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邮件客户端成移动办公浪潮的新机会

对于企业应用来说,用户体验并不是他们为一款应用付费的原因,面向企业的产品往往是销售驱动的。

移动办公浪潮的新机会:企业邮件客户端

氧分子科技 朱旭冬 11月11日报道

智能移动设备的出现让人们开始越来越习惯将自己的设备带入工作场景,也有公司开始同意员工用自己的设备进行办公。这就是Bring Your Own Device(BYOD)的潮流。

这种变化催生了很多移动互联网的新机会,最直接的就是移动办公应用的需求将会大大增加。在移动办公应用里,邮件应用是必不可少的一项。

Seed Mail 创始人谷祖林的想法是,做一款足够优秀的邮件应用,然后扩展到整个移动办公领域。因此,他目前需要的是打造一款适合企业用户使用的移动邮件客户端。

拥抱企业用户 抛弃个人用户

谈到互联网用户对邮箱的使用,谷祖林认为很多人会有三个邮箱,一个用来注册各种网站的帐号,一个谨慎使用的个人邮箱,还有一个就是工作邮箱。“虽然使用工作邮箱的人群是最少的,但是活跃度最高。”

除了活跃度高,人们对工作邮箱的使用习惯非常相似,大部分邮件来往都和工作直接相关,比如和同事的邮件讨论、向领导汇报工作进展、与合作伙伴的邮件沟通等。

由于往往和工作相关,因此企业邮件需要和企业日历、企业通讯录等功能的配合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在这一点上,Outlook表现的非常明显,它并不仅仅是一个邮件客户端,而且还可以用来发起会议、查看待办事项等。

因此Seed Mail也在移动应用中增加了日历和通讯录的功能,谷祖林希望未来能够将这些不同的功能结合的更好。“比如你在日历上把一段时间标注为忙碌,那么这段时间你同事通过Seed Mail里的通讯录给你打电话之前都会收到提示,让他们知道现在并不适合给你打电话。”谷祖林说。

而在细节上,谷祖林希望Seed Mail能更好的帮助企业员工处理不同类别的邮件。他表示,通过邮件的特殊属性,比如邮件签名、企业域名等,可以判断特定邮件和用户之间的关系,从而帮助用户更好的处理这些邮件,比如邮件的调整优先级。

让企业买单仍然是个难题

如果在一年前问Seed Mail创始人谷祖林“你们的移动邮件客户端有什么特点”,他会回答“好看”。这是因为Seed Mail团队花了一年的时间专注在产品的用户体验上。

但是对于企业应用来说,用户体验并不是他们为一款应用付费的原因。谷祖林也意识到,面向企业的产品往往是销售驱动的,但对于他们10人的小团队来说,最适合的方式是先培养个人用户的习惯,然后发展企业用户。

不过在发展用户方面,Seed Mail碰到了一些问题。作为一款标榜用户体验非常好的邮件客户端,经过一年时间的发展,他们的用户量还只有6位数。因为用户量太少,很多企业用户也感受不到Seed Mail相对其他邮件客户端的特点——如果自己的客户、同事、领导没有使用Seed Mail,那么用户使用Seed Mail和使用其他邮件客户端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谷祖林承认这是自己很晚才发现的问题,不久前他刚刚成了一个负责发展用户和市场推广的团队,希望以此来获取用户,让自己的产品在企业用户里形成口碑。

但是过去一年除了改进产品,谷祖林对企业市场也有了新的认识:“我们这一年做下来也拜访了很多企业,最大的发现就是他们对安全特别重视。所以我们也可以帮助企业搭建私有云,确保数据安全。”

创业并不仅仅是做产品体验

在这次创业之前,谷祖林在阿里云负责用户体验设计,这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这次创业,导致了创业初期走了一些弯路。

谷祖林表示创业一开始他们就非常重视产品的体验,注重用技术去解决一些问题,但是在产品功能的演进上却没有做好。“一些小东西改着改着一年就过去了,这是我今年觉得最恐怖的一件事情。最后别人问我这一年做了什么,我们发现都是小修小改。”他说。

在今年过年之后,谷祖林才确定了要做企业邮件客户端,开始考虑产品和商业模式。这也导致现在Seed Mail作为一款邮件客户端可以说非常出色,但是能给企业用户提供的功能仍然不足。

去年年底Seed Mail拿到了创新工场的投资,现在谷祖林也在准备进行新一轮融资。他表示融资也促使自己去更多的考虑商业模式,更多考虑Seed Mail未来发展的大方向。“现在发布2.0版本后,有部分人持续在该版本生改进产品,有部分人考虑3.0该怎么做。”他说。

面对即将到来的移动办公的大潮,谷祖林认为走过一年弯路的Seed Mail已经找到正确的方向,而他本人对创业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