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实戈、张益唐获2016年度“求是”大奖 | 孙家栋、杨振宁点评

10月15日晚,2016年度“求是颁奖典礼”在北京大学举行。山东大学数学学院教授彭实戈、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数学系教授张益唐获得2016年度“求是杰出科学家奖”(奖金额各人民币100万元)。

彭实戈、张益唐获2016年度“求是”大奖 | 孙家栋、杨振宁点评

孙家栋、杨振宁出席颁奖典礼并与求是科技基金会主席查懋声一道,分别为两位获奖人授奖。

孙家栋评论彭实戈工作

彭实戈长期从事概率论和随机控制领域的研究,在概率论和金融数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彭实戈教授和巴赫杜合作,在1990年发表了文章,是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理论的奠基性的工作,1991年获得非线性Feynman-Kac公式,启示并解决了一大类的二阶非线性偏微方方程的解。这些研究结果目前已经成为金融数学领域里的基本数学公式。他在1990年所获得的最优控制的一般随机最大值原理被认为是该领域近年来的两个主要进展之一。彭实戈教授所建立的非线性数学期望理论是对数学大师柯尔莫哥洛夫在1933年建立的概率论公理体系的根本性的推广和发展。1997年,彭实戈教授作为总负责人,主持了国家自然基金委的“九五”重大项目金融数学、金融工程和金融管理,有力地推动了金融数学这一新兴学科在国内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

2007年他再次被任命为国家科技部973计划项目金融风险控制中的定量分析和计算的首席科学家,进一步将他本人所创立的非线性期待理论应用到实际金融市场之中。

我们今天非常欣喜地看到彭教授因为20年前的求是基金,在今天获得了求是大奖,这不仅见证了彭实戈教授个人的学术和成长成就,也体现出求是科技基金会在支持和推动我国科学进步、奖励和培养科技人才成长等方面的卓识远见和不懈精神。

彭实戈的获奖感言

科学研究的历史充满了故事,充满了探索,充满了很多的艰辛,也充满了很多成功的欢乐。科学研究的道路,有的时候你总是追求,有的时候突然之间发现其实你苦苦追求好几年的成果,离你并不远,就在你身边,但是你就是没有看见,你看见的是另一面,有点像我所研究的非线性期望,有很多的故事,我就不再一一讲了。我想其实是前辈们给我们创造了一条道路,我期望这个奖励能够鼓励我周围的人,鼓励我的子女,鼓励我的学生,能够在这条科研的路上走下去,这个确实是一件非常值得做的事情。

彭实戈(中)获2016“求是杰出科学家奖”,孙家栋(左)、查懋声(右)为其颁奖。

彭实戈(中)获2016“求是杰出科学家奖”,孙家栋(左)、查懋声(右)为其颁奖。

我想一句话来结束,科学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像“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还有一个是“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在这里表示我衷心的感谢。

杨振宁在颁奖前专门介绍了张益唐教授的工作

数年以前张益唐教授的一篇文章震惊了数学界。求是基金会决定为此颁发“2016年度杰出科学家奖”给张教授。下面请允许我解释一下他的这项重要工作。

1)数学是古老的科学,最早从研究数:  1,2,3,4,……开始。古人就已发现有一些数是两个数的乘积:

4=2×2,   6=2×3,   12=3×4,   等等。

可是5 不能化成两个数的乘积。2,3,7,11,……也都不能。它们比较单纯,所以称它们为素数。最小的几个素数是:

2,3,5,7,11,13,17,19,……

古希腊人证明有无限多个素数,而数越大,素数就越稀少。比如:

自1到 100,有25个素数,

自1到1000间,只有168个素数。

2)两个相邻的数必有一个是偶数,所以不能二者都是素数,也就是说两个素数相差不能是1,至少是2,例如3与5相差2,是一对。11与13也是一对,等等。数学家称这些素数对为孪生素数对。

数越大,素数就越稀少,孪生素数对就更稀少。那么:

有没有无数多个孪生素数对?

3)这个问题数学家研究了几百年,没有解决,是数轮里一个有名的未解问题。

2013 年张益唐引进了新的想法,有了重大突破,虽然没有完全解决孪生素数对问题,但解决了一个类似的问题:

两个素数如果相差不到七千万,就叫它们为亲戚素数对。他证明:

有无数多个亲戚素数对。

他的想法立即引导出许多文章,至今亲戚对定义中的七千万已缩小为246,如果能再缩小成2,孪生素数对问题就完全解决了。

张益唐在随后发表了获奖感言

特别感谢杨振宁教授美好的介绍词。杨振宁教授的介绍用通俗又清楚的语言把我做的工作介绍给大家,如果让我自己讲的话,我肯定讲不了那么好。

张益唐(中)获2016“求是杰出科学家奖”,查懋声(左)、杨振宁(右)为其颁奖。

张益唐(中)获2016“求是杰出科学家奖”,查懋声(左)、杨振宁(右)为其颁奖。

今天得这个奖我心里是很激动的,这次颁奖在我的母校,在我几十年前学习、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拿这个奖,对我来讲这更是一个令人振奋的事情。我感觉我又回来了,回到这片土地上。我想起今年春天南加州北大校友会的会议上,我讲了一句话,我说如果北大只是地理上的北大,无非就是北京西北角的一块并不大的土地,好像有一个湖,有一个塔,可是在这里生活过的人会觉得北大是什么呢?是她的精神,让你就感觉是不一样,你只要生活过,你很难把这一段经历忘掉。所以我们在这里,我没有觉得自己有特别了不起,如果说我取得了什么成就,只能说我传承了北大的精神。我特别感谢在北大教过我的每一位老师,有今天在座我的硕士生时期的导师潘承彪教授,我大学四年级教授过我的每一位老师,我大学四年级教授过我的张恭庆院士,感谢北大,感谢北大的每一位老师。我会记住这一天,希望今后我做科学的道路上,自己也能经常体会到“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感受,谢谢。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关启安等10位科学家获得2016年度“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每人每年奖助5万美元,连续3年。详细名单及介绍附后)。求是科技基金会顾问、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主持颁奖环节,求是科技基金会顾问韩启德教授与查懋声主席一道为获奖者颁奖。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求是科技基金会主席查懋声出席了当天的颁奖典礼并致辞。

“求是科技基金会”由查济民先生 (1914-2007) 及家族于1994年在香港创立。基金会由多位国际知名学者担任顾问并全权负责奖项的遴选和审定。积极参与并支持基金会工作的世界著名科学家包括杨振宁教授、周光召教授、简悦威教授、何大一教授、姚期智教授、孙家栋教授、施一公教授、韩启德教授、路甬祥教授等。著名化学家李远哲教授和已故数学大师陈省身教授也曾经担任基金会的主要顾问。

1994至2015年,共有283位在数学、物理、化学及生物医学等科技领域中有杰出成就的中国科学家获得基金会奖励。其中“求是终身成就奖”1位,“杰出科学家奖”24位、“杰出青年学者奖”149位、以及 “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 109位(涉及13个重大科研项目,如青蒿素、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塔里木盆地沙漠治理、铁基超导等)。基金会先后在中国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20余所高校设立了“求是研究生奖学金”和“查济民、刘璧如大学生奖学金”,奖励优秀的博士研究生,资助品学兼优的贫困大学生。迄今已有近8000位青年学子获得基金会奖励和资助。

自1998年起,基金会捐资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设立“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奖”,包括“成果转化奖”和“实用工程奖”。其中,“成果转化奖”主要奖励在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工作,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突出业绩并有一定效益和良好应用前景的的青年科技人员,每年奖励名额10名;“实用工程奖”主要奖励耕耘在国防科研和生产第一线,在航天、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青年科技人员,每年奖励名额15名。

在求是颁奖典礼之前,求是西湖学会和求是西湖论坛在北大举办,详见本文文末与今日二条报道。

求是杰出科学家奖获奖人

彭实戈

彭实戈

彭实戈,数学家,1947年出生于山东省滨县,197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物理系,1986年获法国普鲁旺斯大学应用数学博士学位。1989年开始任教于山东大学,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山东大学数学学院教授。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华罗庚数学奖等诸多奖项,并于2010年获邀在印度举行的国际数学家大会做一小时特邀报告。这是该代表全球数学最高水平的会议历史上,第一次邀请中国大陆数学家作一小时特邀报告。

彭实戈教授长期从事概率论和随机控制领域的研究,在概率论和金融数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他对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理论与动态非线性数学期望理论的建立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这些理论被成功应用于金融产品定价以及动态金融风险度量的理论与计算。他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誉为“概率论及金融数学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并聘为该校2011-12年度“全球学者”。彭教授及其领导的研究团队,对我国建立“金融数学”这一新兴学科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对我国政府的金融决策制定以及金融风险控制作出了杰出贡献。

张益唐

张益唐

张益唐,数论专家,1955年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平湖市,1978年进入北京大学数学系,相继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随后前往美国普渡大学留学并于1991年取得博士学位。曾任职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于2014年当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自2015年起任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教授。曾荣获晨兴数学卓越成就奖、科尔数论奖、麦克阿瑟奖等,并获邀在韩国首尔举行的2014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一小时特邀报告。更多诺贝尔奖解读:www.yangfenzi.com/tag/nuobeierjiang

二十世纪初,伟大的数学家希尔伯特提出了对数学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的23个问题,其中第8个问题即包含了困扰数学界数百年的孪生素数猜想。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并经历种种生活的艰辛,张益唐终于在该世纪难题的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他在权威杂志《数学年刊》上发表的论文里证明了存在无穷多个差值小于七千万的素数对,此结果首次将相邻素数间隔下界的估计从无限大缩小到一个有限数。他的研究成果在学术界产生了轰动:国际顶尖学术杂志《自然》在“突破性新闻”栏目里对此成果做了专题报道;当代著名数论专家,如邵逸夫奖得主伊万尼克,对此工作给予高度的评价。在张益唐的开创性工作的基础上,大量数学家继续从事对孪生素数猜想的后续研究。

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获奖人

关启安,2011年博士毕业与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师从周向宇院士。毕业之后两年在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作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为刘小博教授。2013年入职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现任副教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201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主要从事多复变函数论的研究。作为一位国内自主培养的青年学者,他与合作者的一系列研究工作给复分析这一研究领域带来了全新认识,取得了系列令人瞩目的重要成就。迄今,他已在包括Ann. of Math.,Invent.Math.等国际顶尖数学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

金一政,1982年10月出生。2002年7月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获学士学位;2006年2月于英国Sussex大学化学系获博士学位;2006年3月至2007年9月在英国剑桥大学Cavendish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2007年10月至2015年2月在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任副教授;2015年3月入选浙江大学“百人计划”,转入化学系任特聘研究员(独立PI)、博士生导师;同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和2015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

金一政的研究方向集中于以溶液工艺为基础的高性能光电器件,在可溶液加工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和高性能原型器件等方向取得了系列进展。例如,与合作者一起制备出效率、大功率性能和寿命均创记录的红光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通过在器件中引入超薄绝缘层的研究解决了载流子平衡注入这一困扰QLED领域多年的难题,验证了QLED作为固态照明和显示产业下一代核心元器件的可行性。在Nature、Nat. Commun.、J. Am. Chem. Soc.、Adv. Mater. 等期刊发表SCI论文50余篇,引用2000余次,获授权发明专利7项。QLED方向的工作入选2014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和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宋伟,1983年出生,2004年于南京大学物理系获得学士学位, 2009年于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攻读博士期间,2007至2008年受中国留学基金委和哈佛大学的资助在哈佛大学物理系访问。 2009至2013年被哈佛大学Society of Fellows 选为Junior Fellow,在哈佛物理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13年至2014年在普林斯顿物理系任博士后。2014年9月起在清华大学数学系以及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任副教授。

宋伟的研究工作是以黑洞和宇宙学为理想实验室,以超弦理论特别是规范/引力对偶(或称全息对偶)为理论框架,探讨量子引力理论的一些基本问题。其中与合作者提出的克尔黑洞/共性场论对偶(Kerr/CFT),首次将全息对偶成功地应用于一些天文黑洞,并为其贝肯斯坦-霍金熵提供了微观解释。此外,宋伟还探索了更多全息对偶的例子,研究涉及低维引力、高自旋理论以及全息纠缠熵等方向, 至今发表SCI学术论文24篇 ,其中有两篇单篇引用超过250次,总引用超过1000次。

张熙博,1984年出生,2005年于北京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2012年于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系获博士学位,2012年至2015年于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实验天体物理联合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15年12月任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研究员、助理教授,2016年入选第十二批中组部国家“青年千人计划”。

张熙博从事超冷原子与精密调控方向的实验研究。他运用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冷原子实验技术研究量子多体物理和强关联量子系统。博士期间,与合作者一起制备了世界上第一个单层二维超冷原子气体样品并实现了该样品的高空间分辨率原位光学成像;在光晶格超冷原子气体中首次观测到量子临界现象。博士后期间,用超精密光谱技术在碱土金属冷原子气体中首次观测到SU(10)的高对称性与高温下的量子多体关联效应,该实验推动了超冷原子技术与精密测量技术的初始融合。迄今已在Science、Nature、Physical Review Letters、National Science Review等学术期刊发表研究与综述论文十余篇。

焦宇辰,2003年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获得医学博士(M.D.)学位;2009年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获得生物化学博士(Ph.D.);2010至2013年在Bert Vogelstein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2013年入选中组部第五批青年千人计划,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焦宇辰主要从事消化道和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的癌症基因组和分子分型研究,发现了ATRX、DAXX等抑癌基因,并研究其突变在分子分型和精准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这些成果已发表于Science、Nature Genetics、PNAS等期刊,并被2016世界卫生组织(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美国胃肠病学会遗传性消化道肿瘤基因检测和管理临床指南等权威临床指南收录和使用。

杨竞,1981年出生于北京。1999至2003年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04至2009年研究生就读于美国得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2009至2015年先后于美国基因泰克公司和美国洛克菲勒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5年入职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助理教授,同时受聘为北京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和北京大学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入选中组部“千人计划”青年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

杨竞的主要研究领域为神经生物学,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和代谢调控机制等前沿领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科研成果。已在国际主流学术期刊Cell、Neuron、PNAS等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引起所在领域的广泛关注。

曾文文,1979年出生,2002年于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获学士学位, 2009年于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获博士学位。2009年至2011年在美国基因泰克公司、2011年至2014年在美国洛克菲勒大学/霍华德休斯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14年入职清华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清华大学医学院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研究员。2015年入选第十一批“千人计划”青年项目。

曾文文的研究工作着重于免疫和代谢生物学领域。其工作揭示了天然免疫系统识别RNA类病毒的分子通路,发现了在获得性免疫中行使重要功能的Th17淋巴细胞的分化转录协同机制,以及脂肪代谢调控的神经调控机制等。研究成果已发表于Cell、Science、Molecular Cell、PNAS等领域内国际学术期刊。

龚晨,于2005年获得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士学位,2012年3月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2009年6月到8月在美国NEC公司实验室光纤通信研究组担任研究实习生,从事光纤通信的系统设计与信号处理工作。2012年4月加入美国高通公司圣地亚哥研究中心,担任高级系统工程师,从事无线通信异构网络的干扰信号处理研究及标准化工作。2014年1月加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无线光通信与网络研究中心,先后担任研究员及教授,从事无线光通信系统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入选第六批国家青年千人计划。

龚晨在研究和应用两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通信领域国际顶级IEEE期刊已发表文章22篇(其中IEEE Trans./Journal第一作者长文16篇)。应用方面的成果包括标准化工作包括无线通信异构网络的干扰消除接收机(Network-Assisted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NA-IC)设计及标准化;及若干面向专项应用的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发。博士期间研究成果group decoder,成为美国高通公司无线异构网络干扰消除的关键技术之一。进行相关行业标准化工作,提交3GPP无线异构网络标准提案3项,列为标准化的working item之一。已授权中国专利2个,美国专利2个;公开美国专利1个。

余倩,1984年出生于重庆。06年和09年分别获西安交通大学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2012年12月获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学位。致力于运用和发展多尺度、三维微结构表征,以及原位电子显微镜下的材料结构和性能同步表征技术,研究材料中的缺陷结构、缺陷运动和材料力学性能的关联性。通过前沿表征技术的运用和关键科学问题的捕捉,在传统结构材料研究领域,特别是在先进结构材料强韧化机制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成果,同时为先进结构材料的设计和性能提高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信息。

相关论文以第一作者的形式发表在Nature、Science、PNAS、Nano Letters等国际知名期刊。回国工作后继续致力于发展先进的材料表征方法以在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这个传统的研究领域实现突破。较短时间内,独立研究工作已以通讯作者的方式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Nano letters、MRS Bulletin、ACS Applied Materials and Interfaces等国际高水平期刊。在国际会议以及国际知名高校做学术邀请报告(MRS,TMS等)近20次。担任了2016年美国材料研究学会年会MRS的分会组办工作。

张一慧,1986年出生,2006年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学士学位,2011年于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获固体力学博士学位。2011至2015年在美国西北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先后担任博士后和研究助理教授。2015年入选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并加入清华大学工作,现任航天航空学院工程力学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一慧在屈曲引导的微纳米三维结构组装、可延展电子器件的创新力学设计及理论等前沿领域做出系列原创性的研究。独立提出将可控力学屈曲应用于微纳米三维结构组装,引入剪纸和折纸设计概念,与合作者一起原创出一套可适用于各种高性能材料和复杂几何拓扑的三维微结构组装方法,为先进微纳米系统的制备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新途径;提出可延展导线及电子器件的自相似力学设计概念,并建立原创的力学理论模型与计算方法,与合作者一起实现了首个可延展锂离子电池和多功能无线可穿戴电子器件。迄今已发表高水平SCI论文60多篇,被他引超过1500次(截至2016年7月);其中以通讯或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30多篇,包括2篇Science文章(其中一篇为封面文章)、3篇Nature Communications文章、1篇PNAS文章和5篇J. Mech. Phys. Solids(力学领域顶级期刊)文章。

首届求是西湖学会成功举办 | 施一公致辞

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

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

在颁奖典礼之前,首届“求是西湖学会”于10月14日、15日在北京大学燕京学堂成功举行,大会围绕2016年度“求是杰出科学家”大奖主题展开,分设化学、物理、数学三个学科主题,多位科学家演讲者应邀分享了各自领域的独到解读与前沿展望,并展开了深度碰撞。

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在致辞中介绍了“求是西湖学会”的由来。“西湖是杭州的地标,也是中国的地标,是一个很浪漫的地方,科学本身就很美好,所以和西湖连在一起也是很自然的事情。”施一公说:“另外一层原因是,我们有一批志同道合的、八十年代去美国留学、先后在2000年到2010年间回到大陆的七位科学家,得到国家支持,在杭州创办了西湖大学。我们希望能够为中国科教的未来做一点大事,即用民办教育的形式推动中国的高等教育。把西湖大学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长远来讲,希望为中国的科学发展做出一点贡献。所以求是科技基金会和西湖大学的筹建连在一起,我们用这个名字一起开始创立‘求是西湖学会’。”

彭实戈、张益唐获2016年度“求是”大奖 | 孙家栋、杨振宁点评

施一公在致辞中还表达了对求是西湖学会讲座的期待:“希望这样一个学会的讲座不仅是面向我们的小同行,更是面向清华北大这些国内外高等院校、中国科学院的大同行,能够促进学科交叉,把学术界的前沿用比较通俗的语言向我们的大同行和老百姓解释,真正能够在一起共同探讨新的领域、新的方向。”《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卢煜明、薛其坤:让世界更美好,他们说到做到》更多未来科学大奖解读:www.yangfenzi.com/tag/futureprize

“求是西湖学会”主讲人主要是来自国内外的著名科学家和著名学者。应邀出席化学分会“碳元素的化学”主题演讲的学者包括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戴宏杰,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刘忠范;两位演讲者还与中科院院士刘云圻、北京大学教授李彦、清华大学副教授焦丽颖、清华大学特别研究员张强一起就“低维碳材料:从化学合成到应用之路”展开圆桌讨论。

►左起:李彦、刘忠范、戴宏杰、焦丽颖、刘云圻、张强

►左起:李彦、刘忠范、戴宏杰、焦丽颖、刘云圻、张强

物理分会的主题为“凝聚态中的演生现象”,中科院院士向涛、清华大学教授王亚愚、浙江大学物理系教授万歆分别作精彩报告,复旦大学教授张远波主持了分会谈论。

►左起:万歆、向涛、王亚愚、张远波

►左起:万歆、向涛、王亚愚、张远波

数学分会邀请了青年数学家、北京大学教授许晨阳、加州理工学院教授朱歆文、北京大学教授刘若川作报告,聚焦“数与形的结合以及它能给予我们什么”。随后,三位报告人与山东大学数学学院彭实戈、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数学系张益唐、北京大学教授田刚一起坐谈“数学与数学人生”。

►左起:许晨阳、彭实戈、田刚、张益唐、朱歆文、刘若川

►左起:许晨阳、彭实戈、田刚、张益唐、朱歆文、刘若川

“求是科技基金会”由查济民先生(1914-2007) 及家族于1994年在香港创立。“求是”之名﹐是查先生根据浙江大学前身“求是书院”而取的。基金会之主要目的是通过奖助在科技领域上有成就的中国学者,推动中国的科技研究工作。

基金会由多位国际知名学者担任顾问并全权负责奖项的遴选和审定。积极参与并支持基金会工作的世界著名科学家包括杨振宁教授、周光召教授、简悦威教授、何大一教授、姚期智教授、孙家栋教授、施一公教授、韩启德教授、路甬祥教授等。著名化学家李远哲教授和已故数学大师陈省身教授也曾经担任基金会的主要顾问。

1994至2015年,共有283位在数学、物理、化学及生物医学等科技领域中有杰出成就的中国科学家获得基金会奖励。其中“求是终身成就奖”1位,“杰出科学家奖”24位、“杰出青年学者奖”149位、以及“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109位(涉及13个重大科研项目,如青蒿素、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塔里木盆地沙漠治理、铁基超导等)。

基金会先后在中国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20余所高校设立了“求是研究生奖学金”和“查济民、刘璧如大学生奖学金”,奖励优秀的博士研究生,资助品学兼优的贫困大学生。迄今已有近8000位青年学子获得基金会奖励和资助。此外,求是科技基金会通过资助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中心华裔研究员、清华大学软件科学试验班海外交流等项目,致力促进华人学者与世界科研前沿的交流。

自1998年起,基金会捐资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设立“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奖”,包括“成果转化奖”和“实用工程奖”。其中,“成果转化奖”主要奖励在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工作,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突出业绩并有一定效益和良好应用前景的的青年科技人员,每年奖励名额10名;“实用工程奖”主要奖励耕耘在国防科研和生产第一线,在航天、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青年科技人员,每年奖励名额15名。

在当前环境下,基金会秉持“热心雪中送炭、不作锦上添花”的一贯初衷,表彰原创性的科技成就,弘扬“科学精神人文关怀”。基金会深切希望,通过对科技人才的奖助和培育,能对解决中国和人类面临的复杂挑战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

【文/程莉、吕浩然 知识分子(微信号:The-Intellectual)】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是关注互联网生态圈的科技新媒体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 未来科学大奖公布刷爆科学圈,梁振英发文对卢煜明获奖表示祝贺

➤ 未来科学大奖获奖人揭晓,中国科技史从此有了大陆企业家的印迹

➤ 世界拥有了诺贝尔奖,中国拥有了“未来科学大奖”

➤  ​中国科学家的地位为什么不如戏子?李小文VS姚贝娜、王宝强…

➤ 未来论坛科技创新峰会在京开幕 薛其坤首亮相,王灏郭洪出席致辞

➤ 科学家王晓东企业家欧雷强的百济神州:身处癌症免疫治疗最前沿

➤ 201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因开创拓扑时代而获奖|附历届获得者名单

➤ 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卢煜明、薛其坤:让世界更美好,他们说到做到

➤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大隅良典的研究生涯及自噬作用是什么

您可能还喜欢…

5 Responses

  1. 不谈公式,6位数学家在一起聊什么? | 求是西湖论坛说道:

    初入数学之路

    ►许晨阳:我想问的第一个问题是在座各位数学家在人生什么阶段选择走上数学的道路的。

    张益唐:我好像没有专门一个阶段去选择做什么。我小时候很喜欢数学,但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等因素,并没有机会读书。恢复高考以后,因为我一直喜欢数学,我自然就选择报考了数学系。后来一直这么做下去了,所以对我来说没有什么特别的选择过程。

    田刚:我母亲是学数学的,我在中学的时候自己看一些数学的东西。在我的家庭条件下看书也比较容易一点。那个时候觉得自己数学比较好,也还比较感兴趣、得心应手,当然题目也很简单。高考的时候,因为我的数学比物理考得好,所以来了数学系。随后一步步走过来,到了大学快毕业的时候,觉得确实应该去做数学研究,而且也比较坚定地要做基础数学。

    彭实戈:我是学物理出身。本科期间,我大部分时间是在图书馆,并没有到物理系,我现在还记得图书馆可以跳窗户进去。起初也没有说一定要学数学,但是那个时候一定要从高等数学开始。我记得很清楚,有一次我在图书馆看热力学,忽然之间想起一个数学问题,我就写了一篇关于数学的文章。我觉得这个经历同我后来的研究有很大关系,后来自己想问题、找问题,对数学非常感兴趣,也非常自由,研究数学我觉得是非常自由的事情,可以自己决定想什么、怎么想,什么时候出来结果,都是很自由的,这也是我非常喜欢数学的一个原因。

    朱歆文:我是小时候对数学比较感兴趣,高中参加数学竞赛,大学也进入到了北大数学系。那个时候并不清楚将来的方向,刚进大学的时候其实根本搞不清楚现代数学是什么,那时候的理解和现在完全不一样。大学期间,刘若川这些学长们经常在茶余饭后谈论数学的事情,田刚老师也总开一些论坛,我都有参与,也自然而然的走上了这条道路。

    我直到研究生阶段才真正开始做研究,这和本科又完全不一样:本科主要是学习知识,而研究生则是找题目。刚开始导师会给一些题目,但更多的题目则需要自己找,如果做不出来可能就要走上其他的道路,这都是有可能的。最后自己找了一些题目,导师给的题目做了一些,也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慢慢就开始了。

    刘若川:我的经历和许晨阳、朱歆文比较类似。中学的时候参加一些竞赛,我对数学感兴趣。在大学的时候觉得喜欢一件事情就去做了,又得到了正面反馈,这会加强你做这件事情的动力,一步一步的继续做下去了。后来读研究生的时候,可能会觉得找题目、做研究有些困难,偶尔也想过是不是去华尔街,偶尔脑子里也闪念过,但却没有真正考虑过这些问题。

    许晨阳:我也是中学参加数学竞赛,通过数学竞赛进入了北大。进入大学以后,当时同刘若川很熟,他的一句话给我很深的印象,他说:“数学不抛弃我,我一定不抛弃数学”。那个时候就感觉这句话很有意思,而且慢慢上大学开始觉得这与中学时代学习的数学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就一直做了下去。最后找的工作也还比较惊喜,就走上了这条道路,主要还是数学没有放弃我。

    ►提问:你怎么知道数学没有放弃你?

    许晨阳:我讲一个具体例子,我在美国做博士后的时候曾考虑如果我做得不顺就再做一个博士后,如果两个博士后都找不到教职我就放弃数学,结果做到第一个博士后我就找到了工作,所以我觉得数学没有放弃我,能够给我工作,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我觉得它没有放弃我。

    ►提问:我想请教张益唐教授,你是不是就算“数学放弃我,我也不放弃数学”?

    张益唐:我没有想过这一句话,但的确有过这样一个经历,我突然感觉数学并没有放弃我,为什么呢?我那时候一直找不到工作,突然在英特尔工作的我北大80级同学来找我,说网路设计上有一个问题解决不了,问我能不能帮他解决。那个问题实际上是离散数学的问题,我花了一个星期帮他做出来了。

    也是为这个事情我感觉有点自信心了,看来数学真没有放弃我,我仍然记得那位同学电话里跟我说了这么一句话:“你的内功还都留着呢,等着你去华山论剑呢”。所以在我的生涯中遇到这样一件事情,就觉得数学没有放弃我,当然如果你自己能坚持的话,我觉得数学不会放弃你。

    田刚:刘若川讲的“数学不放弃你”跟你的心态有关系,数学肯定不会放弃你,刘若川开始的时候也不像想象中的那么顺利,但是他还是能够坚持做,而且现在也做得非常好。这是一个心态,数学不会放弃你。

    ►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数学系教授张益唐

    孩子是否应该学习奥数?

    ►提问:我的很多同事和家长都在纠结一个问题,我们的孩子到底要不要学奥数。有的家长坚决反对学奥数,有的则坚决支持,所以想请台上的六位数学大师给我们解读一下。

    刘若川:这个问题好像是问“是不是每个人都该练习跑百米”,体育运动大家都应该做一做,但是不是每个人都有必要练习百米冲刺?纯粹地说,答案是否定的。尤其是奥数,它只适合很少一部分学生,适合那些对它感兴趣、有能力的学生,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如果你强迫他做一件事情,可能会带来反面的、心理上的影响。但可能现在的社会环境不允许你这样做,这就是我们的教育问题,教育本来要让人快乐地成长,但是现实环境做不到,因为你有竞争,所以这就是个人选择的问题。如果不学奥数对于升学没有造成影响,且心理上也没有影响,兴趣也不在奥数上,你就可以不学,如果孩子喜欢,他/她就一定会去做这个事情。

    许晨阳:我个人觉得奥数有一点比较好:如果你真的对数学或者对类似的东西有兴趣,它可以让你跟同样有兴趣的人碰在一块。我高中的时候认识了朱歆文,参加奥数的时候认识了刘若川,与跟你有类似思考方式的人在一起,甚至形成了一种良性竞争,这对你个人的成长帮助是很大的。就像刘若川说的,你得适合这个事情。

    刘若川:基本数学和基本文化素质大家都要去学习、提高,但奥数还有选拔的意义,为了升学等等。就像钢琴十级一样,很多人也不喜欢,就是为了升学,这要看你的选择。

    ►山东大学数学学院教授、中科院院士彭实戈

    数学家的爱好

    ►许晨阳:除了数学,各位嘉宾还有什么爱好,在研究不顺的时候又有哪些爱好?

    张益唐:我觉得在主攻一样东西时候,同时也可以关注另外几样东西,这项做得不顺,至少短期内,你可以把注意力放在其他方面。我开始并没有主攻素数问题,但这几年来我一直在关注,别的东西做不下去,做做这个,我觉得可能更顺当一点,这样你就可以进行自我调整。

    彭实戈:我很同意张益唐教授的观点。做数学,首先要感兴趣,一般来说我会给自己提很多问题,有的问题是找人去聊聊。

    刚才晨阳说问题,有一些志同道合的人进行探讨是很重要的。不仅如此,最重要的是有一个好老师能够吸引一批好学生,这批好学生在一起能够进行讨论,我自己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

    田刚:刚才两位讲得很好,我就补充一些。第一,对于其它爱好的问题,我平时喜欢爬山。很多时候,尤其你爬山爬多了以后就会产生一个感觉:过了一个山头还有一个山头,而且是一步步走过来的,这会锻炼你做研究的耐心,是有好处的。而且到达山顶时那“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至少是非常好的。就像彭老师说的,得到一个好的结果会有喜悦感,这个很重要。

    做数学或其它任何研究,我相信很多时候会遇到挫折,尤其你想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很多时候是没有进展的,都会有挫折感。这个时候就需要你有耐心,

    在座的大部分年轻人,刚开始一有挫折就比较容易受影响,这时候需要把东西放一放。我自己的感觉,关键还是不能放弃,并不是要你每天每时每刻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可能一时想不出来就放松一下,做一些别的事,但这并不是说要放弃。

    朱歆文:跟普通人一样,数学家的兴趣爱好也很多,尤其是爬山。做数学有一个好处就是你不需要什么实验设备,爬山的时候,几个人边走边聊,自然而然就爬到了山顶。有的时候这种沟通还是能产生新的想法,跟平时自己在屋子里拿着纸和笔思考是不一样的。

    刘若川:刚才彭老师提到与别人聊聊天,我觉得这个其实挺重要的。平时我一直在我的课上说:中国学生学习一般都爱读书,“用眼睛学习”特别厉害,但是“用嘴学习”的能力却很差,“用嘴学习”就是发问、课下跟别人聊,不要怕你问的问题愚蠢,问题越愚蠢,从回答中得到的信息量越大。但从目前来看,我感觉情况的改观不是很大,希望以后北大的同学在课上还是多问问题。课下改善了很多,学生经常问我很愚蠢的问题,我非常欣赏这一点。

    彭实戈:我非常同意若川说的,问问题不要怕这个问题问得傻。其实真正好的问题和傻问题离得不是太远。数学问题有时候是你想的是这个,但答案却是另外一个,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田刚:我记得90年代初德国有一个著名的会议中心叫黑森尼,每个周三下午都去走路,下午一点出发,走两个半小时到那儿,喝一杯咖啡,吃完晚饭后再走回来。一路上大家聊天,聊数学或者聊很多其他的事。几十个数学家走在一起是个很好的交流机会,这个形式很好。你不要放弃你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跟同行们多聊天、交流,还是能产生很多新的想法,对自己的研究有很大触动。

    ►北京大学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主任、中科院院士田刚

    数学基础学习与研究的关系

    ►朱邦芬:物理系学生到高年级可以跟着老师做研究,但是数学系却很反对,物理很多是通过做研究达到几个目的,一个目的是知道科学研究是怎么回事;第二,做研究的时候很多东西逼着你自己要去学习,看文献、提问题、与人讨论,这种学习过程是很重要的;第三,通过研究你可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我们是出于这三个出发点来鼓励物理系高年级的学生做一点研究。但是数学系很反对,您几位怎么看?

    田刚:我们北大数学学院还是鼓励学生在高年级的时候进行一些研究的,所以这不是共性的。朱歆文二年级就参加了讨论班,我们也鼓励归国的青年教师带一些研究生、本科生去做一些研究,但我们也希望他们进修一些基本课程。

    刘若川:我非常赞成朱院士,数学也做类似的事情,北大现在也有本科生科研制度。因为数学方向比较庞杂,不同方向期望值不一样,我的方向基础研究比较多,不指望我们的本科生科研能做出多么严肃的结果来,但是也希望他有一个模模糊糊、似懂非懂的学习过程,通过聊天和发散式的方式学习,这是很重要的体验,以后到了研究生院学习过程会反过来。数学家虽然讲究逻辑,但是到了研究型数学间,学术是反过来的,先学结论再学逻辑。研究生院先用这个技巧,不要执著于这个东西怎么证明,而是先理解它。

    当然这一点并不绝对,有的人也严格按照逻辑方式进行。我想强调的是我们也非常重视朱院士说的学习方式,也有这种传统在。

    张益唐:我赞成本科生在高年级开始就做研究,也不是指望你马上就能做出什么好的结果,但是最起码有一样:如果通过这个过程你能发现以前学的东西哪些还没学好,也是一个收获。不要说本科生,以我自己来说,我也不觉得我自己有多高明,我做数论,很多东西我也不知道证明是怎么来的,但是我知道这个结果,而且知道怎么把这个结果用起来,之后再回过头来看。传统上我们强调基础,基础不扎实确实不行,可是仅仅强调基础就够了吗?我们要与时俱进,比如我们要用到很多代数几何,把某个定理从叙述到证明完全学下来才允许去用它,这并不必要,至少我不是走这条路的。

    朱歆文:高年级科研是比较好的一个模式,加州理工还鼓励这个,每年有一些奖学金,大概八周六千美金,二年级、三年级的学生去自己跟教授联系,如果他愿意就可以带你。每年都会有那么一些本科生的结果还是非常好的,可能比很多研究生的博士论文都还好。但是对大部分人来说,至少了解了一下科研其实和书本上学的确实完全不一样,思维方式都完全不一样。而且学东西和你真正做东西时的理解是完全不一样的,有时候你觉得自己上课都学懂了,考试一百分,其实不是真的学懂了,差很远。我最近和刘若川教授有一些合作,和我以前做的东西一点关系都没有,先知道了一些结果,跟他讨论,然后就学,慢慢才知道一些具体细节,这就是一个反过来的过程。我们现在做研究也都是这样的。

    彭实戈:刚才几位教授说得都非常有道理,这是一个本事,你拿到结果,还没有知道怎么证明,就知道怎么去用,这本身是一种本事。我们中国的学生很少有这种本事,很多问题我一看这个结果就知道这个结果特别好,我们很多同学一看见首先就想怎么证明,而不是想这个结果这么漂亮,我什么地方可以用到。我觉得这个更重要,比得到证明更重要。当然了,你开始的时候要有这个训练。

    ►北京大学国际数学研究中心教授许晨阳

    如何指导学生?

    ►许晨阳: 我们现在刚刚开始处于带学生的阶段,我想请几位老师谈一下你们带学生时候的想法。一般指导学生有两种,一种是很快地将学生引到您的研究方向,手把手给他一些问题,给他一些指点,让他快速成为这个方面的专家。还有一个办法是让他自己去找,消耗的时间可能更长,往往他博士读了三四年都还没有找到合适的研究方向。您是怎么处理这种情况的?

    田刚:在北大,我作为院长,也希望老师多带学生,能够培养新一代的年轻数学家。可能跟我的老师、老师的老师的传承有关系,一般来说我同一个时间段的学生比较多,所以我跟学生说,第一先打一定的基础,有几本基础的书还是要读的,这几本书介于研究和平常上课之间。然后开始读一些文章,获取更多的研究经验。当然有的学生更早就开始读文章了。

    总体来说,我培养学生首先要培养他的独立性,根据他的兴趣和能力,很大程度上也根据我自己的兴趣,给他一个方向或者一个题目。这个题目比较泛,不是具体要做出来的具体问题,可能是几个中间的某一块问题,让他去看这方面的文章,自己去摸索问题,让学生独立自己找问题。问题要做出来需要学生自己努力和一定的运气。也有一个可能性,这个专题里的问题都很难,但学生五年六年就要毕业,最迟六年,太晚了也不行,所以到一定时候,我会给学生非常具体的问题。

    这样的方式我自我感觉还是比较成功的,确实培养了一批学生。为什么这样有好处呢?因为学生不管到什么程度,即使毕业,老师不可能整天在边上教你做这个那个,肯定有独立的时候,有的人早有的人迟一点,至少我是希望越早越好。我跟学生说如果你发现什么东西做不动了,先想两个星期再来找我,我不是给你解答问题的。

    彭实戈:我觉得对老师和同学来说,两边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我们最好让学生自己讨论,不要你提出所有问题,然后他去解决。你要看学生自己是不是能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发现问题。有时候你碰到一个学生,你要给他一个估计,如果这个学生可以,你就给他一个题目。有的学生有这个能力,你给他一个题目,他很快就能给你回答,甚至还做出其他东西来,这种学生我就推向国外。过一阵碰到我推荐的教授,他说:“你给我推荐的学生太厉害了,我没法对付,我星期五给他题目,过了一个星期,他打出40页文章。”但是他说这种学生也有问题,他觉得自己什么都行,很容易骄傲,一点打击会消沉很长时间。

    还有一些事真是碰巧,比如有一个问题很好,他去做这个问题很快就出了文章,而且文章一下就出名了。但其实他并没有受到太多锻炼,只是一篇文章,内功还没练出来就已经出名了。到现在我也没有找出一个统一的办法来带学生,因为每一个学生都不同。

    田刚:有的学生特别好,最好的状态是你根本不用找他,他自己都可以做,一个好的学生甚至还可以对老师有反馈。

    第二,一个年轻人要成长有两个步骤,选题的时候不知道这个题目做出来有多大意义,这是一个很困惑的地方。作为老师,我可以让学生做某个专题在某个方面找到一个问题,跟他们交谈,告诉他这个问题最后做出来一定有意义,他不用担心。还没有到最后他能够独立研究的时候,但是学生毕业以前完成最好,毕业以后完成也很好。总之第一步他能独立地找问题,不用担心这个专题有多大、是否有意义,我鼓励我的学生至少能做到这一步。

    ►加州理工学院数学系教授朱歆文

    建立理论,还是解决问题?

    ►许晨阳:做数学一般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建立理论的,一种是解决问题的。一般来说这两者也不是绝对可分的,解决一个大问题的时候往往也发展了理论;发展理论时,来辨别你发展的理论是不是有价值的时候往往要看它能不能解决问题。这两者是相互关联的,我想请台上各位老师谈一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您觉得你是解决问题为主还是发展理论?

    刘若川:目前我关注比较具体的问题,主要的办法还是在理论框架下做一些新的技术解决问题。

    朱歆文:差不多吧,应该还是以解决问题为主。发展理论要有好的动机,有了好的问题指导你往前的话,自然而然会发展一套理论,但一般而言背后还是有一套具体的问题。如果纯粹发展一大套理论的话,稍微有点危险。中国数学家少一点,国外很多数学家发展了很多理论但是都被淘汰了,因为为形式的推广而推广,意义不大。

    张益唐:数论里没有解决的、有挑战性的问题太多了,我也是解决问题。另外发展理论确实有一个问题,如果一个问题太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内容,换一个说法就能解决吗?在能接触的专业里,我对形式化的发展理论持怀疑态度,别的地方我不敢乱说。

    田刚:这个问题不大好回答,很多数学家尤其中国数学家还是以先解决问题为主。我觉得不光要解决问题,还要看清楚问题后面的本质,从更高一个层次去理解这个问题。因为从历史上来看的话,很多问题刚开始解决的时候很费劲,证明也很长,但是后来随着我们对整个数学、对整个问题和背景更深层次了解,以及工具发展、理论大大进步以后,我们发现原来解决的问题是很自然的。

    我刚开始也非常倾向于解决问题,我还是对解决问题有一点内功的人。但是我也觉得,这么长时间以来,仅仅解决问题是不够的,尤其中国的数学家和学生,还要想后面更深层的原因、更高境界的理解,可以说这是追求理论。如果真正发展一个非常有用的理论,需要很长时间,也需要时间考验,我们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彭实戈:我们做的问题是概率论方面的问题,我觉得首先如果你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一个理论也是不行的,所以开始的时候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金融领域有非常多不确定现象,都可以用数学模型如倒向随机微分方程来分析、解决。倒向随机微分方程这个理论还是我们发明的,现在很多地方都用,而且很多人都问我们当时是怎么想到的。所以我觉得不要给自己设限只解决问题,不去发展理论。有时候你碰到的一些问题有可能因为工具不够而解决不了,就必须发展出一个新的理论来。

  2. 2016年度何梁何利基金获奖名单公布!施一公获最高奖说道:

    1. 何梁何利基金成立背景

    何梁何利基金是在中央领导同志亲切关怀下,在科技部、教育部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由香港爱国金融实业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国伟先生共同捐资港币4亿元于1994年3月30日在香港注册成立的公益性科技奖励基金,其宗旨是通过奖励取得杰出成就的我国科技工作者,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激励科技工作者勇攀科学技术高峰。22年来,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以其公正性和权威性,在我国科技界及社会各界享有盛誉,在海外及国际影响与日俱增。

    2.2016年度基金评选情况

    9月7日,何梁何利基金评选委员会在北京友谊宾馆举行全体会议,经过科学评价、优中选优、无记名投票表决,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高票通过,荣获2016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35名科学家荣获“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5名科学家荣获“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圆满完成了今年评选工作。

    3.2016获奖科学家基本情况

    今年何梁何利基金最高奖项—“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的得主,是我国49岁的杰出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教授。他毕业于清华大学,在海外学习工作18年,谢绝美国著名高等学校的诱人职位和优厚待遇,毅然全职回国工作,率领年轻的创新团队,在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阿尔兹海默症发病机理,剪接体的结构、组装与催化机理等当代生命科学前沿领域,阐明了膜蛋白和大分子机器的结构与机理。其重大科技成果,为国内外学界高度肯定和广泛关注。他和团队的杰出科学成就,使我国结构生物学研究跻身国际领先行列。

    今年评选产生的35位“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和15位“科学与技术创新奖”的获奖科学家,也都是我国科技人员的优秀代表。获奖人员亮点频闪,科技成果各具特色,归纳起来,有以下特点:

    第一、基础研究成果引领学科前沿,大大提升我国科研实力。
    除了“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得主的卓越成就外,获奖人员在多个基础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如:非线性最优化计算方法得到国际公认;磁约束核聚变研究,使我国长脉冲高参数等离子体物理实验跃居国际领先水平;中生代鸟类研究填补了多项国际空白,彰显国际领先地位;超分子体系构筑、调控与功能转化,对国际分子组装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病原菌感染和宿主天然免疫的分子机制取得了多项原创性成果;国际上最完善的中国及世界地方猪种资源基因组DNA库、国际上唯一的家猪嵌合研究群体为家猪育种提供了平台。所有这些,有力地提升了我国科技国际影响力。

    第二、航空航天领域创新成绩斐然,提升我国战略威慑力。
    顺应国家战略需求,空空导弹、飞航导弹、先进武器装备等成果,为“能打仗、打胜仗”提供了技术支撑;精密区域数字高程基准确定的多项理论,长寿命航天肼分解催化剂,航天器自主导航技术,空间润滑材料技术体系等对国家重大战略工程做出了重要贡献。所有这些,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有效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上的体制自信和制度自信。

    第三、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创新硕果累累,推进产业腾飞。
    卫星激光通信技术为我国空间高速信息网络建设奠定了基础;自主研发成功的总线芯片,主要指标优于国外产品,改变我国仪表产业长期“无芯”的局面;国产存储系统的创新发展,打破了国外垄断,有力保证国家信息安全;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车载信号控制系统取得的杰出成果,解决了复杂电磁兼容和信号识别等关键技术难题,已广泛应用于高速铁路,有力地保障列车安全运行。

    第四、民生科技创新成绩喜人,助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
    矮抗58等系列高产小麦品种,已经成为我国小麦育种的骨干亲本,累计收获面积达2.6亿多亩,增产119.1亿公斤。重要病原感染与免疫机制研究领域获重大突破,对病毒入侵、复制模式及分子机制的科学发现,有效解决了家猪链球菌病的防治难题;塑料加工绿色化,成功实现了加工机理由“稳态剪切”到“动态剪切”的变革,为塑料加工节能降耗提供了新方法。

    第五、区域创新事迹感人、业绩突出,突显地域经济贡献。
    青藏高原地处边陲,空气稀薄、气候寒冷,雪崩、泥石流、猛兽袭击等时有发生,我们的获奖人36年如一日,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完成了西藏生物多样性考察,弄清了47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分布区域及数量,规划建立了34.8万平方公里自然保护区,为西藏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立足甘肃,潜心研发,实现滴灌关键产品设计、生产工艺、新材料配方、产品研制等重要突破,打破国际垄断,实现了节水灌溉高端技术的国产化,显著提升了西部农区农业生产效率。

    第六、“深地”、“深海”资源勘察成绩喜人,展现广阔前景。
    在油气勘察方面,获奖人创新发展海相超深层大气田富集理论与预测技术,探明了涪陵地区页岩气地质储量3805.98亿方,建成的元坝气田1号井为目前规模最大、埋藏最深的生物礁气田;在海洋勘察方面,我们获奖人顽强攻关,突破瓶颈,海洋钻井设计方法和施工监控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海上化学驱油装置重量减轻80%,面积减少86%,溶解效率提高67%;在节能降耗环保领域,获奖人高效环保芳烃成套技术开发装置等关键技术取得多项突破,产品物耗、能耗,成本、减排、环保指标已经达到和优于国际先进的同类技术。

    第七、医学药学领域群英荟萃、百舸争流,竞争十分激烈。
    从106名被提名人中脱颖而出的7名获奖科学家是我国医药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领军人物。在肝胆移植、干细胞治疗、脊柱外科手术、精准诊断、肿瘤精准防治、糖尿病预警诊断等方面获得多项国际认可的优秀技术成果,既有高水准的医学基础研究,又有破解临床难题的新技术新方法,另外,现代药物智能制造创新技术体系等成果,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体健康贡献卓著。

    第八、获奖者群星璀璨,行进在与国际先进水平“并行”和“领先”行列。
    当前,我国创新能力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总体处在“跟踪、并行、领先”并存状态;处在从“跟踪”为主,向“并行”、“领先”为主转变的阶段。但就今年51位获奖科学家来说,经专家分析评估的结论是,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37%处在“并行”状态,61%已居于“领先”水平。这折射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科技事业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喜人态势。

    今年获奖人,有沿海地区、中心城市的科研骨干,有中小城市、基层单位“草根”拔尖人才;有海外学成回国,报效中华的海归精英,有扎根祖国一方热土,攻坚克难的中流砥柱。获奖人年龄最大的70岁,年龄最小的41岁,平均年龄为52岁,较去年降低5岁,整体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其中,45岁以下的青年科学家约占10%,45岁至60岁的,约占68%,60岁以上的约占22%,这说明中青年科学家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

  3. 施一公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张希郑纬民获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说道:

    10月21日下午,何梁何利基金奖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颁奖。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昌智,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以及各部门领导同志在钓鱼台国宾馆向51位获奖科学家颁发奖牌和奖金,以表彰他们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施一公院士荣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并代表获奖人作简短演讲。

    “唯有继续秉着‘去私心、敢担当、有作为’的态度,为国家科研教育事业尽心尽力。”施一公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说,他希望他的学生能够具有独立思考的辨识能力,做诚实的学问,做正直的人,努力攀登科学高峰,在科学史上留下更多中国人的名字。

    张希在颁奖现场。

    清华化学系张希院士和计算机系郑纬民教授荣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今年还评选产生35位“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和15位“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分析获奖者的研究成果发现,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37%处在“并行”状态,61%已居于“领先”水平。

    何梁何利基金是由香港爱国金融实业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国伟先生共同捐资港币4亿元,于1994年3月30日在香港注册成立的公益性科技奖励基金。其宗旨是通过奖励取得杰出成就的我国科技工作者,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激励科技工作者勇攀科学技术高峰。22年来,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以其公正性和权威性,在我国科技界及社会各界享有盛誉,在海外及国际影响与日俱增。

    施一公,男,1967年5月出生于河南省郑州市,清华大学教授。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著名结构生物学家。2008年,施一公全职回到清华大学。在继续细胞凋亡研究的同时,他开展了与疾病相关的重要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以及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大分子机器组装及调控这两个结构生物学前沿领域的研究。他针对酵母剪接体、人源γ-Secretase复合物、细胞凋亡体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认可,相关成果入选“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施一公教授迄今发表权威学术论文及综述文章160余篇,SCI被引用超过2万次,其中作为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于著名学术期刊《自然》18篇,《科学》7篇,《细胞》15篇,其中20篇发表于2009年之后在其清华大学实验室完成的工作。

    张希,男,1982-1992年于吉林大学化学系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1-1992年在德国 Mainz大学博士联合培养;1992-2003年任吉林大学化学系讲师、教授。2003年至今,任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200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8年当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016年当选美国化学会会士。张希教授致力于将超分子化学与高分子化学相结合,长期从事超分子体系的构筑、调控与功能研究,取得了一些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研究成果,如建立了基于氢键的交替沉积组装方法,可用于构筑各种薄膜材料;提出了超两亲分子新概念,搭建了超分子化学与胶体科学之间的桥梁;建立了基于主体增强非共价键相互作用的可控超分子聚合新方法;制备了含硒嵌段高分子,提供了一类新的生物医用材料等。

    郑纬民,男,1946年3月出生于浙江宁波市。现为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郑纬民教授从事计算机存储系统领域的研究工作,在国内率先开展存储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提出一种灵活可扩展的网络存储体系结构及实现方法,主持研制了国内最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存储区域网络系统;提出一种结构无关的快速容灾恢复理论及实现方法,大幅降低容灾成本并实现灾后即时恢复;提出一种基于社区/群组概念的云存储系统及数据共享机制,提高了云存储的易用性。这些存储系统的部署和应用取得了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推进了网络存储技术在国内的普及、发展和应用,也迫使国外存储产品的价格下降。他创建和领导的团队在国际存储系统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

  4. 杨振宁:中国年轻人有很深的责任感说道:

      由清华大学、东润公益基金会主办的东润创新与未来教育论坛于2016年12月18日在北京举行,此次论坛的主题是“科学创新改变未来”。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出席并演讲。受到中华文化传统的影响,中国年轻人都有很深的责任感,希望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而基金会可以帮助成千上万的这样的年轻人。

      以下为演讲实录

      杨振宁:各位贵宾,我非常高兴今天参加东润公益基金会创立的论坛,参加这个基金会使得我想起来七十多年以前我在昆明西南联大念书的时候,那个时候,老师学生都非常遵守秩序。我记得我在三年级的时候忽然收到学校的一个通知,说我得到了穆藕初奖学金,我想在座恐怕很少人都听说过穆藕初的名字,他是在上个世纪20年代、30年代大企业家,当时西南联大得到穆藕初奖学金的人都非常之感谢他,可是以当时的交通情形,我们从来没有看见过穆藕初这个人,事实上连穆藕初的照片都从来没有看见过,我想在座每位年轻人如果有兴趣,去研究一下穆藕初这个人与穆藕初基金会所做的事情,我想将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我们知道中国有非常多的年轻的人,非常有发展能力,是数不清的人数。而受了中国文化传统的影响,中国的年轻人都有很深的责任感,都有很深的觉得要为他们的国家民族、为他们的祖先、为他们的父母做贡献。这个是中华文化传统我认为是优良的一点。我想像东润公益基金会这种企业家创办的基金会,在这个时候设立一定可以帮助千千万万的年轻人,能够为社会有良好贡献的促进。谢谢。

  5. 杨振宁:中国年轻人有很深的责任感说道:

      由清华大学、东润公益基金会主办的东润创新与未来教育论坛于2016年12月18日在北京举行,此次论坛的主题是“科学创新改变未来”。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出席并演讲。受到中华文化传统的影响,中国年轻人都有很深的责任感,希望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而基金会可以帮助成千上万的这样的年轻人。

      以下为演讲实录

      杨振宁:各位贵宾,我非常高兴今天参加东润公益基金会创立的论坛,参加这个基金会使得我想起来七十多年以前我在昆明西南联大念书的时候,那个时候,老师学生都非常遵守秩序。我记得我在三年级的时候忽然收到学校的一个通知,说我得到了穆藕初奖学金,我想在座恐怕很少人都听说过穆藕初的名字,他是在上个世纪20年代、30年代大企业家,当时西南联大得到穆藕初奖学金的人都非常之感谢他,可是以当时的交通情形,我们从来没有看见过穆藕初这个人,事实上连穆藕初的照片都从来没有看见过,我想在座每位年轻人如果有兴趣,去研究一下穆藕初这个人与穆藕初基金会所做的事情,我想将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我们知道中国有非常多的年轻的人,非常有发展能力,是数不清的人数。而受了中国文化传统的影响,中国的年轻人都有很深的责任感,都有很深的觉得要为他们的国家民族、为他们的祖先、为他们的父母做贡献。这个是中华文化传统我认为是优良的一点。我想像东润公益基金会这种企业家创办的基金会,在这个时候设立一定可以帮助千千万万的年轻人,能够为社会有良好贡献的促进。谢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