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凯:范蠡转岗择业的三个原则

最近几位中老年朋友在赋闲多年后纷纷再次就业,都喜气洋洋的样子。

其实说此前赋闲也不准确,他们每天著文讲课参加社会活动,没一个吃闲饭的,只是没有在一个固定的单位干固定的工作而已。

这几位朋友在赋闲之前个个都有显赫的职位,在那个轨道上顺着走,都会有锦绣前程。那么问题来了:当初,在那样的职位上,为什么脱轨而去?赋闲多年后,又为什么再次去固定岗位上就职?

著名诗人舒婷在赠别一诗中写道:人的一生应该有许多停靠站,我希望,在每个站台,都能有一盏温暖的灯。

这其实是很奢侈的愿望。

大部分人成年后基本上都是一条道走到退休,在其中又有许多退而不休一直走到人生终点。能够有意无意变变轨道,在停靠站停靠停靠的,都是有福之人。

【一】

人生变轨,于内心和能力强大的人,往往是自主的抉择。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载:范蠡事奉越王勾践,辛苦惨淡、勤奋不懈,与勾践运筹谋划二十多年,终于灭亡了吴国……勾践称霸,范蠡做了上将军。范蠡以为盛名之下,难以长久,于是写信辞别勾践,打点包装了细软珠宝,与随从从海上乘船离去。

范蠡乘船飘海到了齐国,更名改姓,自称“鸱夷子皮”,在海边耕作,吃苦耐劳,努力生产,父子合力治理产业。住了不久,积累财产达几十万。齐人听说他贤能,让他做了国相。范蠡叹息道:“长久享受尊贵的名号,不吉祥。”于是归还了相印,全部发散了自己的家产,送给知音好友同乡邻里,携带着贵重财宝,秘密离去,到陶地住下来。过了不久,家资又积累到万万。天下人都称道陶朱公。

 

(《西施与范蠡》,王春涛作)

范蠡变轨是为了避祸,更多人变轨是为了寻求更好地发展。我在某个媒体集团有比较多的朋友,觉得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是自信且多才,经常就听说他们中有人辞职了,问:辞了再干什么呢?回答基本上都是:先歇歇——这就是所谓的停靠停靠吧?随后不久就会听到他们或创业或担纲某家媒体的消息,再不久就会看到那家媒体风生水起,或听到他们所创的公司第几轮融资甚至上市的消息。

以我从来没有离开过体制的拘谨,曾经问过朋友:你们说辞职就辞职,如果有病了,或者一直找不到合意的工作,靠什么生活呢?他们的回答是:没想这么多。当然也没看到他们任何一位遇到这样的困窘。一位现在在工作岗位上很风光的朋友说:她年轻时第一次离开体制,去市场化媒体当记者,办完手续当天哭了半晚上,心里还是觉得不踏实。后来觉得自己此举可笑。

原凤凰卫视中文台执行台长刘春就此有过豪气冲天的壮语:“辞职,是一次自我革命,把旧有的地位利益放弃,从零出发,向陌生而新鲜的领域大胆前行。辞职多少有风险,也肯定要承受诸如没有政治地位之类的短暂失落,但我的经验,收获远远大于损失,失去的往往是虚荣,收获的却是实在的新知识新技能。如果你的行业已经夕阳,如果你的工作极不快乐,为什么不敢改变?”

【二】

还有一些人是被迫停靠被迫变轨,就是说:是被迫降的。比如一位朋友就是被人设套陷害入狱,从而改变了人生走向,他如今已成为著名的作家,偶尔还会著文控诉那个刻意陷害他的坏人。

还有一种被迫是一不留神成了“老臣”。著名地产商任志强在其《野心优雅》一书中说:他曾在公司内部明确提出防止干部老龄化的问题。他说一些老臣“都曾经有过赫赫的功绩。但是随着年代的磨损和折旧,这些老臣有的居功自傲,有的放松了风险意识,开始盲目地扩张,有的动了些歪脑筋……”企业内部最难办的就是处理这些老臣的问题。他还写道:他的一位领导告诉他,一个人在某个岗位上时间长了,就自以为劳苦功高,会产生惰性。这种人如果不能再产生动力,就必须换掉。

他还写道:他与马云达成了共识,马云也准备用高薪请神的方式将所有创业时的老臣都清理出重要的实权岗位,让他们有名、有钱而无权。他总结说:这大概是管理者在企业发展中发现的一个共同规律。

任志强、马云们说的的确是个规律性的问题。一个人一旦被认定为这样的老臣,就意味着必须被迫停靠、变轨。再细究,任志强、马云们在有权力掌控他们的人眼中,同样可能成为这样的老臣。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他上司眼中的“老臣”,区分无非在身处厕中还是仓中;无非在你是不是比你的上司体力智力更强,比如任志强,在与曾将他视作“老臣”想干掉他的华润斗法时,斗败了华润。

从职场来看,“老臣”遇到任志强、马云这样的上司,是非常幸福的事情,因为他剥夺你原来所有的时候,充分顾及你的后路,让你能够放心停靠。

职场老将黄仁宇,则遭遇了另外的上司。他在《黄河青山》一书里,用了相当多的篇幅,叙述了他在60多岁时突然被解职的愤懑和郁闷。使整本书都笼罩着一种淡淡的哀怨。

——————————

1979年夏天……我被解聘了……我不是届龄退休,也不是提前领到养老金而退休,而是被纽约州纽普兹州立大学所解聘……内人在曼菲斯城还有间公寓。我被解聘后,她就很沮丧,持续了整个春天和夏天。……我们的对话通常没有结论,我心情不好,一天工作下来,也十分疲累,无法鼓舞她。她总会说:“不公平!”直到今天,只要想到1979年3月27日那一天,我的儿子如何接受这个令人不快的消息,我就觉得很难过。儿子知道他的父亲已被解聘,而许多同学的父母却在大学里有杰出表现。有人的妈妈最近被选为系主任,有人的父亲筹组野外探险队,带学生去特殊景点,但黄杰夫的父亲却被解聘了。他仍然坚持要我去参观他的赛跑大会和学校音乐会,但在心里一定也和父母一样难过。有些同学好奇地问他,你爸爸下一步要怎么办?我接到通知的数天后,邻家十岁男童丹尼走近在后院的我:你要卖房子吗?

格尔受的苦更多。她说她在购物时不期分别遇到吉妮·翠普斯、耐普夫妇和哈尔·罗森嘉顿。她觉得他们都怪怪的,看到她很不安。有一次她碰到乔治·施耐尔,乔治人很好,言语总是很温和,举止又体贴。他甚至觉得杰夫半年来怎么长得这么高。“但他一个字都没提到你”,她说。夏天到了,我必须到普林斯顿去,杰夫放暑假,我同意他应该和格尔一起去曼菲斯度假一阵子,也许一直待到秋天。到了秋天,我们会面临又一年的羞辱,我的所有学生到时都会知道,他们的老师被解聘,被扫地出门。

“多么不公平!”我的妻子从千里之外向我抱怨。

——————————

黄仁宇后来靠托人把《万历十五年》中文版带到刚刚粉碎“四人帮”不久的中国、巧遇艺术家黄苗子引介给北京的出版社,由此大红大紫,否则,他老人家的晚年可能都不会很愉快呢。

【三】

中老年人在人生的中场或尾程,主动或被动停靠、转轨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以岁月灌输给他们的厚重和智慧,他们都会在调适试驾后重新进入车道,延续绚丽人生。

由于已经形成的各种惯性,由于曾经掌握的资源的拥有的资历,中老年人往往能力强,人脉广,经验足,但对新轨道的适应性和承受力与年轻人无法相比。所以转轨时的停靠时间应该长一点,不妨长久蹀躞,思虑周全。否则一步踏出,难免反复。曾有多个朋友,被财大气粗的朋友以高薪请到其公司任副总,天天在曾是朋友今为上司的老板面前晃悠,时间不长都另寻出路了。其中规律似可琢磨。

范蠡的人生经验能够总结为:可掌控、可伸缩、有节制。他对于自己的命运一直是可以掌控的,在勾践处于弱势地位,卧薪尝胆以求翻身,对才能过人的范蠡全力依靠时,范蠡才华尽展,创造出他的人生辉煌。在勾践大功告成称霸天下时立即抽身而去,不把命运侥幸寄托在君王的善意上。他又是可伸可缩的,既可为一国之相,又可为乡野贫困无名氏。有节制体现在见好就收,不肆意放大自己的功业和财富。

不是每个人都能有范蠡般智商,对于普通中老年人的转岗,我认为有三条铁律不可不守:一是得心,就是要去的新岗位,必须是做你喜欢做的事情!二是应手,就是要去的新岗位要做的事情,必须是你非常擅长的事情,做起来驾轻就熟不费力,且比别人做得好。三是必须有充分的自由度。一句话:得心应手有自由。违反一条,痛苦半天;违反两条,上班就烦;三条皆犯,痛苦不堪!

其中精髓是:忙和累都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必须心情舒畅,比如个人创业,虽然从早到晚拼命工作,但个人可控,精神上不痛苦不沉重。若是贪于高薪或权势,以中老年高龄,投一时时需看眼色处处会被吆喝的岗位,那就离抑郁跳楼不远了。

作者:孙凯 作家、资深媒体人。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