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支付什么时候够格挑动「世界大战」?

氧分子网 :本文来自无谓君投稿,微博@無謂君,香港金融从业员,财经专栏博客作者,文史爱好者+网络新经济信徒,欢迎读者交流 微信号i-quan。

前段日子从美国公干回来,对于中国 VS 海外移动支付布局颇有些想法,就在香港报章上发布了几篇探讨微信在海外开展 O2O 布局条件是否成熟的文章。一番讨论后又深刻感受到国内虽然在 3G 普及过程中走了许多弯路,但移动互联网业界还真的反而实现了概念反超。

首先当我提到中国的移动支付作为一个开放 API 工具与手机 IM 结合将启动新一轮世界云端服务业革命时(时髦点通称 O2O 也无不可),海外很多人认为我在痴人说梦。对他们来说,拿微信支付和美国 Square,以及其他近场支付软件去比较,只能是凸显二维码加银行卡作支付手段的笨拙与落后,进而否定微信支付结合 O2O 模式能够冲击海外巨头组建的互联网生态。

这些人是典型的只见树木而不见树林者。我向来提出移动支付可以分两种不同策略去布局:一个是重远端支付体验的手机 ATM 模式;另一个则侧重电子钱包无缝体验。前者等同微信支付宝钱包等概念,追求无所不包的同时操作界面要保持简单,目的是要用户凡事不离 IM 体现应用的价值。至于后者便是近场支付,精髓在于香港八达通智能卡式般的无缝支付。

当真是要拿出手机来扬一扬的动作都嫌多余,更不要说要求人家打开应界面来操作。说这些概念只因为我想强调这两种移动支付至少在设计诉求上是存在表层矛盾的,前者希望用户经常打开界面,后者正好相反。这个差异化一定程度上已提供足够的早期发展空间让两种截然不同的手机支付布局生长,因此拿近场支付技术上的优势根本不能全盘否定微信支付等远端移动支付的商业模式优势。

相反以现今的中外形势来说,以微信支付和我的银行卡先行的模式(以下索性称移动 ATM)对中国互联网巨头来说更容易在这场大战里抢到环球优势。按目前海外的情况来说,我敢打赌中国这次不会再像以往一样在涉及全球商业 / 技术制式的争霸战一样,只做沉默旁观的被动接受方。这一次中国互联网界可能会上演中国民企史上第一次参与国际级 IT 战略产品竞赛不用空手而回的零的突破。

如果说中国互联网已经由春秋诸侯争霸,走向战国兼并时代,恐怕反对的人不多。最近双马那么多的动作,实际上双方都看清全国一盘 O2O 大棋只容一家称霸的命题。在继续讲 O2O 之前,顺带指出由于美国手机 IM 还没有呈一家独大之势,很多人还没有切身体会过“移动支付+实时IM”的那种摧枯拉朽的力量。所以 Facebook 以 190 亿美金收购Whatsapp时,很多分析师单纯认为此举乃为了抗击Snapchat侵蚀年轻用户市场,他们显然没有看到亚洲移动 IM 的进袭也是让 Facebook 在新兴市场座立不安的原因。

不韪言的说,微信是可以提前挑战 Facebook 帝国的,而且这是一个现实策略选项的问题,不存在痴人说梦这一说。中国巨头有的是钱,有足够的银弹以移动 ATM 的路线笼络当地 O2O 抢市场。趁大部分海外市场移动支付 +O2O 携手并进模式还没成熟的空隙以最快的速度打入各种实体服务业便尽占先机。

何况我们这次还占了天时,由于西方这些年消费者消费力积弱,商家对中国海外消费者垂涎欲滴。中国游客外有人次和华侨的消费力不用我多讲,更重要的是这个群题已经育成高度统一的微信用户习惯,等于微信替各国商家直达打造了直达每个中国游客钱包的渠道。这样的一支庞大外游消费大军,腾讯懂得好好利用的话海外公众号推进绝对是事半功倍。

反观西方移动支付企业多走近场路线,海外市场各国支付终端的法律管制各不相同,又大受线下商家的终端配合速度的限制,整合起来本身就比较费劲。一旦真正对上中国网企多年修习,做事唯快不破的「辟邪剑法」随时会吃大亏(关于这一点在国内市场的微创新式竞争里近年也累积了不少成功例子)。

还有目前海外的竞争形势让中国互联网企业有开展合纵连横的进军空间。处于 Paradigm Shift 当口的 Facebook、Twitter 到受 Google、Snapchat 等夹击外,完成收购 Whatsapp 的 Facebook 今后恐怕在整合上还要花一番精力与Jan Koum周旋。因此不趁现在的空档争夺海外市场的话,让 Facebook 或 Snapchat 腾出手来的话便错失良机了。

其实要是我是 Zuckerberg 的话,收购 Whatsapp 恐怕还不够,下一步无论如何还要促成阿里入股 LINE 实行以华制华。阿里腾讯二虎相争之余,最后还很可能一石二鸟把 LINE 搞残。为何这么说?因为软银也好阿里也好根本都不具备搞 IM 出身的 DNA。

目前的情况有点类似十七世纪中叶英荷争霸当时,面对垄断世界海上贸易运输线的荷兰,英国依恃殖民地经济开始日渐壮大,以自残利益的保护主义航海法案强行排挤荷兰船竞争(等同中国的网络长城以损害网民上网自由为代价成功把美国网络巨头挡在门外)。由于英国殖民地的经济增长较欧陆帝国的快,被挡在门外的荷兰海外公司收益放缓甚至恶化,最后反过来被英国东印度公司夺下了当时利润最高的远东贸易的主导权。

至于中国互联网企业能否同样的在海外市场站稳,甚至在世界战略级产品上打造出第一艘航空母舰?天时地利都齐了,我想这次还是有点希望的。事在人为而已,且看后事如何,或许阿里入局LINE的那天就是引爆这场「世界大战」的临界点。

[本文来自读者的投稿,不代表氧分子网立场]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