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论坛2017年会专访王贻芳:在今天不支持科学才是奇怪的事

从学术界到社会上,围绕“中国现在是否应该建造大型对撞机”这一问题的争论总是时不时地掀起‘’波澜,而争论的核心人物——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王贻芳也每每被推到风口浪尖。

面对质疑与否定,王贻芳的态度也一如既往的坚定:我们有能力做这件事情,而且这对我们未来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017年1月14日,未来论坛2017年会上,就中微子振荡、建造大型对撞机等相关热点问题,未来论坛对王贻芳教授进行了独家专访。以下为采访内容:

首先,热烈祝贺您和您的团队获得了前不久揭晓的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您这次获奖是因为在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中发现了中微子振荡的新模式。请您简要介绍一下这一发现的意义可以吗?
中微子是构成我们物质世界的最基本的元素。在我们整个物质世界当中,一共有12种最基本的粒子,中微子是其中的三种。中微子是非常基本的粒子,对整个宇宙的起源演化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中微子的性质是非常基本、非常关键的。我们在这一研究中测出了中微子的一个最基本性质,即中微子振荡,或者说从一种中微子转化成另一种中微子的一个参数:几率。通过这个研究,我们知道了中微子在飞行当中是怎么转化的。所以说这是物理学上一个很重要、很基本的现象和性质。

王贻芳教授在未来论坛2017年会上进行主旨演讲《基础科学研究对前沿技术发展的价值、作用与意义》

王贻芳教授在未来论坛2017年会上进行主旨演讲《基础科学研究对前沿技术发展的价值、作用与意义》

国际上,做中微子研究有几十年了。中国的中微子研究在十几年前刚刚起步。

您如何评估中国的物理学研究在国际学术界的位置?
中国的物理学研究在过去的30多年中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一直在追赶,在很多领域我们已经可以和国际水平并驾齐驱。

有人认为,基础研究在短期内看不到实际应用价值,您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基础科学实际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核心能力,因此是极其重要的。虽然不能立刻转化成生产力,但它是转化成生产力最基本的要素之一。所以你的基础研究能力不强的话,你的创新能力就需要打一个很大的问号。今天一会儿我也会在会上讨论我们为什么需要做基础科学研究。

中国现在总体创新能力还是不够强,跟我们的经济总量和整个经济发展水平应该说是不相适应的。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基础研究能力不强,投入还远远不够。

人们总是问“你这东西到底有没有用”、“能不能立刻给我们带来经济上或者其他方面的好处”。过于急功近利影响了我们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和最终的研究成果。

那应该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呢?
我想应该让更多的人理解、认识到基础科学研究到底是怎么回事、到底有多大的用处。科普也好,媒体也好,都应该担当起这个责任。

如果想成为您的学生,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相对来说很容易的(笑)。要通过考试,或者研究生也有免试推荐。我一年只收一个。我们要招到很多学生其实也不太容易,来的人不太多。

您认为中国高能物理的未来前景如何?
中国高能物理的发展应该说现在处于一个相当不错的阶段,未来当然取决于国家的投入。我们起步是从30多年前开始,那时候我们建设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应该说这是中国高能物理的起步。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们现在有了一个非常不错的状态,期望未来能够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走到国际的前列。更多王贻芳演讲:www.yangfenzi.com/tag/wangyifang

这么说您对目前中国高能物理发展的速度还是满意的?
很难说一定是非常满意。在过去的30多年中,我们也经历过起伏,也有波折,也有不如人意的地方,但总体来说,走到今天,状态还是不错的。

您认为中国建造大型对撞机的优势和短板在哪里?
中国建造大型对撞机,优势上应该说我们到了这样一个状态,我们有能力做这样的事情,而且对我们未来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无论是技术上还是其他的方面,有基础,有储备,能够做成这件事情。而且我们提出的这些设想、方案,在国际上具有领先的地位。

王贻芳教授在未来论坛2017年会上进行主旨演讲《基础科学研究对前沿技术发展的价值、作用与意义》

王贻芳教授在未来论坛2017年会上进行主旨演讲《基础科学研究对前沿技术发展的价值、作用与意义》

至于劣势,总体来说我们高能物理的队伍还不够壮大,我们在未来的十几、二十年当中,还要不断地努力,能够使更多的人才参与到高能物理的队伍中来。资金上也需要国家更多的投入。

问一个比较功利的问题:一旦建成之后,您觉得多久能看到回报?
高能物理研究很难说清楚立刻能有多少回报。但是在建设的过程当中,会出现很多技术的发展,这些技术的发展现在就能看得比较清楚了。定量的话很难说清楚,但是国外有很多类似的研究,就是高能物理研究当中的投入和产出,国际上的研究一般说来大概在1:2在1:4之间,平均在1:3,也就是说你投入的是一块钱,产出的是三块钱。更多未来论坛文章:www.yangfenzi.com/tag/weilailuntan

国内我们正在做这方面的研究,国内和国际的差别不会特别大,但我们还是要用国内具体的例子、具体的实际情况来做一个很具体的研究。我们正在做这件事情。

对于未来科学大奖,您如何评价?
我觉得很好,能够有更多的人来关注、支持科学,这是很好的事情。民间来做有民间的好处。民间和政府应该都要来关心和支持科学。

您认为由民间的力量来推动科学,这个时机已经成熟了吗?
我认为很成熟了。我们国内目前的经济发展已经到了这个水平,有这个能力,如果不去支持科学反而是比较奇怪的事情。

对青年科学家,您有什么寄语和忠告吗?
不可能每一个学科学的人最后都去做科学,科学吸纳不了这么多人。但很多人学了科学,最后去做别的,也是很好的事情,会有一个科学的方法、态度和手段在各个领域从事各方面工作,其实也是很好的。

王贻芳教授在未来论坛2017年会上进行主旨演讲《基础科学研究对前沿技术发展的价值、作用与意义》

王贻芳教授在未来论坛2017年会上进行主旨演讲《基础科学研究对前沿技术发展的价值、作用与意义》

科学教育本身并不是要把所有人都教育成科学家,“不是科学家我就不管你了”,不是这个意思。

其实我也没有一个标准的公式可以让青年科学家成功。我想每个人只要自己努力,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会很开心。做事情不能特别功利心,不能只为了成功去做科研,那样你会很焦灼,心情会很复杂,做事情就不会心无旁骛。有杂念干扰的时候做科学是很难的。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好。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综合整理报道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是关注互联网生态圈的科技新媒体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 俄亥俄州立大学张晓东:基础研究的目的和科研的生态环境

➤ 王贻芳院士:基础研究对前沿技术发展的价值、作用与意义

➤ 未来论坛2017年会:创新生态系统——从基础科研到前沿技术开发

➤ 未来论坛2017年会:未来医疗健康——让科技创新惠及每一个人

➤ 未来科学大奖新增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丁磊江南春马化腾王强捐赠

您可能还喜欢…

1 Response

  1. 未来论坛2017年会-专访张双南:我们整日抬头看天,却不知道“天”是怎么回事说道:

    “宇宙最不可理解之处在于它是可以理解的”——无数天文学家为了追寻无垠宇宙中的一抹真相,选择了这一行业。恰如张双南所言,宇宙的最美之处,在于它能告诉我们地球上看不到的东西。我们也藉由这些远望者的努力,得以一窥宇宙的壮美与神奇。
    2017年1月14日,在未来论坛2017年会上,就天体物理领域及国内科研体制相关议题,未来论坛对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粒子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张双南进行了独家专访。以下为采访内容:

    您对天体物理的兴趣源自何处?

    其实对“天”的兴趣,我们每个人都有,但是把它作为职业来研究,肯定是有原因的。我在大学毕业之后做了天体物理的研究生。其实,这中间我做过一段高能物理,就是做加速器、对撞机的一些实验。这也是我在求学阶段的另外一个梦想,就是体验一下做大科学研究的神奇之处在哪里。但是感受完之后,我还是觉得喜欢天体物理。粒子物理的实验,几千个人一起做,实验目标好多年前就设计好了。而天体物理研究范围非常广,整个宇宙,这么多的天体,基本上你想做什么都可以,这是我特别喜欢的地方。而且我也很喜欢同时有多个研究方向,除了天体物理,其他领域恐怕都很难让你做到这一点。

    您认为现阶段中国天体物理研究在国际上处于什么位置?

    我们上升很快,但是基础很差。我们和国际上最大的差距在于没有好的观测设备。天体物理学是个观测驱动的学科。观测发现之后,我们再用理论来理解它,这点和一般的物理研究不一样。发现,才能带动这一学科的发展,而发现就需要好的设备,但我们中国没有。贵州刚建立的射电天文望远镜(FAST)在今后几十年之内,在某一方面,在国际上是领先的。但并不是说这个就能把我们整体带入到一个先进的水平了,不是的。我们的很多天文学家,包括我,几乎所有的科学研究所用的数据都是来自于国外的,这是一个很大的局限。

    我们的人才也非常匮乏。我们的人口比美国多得多,但天文人才跟美国相比要少得多。报考天文专业的学生非常的少。一方面是因为不太理解天文是干什么的,很多父母还是觉得天文学专业大概就是披着个军大衣晚上在山上值班(笑),其实不是的。父母的观点就代表咱们社会对于天文学的认识还是比较浅。事实上,从就业角度来说,前一段我刚刚看到的数据,中国所有专业就业前景排第一的,就是天文学。每一个天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对应的就业市场上的空缺是七个,前景非常好,我还没见过我们专业的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的。

    天文学对于社会的意义在于?

    可以从各个层面上来理解这件事。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就是对自然不断加深认识的过程。对宇宙的认识,是构成我们世界观的很重要的一部分,这对社会来说当然是很重要的。

    另外从教育的角度来讲,天文学是可以发挥很大作用的。孩子们都很容易喜欢上天文。这点可以帮助引导孩子走进科学教育,启发孩子的好奇心。但我们国家这方面做得非常之差,我们中小学都没有天文课程,这在国外是不可想象的。原因就在于我们高考不考天文。我们对我们世界观的来源一点都不知道,这是很遗憾的一件事情。我们一直在推动和呼吁天文学的教育一定要进入中小学里面去。我们整天抬头看天,却不知道“天”是怎么回事。难道天文就只能是做科普的时候才能让大家知道吗?

    人类什么时候才能发现地外生命和地外文明?

    这个随时都有可能做到。假设人类在地球上是自然产生的,那么在宇宙其他地方也会自然产生生命。当然,生命的形式可能是不一样的。通过计算,我们可以知道,在宇宙中一定有、而且有很多生命存在。

    现在的天文观测和人类对于太阳系外行星的了解,让我们知道很多这些系外行星上应该是有生命现象的,但是否有高级文明我们不知道。所以在这点上,随时都有可能给我们惊喜。到了真正发现外星生命和外星高级文明的那天,我们的世界观将会发生巨大的改变,人类在宇宙中作为生命和文明将不再是孤独存在。

    宇宙最美的地方在于?

    宇宙最美的地方就在于它不断为我们揭示出以前不知道的现象,告诉我们地球上所看不到的东西。

    国内科研体制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是?

    可能最大的方面还是要把“人”的问题高度重视起来。我们现在对于“物”重视得比较多了,经费也增加得很快,设备也买了很多,但是对于“人”,重视得不够。

    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对于科学家的尊重还不够,比如我们的科技政策等在制定时,是不是反映了科学家们真正想做的事情?第二个方面,科学家需要有时间做科学研究,这很重要。很多我知道的非常优秀的科学家,把很多的时间都花在了获取资源以及获取资源后给出一个交代,最主要的时间没有用来做科学研究。每年年终,我们都要写很多报告,做很多汇报,尤其是担任行政领导职务的科学家,会变得非常的忙。年初是申请,年终是总结,这是对科学家的一个非常大的浪费。我们已经缺乏优秀的科学家了,有了之后又让他们的时间没有花在科学研究上。在未来的发展当中,应该想办法把这些问题解决得更好一些。

    我们不想当官,不想去折腾钱,就想坐下来好好做研究。

    对于未来科学大奖,您如何评价?

    我们的起步非常之好,我们首次获奖的两位获奖人确实是实至名归的,未来非常期待更多这样的成果能够获得未来论坛的鼓励。虽然鼓励的人是少的,但是传递出来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其中一个最主要的信息就是我们新一代的企业家和投资家非常关注科学的发展,这代表了中国的一个完全不同的时代,我们以前的企业家和社会并不是这样子的。把这个信息传递出去,让整个社会里的企业和科学更好地结合起来,中国的前途只能在这个地方。

    预言,更进一步!
    未来论坛2017年会

    指定战略合作伙伴
    毕马威中国 方达律师事务所
    战略合作伙伴
    龙湖集团 微软
    支持机构
    百度 嘉实基金 若为口粮 英特尔 中金公司
    合作伙伴
    高瓴资本 红杉资本 中国基金 华创投资
    金沙江创投 上达资本 中信产业基金
    公益慈善伙伴
    比尔及梅林达·盖茨基金会
    战略合作媒体
    网易新闻︱网易直播 分众传媒 第一财经
    合作媒体
    凤凰网 新华网 光明网
    一点资讯 财经 环球科学 知识分子
    腾讯科学 新浪科技 钛媒体 蜻蜓FM 风马牛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