乎两点:一是时势所逼,美国的重返亚洲政策威胁中国的“周边命运共同体”理念;二是尝试在并不称霸的基础上完成一定程度的区域整合。

    至于能不能做成,不在这个问题的范围内,这里也就不做任何揣测了。

    其实,欧洲历来处在文明的边缘地带,如今吹捧地不甚了得的希腊欧洲中心论,仅仅是欧美洗脑式营销罢了。希腊文明之于中东文明好似日韩文明之于中华文明,假使欧洲处在文明中心的话,也不会千里迢迢来寻找中国和古印度了,这在侧面也印证了这一点。

    古丝绸之路的终点在两河流域,是中华与波斯、阿拉伯、古印度之间的贸易,与欧洲并没有几分钱关系,如今却被欧洲人宣传成了中国与欧洲之间的贸易,而阿拉伯人仅成了一文不值的二道贩子,西方人颠倒黑白的功力着实了得,而且连他们自己竟然也相信了。

    受这种广为流传的廖误影响,人们普遍认为丝绸之路的目的是打通亚欧商路,以为投资风口在这里,这样想的难免会栽跟头。

    古丝绸之路跟欧洲没多少关系,新丝绸之路也如此。

    千山万水修几条铁路、高速路到欧洲,货物仅仅是从一端到另一端,其利用效率自然会很低,效益更是微乎其微,况且北线有动荡的乌克兰南线有肆虐的ISIS,再要经过东欧各国,才能到达朝思暮想的德法,到了又发现中欧经济互补性很弱,这买卖怎么做?

    其实是以中国为核心的在旧陆上丝路基础上向西整合以俄罗斯、伊朗为核心的中亚,再加上海上丝路整合东亚、东南亚而建立一个新的亚洲经济体,这也是为何一路一带要配合亚投行的原因,投资的风口在这里。

    从近几个月的进出口贸易额来看,受全球经济普遍不振影响与各国贸易额皆有所下滑,可偏偏逆势上涨的是与丝路沿线各国的贸易额,伊朗核协议的签订中国也出了许多力,许多事情都已悄悄地运行了起来。

    另外一路一带可能与印度关系也不大,因为其处于一路一带上的盲区,历史上与印度来往也不多(历史上来往密切的古印度其实是现在的巴基斯坦),政治体制不同,在加上一些纠葛,真不知道印度愿不愿意和中国整合,其很有可能与美国联合在一起,这些东西还是静观其变吧。

    最后提醒大家,所谓常识,多是廖误,要警惕。

    ——附一张盛唐时期三彩陶俑,仔细看一看这些面孔,这是过去也是未来。

    外汇多怎么办,花呗。现在已经不是买飞机买大炮的时代了,国内技术也在突飞猛进买技术倒不如自己开发。于是乎就想着周边搞搞项目,靠着中国这么多年基建的技术经验出去来一发,一来消化外汇储备,二来把国内过剩的产能向外转移,第三顺便在亚洲这个圈子里强化人民币的地位。
    这一切都需要建立一个规则,一个金融的秩序,于是乎亚投行应运而生,一切看起来都那么美好。

    可是,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有诸多区别,最大一点莫过于政策性银行是为了政治存在的。这边基础投资亏一点,没关系为了大菊稳定财政给你补点;那边流氓耍赖弄一头呆账,不过流氓是XXX亲戚,唉算了给你抹了。而商业银行是逐利的,投资收不到预期回报,呆账太多,股东就不干了!

    说了这么多,我觉得亚投行一开始中国就是想搞个开发银行,自己说了算,盈亏看的长远,反正外汇多。现在感觉有点玩脱了,大家凑一块搞项目,你想着我和小马有些政治利益,放点血给他点项目他说不准就不闹了。可是这边一起投资的英总德总就不干了,妈的我的钱你拿去给人找小姐让他爽了当你跟班?还有项目总要招标,你牵头你大股东自然可以找个亲戚承包了,可是股东一多呢,背地里的给小舅子揽活的勾当就不好干了吧,指不定最后英总德总的承包商把活都揽了。

    我觉得大家还是理性点看待亚投行,别扯上太多大国情怀了,把boss吹得晕头转向到时候初衷、得失都看不清了。

    首先马歇尔计划是战后援助,一带一路是投资,虽然收益低。其次,马歇尔计划主要是应用在制造业,一带一路是经济效益低的基础设施建设。而且马歇尔计划从1947到1951年,一共才四年。但是亚洲基建缺口相当大,短期是不可能的,必须长期扶持。
    不过同意的确两者都是消耗产能过剩。美国当时是二战后的农产品工业品过剩,我们是钢铁等过剩。同时都能促进国家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和影响力,都讲改变世界格局。
    亚投行的发起,对中国来说绝对是好事。作为创始国和发起国,中国绝对好处多多,话语权和投票权肯定是有多的。人民币要实现国际化,通过亚投行在海外的使用,促进其他亚洲国家和中国经历的联系,才能使人民币最终被欧美国家全世界接受。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生产要素的流动,对缺乏资本或者缺乏机会的双方都是一个良好的促进作用。
    目前除去一开始的21个创始国,欧洲四大经济体英法德意都已经申请加入亚投行,说明大家都在寻求机会。台湾经济研究院都表示考虑加入,如果台湾加入,中国经济如果能带动台湾经济,台湾到时候回归也是顺其自然的。

    其实有人说国家应该更关注民生问题,诸如食品安全。。。其实我本身是学食品的,我也希望食品也能更重视。但是在现在这个关键时刻如果政府不出手,错过机会,我们也看到了以往我国错过之前世界发展的后果。
    况且经济政治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闭关锁国结果只能是落后,这是初中历史都学过的。
    况且一带一路也对国家钢铁的产能过剩也有一定的消耗,尽管不是很大,但是钢铁行业和环保也是联接的,也和民生相关。把视野放得太小也是不利于整体的发展的吧?

  3. 陆小鹿说道:

    自十八大中央提出“走出去”的发展新目标以来,共产党便不断从经济和金融的视角,重新寻找中国在国际舞台中的切入口。从去年APEC结束以来,有两家银行在中国主导下孕育而生:其一是金砖五国银行(新开发银行),主导国际政治和金融次强权之间的合作;其二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开发银行观念的提出,简称亚投行。
    近日来,关于中国主导创立的亚投行吸引了许多眼球。截止目前为止,已有英、法、德、意、韩、澳等42个国家决定加入亚投行。与此同时,美国,日本也对此表示密切关注。亚投行之所以会吸引如此大的关注,是因为其对二战后以美国为核心建立起来的国际新秩序带来强有力的挑战。
    首先,亚投行与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计划密切相关。当前的中国经济发展可谓如履薄冰:四万亿投资带来的产能严重过剩问题;二零一三年来低迷的国内消费;内需动力不足;产业升级,结构转型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被称为中国的“马歇尔计划”的“一带一路”战略,仿效古代丝绸之路,对沿线各国进行基础设施的投资,各国提供各自有利资源,达到各取所长,取长补短,最终互惠互利的效果。纵观沿线,大多是经济发展较为滞后的国家,这些国家拥有中国缺乏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而中国拥有过剩的钢铁,庞大外汇储备和科学技术上的优势。“一带一路”盼望能把国内过剩的产能向国外转移,既盘活国内经济,又可推动亚欧非经济圈进程。因此一带一路的发展必定有利于中国对外商品的输出,消化产能,利好经济,同时也为国内企业转型升级续了口气,赢得了喘息的时间。而亚投行在此可以作为融资银行,支持“一带一路”战略计划的施行。在整个过程中,中国可以通过投资从而拉动自身经济,人民币也将更加国际化。

    “一带一路”北线直通欧洲,南线从珠江三角洲开始,途径印度直至非洲。中线则将北线南线相接,形成一个闭合的贸易圈,这必将影响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心。这一大经济圈所圈住的国家,如果再包含临近的可以辐射到的国家,几乎囊括了整个欧亚非,能量不容小觑。(图片来源于网络)
    亚投行全称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顾名思义,其设立是为了各参与国的发展提供建设资金。提高亚洲资本的利用效率及对区域发展的贡献水平。由于其投资面广,时限长,选择多,因而可以有效减少亚洲资本的外流,规避金融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各国的金融市场稳定。与此同时,近年来人民币跨境结算和离岸中心的建立为人民币国际化成功打通了前路,亚投行所建立的经济圈可以更顺理成章的成为人民币施展的舞台。所以一带一路对世界货币体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中国,作为其总策划和主导者,获得的回报是难以估量的。
    英、德、法、意等欧洲老牌强国经过观望之后,不顾美国的劝告,纷纷接受了中国抛来的橄榄枝,宣布以创始国的身份加入到亚投行中来。这样的举动十分耐人寻味,却也不难理解,因为这一切的背后,都是实打实的利益在驱动。欧洲人曾经是海洋的霸主,现在虽然战船所剩无几,但深谙“见风使舵”的精髓。欧洲一贯拥有相对较强的自主性,自乌克兰、希腊危机以来,欧洲各国已经感受到了来自美元霸权的深深恶意,这已经不只是两边下注的问题,更多的是对自己前途命运的考量。从乌克兰的乱世,欧元的震荡,欧洲人的反美情绪也在日益增加,真可谓“天下苦美久矣”。这一切使得欧洲人意识到,指望美国做一个“拘之以利,结之以信”的带头大哥根本是痴人说梦。于是欧洲各国也在期盼着能跳出美国的“保护”,建立新的金融秩序,掌控更多话语权。而亚洲就目前来看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市场,如果能以创始国加入到亚投行中来,参与游戏规则的制定,未来的想象空间则会很大。
    其实,如果观察亚投行和一带一路所囊括的政治版图,我们不难发现,它们曾经都是属于欧洲列强的势力范围。回想二战前的世界格局,从南亚的缅甸、孟加拉、印度,一路至中东的伊拉克,几乎都是英国的传统势力范围;法国在中亚,中东和非洲拥有庞大的势力;北非是意大利的后花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霸权的势力范围发生转移,欧罗巴的荣光渐渐消散,曾经的香饽饽都落入到了美国手里。欧洲各国又何尝不想“重返亚洲”,找回往日的雄风呢?
    美国反对亚投行的理由则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亚投行对美国在地缘政治,金融秩序,政治军事等方面带来了不小的威胁。以前的美国不怕中国有钱,因为再有钱的中国,也要在美国人掌控的金融秩序下游戏。而现在,中国透过亚投行,透过丝路基金,摆脱美国海权势力的包围与遏制,摆脱以美元为货币结算的金融秩序。美国人眼睁睁看着中国走着美帝走过的道路,来挑战美帝的世界权威,树立起中国的世界大国形象,美国何尝不感到恐慌?但又不敢撕破脸,只好冷对待,私底下努力拉着自己的“盟友”变相抵制。
    亚投行触动了美国人最大的恐惧神经——秩序的崩溃。目前的国际金融网络,主要靠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来维持运转。亚洲层面,有总部设在马尼拉、有日本人操控的亚洲开发银行。二十世纪初叶,世界货币计价单位以英镑为主流。二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让美金成为国际通用货币单位,国际金融秩序完全以美元、以美国的利益为中心所建构。二战结束后七十年来,没有任何国家可以与之抗衡。即使是鼎盛时期的苏联,在政治军事层面或许有“华约”能够撑面子,但是在经济金融层面,苏联也完全不是美国的对手。但是现在,亚投行的出现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石子,以前美国在家印钞票即可掌控国际金融秩序的时代,即使不是一去不返,也是面临强有力的挑战。
    从亚洲角度来看,中国之所以发起组建亚投行这个专为亚洲量身打造的基础设施开发性机构,一个重要目的是从亚洲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现状考虑。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正是通过基础设施的大力改善,才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机会。而从亚洲国家的现状来看,印度、印尼等国家由于资金不足导致基础设施建设的严重滞后,这已极大地拖了这 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后腿。
    而据亚洲开发银行测算,未来的8-10年里,亚洲每年的基础设施资金需求将达到7300亿美元,而世界银行的测算更是高达8000亿美元左右。然而,根据近几年的数据测算,亚洲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两个最大的金融机构每年在亚洲地区基础设施的投资总和只有300亿美元左右。不难看出,亚洲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着巨大的融资缺口。如果亚投行能为这些国家提供比较充足的资金支持,那么这些国家的基础设施条件会很快得到改善,从而推动经济发展。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中国可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大战略目标是实现中国的和平崛起。自习近平总书记上台以来,国家战略的制定,如“一带一路”,是同和平崛起这个大目标相符合的。但世界舞台的大小是有限的,秩序趋于稳定,中国的崛起是必要触碰某些既得利益国家的蛋糕。亚投行是打破固有规则建立新秩序的一个契机。目前像亚投行这类的基金投资类银行其实不少,如世界银行,IMF,亚洲发展银行等等,但是中国在其中的话语权不多,许多想法实行不了,干脆现在自己拉一支队伍,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干。“一带一路”负责战略的构思和制定,亚投行带来自己,落实政策的实行,实现中共的战略目标。
    从国内经济的角度考虑,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维持高速发展已有将近30年的时间,其中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城镇化建设。基础建设的兴起带动了一批企业的兴盛,特别是在基建、钢铁等领域,但现如今这类行业早已出现产能过剩的现象。国内有发展中国家发展基础建设的技术和产品,但发展中国家缺乏资金引入我方的产品。亚投行的设立既可以借给发展中国家资金,让国内企业走出去,又能收利息,钱转了一圈最后还是回到自己的口袋,何乐而不为?
    从国际政治格局上来看,亚投行可以为中国团结更多的盟友。按照目前公布的亚投行股权结构,中国表态将投资500亿换取亚投行百分之二十的股权,可以预测亚投行总资产会超过世界银行(2000亿)。而且不同于美日的亚洲发展银行(美国拥有一票否决权),中国的股权比例暗示中国会逐渐放出主导权,从而吸引更多的国家参与其中。
    另外一个可能带来的重大利好则是人民币国际化。正如美国外交协会资深研究员思明(Elizabeth Economy)指出,亚投行着眼于亚洲国家的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非区域内欧洲国家的积极参与事实上是看好人民币国际化的机会。“欧洲已经将亚投行看作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新战线”。目前,人民币在国际结算中占得比例目前不高,所占比重仅为1.47%,位列第七,和排在首位的美元(41.63%)有很大差距。但中国现在找到突破口,通过亚投行试图掌控话语权,对未来金融市场,能源市场和地缘政治关系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不过,亚投行面临的挑战也是巨大的。美国目前立场谨慎,从财务管理,金融操作,项目不明等层面不断发出质疑声。而亚投行的透明度,劳动标准,环境问题对于中国的管理能力也是很大的挑战,毕竟从中国国内来看,这些细小的层面中国做的还远远不够好。从战略考量来看,亚投行和美国主导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作用上发生重叠,在多方利益交织的情形下,中国如何做好协商与妥协还需进一步的关注。

    修高铁,中欧高铁、中非高铁,这些国家的内部高铁,有好多条。修完高铁就修高铁两边的基础设施,很好的消化目前国内的产能,刺激经济,国内制造业继续升级,便宜货继续通过高铁、海运输出,沿途的观光、软科研等第三产业刺激发展。东南亚在制造业方面永远无法再赶超我们,我们把研发、设计、制造、销售、物流全包,我们在欧洲最大的潜在盟友是德国,我们出力出钱,他们出技术出政治话语权,两边合力完成亚欧非市场的一体化。嗯,基本是这样,南车、北车停牌了,佳讯飞鸿也停牌很久了。

    回复 aida wong :用亚投行的钱贷款给当事国,让他们有钱启动建设,用资源、运营权等做抵押,贷款并不直接给现金给当事国,而是从亚投行直接划拨给产品和服务出口商。
    产品和服务出口商当然是以中国为主的一系列亚投行的股东,如果被美国强行搞,就是亚投行的股东一起亏,大家都有利益在里面,看看亚投行的股东就知道了,很多美国的盟友啊。

    当年毛爷爷的国内革命玩饱和了,就向东南亚输出。
    如今习大大的国内基建玩饱和了,就向东南亚输出。

    毛爷爷想要的是万邦来朝
    習大大想要的是百灵来朝

    颂曰:
    中国而今有圣人
    虽非豪杰也周成
    四夷重译称天子
    否极泰来九国春

    东盟十国除了刚出殡的新加坡,剩下的九国都是亚投行的主要投资对象……

    明面上说,没错,天朝此举一是消化巨额外汇储备——毕竟这些钱放在国内也发挥不了作用,另一方面则是建立货币新秩序,与希望国自说自话的发钞票印钞票对抗。
    前者不但可以拉近与友邦的关系,更是天朝作为负责任大国的表率。
    后者除了对抗美国,关键是还把那些欧洲的国家也拉进了角斗场,免得真出了问题让那些家伙骑墙。

    但我要说的是除此之外的事情。

    我们来看看资本主义的发家史吧。当年资本主义是怎么发家的?
    技术革命?产业革命?政治革命?
    没错,但又大错特错。

    是遍开的殖民地如同输血泵一样把财富输回宗主国,完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原始积累。没有这些财富,资本主义早就嗝屁朝梁了。
    请问资本主义国家是去那些地方硬抢的吗?
    是,也不是。
    想想当年晚清签的那些条约吧,赔款姑且不少,但更重要的,也是没有任何一个签约方会忘掉的,就是规定允许他们在华投资设厂。
    诸多殖民地在宗主国的主导下确实也获得了进步,但他们更多的是发挥了输血袋的作用。

    世界上的财富和资源总是有限的,在如今这个殖民主义灭亡的时代,如天朝这样体量庞大的地方想要强大,光靠自己勉力发展是不行的,那天朝要如何完成财富的凝聚和积累呢?

    答案显而易见。
    世界上从来就不存在最广泛意义的帕累托最优。

    在当够了外邦们的输血袋之后,天朝终于也可以兴师动众地向这条路上进发了。
    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4. 直言片语说道:

    优势大家都讲的很充分了。

    可是风险都没谈到位。

    一带一路,离不开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这意味什么?中国要当大哥,就需要在这一带一路上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投入,更需要在国与国之间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全面合作。没有政治和军事上的深入合作,经济合作只能是水中花,镜中月。美国的全球战略,是以其强大的军事和政治力量作为基础的。中国要想走出去,一样躲不掉这两样。这不是简单的说两句你好我好就可以的。一个政治变动,就可能将几百亿投入全打水漂。这不是企业能够解决的,必须依靠国家的力量。

    而这恰恰是中国的短板。看看上海合作组织,看看东盟,至今也没有突出的成果。一带一路要想成功,需要中国能扛起带头大哥的作用,而带头大哥,如果不能以力压人,就只能以德服人。中国向来以德服人,不说也罢。

    24日讯 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的内阁已经对全国的外资企业下了死命令——要么按照该国本土化法律,4月1日前将至少51%的股份转给津巴布韦黑人公民,要么关张走人。
    这一决定是当地时间23日做出的,由本土化部长朱奥(Patrick Zhuwao)宣布。
    朱奥对媒体表示,内阁的做法是为了确保本土化法规得到贯彻,同时帮助改善津巴布韦黑人的经济状况。   
    “这一决定会影响所有的行业,这个决定就是告诉你,当心,你必须遵守法律,如果你不遵守法律,那就让企业自己来做决定,我们会将这交给企业来决定,他们必须决定他们自己要不要守法……如果我是一家企业的股东,我现在会要求管理层说,睁开眼看看吧,我会对董事长提问,我们现在为什么不守法?”  
     朱奥是穆加贝的外甥,被认为是当下的实权人物。他同时还是一个富有的商人,生意遍及从农业到移动通讯的诸多领域。  
     一些经济学家质疑说,这样可怕的政策会让潜在的投资者视津巴布韦为畏途的。  
     可是,在新闻发布会后,朱奥却对美国之音的记者宣称,这个国家并不需要任何外国直接投资。  
     “外国直接投资并不是我们经济的解决方案;它不是我们经济的唯一解决方案,那些认为这个国家迫切需要外国直接投资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是的,外国直接投资,但是我们经济其实更需要的,是效率、生产率和更高的产出水平,尤其是,你会看到一个简单的事实,即我们得到了5亿4000万美元外国直接投资,但是贸易赤字却有29亿美元。这就是问题所在。”  
     朱奥宣布的内阁决定受到了前财政部首席经济学家马尼昂尼亚(Masimba Manyanya)的批评,后者指出,在国际货币基金刚刚结束津巴布韦的职员监管项目时,政府做出这样的决定简直是令人震惊。   
    他补充说,由于国家经济的崩溃,绝大部分津巴布韦黑人根本就没有资本去入股那些企业。
    早些时候,津巴布韦政府还驱逐了马尼卡兰省Chiadzwa地区的所有钻石企业,查封了矿场,造成成千上万人失业。津巴布韦政府说,这些企业存在注册不当问题,其中一些拒绝加入为规范采矿行为而建立的一家国有企业。  
     本土化的法规,其实津巴布韦已经推行了数年,但由于与现实环境严重脱节,始终没有特别大的进展。据估计,内阁的新决定之下,受到影响最严重的当属中国、印度和尼日利亚人在当地的经营活动。据中国大使馆提供的数据,目前已经有超过1万名中国商人在津巴布韦经商和生活。

    国内经济面临着几个问题,成本上升,产能过剩,投资疲软
    成本上升:
    劳动力成本上升,原因有三个,人口红利下降,收入水平上升,老龄化趋势明显
    能源成本上升,以原油为例2015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超过60%,其他工业原材料的价格上涨较大
    技术成本上升,“后发优势”不再明显,学习模仿被自主创新取代,创新所需的技术条件、人力资本的投入远高于模仿
    产能过剩:
    1998-2008年主要是缝纫机、纺织机、自行车等工业消费品。受到打击的主要是传统工业,下岗,厂子倒闭,农民工提前返乡
    2008-至今,主要是冶金、水泥、钢铁等工业投资品。产能过剩是因为内需不足,内需既然不足,就得转向出口,但是金融危机对世界贸易的影响很大,进入21世纪以来到金融危机未发生之前,全球贸易平均每年环比增长6.5%,2009年环比增长率是负的12.3%,我国当年出口增长率是负的16%。通过出口的方式解决问题已经不可能了
    投资疲软:
    以前外商愿意投资,是因为国内的劳动力便宜,资源便宜,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成本上升,对资源环境的保护非常重视,外商就去找更便宜的地方了。如果国内资本继续投资的话,自主研发能力跟不上,只能是低水平的重复,结果就是加剧产能过剩
    这几个问题,又表现为有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
    宏观层面,前面很多知友都讲到了,庞大的外汇储备,产业升级,结构转型等问题
    中观层面,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改革开放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东部沿海和西部内陆省份的差距在不断扩大
    微观层面,居民收入在不断扩大,官方说法是20%的人分享了将近50%的财富,真是情况恐怕还要严重

    “新常态”下,定下的基调是“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美国的TPP,欧盟的TTIP,都将中国排除在外,官方说法是,中国并非市场经济国家,中美BIT核心点也在于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这两点。
    在这样的情况下,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贯通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部分区域,东牵亚太经济圈,西系欧洲经济圈,覆盖约44亿人口,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人口和经济总量分别占全球的63%和 29%
    1、有助解决成本问题 沿线65个国家之间工业化水平差距较大,涵盖了工业化进程的各个阶段。国内劳动力的成本升高,可以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东南亚部分国家为代表的工业化初期国家;原材料和能源的价格不断走高,可以将资源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以中东欧部分国家为代表的油气丰裕国家及以中亚部分国家为代表的矿产资源丰裕国家转移
    2、有助解决产能问题 除此之外,还能将过剩的产能进行转移,将工业制成品转移到工业化初级阶段的国家,帮助他们完成工业化,双方互补。从宏观上看第一产业梯度国家的产业升级会带动第二产业梯度国家的相应升级,第二产业梯度国家的产业升级也势必会带动第三产业梯度国家的相应升级。
    3、有助缓解国内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除了输入资本和工业制成品,还输出了服务、文化等附加值高的产品
    亚投行的作用有三,为一带一路提供资金支持,为人民币国际化打下基础,打破投资疲软的现状,输出资本
    为一带一路提供资金支持前面的回答已经提到很多了,说下人民币国际化。2015年人民币入篮,加速了这一进程,一带一路本身是一个重大的契机,在资本输出和结算中优先使用人民币,为国际化打下基础。亚投行和一带一路战略的结合,是对以TPP为代表的新形势下经贸协定的有力回应,所以当一带一路战略出台之后,国外的媒体马上说这是中国的马歇尔计划。
    未来可期的是,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话语权会不断加强

    用自己的钱借给别人,然后再替别人修建基础设施,再将钱挣回来。
    如果单从经济效益上讲,这是傻事。
    基础设施有多重要?
    给其它国家修基础设施每挣1元钱,在建设施国家会因此借力大发展。
    以一个劳动力趋向衰老的国家去给拥有高密度年轻劳动力的国家去建基础设施,
    这一代中国苦力修完全世界,
    下一代中国人是否有能力进化到统领全世界?

    在自己的科技文化政治金融军事影响力没有达到掌控之前,
    将大力推动他国基础设施做为一种手段可能是错误的。

    在这个问题上与其说全力推进,不如说严格掌控。
    当然,亚投行完全也可以设想为一个口是心非的掌控工具。

    至少我认为,靠替别人修基础设施赚钱,是不高明的行为,。

    考虑到其重要性,鄙人在今天这个时间节点对其略作总结:
    这套战略的核心是军事问题,风格稳健保守。福建、广西、新疆被定义为核心区域,主要是基于寻找可行路径以突破美帝封锁的考虑,选择台湾海峡、中印缅孟走廊、中巴走廊作为可行的突破点,进行力量投放。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核心地区的选择说明军方的“东西之争”已得出了结果,且选择了较为稳妥的方案。同时,军事及政治上不够稳定或争议较大的国家(部分中东国家、朝鲜)都没有出现在亚投行创始国的名单上,也体现了其保守性。
    这套战略的政治考虑深远,金融安排胜于经济安排。亚投行创始国申请可以看做一次对各国态度的火力侦测,也为各位提供了一次重新站队和押注的机会,更重要的是提供了现行体制外的一种新的选择并发出了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先声。与此相伴,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和亚洲势力的整合。至于“丝绸之路”的提法看似事关经济、贸易等,其实并非重点,否则很难解释亚洲铁路大陆桥桥头堡连云港及中亚管道最重要一环土库曼斯坦在整套安排中没有位置。
    对于这套战略,世界各国反应不一,战略水平参差不齐。单就战略水平而言,英国的“跳反”最为精彩,在中美之间进行再平衡的同时,再次分化欧盟,占据未来主动权。其次,瑞士和卢森堡作为世界财富与产业的高地,及时申请加入,也受到了优待(瑞士比法德更晚申请,却更早得到确认)。再次,韩日各自采取折中方法,也颇为务实。最后,美国通过各种方法阻止亚投行扩容(如将伊核谈判延长以阻止伊朗在截止日期前提出申请,殊不知天朝还可以在截止日期后宣布伊朗加入),最后无力回天落个一地鸡毛的结局。
    这套策略最核心的价值是:“于内部形势凶险万分之际,提出了恒常;在外部形势一潭死水之时,提供了变数”。变化万千,高明莫测,不及细言,以此为记。

    国战略从方向上说有对内和对外,从层面上说有经济和政治。 看了大家的评论,往往是从对外政治,对外经济,对内经济3个角度说的,却唯独没人从对内政治的角度来说明。即使下面有一个朋友提到中国一带一路和亚投行需要国内政治的稳定,但也太过粗糙。我就试着从这个方面说一下,抛砖引玉。
    第一,从政改的角度。大家还记得中国加入WTO之前国企的情形吧,坏账一大堆,国企体制改革止步不前。直到加入WTO后,以国际组织倒逼国企改革,这一问题才得到解决。
    而现在国内需要政改,一如当年国企需要体改。此次中国作为亚投行的发起者、领导者,就像一个初中生鼓起勇气毛遂自荐为班干部然后开始注意个人言行和卫生一样,中国必将为了配合自己领导者的角色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因为一旦落后的体制成为自己所领导的国际组织的桎梏,马上就会有其他国家声讨自己,并给自己带来巨额经济损失。中国政府对自己的体制实现从“我落后是正常的”到“我不能落后是正常的”的心态转变。
    第二,从人民的角度。首先增加民众对政府的信心。民众看到中国政府倒逼自己政改,肯定心中对自己的政府加分不少。其次,增加破坏政局稳定的成本,任何影响政局稳定的群众事件更加不得民心,不仅不得中国民心,甚至不得亚欧大陆所有人民的民心,因为中国政府正在主导的是亚欧格局,关系重大。一个例证就是,大家可以发现近年来,英国BBC对于中国的报道更加客观了,因为抹黑中国已对它没有任何实质好处。
    另外,作为领导层,其实发起一场自上而下的体制改革阻力是很大的,现在唯有利用客观现实造成倒逼改革的外力,并于高压反腐形成合力,中国才能走出一条政治清明之路。

  5. 茴香豆的茴有几种写法说道:

    21世纪的亚洲将迎来再度腾飞的关键时机,作为区域大国的中国,亚洲需要中国,就如同当年美洲需要美国,欧洲需要德国一样。同样,中国也将利用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再度成为亚洲霸主。对于中国而言,其正在实现亚洲大战略,一带一路以及亚投行之后其中的一部分。

    对于现阶段的中国而言,手中有三大强大的战略武器:
    1)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消费市场,这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都是一个垂涎欲滴的大馅饼。这是建立区域性自贸区的主要战略武器;
    2)长期升值的人民币,这对于五大硬通货货币(美、日、欧、镑、瑞郎)国以外国家所乐意接受的;
    3)大量外汇储备,这意味着中国有能力保护自己甚至其盟友金融市场的稳定。金融市场稳定,一切皆能稳定。由于有了98金融危机的惨痛经历,东南亚国家对此很看重。这是设立亚投行的主要战略武器。

    战略1:东亚:中日韩自贸区
    战略亚洲,货币先行。现代世界,一国货币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战略武器。美国人通过美元一次又一次的掠夺世界财富就可见一斑。人民币的国际化之路已经开启,而就目前为止,与日本的货币互换最为关键,其最初甚至希望通过中日韩自贸区将人民币绑架日元,直接将人民币提高到日元的地位,可惜由于美国的阻扰以及日本经济近期的低迷而成效甚微。
    但是,中国仍然通过了中日韩自贸区,这个GDP总量达15万亿美元,占全球经济总量20%的自贸区诱惑住了日本。在失去了20年之后,日本相当看重这个市场。而对于中国而言,通过了中日韩自贸区,完成人民币最初的国际化之路,同时又稳定住东亚。相信中国政府一定清楚,就目前而言,让中国完全凌驾于日韩之上有些妄自菲薄,但能与这两国在地区影响力平起平坐,甚至略占主动位置就已经十分满意了。

    战略2:东北亚:移民东北亚
    100多年前,海参崴以及西伯利亚的绝大多数地方还是中国人的天下,只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而更换了主子。但100年后,中国人通过了“移民”重新“占领”了海参崴以及西伯利亚。由于东北亚恶劣的天气条件使得大胡子俄罗斯人并不乐意踏足此地,这就使得在“民间自发为主,官方引导为辅”的政策下,大量东三省人民逐步“移民”这些地方,似乎有些当年山东人闯关东之意。尽管依然飘着白蓝红条形期,但这已然被中国移民们占领了。就当下俄罗斯自身难保,以及需要拉拢中国这个伙伴之时,其对于东北亚局势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中国政府通过移民输出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占领“了东北亚。

    战略3:东南亚:中国—东盟自贸区
    东盟尚处在一个较低的发展阶段,经济和贸易结构的雷同化限制了东盟内部各成员国贸易创造效应的发挥。且东盟内部各国经济类似:推行出口导向战略,出口产品多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其最大的问题在于:内部矛盾激烈(历史原因),且难以找出一个能够让其他9国完全臣服的核心国家。
    对于东盟各国而言,中国的三大武器都是其所期望的。中国巨大的市场能够推动东盟各国出口,长期升值的人民币将丰富东盟各国外汇储备,巨大的外汇储备能够稳定东南亚金融稳定,以免98亚洲金融危机的重演等等。
    作为交换条件,中国将增强在东南亚的话语权,甚至可以通过资本控制整个东南亚国家。
    最后提一句:世界的工厂在中国,中国的工厂在东盟。中国未来在东盟所扮演的角色就是10年前国际资本在中国所扮演的角色。未来东盟将为中国创造大量的剩余价值。

    战略4:中亚:一带一路
    在我看来,“一带一路“政策是中国政府近年来最值得称道的一条政策。路上丝绸之路核心是将公路和铁路建到中亚各斯坦国(别指望能战略建设到东欧),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在于泰国运河以及巴基斯坦港口。就其意义而言可以概括为:
    1) 缓解国内产能过剩
    2) 美国的岛链战略瓦解,至少第一岛链不攻自破
    3) 对马六甲海峡依赖减少
    4) 触发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内迁
    5) 加深对中亚各国的控制
    但是,中国通过一带一路政策对中亚的影响力将局限于伊朗,再往西的中东地区仍将是美国的地盘,就目前的中国尚没有这个能力去挑战美国在该地区的地位。

    战略5:亚投行:为整个战略辐射国家提供金融保障
    亚投行,作为第一个由中国主导的国际政策性银行,其主要职责在于提供资本以及提供金融稳定。我们从小就被教育:听话的孩子有糖吃。同样,未来听话的国家就有低息贷款。另外,亚投行也将在最为危机的时候最大化的保护经济发展成果。亚洲经济曾在上个世纪70年代进入第一次现代历史上的快速发展期,但在90年代的金融危机中灰飞烟灭。当年曾被东南亚国家所痛恨的是,在危机最严重的时候IMF竟然袖手旁观。既然如此,那我们就自己建一个自己的IMF——亚投行也就应运而生了。

    最后,中国并非没有痛点:地缘政治。与日本的钓鱼岛之争,与东南亚各国的南海之争,与印度及俄罗斯的边界之争,以及台独、藏独和疆独份子的蓄意破坏。就目前而言,最稳妥的办法依旧是:搁置争议,共同发展经济。等到中国有朝一日能够制霸亚洲,这些问题也将逐一化解,切不可提前爆发而导致擦枪走火。

    2013年6月,美联储利率决议上,伯南克宣布退出量化宽松的时间表,全球发生震动。世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发生收缩然后加息,必然引起海外美元大量回流,其他国家必然要提前计划好主动应对美元货币收缩和天量美元债务。
    接着咱们老大九月份不得不去美国谈条件,去看看当年的新闻就会了解一二。
    美元流动性会越来越紧,你所看到的所有今天发生的一切和今后会发生的事情,都在当年写的剧本上,已经写好了。

    亚投行”能搞成什么样子现在还说不清楚,因为中国是异常特殊的国家,它的金融体系跟际社会一直无法接轨。这不是说西方先进我们相对落后造成的。实际上,我们跟西方不能接轨的程度比第三世界国家还要厉害,比如像佛得角、阿根廷这样的国家,虽然它们处在世界体系的边缘位置上,但是自古它们跟欧美的体制是可以直接接轨的。而中国的体制是高度特色的,在全世界是很难找出先例来的。

    “亚投行”只是一个空虚的概念,具体规则没有搞出来,你很难判断它是一个什么机构。如果是像现在国内四大行的机构在海外的翻版,它能不能有效运作很难说。现在又有很多外国想加入亚投行,这又修改了原先的建制。所以,我感觉“亚投行”一开始就是没有一个完善和准确的计划,对到底干什么事情没有很坚定的决心。开始可能是按照国内银行支持基建的类似方式,把这个模式复制到国外去,但是假如这样,恐怕没有坚持到底的决心,因为会很快改变主意。因为吸纳了西方很多国家,这就已经放弃了初衷,我判断可能会搞成“四不象”的东西,因为它很不规范,因此难以信任。但是,从中国国内角度来讲,它已经被西方嵌入太多东西,已经没有办法进行有效操作,实现原有初衷。

    “一带一路”和“亚投行”也非常相似,是一个非常空的概念,除了一个模糊的地理方位以外,很难说清楚到底是什么东西。除了把大量的美元和其他资本投到海外,把许多基建产能投到海外,你说不清楚到底干出什么事情来。我也很怀疑设计者当初对这个东西有没有仔细考虑过?特别是“一路”涉及到很多国家,都是政治上极其不稳定,经济上没有吸引的地方。如果是民间投资,这种吸引力很差的地方,肯定不是首选投资对象。如果是利用国家信用去搞基建投资,回收成本的期限极其漫长,大量的基建会暴露在安全形势非常恶劣的地方,有可能变成袭击目标,而这种事情发生之后就要面临严重的选择,就是要不要把军事力量投放到海外的问题。所以,我倾向于这是非常危险的“无底洞”,一旦陷进去,很可能在十年甚至更多的时间里都无法脱身。

    日本当年对中国实行干预的动机有点像刚才说的“一带一路”问题,它要维护它的海外资产,比如南满铁路,比如它在中国的大量工厂投资,如果它在海外市场收不回投资,就要对国内出资人做出交代。为了保护这个利益,它就要派出关东军直接保护在东北的利益,或者在东北扶持张作霖这样亲日的代理人。日本对中国直接干涉,主要出于保护海外资产的必要性所造成的,它保护这些海外资产的必要性,跟中国保卫八大港口必要性一样。它没有一以贯之的政策,一旦中国国内的反日浪潮高涨,出现抵制日货的现象,它只能采取一些临时性措施,最终被一步步拖进使用军队的地步,但给中国人的印象是日本处心积虑想灭亡中国。但是这个做法至少在民国初年是完全不存在的。

    我之所以说日本做法和英美不一样,主要就是与日本对亚洲大陆开发政策有非常密切关系,政治家对海外基建投资的政治危险性没有充分估计,才使日本外交决策陷入很尴尬的地步。因为基建投资不像一般金融操作,英国人之所以没有出兵干涉有一个很大原因,就是它没有南满铁路,它对中国投资主要是沿海港口贸易和金融操作,根本不用到内地保护这些利益。但是,日本如果不深入内地,它这些基建投资就没有收回成本的把握,这种差异对日本的政策影响很大。

    所以很难说日本对中国非常不好,只能说日本对中国投资采取比较笨拙的形式,这种形式捆住了它的手脚。这种危险不仅是适用于日本,如果中国在巴基斯坦或阿富汗这种地方买铜矿,有可能很快就陷入日本当初在东北的局面。如果塔利班攻打你在巴基斯坦的铜矿,你该怎么反应呢?如果你派兵去保护,就很容易陷入日本在中国那样的局面,如果你什么都不管,只能是满盘皆输

    从几点来讲:
    1、消化产能:随着09年4万亿流入基础建设,中国的基建迎来春天的奇迹,全国各大中小城市都要赶英超美似的扩大基建,机场、公路、摩天大楼、高铁、轻轨遍地开花。由于基础建设而产生的基础设施产业也异常强大,三一、中联、南车北车、中建八个局(地方的就不说了,太多了)、钢铁、水泥个个都是世界前列级。这么大的产能要靠一带一路的基础建设来扩大,而基于亚投行进行国家级担保也将引爆整个西亚国家的建设。
    2、拉动外贸:中国作为全球制造工厂,一直在从事低端贴牌的生意,规模大,产业链完善,但利润较低。随着国内人力成本不断上升,产业转型似在必行,由贴牌转向自营品牌也是理所当然。而西亚市场的品牌忠诚度并不高,特别是国际知名品牌的渗入较低,是国内商品进入的好地方,也利于国内市场培育品牌,只有市场大,才能引发模式更新转变。一带一路将会使整个西亚运输的物流成本降低,亚投行如果能加速人民币的亚洲化,也将降低出口的汇兑成本呢,真是一举多得。
    3、金融地位:通过亚投行扩大人民币影响,也能让中国享受货币全球化带来的诸多好处,同时也有助于弱化本国货币金融的泡沫。
    4、亚洲地位:以前我们通常直接送钱给这些国家,以便让他们向我们靠拢,但往往效果较差,这些国家自身意思太不给力了,单靠国家力量来强化盟友关系还是较为牵强。而通过自由市场贸易使这些国家的经济崛起无疑是一举多得的好办法,只有队友强,整体团队的实力和话语权才会增强,而在这个过程中,作为老大的我们也是受益颇多,急速成长的,同时同盟关系将会更加牢靠。借助这种同盟联合,也将弱化美国在亚洲的战略布局,相信随着国力的强化以及世界地位的提升,台湾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6. 怀念是一首草的诗说道:

    美国的“重返亚洲”的战略,一个组成部分就是通过拉拢东南亚和南亚国家,加上美国强大的海军实力,对中国与欧洲与中东贸易航路形成威慑,达到牵制中国的目的。当然,这并不是说美国有和中国打仗的意愿,只是说人家把实力摆在那里,中国和美国之后协商各种事情都不得不把底线微微向美国的意愿靠拢些,因为要考虑到微小但是现实存在的,在海上发生局域摩擦而遭受不成比例损失的可能性。公海基本上是允许任何人,任何国家的海军自由出入的,这个很让中国头疼。

    中国当然在努力提高自己的海洋实力,不过这个确实需要时间。这样,打通通向欧洲的陆路,就是一个比较短时间就能奏效的策略。现在火车货运的线路是现成的,走熟物流,轨道统一规格之类的事情,不是很困难。中亚虽然有些美军基地,但是画在陆地上的国境线还是远比公海能限制美国的部署自由。正好美国“重返亚洲”的战略,就是减弱在中东的资源并将其部署到亚洲,我们也就可以利用欧亚是一块大陆的事实,向西走,避开美国的锋芒。形势上看,这是一个“敌进我退”的策略。

    能不能走通,这个还得看中国的执行能力。不过,通过贸易繁荣中亚和中东,是对他国有实际利益的,所以不会只是中国一厢情愿。

    另外,发展向西走的贸易,以及参与几个刚刚经过战火的中东国家重建,还能为中国解决内部的民族矛盾积累经验。

    尽管tg在人民日报否认两者相似性,但无论从表面,还是内里看, 一路一带就等同于马歇尔计划。
    先看马歇尔计划,它的目标是援助战后欧洲重建,恢复欧洲崩溃的经济体系,但真实目的是两个超级大国间的对抗,美国vs苏联。计划的影响很深远,美国经济经验的普世化,获得了主流国家的认同;欧洲经济一体化,未来欧元区的诞生,等。
    再看一路一带,它的目标就如对外宣传的那般,援助第三世界国家,带动他们的基础建设,共同富裕,顺便消化大天朝内部的过剩产能。 它的目的也昭然若揭,vs米国,成立亚投行,削弱米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提升自身的大国地位,顺便满足某些人的虚荣心。
    两者的差异,只是时代不同,援助对象不同,支持范围更广泛。而且前者已经成功,后者才刚起步,未来如何实施,具体影响还是个未知数。所以不敢预测走势,仅对比两者异同供参考。

    PS:另,看到有人提到了外汇储备的错误观念,更正一下。外汇储备不是净资产,不能随便取用。外汇储备多,并不意味着经济实力有多强。米国只需要开足马力印钞票,发国债,不需要所谓的外汇储备。所以外汇储备,谈不上消化这个概念。

    中国的野心很大,战略布局铺的也很开。一带一路联系亚欧大陆,中国可是想用高铁连接起整个亚欧大陆的。一带一路途径的就中亚,中东再到欧洲。中亚,或者说中国的整个大西部的安稳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西部安稳了,中国才有可能集中力量在东南。一个不够富裕的中亚是不可能真正安稳的,随时都可能被西方颜色革命。与中亚的经贸不管赚钱与否都是值的,而且我们与中亚的石油天然气合同,也确保了我们的战略资源进口源头的多元化。中东,那是老美的核心利益所在,就是石油。美帝世界霸权怎么建立的?美元世界货币地位怎么保证的?就是美元与石油挂钩,美帝再通过其强大的军事能力控制石油定价权。中国与中东的经贸一方面可以增加中国在中东地区的话语权,慢慢渗透进石油的定价体系。美帝是一直在搅乱中东,才方便操控。而中国可不希望这种情况,混乱的中东,不稳定的油价,不符合中国闷声发大财。要是伊朗沙特打起来,油价不又得涨?习总这次出使中东三国,一方面是经贸另一方面也是让中东再生战乱的可能性降到最低。至于说欧洲应该不用多谈了。想法是好的,但是难度也很大。主要是中东就一火药桶,哪天不受控真炸了,中国投的这些钱会不会打水漂了?难说,但这种情况可能性不高。至于中亚,用经贸联络,输出劳动力输出产品让中亚离不开中国,大家安安稳稳一起闷声发大财这是必须的。至于说赔钱,暂时赔点钱帮助中亚发展那也值,别忘了还养着朝鲜那白眼狼,那才是赔钱玩意,但是能不养么?唇亡齿寒啊。还有说就靠低端产品竞争力不行,现在是低端那以后呢?国内产业转型完就不能输出高端点的?这种长期的战略布局,我也没那眼光本事直接否定,客观来说走着看吧。
    至于亚投行,这就关系到中国另一大布局,人民币国际化。但是这得一步一步来,不可能一上来就用人民币结算,总得先给别人点甜头。这个还得跟中日韩自贸区结合来看,当然自贸区被美帝搅和的是困难重重啊。人民币国际化就更难了,这直接挑战美元世界货币地位的。但是难就可以不去做不去尝试了么?当然不是,毕竟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厢情愿的无知设想
    中国的西藏新疆青海内蒙古云南贵州,几乎是中国教育水平,城市建设,工业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盆地。本国西部最穷的地方,都不能让本国人便宜安全放心的去,谁花钱坐高铁过来?去西部干嘛?穷得中国人自己都不能去。
    中国给美国欧洲日本韩国打工时间长了,觉得没有地位,想找别人给自己工作,想转型。
    你先好好看看,中国人的文化水平,人民的身体素质,艺术水准,收入状况,中国的公民都差的情况下,中国政府该做什么?
    首先少收税,提供社会保障,正确引导青少年教育方向,让中国公民身体健康起来,能够欣赏艺术享受精神。
    一带一路,没有什么规划,完全是竭泽而渔

    今天的一带一路:
    今天中国发展的瓶颈:产能严重过剩。钢铁,水泥,铁公机等我们的产能接近全世界的一半,虽说要产业升级,但是不可能一步到位,马上就让所有原来在二产的人上三产,需要慢慢过渡,不然一下子的失业人口不堪设想。但是国内需求有限,国外发达国家的门槛我们大部分进不去,所以和新兴国家需求的双向匹配有利于我们互利共赢。

    对比一带一路和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二战结束后,美国国内和战争有关的产业即将出现大规模失业,美国国内市场饱和,而欧洲百废待兴,求之不得,所以美国把资金,劳动力投向欧洲,美国也有足够的能力一个国家扛起欧洲,控制欧洲。
    一带一路:现如今的中国采取的是互通、互利、互补、共赢,与其他国家建立起真正的利益共同体的关系。规则大家一起定。如亚投行。

    让我们来看看基础设施都包括哪些:基础设施包括交通、邮电、供水供电、商业服务、科研与技术服务、园林绿化、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等市政公用工程设施和公共生活服务设施等,它们是国民经济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换句话说,一个国家要想发展,首先要有较为完备的基础设施。而亚洲的许多国家正好需要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
    而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领域,中国有两个优势,一是资金优势,第二个是产业优势。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外汇储备。过去30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城镇化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基建市场,积累了大量的技术、装备、生产组织方面的积累。
    中国投资亚洲基础设施建设,是能够充分发挥自己优势的。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和泰国之间会有大米换高铁的计划,为什么中国的资金会去开发港口,运河。亚投行的设立,其实是这一思路的延伸和升华。
    在基础设施方面,也有中国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比如说科研与技术服务,比如说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等等。而西方发达国家,在这些方面更具有优势。起到一个相辅相成,有钱大家一起赚。同时,更多有影响力的国家加入,也能进一步保证亚投行的投资安全。

  7. 逆风飞翔说道:

    修高铁,中欧高铁、中非高铁,这些国家的内部高铁,有好多条。修完高铁就修高铁两边的基础设施,很好的消化目前国内的产能,刺激经济,国内制造业继续升级,便宜货继续通过高铁、海运输出,沿途的观光、软科研等第三产业刺激发展。东南亚在制造业方面永远无法再赶超我们,我们把研发、设计、制造、销售、物流全包,我们在欧洲最大的潜在盟友是德国,我们出力出钱,他们出技术出政治话语权,两边合力完成亚欧非市场的一体化。嗯,基本是这样,南车、北车停牌了,佳讯飞鸿也停牌很久了。

    回复 aida wong :用亚投行的钱贷款给当事国,让他们有钱启动建设,用资源、运营权等做抵押,贷款并不直接给现金给当事国,而是从亚投行直接划拨给产品和服务出口商。
    产品和服务出口商当然是以中国为主的一系列亚投行的股东,如果被美国强行搞,就是亚投行的股东一起亏,大家都有利益在里面,看看亚投行的股东就知道了,很多美国的盟友啊。

    明面上说,没错,天朝此举一是消化巨额外汇储备——毕竟这些钱放在国内也发挥不了作用,另一方面则是建立货币新秩序,与希望国自说自话的发钞票印钞票对抗。
    前者不但可以拉近与友邦的关系,更是天朝作为负责任大国的表率。
    后者除了对抗美国,关键是还把那些欧洲的国家也拉进了角斗场,免得真出了问题让那些家伙骑墙。

    但我要说的是除此之外的事情。

    我们来看看资本主义的发家史吧。当年资本主义是怎么发家的?
    技术革命?产业革命?政治革命?
    没错,但又大错特错。

    是遍开的殖民地如同输血泵一样把财富输回宗主国,完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原始积累。没有这些财富,资本主义早就嗝屁朝梁了。
    请问资本主义国家是去那些地方硬抢的吗?
    是,也不是。
    想想当年晚清签的那些条约吧,赔款姑且不少,但更重要的,也是没有任何一个签约方会忘掉的,就是规定允许他们在华投资设厂。
    诸多殖民地在宗主国的主导下确实也获得了进步,但他们更多的是发挥了输血袋的作用。

    世界上的财富和资源总是有限的,在如今这个殖民主义灭亡的时代,如天朝这样体量庞大的地方想要强大,光靠自己勉力发展是不行的,那天朝要如何完成财富的凝聚和积累呢?

    24日讯 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的内阁已经对全国的外资企业下了死命令——要么按照该国本土化法律,4月1日前将至少51%的股份转给津巴布韦黑人公民,要么关张走人。
    这一决定是当地时间23日做出的,由本土化部长朱奥(Patrick Zhuwao)宣布。
    朱奥对媒体表示,内阁的做法是为了确保本土化法规得到贯彻,同时帮助改善津巴布韦黑人的经济状况。   
    “这一决定会影响所有的行业,这个决定就是告诉你,当心,你必须遵守法律,如果你不遵守法律,那就让企业自己来做决定,我们会将这交给企业来决定,他们必须决定他们自己要不要守法……如果我是一家企业的股东,我现在会要求管理层说,睁开眼看看吧,我会对董事长提问,我们现在为什么不守法?”  
     朱奥是穆加贝的外甥,被认为是当下的实权人物。他同时还是一个富有的商人,生意遍及从农业到移动通讯的诸多领域。  
     一些经济学家质疑说,这样可怕的政策会让潜在的投资者视津巴布韦为畏途的。  
     可是,在新闻发布会后,朱奥却对美国之音的记者宣称,这个国家并不需要任何外国直接投资。  
     “外国直接投资并不是我们经济的解决方案;它不是我们经济的唯一解决方案,那些认为这个国家迫切需要外国直接投资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是的,外国直接投资,但是我们经济其实更需要的,是效率、生产率和更高的产出水平,尤其是,你会看到一个简单的事实,即我们得到了5亿4000万美元外国直接投资,但是贸易赤字却有29亿美元。这就是问题所在。”  
     朱奥宣布的内阁决定受到了前财政部首席经济学家马尼昂尼亚(Masimba Manyanya)的批评,后者指出,在国际货币基金刚刚结束津巴布韦的职员监管项目时,政府做出这样的决定简直是令人震惊。   
    他补充说,由于国家经济的崩溃,绝大部分津巴布韦黑人根本就没有资本去入股那些企业。
    早些时候,津巴布韦政府还驱逐了马尼卡兰省Chiadzwa地区的所有钻石企业,查封了矿场,造成成千上万人失业。津巴布韦政府说,这些企业存在注册不当问题,其中一些拒绝加入为规范采矿行为而建立的一家国有企业。  
     本土化的法规,其实津巴布韦已经推行了数年,但由于与现实环境严重脱节,始终没有特别大的进展。据估计,内阁的新决定之下,受到影响最严重的当属中国、印度和尼日利亚人在当地的经营活动。据中国大使馆提供的数据,目前已经有超过1万名中国商人在津巴布韦经商和生活。

    优势大家都讲的很充分了。

    可是风险都没谈到位。

    一带一路,离不开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这意味什么?中国要当大哥,就需要在这一带一路上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投入,更需要在国与国之间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全面合作。没有政治和军事上的深入合作,经济合作只能是水中花,镜中月。美国的全球战略,是以其强大的军事和政治力量作为基础的。中国要想走出去,一样躲不掉这两样。这不是简单的说两句你好我好就可以的。一个政治变动,就可能将几百亿投入全打水漂。这不是企业能够解决的,必须依靠国家的力量。

    而这恰恰是中国的短板。看看上海合作组织,看看东盟,至今也没有突出的成果。一带一路要想成功,需要中国能扛起带头大哥的作用,而带头大哥,如果不能以力压人,就只能以德服人。中国向来以德服人,不说也罢。

    ,一带一路和亚投行的战略构想源于国内经济形势和世界经济环境,其中国内经济形势是主要因素。
    国内经济面临着几个问题,成本上升,产能过剩,投资疲软
    成本上升:
    劳动力成本上升,原因有三个,人口红利下降,收入水平上升,老龄化趋势明显
    能源成本上升,以原油为例2015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超过60%,其他工业原材料的价格上涨较大
    技术成本上升,“后发优势”不再明显,学习模仿被自主创新取代,创新所需的技术条件、人力资本的投入远高于模仿
    产能过剩:
    1998-2008年主要是缝纫机、纺织机、自行车等工业消费品。受到打击的主要是传统工业,下岗,厂子倒闭,农民工提前返乡
    2008-至今,主要是冶金、水泥、钢铁等工业投资品。产能过剩是因为内需不足,内需既然不足,就得转向出口,但是金融危机对世界贸易的影响很大,进入21世纪以来到金融危机未发生之前,全球贸易平均每年环比增长6.5%,2009年环比增长率是负的12.3%,我国当年出口增长率是负的16%。通过出口的方式解决问题已经不可能了
    投资疲软:
    以前外商愿意投资,是因为国内的劳动力便宜,资源便宜,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成本上升,对资源环境的保护非常重视,外商就去找更便宜的地方了。如果国内资本继续投资的话,自主研发能力跟不上,只能是低水平的重复,结果就是加剧产能过剩
    这几个问题,又表现为有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
    宏观层面,前面很多知友都讲到了,庞大的外汇储备,产业升级,结构转型等问题
    中观层面,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改革开放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东部沿海和西部内陆省份的差距在不断扩大
    微观层面,居民收入在不断扩大,官方说法是20%的人分享了将近50%的财富,真是情况恐怕还要严重

    “新常态”下,定下的基调是“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美国的TPP,欧盟的TTIP,都将中国排除在外,官方说法是,中国并非市场经济国家,中美BIT核心点也在于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这两点。
    在这样的情况下,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贯通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部分区域,东牵亚太经济圈,西系欧洲经济圈,覆盖约44亿人口,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人口和经济总量分别占全球的63%和 29%
    1、有助解决成本问题 沿线65个国家之间工业化水平差距较大,涵盖了工业化进程的各个阶段。国内劳动力的成本升高,可以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东南亚部分国家为代表的工业化初期国家;原材料和能源的价格不断走高,可以将资源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以中东欧部分国家为代表的油气丰裕国家及以中亚部分国家为代表的矿产资源丰裕国家转移
    2、有助解决产能问题 除此之外,还能将过剩的产能进行转移,将工业制成品转移到工业化初级阶段的国家,帮助他们完成工业化,双方互补。从宏观上看第一产业梯度国家的产业升级会带动第二产业梯度国家的相应升级,第二产业梯度国家的产业升级也势必会带动第三产业梯度国家的相应升级。
    3、有助缓解国内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除了输入资本和工业制成品,还输出了服务、文化等附加值高的产品
    亚投行的作用有三,为一带一路提供资金支持,为人民币国际化打下基础,打破投资疲软的现状,输出资本
    为一带一路提供资金支持前面的回答已经提到很多了,说下人民币国际化。2015年人民币入篮,加速了这一进程,一带一路本身是一个重大的契机,在资本输出和结算中优先使用人民币,为国际化打下基础。亚投行和一带一路战略的结合,是对以TPP为代表的新形势下经贸协定的有力回应,所以当一带一路战略出台之后,国外的媒体马上说这是中国的马歇尔计划。
    未来可期的是,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话语权会不断加强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