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发财:记一间美好的学生食堂

1994上学的第一天便被震撼了,这世上还有比工美系食堂更难吃的菜吗?第二天,知错了。确实有,机电系食堂。我们学校的厨师不能称为厨师,是冷兵器锻造大师,个个都有过硬的技术。“给我一根工美系食堂的油条,我能撬起地球!给我一个机电系食堂的馒头,我能砸断工美系的油条!”当然有点夸张,还是营销系的评语比较中肯:“给我一根油条两个馒头,我能给伟哥做广告。”

中国学校的食堂大概有几百万所,基数一大便会出现异数。这个异数,就是成立于同治元年的北京外国语翻译学院(同文馆)。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意识到必须培养翻译人才,于是成立了外语学院同文馆。当年的翻译珍稀如食堂菜里的肉。我们都知道,作为中国“第九大菜系”的食堂菜,以特么不放肉、不放油而闻名全国。在餐盘里发现肉,相当于塔里木盆地发现大熊猫,会全球轰动的。

(图为北京同文馆)

当年的翻译就是这么稀有,因为稀有所以待遇极度优厚。学校的经费多到让人瞠目,1862年8月20日,主持建校的恭亲王在奏折中提到资金来源时说“南北各海口外国所纳船钞项下酌提三成,由各海关按照三个月一结,以资应用。”“船钞”既是中国政府对商船征收的税。“今只酌提三成”是什么概念?《晚清海关税收细目》提及1861年-1910年海关总计税收92330万两, 其中船钞收入2328万两。平均每年45万两左右。同文馆创办时间是1862年,正值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中国的海关有一部分被洋人控制,所以“船钞”收入相对减少。少也不少。据《中国旧海关资料》提供的1875年的船钞统计数据,当年收入是22万两。按恭亲王“船钞项下酌提三成”计算,同文馆每年也有六万两白银的预算开支。打个对折,也有三万。所以该校毕业生齐如山说同文馆的生活美妙到“世界上无论何国,恐怕是不会有的。””驻馆的学生,除不管衣服外,其余都管,微如纸媒洋火等等,都由馆中供给。饮食最优,这还不算,如果不愿吃,仍可随便要菜,倘有熟人来亦可留饭,也是随便要菜,不但吃饭一文钱不用花,连赏钱都没有。”具体的餐饮预算是“按馆中总共有多少学生,就归此数开饭,六个人一桌,每桌饭菜,合银六两。”六两白银又是什么概念?张仲礼《中国绅士的收入》介绍说“19世纪80年代,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7.4两,这一数额按批发价可以购买一个中国人平均每年所消费大米数量的2倍。”

学生的一桌饭菜,是当时一个中国人半年的饭钱。普通人有啥吃啥,同文馆的学生吃啥有啥。齐如山说过一份菜单“六个人一桌,共四大盘,六大碗,还有荷叶粥果藕等等。冬天添一个火锅。盘碗中的菜不必说,单说这个火锅,共分三种,任凭学生点要,一是什锦锅,二是白肉锅,三是羊肉锅,所有各种羊肉片、鱼片、肝片、腰片及鸡蛋、冻豆腐等等,合着一切作料应有尽有。”最关键是随便吃“吃了不够再添。”此处食堂是不收费的自助餐馆,可以敞开肚子吃到大腹便便。所以此处学生的裤子不用皮带,用呼啦圈。

最为幸福的是食堂并非定点吃饭,可以随时开餐。学生辛苦啊,必须满足。哪怕是半夜嫖娼回来,厨师也得爬起来给他们做。“有实力的学生,如衙门司官的少爷等等,爱逛窑子。夜里两三点回到馆,就叫开饭,厨房里必须预备着火,更须有几个厨子伺候夜班。”逛完八大胡同的衙内学生,可能糜烂的意犹未尽,就要复盘,回来必点鸡。若只是鸡也好办,可以批量生产和储备。关键是搭配神出鬼没。主材是鸡,若他晚上和东北来的小姐聊天,则点小鸡炖蘑菇。若四川,点辣子鸡。炸鸡加炸土豆条,估计是美国来了一批新货。忽一晚归来不要鸡,只点猪头肉。那是因为没做成,“愤怒的小鸟”找猪头发泄怨气……总之神出鬼没。

稍奇怪的是,作为专事翻译,专门与洋人的打交道的同文馆,食堂居然没有西餐。该馆毕业生张德彝在《航海述奇》里记述他首次吃西餐是1866年出访的途中“每人小刀一把、大小匙一、叉一、盘一、白布一、玻璃酒杯三个”,“每日三次点心,两次大餐……所食者,烧炙牛羊鸡鱼,再则糖饼、苹果……饮则凉水、糖水、热牛奶、菜肉汤、甜苦洋酒”,这段有着浓郁的山炮进城既视感的记述,可以证明确实没在学校里吃过。

那么,同文馆的食堂师傅从哪里来?

学生们都知道,食堂师傅是不能得罪的,上学时我曾不知天高地厚地跟师傅开玩笑说:“你煮的粥稀到戴口罩都能喝到粒米不剩。”我认为自己很幽默,师傅认为这不是幽默,是名菜“人参公鸡”。于是气出了“针对性脑血栓”,见别人没事,只要见我手就开始发抖,打饭勺子海盗船一样激烈地晃。幽默的后果是我每次必须买三份饭菜才能吃饱,并且菜里绝对不会出现一块肉。整整持续到期末回家才吃上第一块肉。孔夫子所言不虚,“幽默你妹!让你三月不知肉味”。

清朝第一外国语学院同文馆的厨师绝不敢得脑血栓这种病。该校厨师几乎都是托关系走后门才得以入职。一个原因是烹饪技术不过关,更重要的原因是这里的收入高。手艺与薪金的差距,使得他们必须小心谨慎忍辱负重才能保住其工作。《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说厨师在同文馆属于仆役“是同文馆里最低等最边缘群体,地位低下,一旦对学生言辞稍有不恭都可能被辞退。”这里的厨师和钻灶坑的王八一样,过的憋气又窝火。将厨师比喻为王八不是不厚道。同文馆的厨师长跟“王八”确实很像,此人姓于,叫“于八”。大概是因为不敢跟学生耍横装大王,所以少了一横。

于八小心谨慎维系这份工作最主要的原因是能够贪污和克扣经费。按同文馆学生齐如山的说法,当时学生六人一桌,每桌餐费六两。但于八根本不将分量做足“彼时六两银子一桌菜,已经可以有整盘整碗的燕窝鱼翅,而学生吃的菜,有二两银子便足。只按菜价,利钱已经很大,而每日开多少桌,还有虚账。”学生算过账,于八“平均每天有四个元宝的进项。”偏偏贪腐的于八又不低调下班脱下工作服换成昂贵的狐狸皮袍马褂。更过分是用贪污的钱“自己捐了候补道台,给他儿子捐了郎中。”叶赫那拉-阿廖沙说过:“阶级矛盾的产生,是由于不同阶级之间因利益和要求不同而产生的矛盾。”

天之骄子的外语系学子本来就对蹑屩担簦的厨子目无下尘,腐化分子于八又如此高调炫耀。阶级矛盾促生出阶级斗争,开战了。

学生的武器是政策规定,于八的应对则是结盟,于八的盟友是类似于校长的同文馆的提调(清末各新设机构常置此职,处理事务的高级人员。)这个提调大有来头,此人乃宋朝大儒朱熹之后,姓朱名有基。《清实录》载文“宋儒朱子后裔安徽朱有基,袭五经博士。”出生于安徽的朱有基最爱臭鳜鱼。当然与于八天然亲近臭味相投。于八又大力贿赂朱有基,于是结为同盟合力对付学生。鉴于中国组合的习惯手法是各取名中的一个字。我们便采“基”和“八”吧。

同盟组合第一步动作是取消随时叫餐制,改为定时开饭,并不能随意加菜。于八百密一疏留了个隐患:如果饭菜不可口,可以换。学子和厨子开始斗智斗勇,学生端着一盘咸菜叫他换菜,组合说咸菜不能换菜!“你特么腐败!六两银子吃咸菜?”没办法给换了一盘羊肉。学生将羊肉吃剩下两片,又叫过来换菜。组合说剩菜不能换!学生便骂于八是只有六秒记性的金鱼,说他刚才就给了两片。于是又换,再换,还换……老于虽然苦恼但勉强还能接受,他知道百年后有臭无赖比学生更不要脸,“别针换别墅”。中国名曰CHINA,学外语的孩子们自然将其翻译成“吃,拿”,理解为“连吃带拿”。饱餐后的学生忽然想吃糖,要打包糖带走吃。厨子不给,学生便点“拔丝地瓜”。并声明糖和地瓜必须分开,盘子里一半放糖一半地瓜,泾渭分明,有点朝鲜半岛的意思。“那你怎么吃?”“我蘸着吃!”厨子把椅子挪开让他站着吃。于是又挨了一顿臭骂,只好给他糖打包带走。

折腾完厨子折腾餐具。开一桌,不吃,拿筷子搅合折箩。再开一桌再搅合成折箩,什么时候手酸什么时候罢休。冬天吃火锅则不加汤干烧,一顿烧坏三十几个铜火锅。满食堂黑烟滚滚伸手不见五指。长此以往,教材最后换成了盲文。于是每当开饭吆喝声想起,于八就在心里默念:“敌军还有30秒到达战场,碾碎他们!”

上述刁难只是伤到自尊心,随即升级为肉体折磨。

叫于八盛饭,来晚一步。学生便大骂“来碗啦!”真的是来碗——直接用碗砸厨子。厨子克扣伙食费,算小偷,理论上小偷有三只手应该可以应付,实际不能应付。碗不是一个一个向他砸,而是铺天盖地,千手观音也干瞪眼。接不住就砸碎,砸碎他就得赔。就努力满场跑,满场接。所以于八看杂技的时候就认为顶碗的演员是不入流的。学生越闹越凶,憋气窝火的于八去找组合朱有基。朱先生就过来巡视。学生见到组合很是兴奋要一亲芳泽,于是呼喝老于过来盛饭。老于穿着招牌狐狸皮袍马褂狐狸一样正扭捏,学生大喝“谁让你不戴帽子?送你一顶”于是一个青瓷大碗帽直奔头顶就扣将上来,这碗不同以往,里面装着鲜滚热辣的炖肉蹄子,夹带着学生的热情扑面而来。正正砸在了他身上,这碗有点类似方便碗面中奖,过来一碗,接住发现“再来一碗”。于八运气好到爆棚,不停中奖,“再来一碗”“再来一碗”,学生砸的不亦说乎。老于见势不妙转身就跑,不料脚下打滑一跟头摔在地上。学生便把老于按在地上,将其中奖的碗面连汤带汁泼在他身上,于是食堂菜谱多了一道“浇汁鲤于”。其基友朱有基并未幸免,营救老于的过程中也被泼了一身。据说泼他用的是麻辣串串香,竹签密密麻麻扎了一身。也想扎老于,不料“浇汁鲤于”忽然“鲤鱼打挺”爬起来急速遁走了。本应“遍插朱于”,结果“少一人”,倒是应了古诗。

学生将一腔精力都用在阶级斗争中,自然无暇学业。同文馆除了培养了一群饭霸,一个翻译人才都没出现。齐如山说了个极致的案例“一个学生外语学了十几年的工夫,结果连字母都认不全。”这帮白痴唯一能记住的三个字母是t、w、o,因为常年喝吐。当然也有异类,酒足饭饱后竟然温习功课,并开创性做了一些翻译,这翻译有着食堂菜的特色烙印——瞎特么翻,乱特么译。自然跟饮食有关。他们将“热干面”翻译成“hot fuck noodle”更有大胆者将“灌汤包子”译成To eat soup xidada。“麻辣牛蛙”则是兼收并蓄,大胆又色情,译为“ The core fuck The spice girl。

作者:张发财,设计师,历史专栏作家。著有《一个都不正经》等。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