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移动支付增长迅猛 金额同比大增逾3倍

交易规模的大幅度增长主要是由个人用户的基础类的转账、信用卡还款等业务。

去年移动支付增长迅猛 金额同比大增逾3倍

每经记者 朱丹丹 发自北京

尽管还面临安全性挑战,但移动支付的增长势头可谓凶猛。

昨日 (2月17日),央行发布《2013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以下简称《情况》)显示,2013年移动支付业务保持高位增长,移动支付金额达到9.64万亿元,同比增长317.56%。

“交易规模的大幅度增长主要是由个人用户的基础类的转账、信用卡还款等业务,对2013年中国移动(微博)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起到绝对的带动作用。此外,2013年移动支付市场也成为互联网巨头布局的重点。”易观国际金融及支付行业中心研究总监张萌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她进一步表示,2014年移动支付仍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因目前市场整体规模较小,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同时,航空、购物等交易类的应用还没有带动起来。

不过,支付平台泄露或倒卖用户数据的事件时有发生,也使得移动支付仍面临安全性的挑战。

去年超16亿笔

据《情况》显示,2013年中国电子支付业务增长较快,移动支付业务保持高位增长。其中,移动支付业务16.74亿笔,金额9.6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2.86%和317.56%。

张萌表示,移动支付分为近场支付和远程支付两部分,现在发展比较快速的是远程支付,近场支付由于受到产业链及用户使用习惯的影响,增速并不是特别快,相对来说问题较多。而远程支付发展较快主要是基于个人生活类的服务,比如转账性还款、生活服务缴费等方面。

她认为,未来移动支付的发展应该更多基于交易类的各种应用场景,比如购物、航空等,其价值才会更大,但目前来讲,在应用场景构建、各种交易类应用场景的增量、交易量的带动方面较为有限,因此预计这块是未来移动支付发展的重点。

艾瑞咨询高级分析师王维东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移动支付能够快速增长主要还是来自用户使用行为的变化,以及银行、第三方支付等企业方的推动,它们可能会加速PC端流量和交易向移动端转移,尤其是第三方支付增速可能会更快。

王维东认为,转账、还款等个人应用成为主要的交易规模来源,移动网购已不再是支撑行业发展的主要场景。伴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发展,线下将成为互联网巨头、收单机构、运营商、银行等多方竞争的核心战场。另一方面,随着线上市场的逐步成熟,互联网支付企业将聚焦线下到线上的反向O2O市场,以期在线下市场中取得突破。

用户仍担忧安全性

那么,2014年,移动支付能否延续高增长的态势呢?

“预计2014年应该还会继续保持快的增长,因为整个市场规模较小,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而且交易类的应用还没有带动起来。整体上讲,交易类应用场景构建的增量会有较大的带动作用。”张萌指出。

她预测,2014年账户型移动支付将进一步威胁银行线下收单系统,远程支付增速将远超近场支付,构建移动支付应用场景将成为中心,支付厂商力图打通线上线下闭环。同时,手机钱包呈现平台化趋势,将成为移动互联网重要的用户入口。

王维东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也指出,今年会持续保持高增长。2013年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用户习惯的培养和引导这个层面,实用场景不多;2014年,企业可能会在核心的应用场景上有所突破,比如线下的商超、便利店等场景有新的拓展,因此会刺激移动支付交易量的上升。

王维东分析道,综合产业发展态势、宏观环境、产品形态的突破以及企业的积极开拓等来看,2014年移动支付的核心推动力将来自于以二维码、声波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在线下支付场景中的应用;而NFC近端支付在终端环境方面的阻碍将成为其未来发展的致命枷锁,且近年内很难出现较大改观。

不过,对于用户而言,移动支付安全仍为更大的担忧。除了常见的木马病毒、恶意手机应用带来安全隐患,还包括用户数据被泄露或倒卖等。

中国支付清算行协会业曾指出,目前移动支付领域的支付安全性有待提高,主要体现在移动设备容易丢失,在开放的移动通信网络中传输客户的支付信息、手机号码、密码等重要信息存在被破译和截取的风险。

“主要困难还是用户对安全性的考量,这是用户行为习惯的差异,即从PC端到业务端,用户会担心其安全性。”王维东指出。

他进一步指出,解决方案可能更多从企业层面上对用户的引导。当然,后期风险防控措施要过硬,也要采取保险等一系列适当措施。

张萌则指出,主要还是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然后更多地培养交易类应用场景。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