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地平线机器人创始团队:余凯的地平线机器人是家什么样公司

我们先来看一段演示视频,视频中展示的“先进辅助驾驶系统”(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s,ADAS)是近年来业内积极发展的智能车辆技术之一,该系统是将来真正实现无人驾驶的技术进阶过程。ADAS的主要功能并不是直接控制汽车,而是为驾驶员提供车辆工作情况与车外环境变化等相关资讯。

而这段视频中的技术采用的是单目摄像头算法,来实现对车道线(橙色)、行人(红色框体)、车辆(绿色框体)的识别,从而实现汽车、行人以及路标多种目标检测感知,对可能发生的碰撞危险进行预警及应急处理。

编者注:上面技术项目的开发者是一家名为地平线机器人的创业公司。该公司创始人是前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负责人余凯。本月初DT君来到这家公司位于中关村的北京总部。

在采访中DT君得知,地平线机器人所从事的产品,简而言之是人工智能的解决方案。地平线的客户大多会是消费类电子产品生产商。凭借地平线提供的服务,这些电子类产品能够具备一些AI功能,包括感知、交互、理解、甚至是决策。

截止目前,地平线共发布了两套产品:针对智能家居的“安徒生”系统和针对智能驾驶的“雨果”系统。开发者基于这些平台可以开发各种各样的应用,比如语音、图像等。地平线告诉DT君,针对辅助驾驶所开发的技术,已经被一家国际上数一数二的Tier-1汽车技术供应商所采用。

无疑,余凯在深度学习领域具备相当的号召力。地平线去年9月完成首轮融资,投资人包括晨兴资本、高瓴资本、红杉资本、金沙江创投、线性资本、创新工场及真格基金等机构。今年年初,地平线获得了著名风险投资家Yuri Milner的投资。

地平线机器人在北京的办公室

地平线机器人在北京的办公室

在这次采访中,DT君见到了地平线机器人的四位创始人。不出意料,创始团队简历令人印象深刻:

创始人余凯博士,在创业之前,他是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IDL)的创立者和负责人,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曾在百度领导了语音识别、图像搜索、百度大脑、百度无人驾驶等项目。

联合创始人兼软件副总裁杨铭博士, Facebook 人工智能研究院(FAIR)创始成员之一,曾在Facebook 负责DeepFace项目。

联合创始人兼算法副总裁黄畅博士,曾担任百度主任架构师,长期从事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模式识别和信息检索方面的核心算法研发。

联合创始人兼硬件副总裁方懿女士, 曾任诺基亚大中华区研发副总裁,并带领团队设计、研发和推出诺基亚历史上最成功的智能手机Lumia520。

地平线机器人四位创始人:余凯、方懿、杨铭、黄畅(从左至右)

地平线机器人四位创始人:余凯、方懿、杨铭、黄畅(从左至右)

采访全文如下,由“DeepTech深科技”编辑整理。

Q:地平线的机器人芯片跟传统芯片,以及现有神经网络芯片,如高通Zeroth、IBM的TrueNorth相比,区别在哪里?

余凯:我们主要是做深度神经网络芯片,跟传统CPU芯片相比,CPU是做所有事情,所以一般是串行结构。我们的芯片主要是用来支撑深度神经网络,比如图像、语音、文字、控制等方面的任务,而不是去做所有的事情。

深度神经网络的计算结构比较特殊,比如高度的并行化、时间域上的递归、中间的节点比较稀疏,所以如果能用专门的硬件来实现,会比在CPU上用软件实现要高效,一般来说会提高2-3个数量级。

其实这个技术本身不是我们创办了地平线之后才开始做,是有一些根基的。以前在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的时候,我们当时用FPGA(可编程门阵列)来做深度神经网络的硬件实现,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但这个主要是应用在数据中心,去做广告的优化及语音的搜索。

地平线的市场主要在于大量的智能硬件,而不是数据中心,比如其中一个大的品类就是汽车,当然还有很多别的品类。这些深度神经网络的计算需要在本地来做,而不是云端或数据中心,因为涉及到实时性、用户体验,甚至有时会涉及到用户隐私,所以需要在本地进行计算。本地计算的要求比云端计算更高,因为一定要低功耗、低成本,而且要实时。所以,为本地计算去设计深度神经网络就变得非常重要。

关于IBM的TrueNorth,到今天为止它的方案也还没有真正推出,我们很难了解它具体是什么样的,但据我们了解,应该是在现有芯片上叠加一些功能,应该还是属于软件SDK的形式,而并不是真正为深度神经网络而设计的一个芯片。

地平线的深度神经网络计算并非基于云端,而是基于本地设备

地平线的深度神经网络计算并非基于云端,而是基于本地设备

Q:地平线现在做的是模拟芯片还是数字芯片?

余凯:数字芯片。

Q:刚才提到了计算量的问题,做深度学习的计算量是非常庞大的,因此涉及到的功耗、散热、尺寸的控制是否会导致成本不可控?

余凯:其实如果专门为这个目的做芯片,很多其他的冗余设计就可以去掉了。因为通用芯片CPU需要考虑的更多,所以从设计工艺的角度来讲CPU是更难的。

但如果是专业的深度神经网络芯片,其实从芯片的角度来讲,本质上并没有那么难,真正难的是针对算法的架构设计。因为你会希望设计一个通用的深度神经网络芯片,它可以用来做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而图像识别里面又可以做手势、车辆、行人,人脸等,上端是可以定义的,这样的话就会有不同的网络结构,你要能去支撑它,设计出来的架构也要相对通用、灵活。所以这么说其实考验的并不是芯片设计的能力,而是算法设计的能力。

所以地平线的核心还是在于算法,我们可以说是在全球比较有实力的的深度神经网络的研发团队。

关于效率和成本问题,因为我们可以专门针对深度神经网络去做设计,比如定点化、稀疏化,以及各种专用精简设计,所以效率实际上可以做的很高,功率一般在几百毫瓦。成本方面,每个芯片应该会低于1美金。

Q:芯片加工工艺方面的情况呢?

余凯:如果掌握了算法,就会形成一个系统级的顶层设计,这样的话就不要求使用最先进的加工工艺。我们现在的目标是40纳米,这已经是非常成熟的工艺了。

Q:目前地平线做硬件、软件和算法的人员都有?

余凯:是的,包括以前在诺基亚负责手机研发的VP、Facebook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的创始成员、百度人工智能首席架构师,以及其他20多位深度学习领域的专家。

Q:是否可以详细介绍一下每个部门的情况?比如每个部门面临的最大的挑战。

黄畅:其实现在算法面临最大的挑战就是未来的不确定性。深度学习也算火热了几年,而且现在大家由于一些新工具的推出,使得大家使用深度学习算法的门槛已经大大降低了。但是整个学术界和工业界对它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我们也能看到很多新的算法对于已有算法的改进。

这个不仅仅是对算法,包括我们做芯片、硬件,包括整个产品来说都是具有挑战的,我认为,这个是未来算法发展的不确定性,在不同公司之间也会体现出巨大的差异。那么,如何把握算法的发展趋势,针对自身的应用和场景,选择最合适的方向去做深入研究,这才是我们应该思考的。

Q:如何看算法在整个深度神经网络中的重要性?

黄畅:我们做的是人工智能,我们现在最关注的就是感知、以及稍后的决策和控制。算法在完成任务的整个过程中,扮演的其实是一个逻辑,它定义了如何去处理这些数据。当然,具体处理这些数据需要软件、硬件的承载,但它的逻辑、概念上的东西是由算法去解决的。

Q:对地平线来说,团队是一个比较大的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余凯:黄畅和我本人创立了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也是中国企业第一次创办这种人工智能研发机构,在深度学习方面投入了相当大的资源,随后开发了中国第一个基于深度学习的语音、图像识别引擎,用来提升百度的搜索和变现。包括后来的百度自动驾驶项目都是由我们发起的。我们不光发起了很多项目、产品,同时也培养了很多人才。他们都是中国最早一批从事深度神经网络的顶尖人才。

2012年我们刚回到中国的时候,我们去清华、去中科院给大家讲深度学习,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叫深度学习。到目前,中国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公司都有涉及,但真正的顶尖人才并不多,是极度稀缺的资源。地平线作为一家小公司拥有20多位深度学习方面的顶尖人才,也是Yuri Milner投资我们的重要原因。

Q:地平线是一家创业公司吗?公司如何定位?

余凯:我们显然是个创业公司。可能我们的人才是一般创业公司不具备的,但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创业目标也定的非常高,跟这个目标相比,我们要做的事情其实还是很有挑战的。

中国过去的创业公司有很多虽然是从小到大发展起来,但其实很多模式是在美国已经验证过了,而且不是说美国有这类的创业公司,而是公司已经上市了。而地平线目前做的事情跟美国的同行相比是在同一起跑线上。美国在这个领域能够数得上的创业公司也不多。

Q:地平线的产品涉及硬件、软件和算法,这毕竟不像一般性互联网创业,是一个相对技术高度密集的工作。

余凯:没错,应该这么说吧,在中国可能这种情况更明显一点,因为中国在过去更多的是商业模式方面的创业,而且很多商业模式已经在美国验证过的,而技术创业就更少了。我个人认为,能够被称为技术型公司的本土企业目前只有华为这一家。

在美国,从创业阶段开始成长起来的技术性公司还是挺多的。比如Google、Intel、微软、高通、ARM这些,这些公司从第一天开始就是技术型公司。从技术创新角度说,如果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不愿在创新方面付出代价的话,可能永远达不到一流。

Q:您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当然是公司的一个巨大优势,但是在影响力之外,技术创新还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您觉得接下来2-3年可预见到的门槛会在哪?

余凯:压力非常大,创业以来睡眠质量跟以前比差了非常多。要去跨越技术的门槛,市场认知的门槛、规模效应的门槛,其实是非常难的。

技术方面,虽然我们的核心是算法软件,但是我们要做到芯片里面,这样需要跨越的就不止一两个量级的难度。

另外,我们做的产品属于一个新的品类,它的应用场景到底在哪?这都是需要花很大力气去解决的。在做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如果忽略产品和商业模式的话,也只能走向死路。

Q:很多具体钻研某项技术的公司,会选择和产业界合作,但经常产品还是很难出来,就是所谓的单一技术很难成为产品,您怎么看这种情况?

黄畅:这也是我们跟其他强调技术的公司很不一样的一点。有很多技术性公司特别专注于其擅长的技术,希望把技术做到极致,而忽略了很多其他层面的东西,寄希望于跟别人合作。

举个例子,做人工智能算法的公司,可以只是把算法SDK授权给别人,但实际上算法只是逻辑层面的东西,它需要软件、需要硬件,甚至需要专用的芯片优化及芯片定制化设计。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最终产品可能都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

专注技术的创新性公司如果没有在一个合适的土壤中成长,而是过于超前,自己又没有能力把整个产业链条打通,到后期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

所以,我们把公司做的比较厚重,既有做算法的,又有做硬件软件的,不是停留在一个单独层面上。我们寻求的是一个突破,而这种突破我们觉得很难通过外部合作去实现。

Q:所以说严格意义上讲,地平线是一家做产品的公司?

杨铭:是的,我们想把这项技术做成产品去落地。当然,最终产品出来以后,可能发现算法的贡献只有10%、20%。合作当然重要,但我们想先把能满足用户的终端产品推出来。

Q:您说的终端产品是指芯片吗?

方懿:不止芯片,而是一个核心控制模块,具有感知、识别、理解、控制的功能。我们把这个控制模块做成产品去跟合作方做集成。这个过程中其实可以说是帮助合作方把产品做出来。我们提供的是一个带有人工智能算法的解决方案,而不会去造合作方擅长的控制、运行部分,所以在合作过程中我们带来的价值是不可替代的,我们做的是平台和引擎。

完整的AI技术解决方案:图像、语音、文字、控制。

完整的AI技术解决方案:图像、语音、文字、控制。

Q:就合作来说,涉及到双方团队的管理、协调等问题,毕竟不像完全做产品的公司,能把整个流程管控到最后,新团队的融合还是一件挑战很大的事情。

杨铭:产品功能由我们与合作方一起来定义,我们负责核心控制模块的软硬件研发及算法集成。品质测试、可靠性测试、如何量产、市场营销则是合作方的优势,由他们来主导。刚才提到的美国一些技术型公司在产品化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我们的优势在于,中国有很多厂商具备快速原型能力和先进的生产制造能力。

举个具体的例子,我们现在在做的汽车辅助驾驶,那么我们的主要精力就会放在算法研发上,然后放到硬件平台上去实现,做出一个跟驾驶相关、安全相关的模块。再与车厂或零部件供应商合作,来完善系统与车联接的部分,最终推出产品。

目前会采取产品、技术加服务的方式,先把产品做出来,得到第一手的用户体验,将来再向更宽广的生态去发展。我们不是单纯的技术提供商,我们很难描述我们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子,但可以肯定的说:第一,我们不单纯的卖算法SDK;第二,我们不单纯出售芯片。目前的商业模式是打造技术平台,来帮助用户把产品做出来。

ADAS原型系统

Q:中国目前在大力发展半导体行业,国家资本的介入会如何影响芯片行业的走向?有些海外业内人士甚至抱怨芯片已经被做成了白菜价?你们怎么看?对地平线来说会产生什么影响?

黄畅:不能绝对的说是好是坏。国家的投入繁荣了国内IC设计、芯片设计行业和生态。对于我们,好的地方在于降低了风险,从找到人才、找到资源,到前端后端的设计。如果是十年、十五年前,整个行业在中国不算发达的时候,我们很难想象做算法能向芯片推进。目前在上海、深圳,整个行业的链条已经比较丰富了,从业人员也很多,至少对于我们来说是件好事。

当然,竞争越来越大,很多东西做成白菜价,终极原因就是没有差异化。差异化来自各个方面。大家普遍认为最重要的方面之一,也是最容易建立起壁垒的就是技术本身,这也是我们比较自信的地方,但我们也不会完全依靠这一点,因为很多算法型公司专注技术本身,在应用到一些具体场景的时候会有各种限制和约束,对于平台的转换会造成很大的困难。

Q:如何简单评价国家在半导体行业的策略?

杨铭:这个还需要很多思考。但比如现在在互联网行业、芯片行业的竞争已经比较充分,这对用户来说是好的,但对从业人员来说则要看你的竞争力强不强。国家从大的层面把芯片成本降下来,就像互联网技术发展,能把人们获取信息的成本降下来,就必须要求互联网企业提供最好的接入。

方懿:国家在这方面的投入有时也被很多人所不理解,比如通信行业,但确实催生了中国相关产业与国际接轨,并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竞争力。所以我们认为,国家不管在通信行业,还是芯片行业,对于生产力和创造力的投入,对于我们公司来说是利好。

黄畅:我们想把深度学习架构做成芯片,如果门槛还是很高,对于我们这种初创公司还是不利的。我们虽然什么都做,但并不是什么都单卖,所有在这个模块下的节点,都应该是最终产品方能够接受的。如果还是一套非常昂贵的解决方案,恐怕最后会很难推到客户端上去。能让每个人都能拥有十个以上的智能硬件,这个还是需要非常强的推动力的。

Q:地平线会以一种什么方式切入用户?

杨铭:产品还是属于智能硬件这个领域的,但我们的切入方式会是和目前中国比较强势的制造商合作,把智能功能逐步加入到产品中去。

所以,第一步可能并不是特别炫的,不是一上来就做一个机器人,或者完成某个特别强大的功能。而是把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设备逐渐加入一些智能的元素,控制成本的同时,让用户觉得这些产品在不断的变聪明。

试想,如果突然做出来一个比较智能化的机器人,让用户买来摆在家里,这恐怕是比较难接受的。

所以说,用户接受度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想先创造一种新的体验,下一阶段才会考虑创造出一个新的品类或设备。

【来源:DeepTech深科技(微信号:mit-tr)】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附:地平线机器人创始团队简历(来源地平线机器人官网)

余凯,博士

地平线机器人技术 创始人& CEO

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 IDL )创始人

互联网人工智能领域全球领导者之一

余凯博士,中组部“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机器学习专家,互联网人工智能领域全球领导者之一。前百度研究院执行院长,百度高级技术总监,曾领导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 IDL ),多媒体技术部(语音,图像),图片搜索产品部等团队。他创建了中国第一家深度学习研发机构 IDL ,并且领导团队在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广告精准投放、网页搜索排序等核心技术&业务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曾经连续三次荣获公司最高荣誉——“百度最高奖”。2014年以来,他发起和领导了百度大脑,百度自动驾驶,BaiduEye ,以及 DuBike 等一系列创新项目。他发表的论文被引用11000多次,获2013年国际机器人学习大会( ICML )最佳论文奖银奖,曾任 ICML 和 NIPS 领域主席。2011年担任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 Adjunct Faculty ,主讲研究生课程“ CS121 : Introduction to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他毕业于南京大学,于慕尼黑大学获得计算机博士学位,曾在微软,西门子,和 NEC 工作。他还是南京大学和北邮兼职教授,中科院计算 所客座研究员,并被授予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和北京市海外高层次人才。

杨铭,博士

地平线机器人联合创始人&软件副总裁

算法与工程专家,
前 Facebook人工智能实验室创始成员

杨铭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并获得工学学士和硕士学位,于美国西北大学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获得博士学位。Facebook 人工智能研究院创始成员之一,曾任 NEC 美国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专注于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领域研究,包括物体跟踪、人脸识别、海量图片检索、及多媒体内容分析。在顶级国际会议 CVPR/ICCV 发表论文20余篇,在顶级国际期刊 T-PAMI 上发表7篇论文,被引用2300余次;在 Facebook 工作期间负责的深度学习研发项目 DeepFace 在业界产生重大影响,被多家媒体广泛报道,包括 Science Magazine 、MIT Tech Review 、Forbes 等。多次担任 CVPR/ICCV/NIPS/ACMMM 等顶级国际会议程序委员会成员,以及T-PAMI/IJCV/T-IP 等顶级国际期刊审稿人。领导 NEC-UIUC 团队参加 TRECVID08/09 视频监控事件检测评测,获得最佳成绩;参与 NEC 团队 ImageNet2010 大规模图像分类挑战,获得第一名。申请并获得美国专利14项。

黄畅,博士

地平线机器人联合创始人&算法副总裁

深度学习专家,
前百度主任架构师( T10 )

黄畅博士,本科、硕士以及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曾经在美国南加州大学和 NEC 美国研究院担任研究员。2012年加入百度美国研发中心,2013年参与组建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 IDL ),任高级科学家、主任研发架构师。长期从事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模式识别和信息检索方面的研究,作为相关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知名专家,发表的论文被引用2000多次,拥有多项国际专利。他开发的人脸检测技术,创造了世界上首次计算机视觉技术被大规模应用的成功范例,占领80%数码相机市场,并且被苹果 iPhoto 等诸多图像管理软件所采用。他带领百度 IDL 图像技术团队负责公司内各种图像核心技术的研发,推出了全网人脸图像搜索、PK 大咖、全网相似图像搜索、自然场景文字识别、百度移动图像搜索、图片凤巢等重要产品。在校期间获得2006年度微软学者奖学金,2007年清华大学优秀博士毕业论文、2007年北京市优秀博士毕业论文等荣誉,“可视媒体几何计算的理论与方法”项目获得2012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参与国家973计划项目“面向三元空间的互联网中文信息处理理论与方法”。

方懿

地平线机器人联合创始人&硬件副总裁

硬件产品专家,资深移动通讯领导者
前诺基亚智能手机大中华区研发副总裁

方懿女士,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系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电子工程系。拥有19年产品研发及管理工作经验。服务于诺基亚13年,历任硬件工程师,部门经理,产品项目经理,最终成为诺基亚智能手机大中华区研发副总裁。领导诺基亚智能手机中国研发团队,下属北京和台北两个研发中心,全权负责研发面向全球市场及为中国定制的 Lumia 系列产品,从 roadmap 定义、概念研究、产品开发到量产维护的全部流程。拥有建立多元文化的团队,领导战略转型,定义新的开发流程,以及建立有创造力的挑战者团队文化等方面的经验,并取得卓越成绩。作为一个公认的硬件产品研发领导者,带领团队设计,研发,和推出诺基亚历史上最成功的智能手机 Lumia 520,一共2600万台出货量,年度贡献20亿美金的销售额,并获得2014年世界移动大会大奖。

您可能还喜欢…

6 Responses

  1. 正在做机器人驱动器--直线电机,说道:

    工业用机器人领域。
    一线厂家包括:发那科(Fanuc 日本)、安川(Yaskawa 日本)、ABB(瑞士)、库卡(KUKA 德国)。
    二线厂商包括Comau(意大利)、OTC(Daihen旗下 日本)、川崎(Kawasaki 日本)、那智不二越(Nachi-Fujikoshi 日本)、松下(Panasonic 日本)等等

    给个市场份额图,在全球市场,Fanuc和安川领先,ABB和KUKA紧随其后。

    在中国的份额,四大的竞争比较激烈

    终端需求:汽车和电子行业为主

    成本构成:

    精密减速机、交流伺服电机及控制器是机器人最核心的零部件。
    目前全球机器人行业,75%的精密减速机被日本的Nabtesco 和Harmonic Drive两家垄断(业界俗称RV 减速机和谐波减速机),其中Nabtesco 在工业机器人关节领域拥有60%的市场占有率。
    而交流伺服电机及控制器基本被日本、德国、美国垄断,代表企业有日本的安川、松下,德国的西门子,美国的PMAC。
    中国的伺服电机市场:
    说明FANUC的零件自制比例高,其盈利能力也较高。

    看到这个的时候整个人都燃起来了…亿万宅男的梦想!!战斗吧机甲暴龙兽!现实版高达!美日两国已经约架!不服来战!

    原文地址:
    二战以来,美国和日本的第一场战争…你绝对猜不到他们为什么撕逼…

    旁白:前方播报!美国和日本这两个好基友将迎来二战以后的首次正面交锋!而且是两国最强战争机器的对抗!

    代表美国队长上场的是:Megabots

    代表日本武士出征的是:水道桥重工

    2015年6月30日,美国的Megabots发布了一个视频,标题叫

    USA CHALLENGES JAPAN TO GIANT ROBOT DUEL!
    战书!美国发起与日本机甲的单挑!

    决战时间是,一年后!

    为了表示决心,还贴心地做了日语字幕…

    视频:USA CHALLENGES JAPAN TO GIANT ROBOT DUEL!

    视频由两个身披美国国旗的墨镜逗逼出演

    他们的机甲战士叫做 MK II

    这款 MK II 由汽油驱动乘员为两名,该型机器人可以发射 1 公斤重的油漆弹,子弹初速可达 160 千米每小时。

    他们约架的对象,是世界著名的水道桥重工。

    2012年,日本一家叫做水道桥重工的公司发布了一个视频,震惊世界的大型机甲机器人 Kurata 第一次与世人见面。

    Kurata 问世!颤抖吧!

    和所有的日本小视频一样,本视频由一位黑丝混血女优友♂情出演

    其实这个《女优与机甲.avi》视频,也没什么好看的,我也就看了20多遍而已

    这款大型机甲不但设有座舱,可以由人工驾驶

    而且可以精确追踪驾驶者的身体移动,如同《铁甲钢拳》的电影片段一般,细微到手指的动作。据说融合了X Box系统

    也可以用手机操控

    还可以锁死目标,又让人一下子穿越到《终结者》

    甚至还配有各类专属武器

    看完这个视频,身为机器人大国的美国人表示受到了一万点伤害。
    尤其是在视频评论区,还时不时出现英文评论,高喊“高达大法好”。

    2015年,代表美国人出征的Megabots算是勉强准备好了。发布美国版大型机甲之时,就是与日本人决一死战的时刻!

    这场声势浩大的视频约架,立即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你感受到了吗?第三次世界大战要来了!!

    不,是已经来了!!

    不过,许多资深机甲迷表示不安

    你们小心被日本人揍成一坨屎

    甚至还有日本人到视频下面叫嚣:
    这里是日本代表队!我们会用电钻刺透美国人的胸膛!

    事件的高潮发生在5天之后,7月5日,水道桥重工回应了!

    一向低调的日本人,也发布了一个视频,也贴心地做了英文字幕
    视频:RESPONSE TO ROBOT DUEL CHALLENGE.

    视频的中心思想,总结起来就是一个字:

    一向低调的水道桥老大,仓田光吾郞酷酷地开口了:
    “虽然不知道对方是什么鬼,但是…我们决不允许其他国家战胜我们。因为…机甲是日本文化!”

    “我一定会战斗!!”

    除了热血动漫一般的对白,以及超燃的BGM之外,仓田光吾郞还提出了一条规则
    “我们不要枪不要炮!来一场纯粹的贴身肉搏,格斗战!”

    两周后,美国人回复了仓田的提议,再次发出了视频
    视频:MELEE COMBAT IN THE GIANT ROBOT DUEL

    BRING IT ON !

    翻译成中文,就是一个字

    美国 MegaBots 的逗逼说,
    “肉搏就肉搏!美国,你将为我们骄傲!America,we’ll make you proud!”

    他们还用日本军刀,摆了个挑衅的pose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pose摆的很溜,其实美国人心里是有点虚的。
    小日本果然是老谋深算,拿出贴身肉搏这一招。
    这是因为,美国的 Mk II 机器人高4.57米,重6吨,行动迟缓,装甲又薄,非常不擅长近身格斗…

    不过,既然自己挖了坑,便只顾风雨兼程。

    美国的那两只逗逼,一只自称叫Me,一只自称叫Ga,合起来就是Mega,他们决定用完全的美国方式来进行这场战斗。

    美国方式的第一步就是:众筹。

    这是他们想要通过众筹完成的机甲

    作为一款设计来说是相当酷的,不过,具体最后能做成什么样子,主要看能筹到多少钱。

    如果筹到75万美元,他们将增加近战和远程武器!涂装都是美国队长主题嘞!

    如果筹到到100万美元,他们就可以和美国的顶尖机器人试验室 IHMC 合作!
    因为双方的机甲目前平衡性都较差,如果近身格斗,很容易出现各种摔跤摔成一团的情况。而如果能够和IHMC合作,他们将可以为美国机器人增加动态平衡算法!

    若筹到125万美元,他们将请来NASA合作,届时就可以开发生命安全系统,确保驾驶员的安全!

    如果能筹到150万美元,MegaBots就可以有好莱坞团队来进行外形喷漆!

    最后,这俩逗逼还煽情地说:
    起来战斗吧!美国人!

    看到他们这么拼,立即有美国土豪表示:

    别废话了,钱拿去!

    这场轰动机甲圈的众筹持续了一个月,最后的结果是

    他们总共筹到了554592美元!
    虽然以上的设想一个都完不成…不过毕竟是很大一笔钱啊,可以用来搞很多事情。

    与此同时,水道桥重工自然也是拼尽全力来准备的。

    水道桥的Kuratas机甲在2012年就已经制作完成,之后一直在升级改装,Kuratas高4米,重达4吨,全身有多达30个驱动关节,动作灵活,比Mk II机器人娇小,带着它出街是一种享受。

    与美国人的唯恐天下不知完全相反,老谋深算的日本人早就想好了应对的方法,那就是:闷声发大财。

    网上几乎找不到水道桥重工的进展,日本人一直在暗地里憋大招。
    实际上,就算日本人不憋大招,我们也是替美国人捏一把汗的。
    因为 MegaBots 团队的核心创始人,Matt Ohrlein,他虽然在履历上有过各种创始人、主席经历,但是实际上那些都是小创客团队,换句话说,他就是一个爱自己动手的发烧友,身边有一群民间大神爱好者。

    比起做机器人,他更擅长的其实是脱口秀。他在视频里的表现可圈可点,不仅笑料百出,还激起了美国人的爱国主义情绪。在那之后,他更是各大电视台和媒体的常客,CNN都常有他的身影。

    但是,做机器人毕竟不是靠嘴。

    他此战的对手,日本人仓田光吾郞,可不是会让他轻易糊弄过去的善茬。

    仓田光吾郎出身在一个铁匠家庭,所以他从小就爱钢铁和机械,跟着他老爸铸造各种东西。2003年,他就自己做过一个小型机器人

    后来就一发不可收拾,越做越大。
    应该说,他也是一个创客出身的人。
    但是,他不仅仅是发烧友而已,做得机器人多了,他就开始做载人型的机器人。
    仓田不仅是一个成功的创客,而且早在2012年,就开始将自己的大型机甲商业化,在那之后更加是不断升级迭代。

    在他眼里,美国那两个小创客,大概不过是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吧。

    不过,近身格斗的精妙,在于瞬息万变。
    假如 Matt 找准日本机器人的弱点,在实战时未必没有胜算。

    最后,我知道你们还惦记着,日本的那个黑丝混血女优。
    噢,日本机器人还有一个技能,我忘了说了:

    机器人内置了摄像头,每当检测到微笑的表情,就会开火。

    日本人真的是….我服!!!

    目前,距离双方约架的日期还有半年,让我们拭目以待!
    2016年7月5日,请大家准时回到直播间!
    半年后见!

    最后附上视频
    日本黑丝混血女优.avi

    Aldebaran公司出品。Nao机器人因为其优秀的能力和出众的外观设计成为这个大小的人形机器人中最出名的。现在是Robocup的最大赢家,Robocup直接为其开了标准组,统一使用Nao机器人,

    单单这个比赛每年现场有上千台Nao。赚翻了。淘宝买约10万RMB,实验室买约6万。

    DARwIn

    Robocup比赛的成功者,Upenn和韩国电机公司Robotis合作开发的平台,拿过许多次冠军(此处感谢 @李深 的回答)。现在的Robocup比赛这个组别有将近一半的队伍购买Darwin,赚的很爽。基本款卖一万多美金。

    iCub
    iCub.org – an open source cognitive humanoid robotic platform
    由IIT最初开发的仿人机器人。用它进行了很多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现在同时进行十几项研究项目。外形非常可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cTwO2dpX8A

    Romeo
    Aldebaran的最新作品。这个和上面的iCub其实该算中型大小

    KHR-3HV
    此机器人出名完全是因为下面这个人做的大量逆天作品
    Dr.Guero http://ai2001.ifdef.jp/
    跳舞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xM40qBK02U&feature=youtu.be

    骑车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qBw7XapJKk
    售价$1800

    B. 大型人形机器人

    本田公司(感谢 @Sum Yuan 指正)的Asimo。论名声它应该是最响的。
    美观的外表,极其出色的运动能力Honda Worldwide
    单脚绕圈跳
    大步跑步(这是这种大小的机器人我唯一见过能跑步的)

    HRP系列。日本商业化最成功的人形机器人平台。一帮机器人大佬的成果。
    Robotics – Humanoid Robot HRP-2 "Promet"

    HRP3,是防水的

    HRP4
    HRP4C

    对。这是机器人。

    WABIAN
    Biped Humanoid Robot WABIAN-2R
    全称WAseda BIpedal humANoid。
    人形机器人里程碑式的作品,日本的几个大佬很多重要论文都是用它做实验。

    波士顿动力的Petman。波士顿动力在Humanoid运动控制上的成果主要在Petman上进行展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S4ZPvr6ry4
    之后推出的完全版-Atlas,商业化了,到处卖,让各地买家自己研究怎么控制。不过似乎还没人能实现波士顿动力在Petman上展示的运动能力。

    Atlas。120KG,1.9m,液压腿+电机上身,$2,000,000
    Schaft
    世界最高水平机器人竞赛——DARPA Robotics Challenge去年的冠军。他们在各种任务(比如穿越废墟、爬楼梯、开车等)好像拿了16分,NASA的机器人好像只有4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iaZFIUBMBQ 这里是它们完成8项任务的视频。
    这是他们实验室在push recovery上的水平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woFjzLZ5rQ
    Valkyrie
    NASA参加DRC的机器人。虽然在去年的比赛中被SCHAFT完爆,但据说是团队组织上的问题,机器人的质量还是没的说的。期待今年的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一位 女 机器人。注意胸部。。

    Romela的SAFFiR
    帅吧,腿部驱动器用的SEA

    RoboThespian
    RoboThespian
    这个机器人主要用来研究人机交互。推出时的Demo是两台表演合唱。

    C.巨型人形机器人(这就是娱乐了)
    水稻桥重工的人形机器人

    这货出售,100万美元,正好半个Atlas的价格。是能在路上开的。。

    MegaBots
    Kickstarter上众筹的一个项目,详见Kickstarter 上有哪些新奇有趣的项目? – Yifan Hou 的回答

    D. 四足
    最出名的还是波士顿动力做的。
    从Cheetah,Bigdog,wildcat到前不久的Spot,更轻,更稳定,更安静

    UPenn,RHex等一系列小型多足机器人,以适应各种地形出名
    Kod*lab : Projects

    MIT cheetah
    和波士顿动力的猎豹不同,MIT的猎豹从一开始就是电机驱动而非液压烧油,主打功耗低这一点。
    其背后有MIT做电机的院士支持,是厉害啊
    去年完成的Free版,去掉了身上保护用的架子,三十多KG的机器人仅用电机就可以跳起来,这驱动器的水平确实惊人。

    E. 服务机器人
    我是指拥有类人的上身和非足式的下身的机器人。

    PR2
    Overview | Willow Garage

    Willow Garage出品,非常成熟的服务机器人平台,很多研究motion planning和人智的实验室标配。$400,000

    Pepper
    Pepper the robot: Intelligent robot, SoftBank

    Aldebaran公司另一主打产品。感谢 @长岭遇雨 提醒。
    公司出品和实验室作品的直观上的最大差别就是机器人的美观程度。这个外形设计太有亲和力了。Aldebaran放出的Demo也将人机交互做到非常优秀。

    Reem
    PAL Robotics 出品。这是个1.7m,80kg的大家伙。我见到它时真的吓了一跳,比我粗壮多了。。

    F. 奇形怪状机器人:很多不一一列举,出名的参看下面的Romela实验室

    G. 外骨骼
    比较成熟的是雷神的Sarcos XOS Exoskeleton

    和洛克希德马丁的Fortis

    穿戴运动辅助设备最近比较火,尤其是随着哈佛为代表的soft robotics材料上的发展,外骨骼正从骨架向“衣服”转变,有很多人在研究,不一一列举,可参考14年12月的RAM,是外骨骼专题

    机械臂/工业机器人: @曹大元的回答已经很详细了,我就补充一个,做Baxter的Rethink Robotics上月新产品Sawyer

    下面说说有哪些比较不错的机器人实验室:排名不分先后
    ———————————————————————————

    GRASP-宾夕法尼亚大学Homepage | GRASP Laboratory
    Robotics at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非常大、优秀的机器人实验室。没法列举代表作,随便贴几个
    Ted:Robots that fl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ErEBkj_3PY
    四旋翼穿过扔到空中的环

    RoMeLab-UCLA和维吉尼亚大学联合
    RoMeLa
    Dennis Hong教授虽然引用不多,但他的创意还是非常有意思的。
    ted视频:我的七种机器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fR6tiSW-AM

    The Biorobotics and Locomotion Lab – Cornell
    Ruina personal home page
    被动行走泰斗级人物Andy Ruina,做过一个马拉松步行机器人。。
    主页上发布信息在招人,有一百万美金来做最节约能量的机器人。

    Robot Locomotion Group-MIT EECS
    Robot Locomotion Group
    最近几年非常活跃的组,13年humanoid还拿了Best paper,组里主要研究优化方法在机器人运动控制上的应用,双足和飞行器都在做。
    Russ Tedrake教授同时在开发一个物理仿真引擎Drake。

    d’Arbeloff Laboratory MIT ME
    Henry Asada教授,做得很多,比较出名的是生物机械增强手臂。Henry教授自己开了公司。

    MIT Biomimetics Robotics Lab – MIT ME
    Sambae Kim教授,做机械设计,前面提到的MIT的猎豹机器人就是他带队做的。

    Alberto Rodriguez-MIT ME,刚到MIT不久的新教授,因做dynamic regrasp 出名
    http://newsoffice.mit.edu/2014/professor-alberto-rodriguez-presents-work-robotic-extrinsic-dexterity

    Berkeley Laboratory for Auto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rof. Ken Goldberg一半是教授一半是艺术家。

    Pieter Abbeel—Associate Professor UC Berkeley—Co-Founder Gradescope—
    Pieter Abbeel教授代表作品是前一段时间很火的PR2叠衣服的视频。Manipulation of deformable objects

    Robotics Institute-CMU
    CMU我都不打算列了,太多(RI将近70名faculty)而且官方网站整理得非常好,
    Robotics Institute Research Guide : Intro
    基本上机器人学的所有方面都有很多非常强的教授。。

    CS四大(MIT、斯坦福、伯克利、CMU)都有很多做机器人的实验室,我这里肯定列不全,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按自己的方向搜一搜)

    Coordinated Science Laboratory – UIUC
    Seth Hutchinson教授是视觉伺服的创始人之一。其主页上讲他和好基友环游世界麦当劳的游记很有意思

    Systems Laboratory-密歇根大学
    由多位教授,比较有名的是做被动行走和非线性控制的Prof. Jessy Grizzle

    Movement Control Lab-UW
    Emo Todorov教授研究用优化方法,尤其是最优控制,解决运动控制问题。教授人非常nice,数学功底极其扎实。其代表作品可参考哪些控制类的算法惊艳了你? – Yifan Hou 的回答

    GRAB Lab-Yale
    The GRAB Lab at Yale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耶鲁不以工科著称,但这个实验室实在太厉害。副教授Aaron Dollar组里带了将近二十的博士+博士后,在机器人顶会ICRA,IROS,以及各种期刊上每年接近二十篇的发文量。主要做抓握。

    我应该还漏了Georgia Tech,USC等等,有时间再补上

    其他国家的话我不够了解,日本JSK实验室很强大,JSK -Home-
    欧洲最出名的就是ETH Homepage – IRIS

    我微信在写机器人新闻,手动翻译国外最新消息,懒得看英文新闻又对机器人行业感兴趣的

    今年的展会在徐泾东的国家会展中心, 往年都在龙阳路那边,搬到这边还真是有点不认识路了。场馆够大,展商够广,观众够多,今年出现最多的广告商(Yuan Da Tou)是柯马,进门一个大广告,造型和配色不错,不过参数上似乎并不占优,630mm工作半径,3公斤负载,重30公斤,如果
    负载能达到五公斤以上将会是更优秀的作品。不过也能看出来小机器人市场越来越被厂商们重视。看到的第一个机器人,还以为是ABB的IRB120在写毛笔字,现在的仿品真的太多了。

    下图是宝山的机器人产业园组团参展商之一,今年机器人产业园也来了几家,像东莞的松山湖机器人产业园的站台也不小。作者:曹开元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826366/answer/2098257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新松推出的新款机器人,据说明年会量产,由上海团队开发。可以看出来整个机器人采用模块化设计,与前几年YASKAWA(安川)的模块化机器人倒有一点点像,比较模块化机器人的方式就那么几种,要么拉长个手臂,要么就是重复利用关节,后面的雄客的球也是同样的方式。新松这款产品采用头和脚一样大的方式,注定不是为了跑快,同样主打安全牌。

    下面几张来自ABB
    ABB这次展会上推出的家族史上最大的机器人IRB8700,看着名字取得,87 – 霸气。最大负载800公斤,最长工作半径4.2m,由瑞典研发团队设计,可以在汽车厂直接把车架子从一楼搬到二楼。速度性能上在同类型机器人中优势明显,顺便说一句这家伙真的非常大。

    ABB家族的双臂人机协作机器人YuMi。这次规模浩大的摆了很多台。我觉得Yumi是全场颜值最高的机器人,没有之一。

    IRB1200是我心中的最爱啊

    川崎的摩托车绝对比他的机器人有名,KAWASAKI如果说自己是机器人界摩托车造的最好的估计没几个人敢说不是。当然雅马哈表示不服,雅马哈会说自己是机器人界摩托车行业里钢琴造的最棒的。

    来自丹麦的UR推出的UR3,迄今为止他们已经推出了UR3,UR5,UR10三款模块化机器人,效果不错,今年也刚刚被美国的泰瑞达2.85亿美元收购。

    刚说的雄客的模块化的球,也展了好多年了。十多万一个的球销售说主要卖给中科院清华等高校。
    手的造型也很不错

    妹子不错,机器人是库卡的安全机器人iiwa。也是贵的不要不要的。虽说从早期的DLR做的LWR到现在iiwa已经过去这么多年,安全机器人的市场到底有多大,怎么做才是安全,各大机器人厂商还在探索中。

    移动机械臂,麦克纳姆轮,前后两个激光导航,附有机器人iiwa。

    FANUC的站台,看看屁股猜是什么车?

    这家屁股怎么破了。

    造型不错,baxter确实比Yumi大一圈,由于采用不同的传动方式,刚度差很多。

    yaskawa的两条龙前面围了好多人,不过也确实很难找到其他新东西。

    一家和UR很像的机器人。

    Nachi这两年在小机器人上发力了,MZ07的造型和参数都很不错,六轴的中空设计然人眼前一亮。还是那句话,小机器人是兵家必争之地,大家都开始拥抱3C行业了。

    rethink和上海电气搞了个合作发布会,上海电气左拥小黄右抱小红,好不自在啊。

    denso的医用机器人,不锈钢的身材,适用于超高的洁净室环境。

    Staubli每年都甩来甩去的scara

    Festo的象鼻子

    台达今年先是发布了一款scara,现在有做了一款六轴概念机器人,做工到时不错,样子与denso的VS068系列很接近,六轴又用了Nachi的中空方案。

    上大的移动机械臂,虽然改了一个配色,远看TPU就知道是ABB的机器人。现场还有央视的采访。内容偶就不说了,自己看电视去。

    Bosch的站台展出的安全机器人,采用全身包裹的皮肤传感器,只要靠近机器人就会停下来。妹子很热情的介绍,还推荐扫二维码来着,可惜她没掏出手机,是让我扫bosch的二维码,我很失望。

    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是fanuc的200id了。

    呆了一天,太累了,自备的干粮也已吃完,回家。

    —————————————————————————————————————————————-

    工业机器人:
    ABB:通用型的机器人源自瑞典,喷涂机器人来自挪威。ABB是最早的推出电机驱动工业机器人的厂商。目前在中国布局最好,本地化也做的最好,在上海浦东建厂,在中国各个行业占有率都比较高。喷涂机器人是市场占有率唯二两个比较高的厂商。另一个好像叫杜尔。宝马,沃尔沃,福特基本用的都是ABB。#宝马#
    令日本人也惊叹的ABB机器人IRB340 RobotPartner.cn
    ABB的最新概念工业机器人FRIDA
    阿呀阿波波—在线播放
    ABB机器人在华发展20周年宣传片
    ABB的运动控制也相当不错:ABB Fanta Can Challenge- Level II

    FANUC:日货,买的最多的机器人,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突破200000台机器人厂商,目前在上海宝山有厂。由于FANUC也是中国最大的机床供应商,所以和机床的应用应该不错。上海通用里面用的多是FANUC的货。FANUC 2010年推出了一个叫LVC的东西,学习减震,通过重复路径降低机器人的震动,可以降低机器人对刚度的要求. #丰田#

    YASIKAWA:日货,曾经的领头羊,和首钢合资成立了首钢motoman,在技术创新上似乎缺乏新的产品。每次展会上也难有新料。伺服电机能够自给自足。#本田#

    KUKA:和西门子抱团,和DLR合作也比较多。在中国的宣传做的很好,最近开始发力中国市场,在上海松江建厂,小机器人最近几年才开始卖。大众买了很多KUKA的机器人。经融危机时险些被ABB收购,缓过劲来的KUKA还是很强的。#大众#
    决战:蒂姆·波尔 vs 库卡机器人
    KUKA LWR: http://www.kuka-labs.com/en/service_robotics/lightweight_robotics/

    Denso:电装只做小机器人,而且做的相当不错,由于电装本身也是一家大公司,机器人自产自销没问题。#MINI#

    STABILI:瑞士,在杭州设厂。机器人的设计非常有特点,从他们的机器人上似乎看不到任何其他公司的影子。经常会有很有创意的设计。本身纺织机械也卖的不错。每次展会上的大SCARA动作都快的惊人,虽然是在轻载状态下。

    Universal:丹麦的新选手,主打安全机器人,目前只有两个型号,安全,模块化设计,简单编程是他们的特点。虽然安全性究竟如何还需要应用或者机构来验证,但是概念不错,年产几百台。#???#

    Couma:应该是菲亚特旗下的?意大利的车还是不少的。2006年科马推出了第一款无线示教器,WTP, 不过这玩意安全性存疑.#菲亚特#

    KAWASAKI:日本的公司名太能绕了,中文可能有些人听过,川崎。川崎的摩托车知道吧?
    NACHI:进入机器人行业比较早,但未进入一线品牌。
    杜尔:喷涂系统不弱,机械臂本身的控制可能弱于ABB。
    松下:弧焊机器人可以。

    莱斯:被kuka收购。
    三菱,OTC,爱普生:。。。。。日本做机器人的太多了。。。。

    国产:
    新松:股票名称居然叫:机器人。最擅长做小车,主要业务还是做产线。也在从沈阳往上海转移。源自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广数:做机床做着做着发现也能做机器人了。
    埃斯顿:海龟创业,发展相当快。
    李群自动化:和大疆一个老板,都是港科大的李泽湘教授,现在也开始做SCARA机器人。
    其他新时达,熊猫。。。。。国产做机器人的比日本人还多!!!!!!!
    以上仅凭印象,如有出入,请指正。
    ———————————————————————————–
    非工业机器人:

    Softbank的pepper:
    Pepper the robot: Intelligent robot, SoftBank

    大疆的UAV
    关于大疆 | DJI 大疆

    Aldebaran Robotics的教育机器人 NAO。

    Festo的气动机器人 机器鱼,鸟,象鼻以及气动肌腱之类的。
    Festo – ExoHand 人机交互

    Boston Dynamics的军用机器人,Bigdog,petmen之类,来之MIT,现在是google的了。
    美军国防项目-人工智能生化战斗机器人 Petman Boston Dynamics

    Honda的商用机器人ASIMO。
    New Honda Robot ASIMO 2012

    Rethink robot最近比较火的双臂机器人。
    How Baxter Robot Works

    IGUS除了做拖链外也出了一款模型机器人,全都用钢丝传动。

    实验室
    MIT Leg Laboratory, 除了很多好玩的东西,官网有视频
    MIT Leg Lab Robots

    NASA
    NASA robot technology NASA机器人2

    DLR 和 KUKA的合作也比较密切
    DLR crawler robot meets Justin

    浙大控制所
    浙大研制的仿人打乒乓球机器人:悟和空(2)

  2. LoveLive说道:

    在ELITE 里我是一名探索型的玩家,但我飞出22000ly看到的都是千篇一律的内容时,我对剩下的22000ly旅程毫无兴趣。大量的样本变成了刷钱的工具,而当探索的乐趣逐渐被FARM 的枯燥感取代,这体验真是太糟糕了。

    这对于一个主打探索的太空题材游戏来说太失败。

    而如果要缓解这种现象,就需要人工地为游戏添加大量的素材。大量"碎片化"的游戏元素分布到宇宙当中,这些线索又交织起来形成游戏的支线任务,或者暗藏的背景故事。让玩家在探索的过程中逐渐领会发生在这个宇宙里的历史,新鲜感和好奇心就是棍子上的胡萝卜,推动着玩家向前。心流的游戏体验分类里,有细分的一项就是针对探索型玩法的。如果想要在如此大的尺度下,哪怕是间断让玩家保持着心流的状态,一次又一次地想要尝试游戏。那么提供给玩家新鲜感的游戏元素,也是海量的。

    但这么做对开发者来说又太困难,成本太高,代价太大。

    我相信NO MAN SKY 的开发者也一定想到了这些问题,并深知它的重要性。但现阶段我们并没有想到更容易,更高效,更廉价的解决方法。

    我也相信未来一定会有更出色的太空游戏,能够实现一套解决方案,为玩家们奉上一份载入游戏史册的作品。这不正像人们探索太空本身一样么?在这条道路上,总需要有梦想、有勇气的人去尝试,人类才会进步。

    无论他做成怎样,都会入一份。向这些勇敢的先行者致敬!

    我是一个忠实的太空游戏支持者
    ELITE一直在跟进,只要他出资料片,都会买买买。
    卖船神教的船太贵,量力而行。(但不知不觉我发现机库已经有11条LTI了,都剁了这么多手了啊)
    EVE老玩家,11个角色,不过自从EVE制作高层换血之后,就差不多AFK了。

    作为一个沙盒游戏,核心玩法有问题。
    一开始看到NMS的宣传视频,感觉好厉害的样子,但是看完了仔细想想感觉要坑。目前市面上好评的沙盒,没有一个的核心玩法是光靠 随机生成。

    举例来看一些成功的沙盒的核心玩法,(mod这个沙盒通用要素我就不提了):
    MC:创造
    Terraria、Starbound:战斗、装备、合成
    Rimworld:模拟经营、战斗、建造
    Kerbal Space Program:飞船设计、模拟飞行
    Space Engineer:飞船设计、建造
    Besiege:机械设计、物理破坏
    骑砍:战斗、军事

    发现没?它们虽然有很多都包含随机生成这一元素,但是没有一个的核心玩法是这个。这意味着随机生成只是一个增加核心玩法变数的手段,而不是主要卖点。现在NMS核心玩法却成了随机生成了,这意味着玩点就在于看AI给你玩排列组合?真成了步行模拟器太空版+壁纸生成器…

    而且NMS很无语的一点就是执意屏蔽多人玩法(不要说那个数据共享的多人玩点),按照官方强调的说法,1800亿亿那么广阔的宇宙你连一个活人都找不到(极大可能)。不能开黑、不能组队、不能互肛,唯一多人的元素就是首次发现命名和数据上传下载…
    那么仔细想想,在一个你玩到弃坑都极大概率碰不到活人的游戏里面,你的探索命名和数据共享到底有何意义?哦,你作为哥伦布发现的新星球新物种,绝大的概率这辈子都不会有人再看到…

    你几乎不会和其他玩家有任何互动,那么这些星球究竟是其他玩家发现且命名的还是程序随便标注一个xshjshkhkx001星球有区别么?

    探索的核心玩点就在于发现&分享,只有发现而没有分享的探索是极无趣的!这点上,1800亿亿个随机星球甚至不如18个精心制作的星球来得有趣。

    PS:评论有人说贸易和生存元素。但是仅仅挖矿然后卖商店不能算贸易。生存元素也仅仅是会被攻击和部分星球需要特殊服装,这能算生存要素?照这么说几乎所有有货币和血条的游戏都能算贸易生存了。

    然而,以上预告片里提到的所有特性在实际游戏中一概没有!做出来的都是缩水版!

    说好的巨大生物呢?说好的机器人呢?预告片里面能撞倒大树的巨型犀牛呢?宇宙大战变成了三个运输船和几架小飞机对打又是怎么回事??

    至于预告片里面出现的不少模型和游戏特性,我玩了十几个小时从来就没见过啊!

    游戏的结局也是非常令人失望的,在玩了20个小时之后我实在忍不住无休止的重复去youtube了一下通关视频….当时的心情就是后悔在这个游戏上花了这么多时间….

    总之,这是又一起因为摊子铺得太大从而只能用半成品交差的悲剧….

    但是看在是20个人小制作组的份上,我觉得他们已经尽力了,至少人家还是花三年时间把游戏做出来上架了啊。

    如果让我评分的话,我觉得大概在6-7之间吧。如果这部游戏在2010年的时候发售,凭借无缝登陆行星和全部游戏要素随机生成这个卖点,画面比今天差一个世代恐怕都是9分的水平,但是这种制作理念在今天已经完全落后了。哪怕是十几年前的自由枪骑兵和X3,即便没有登陆行星的功能,其完成度也远远高于无人深空。

    无人深空玩起来很轻松,不需要你学习太多的东西。很多地方能看出来制作组在这个地方下了很多的功夫,比如飞船的起飞降落,进入太空站,采矿,做东西,空战部分,玩家都可以比较顺利的完成,提示也还算充分。不像其他太空科幻游戏那样硬核,比如某些游戏,降落太空站得学好几个小时,或者一进游戏满屏的按钮。
    很多玩家反映无人深空玩起来有点无聊,但是极少有人抱怨说玩不懂,这也侧面说明制作组在新手引导和学习曲线方面做的还是比较成功的。
    2:情感体验还算合格
    应该说游戏中有几个环节的整体效果做的还是可以的,出入大气层,空间跳跃,出入空间站等等。没有太明显的出戏感觉。“能看到的星球都能飞上去看看”的感受还是不错的,可能满足了很多科幻迷长年以来的梦想。
    大多数时候我都没意识到音乐的存在,也丝毫不觉得音乐音效部分很别扭,应该说声音效果和游戏的画面融合的很好,质量相当高。和其他独立游戏对比,《witness》完全没音乐的感受就让人很感觉压抑。当然了音乐部分也没有达到《journey》那样的高度,但在独立游戏领域里算是不错了吧。
    如果说太空探索过程中的“孤独加无聊”也是设计者想要实现的效果,那这个游戏还是挺成功的……你就想象一下真正的太空探索就好像没有脉冲引擎和时空跳跃引擎玩这个游戏……
    3:首发带中文
    ……这个应该鼓励一下,强行凑3个优点……

    缺点:
    1:没有实现“探索”的核心体验
    一个以“探索”为核心概念的游戏,最重要的点是什么呢?
    我认为是“未知感”。一个已知透明的宇宙有什么可探索的?在无人深空中,一个比较熟练的玩家只要玩上大约5个小时左右,基本上这个游戏中所有的元素就都见过一遍了。他也能猜得出来剩下其他的星球都有些什么东西,顶多是目前这些元素的排列组合而已。这个星球的生物丁丁长在背部,那个星球的生物丁丁长在头部,然而这种区别并没有什么卵用……没有相关的GAMEPLAY支持,这种表面化的差异对玩家的体验其实没有任何意义。
    简单来说,相当有限的元素随机排列组合,并不能引起玩家的探索欲望。一个游戏的核心体验目的没有达到,很难说是一个成功的产品。
    在“探索”这个层面的感受来讲,无人深空甚至比不上22年前的《大航海时代2》

    2:角色成长部分只有“量变”没有“质变”,缺乏吸引力
    在无人深空中玩家的成长线完全是“量变式”的,太空服加格子,太空船加格子,工具组加格子……这种成长体验稍微玩一会就会觉得很枯燥,也无法引起玩家对更长时间体验的兴趣。
    格子多了可以装更多的科技,但是大多数科技都是很早期就可以得到,然后不停的+1,+2……效果上也没有特别的明显变化,很难让人对新科技产生强烈的需求。格子多了有更多的空间装原材料,然而你并不是《hay day》那样的物流游戏啊……
    现在就连卡牌手游都不会采用这种成长线设计了……升到一定级别(量变)后,还可以进行超进化(质变),起码要解锁一个新技能吧,表现上最廉价的还要边框变个颜色什么的……良心一点的直接新画一个。
    一个游戏的成长线设计如果无法引起玩家对更高级装备或属性的追求,说是失败也不为过。

    3:游戏过程缺乏目的感
    游戏中有一段不太长的“主线剧情”,玩家跟随寰宇的指引从一个界面跳跃到另一个界面。然而这段主线剧情的设计简直让我吐血。如果最后一步让我交10个石头,能不能有个提示?这玩意如果是剧情道具能不能不要那么值钱?能不能不要设计成回购的价格比卖价高很多?能不能涉及成不占格子?任何一个正常人都不会在前期道具栏如此紧缺的情况下兜里揣这么多值钱的石头吧?我一直以为这玩意是做剧情的金币奖励呢……
    寰宇线走完后,玩家就只能向着宇宙的中心进发了。有一些人可能会开始做成就。然而进入这个阶段后,玩家普遍感觉失去了目标感。
    “我是谁?”“我为什么要探索星球?”“我为什么要去宇宙的中心?”
    这种体验就好像是游戏的数值策划接到制作人指示说,“过了XX小时就过了新手期了,随便拉个数值让玩家3个月才能到满级吧。”
    “好的~”

    4:整体游戏节奏过于平缓
    随机排列组合的游戏机制虽然无法勾起玩家的探索欲,但如果这些少数机制能做的非常精彩,也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可惜的是,无人深空中的游戏机制(扫描生物,设施内解谜,哨兵战,简单空战,探索遗迹)的体验节奏差异过小,总体来说都偏慢。这就会让玩家有无聊的感觉。或许在这一方面,他们的设计师有更好的点子,但在实现时与伪随机的星球生成机制相抵,或者在技术上无法实现,导致了现在的结果。
    任何一个合格的关卡设计师都明白节奏这个东西对游戏体验的影响有多大。举个例子,有兴趣的人可以掐着表玩一下《战神3》的前1小时,看看平台动作,战斗,解谜,QTE,过场动画是如何衔接的,以及这些元素之间的节奏差异有多大。再掐着表对比一下好莱坞商业大片的那些元素(打斗,追车,爆炸,贫嘴)是如何组合的。回过头来就不难理解为何很多人说无人深空无聊了。

    总结:
    总得说来,我觉得《无人深空》的主要问题是犯了一个比较基础的错误,那就是在游戏开发中,技术永远是服务于核心设计意图,而不应该反过来。一个围绕着某项核心技术制作的游戏,在游戏设计上很多地方就要为技术让步,这就属于本末倒置了。
    如果这是一个有意挑战未知领域的独立游戏,也没什么问题。然而把一个在设计和体验上有众多缺陷的独立游戏以3A游戏的价格投入庞大的宣传经费推向大众,被骂死也属必然结果吧。

  3. 狂热游戏说道:

    《无人深空》中拥有18*100万的三次方个潜在星球,具体点的数字是18,446,744,073,709,551,616颗星球

    不明真相的群众一看,卧槽1800多亿亿个星球,这游戏好良心啊

    我一眼看到这数字,这不就是2的64次方吗(码畜特有的直觉),所以这些星球不就是拿了一个64位整型当随机数发生器种子生成出来的,这也能当宣传点?那做带随机成分的棋牌桌面游戏的都可以说我这游戏有潜在的牌局

    当然这里只是吐槽下游戏的宣传,我还没有玩所以不评价游戏本身好不好玩,就是觉得这一上来不提游戏玩法先拿随机场景数量当卖点的感觉就像是FC时代那些动辄几百几千合一的游戏卡,一眼看上去内容好像很丰富,结果一玩全是重复游戏。

    无人深空 PS4 版,终于到了见真章的时候。这游戏说实话挺屎,但却一口气玩了他吗的 12 个小时,这是为什么呢?首先 PS4 版的画面特别屎建模贴图全都是屎还有一堆贴图 BUG,简陋的视觉效果跃迁的时候真是瞎狗眼,这种水平的卡通画风作品真的是太丢人了,而且这么屎的画面下却只能做到 30 帧。摇杆优化很菜,按键配置更是弱智中的弱智也不让改键,玩起来巨痛苦。说完了表再来说内,游戏的主线是抵达宇宙中心(遥不可及 活在梦里),一上来要收集资源修飞船,可能很多玩家都撑不过教学关就要放弃了。在星球上只能步行,跳跃靠喷射背包,一上来没有飞船,光凭一双脚跋山涉水非常浪费人生,需要很大的耐心。游戏的界面跟命运的类似,都是用光标操控,比较复杂且弱智。无人深空的上手门槛大概在 3、4 个小时左右,要看每个人的水平,这个游戏需要花一些时间去了解游戏机制以及物品的作用分类。游戏中有两种路线一种是跟随寰宇的指引踏上旅途,还有一种是自由探索前往宇宙中心,我选择的是自由探索,貌似寰宇是坏东西。

    有了飞船以后就可以上到太空,前往其他星球探索瞎逛了,游戏的模式主要分为探索、开采、求生、交易。探索就是发现各个星球上的设施地点,完成后可以得到一些升级配件或者是物资、配方、语言啥的,还是比较有用的。就是费时(跃迁需要的能源材料,就是需要得到配方才能制作合成,不然得靠买资源)。开采资源,满足升级配件所需的要求以及维持自身日常运作的资源,还有就是掘金卖钱。求生指的则是各个星球上的极端环境,比如巨冷、巨热、巨毒之类的,不过可以通过升级护甲配件来免疫,不采取措施的话还是很危险的,需要经常返回飞船回春。交易=赚钱,把收集来的各种资源拿到空间站卖钱,赚来的钱用作升级背包和购买新飞船。背包升级需要得到寰宇 V1 证书,才能开启空间站左侧的门 每次到达新的空间站都可以花钱背包+1,寰宇 V1 证我是在太空中碰到了太空异常(随机事件),然后进入死星 NPC 波罗给的,不确定是否第一次见他必给。死星里的大佬还会给你三选一的福利,可以开启黑洞随机传送到其他星系。

    游戏中的飞船是看飞船储物容量来决定价格的,貌似一个物品格是20万?反正我买了一个 24 格的 150 多万,后面看到还有 500 万、1000 万的,简直是天价。赚钱最原始的方法就是挖金、钼、铝,然后在某些星球上会刷一些绿色感叹号的物品。我见过两种,一种是很像异形蛋的蛋,捡了以后会立刻遭到巡警攻击,但一个蛋就值 2 万 7,而且地图上到处都是。另一种是黑色的方块,也是地图上乱刷 2 万多一个,有的时候扫描会扫不出来 得靠肉眼寻找。

    其实这个游戏的内容是非常单调重复的,就画面方面来说也是如此。星球上的植被、岩石、各种物件的建模大概就那么一两种,不同的星球地表物件生物改下颜色就行了,真的很屎。每个星球的设施套路也都基本一致,不断的浪费时间去做同样的事情和刷子游戏一个样子。不过太空战还算有点意思吧,敌人挺强的,经常会被入侵。貌似那些巨型战舰只能用来干,和玩家并没有什么互动,但是你也干不过他,有的时候会有让玩家帮战舰群的任务,打打敌方小飞机啥的。对于新星球的期待大概只剩星球外观和是否有刷钱的宝贝了,让玩家继续玩下去的动力可能就是不断攒钱去买容量更大的飞船。

    这游戏基本上可以说是没有多人模式,扫描各种生物、物件、然后取名分享上传的功能也很废。因为你不知道其他玩家是否真的会遇见你署名的东西,而且物件本身长的都一样,改个颜色,名字就算是新星球上的东西了。扫描到的东西上传以后能让你赚几毛钱,但是很费时不值。

    不知道这个游戏后期是怎样,就目前 12 个小时的体验来说 只能算是一个 6.5 分~7 分的刷子游戏撑死值 30$,然而 PS4 卖 60$。明天还能接着刷。

    零售版贴纸盖上了多人游戏这个图标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整个游戏充斥着大量未被完全执行的想法,也有一些亮点。见惯了半成品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游戏没做完,中间硬生生改了设计方向,以至于看到很多画蛇添足的东西——因为那些都是最终玩法出现之前开发的啊。
    说白了就是这帮人一开始想法太乐观了没有自知之明,结果发现牛逼吹出去了收不回来。只好强行赶在deadline之前完成。有人说 Sean Murray 不会做公关,相反他是太会做公关了,知道什么样的话玩家听了会high,什么话说出去了玩家会止步。所以来来回回采访 SM 说出去了各种口误,提各种酷炫的特性,其实都是有意瞒着根本没有确定核心玩法的事实。结果最后终于认清现实,不得已放个最简单的玩法——生存(这是最简单最快的设计方案)。很多设计一看就是赶出来的,比如扩充道具栏格子这种非常省工作量,又能作为阶段性目标的设计,代价就是内容很空洞。
    造成差评不是因为高调宣传,而是因为过高宣传。他们有能力诚实地讲出游戏实际的状况以及定位真正的受众群体,却没有选择这么做。因为他们知道这样做的话最终只会有一小撮玩家才会买,甚至提前引来仇恨造成销量滑铁卢。
    不能说刻意欺诈吧,他们吹牛逼的时候也以为自己能做出来。最后确实也是尽了全力把作品交出来了。但是玩家给那么多差评(Steam目前只有5)对他们是很公平的。他们把牛逼吹到了发售前的一秒钟,故意定了一个60美元AAA的价格,掩盖其只有20美元内容的事实,最终还获得了那么多购买。商业上可以说其实是非常成功的。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年代,公关产生的价值有时候会大于游戏本身的价值了。如果这都不让批评,你让那些踏踏实实做游戏的情何以堪。

    至于他们之前宣传里暗示的内容,就算有个三年五载也有可能做不出来。更是不可能免费发放了,不然赚的全得亏进去最后也不一定有个好结果。
    -在小行星上降落
    -摧毁空间站和舰队
    -大型舰队
    -移动的大型货船
    -与NPC帮派结盟
    -停靠大型货船
    -大帮派大规模星际战
    -NPC的船从地面起飞
    -大型货船在大气层内移动/作战
    -带星环的行星
    -沙漠行星
    -行星围绕恒星公转和自转
    -可以用常规引擎从一个恒星系飞到另外一个恒星系(时间会很长所以一般人不会这么做,但能不能这么做预示着游戏的架构事怎样的)
    -不同级别的飞船
    -给飞船命名
    -飞船飞行自由度(成品中在地表飞行控制极为受限)
    -行星地表资源根据环境和离恒星的距离有不同分布
    -不降落行星也能交易、完成游戏
    -复杂的制造系统
    -在银河系地图上看资源分布
    -吃肉的动物和植物
    -地面动物改变地表(比如E3预告片里恐龙撞倒大树)
    -大型地面建筑
    -大型坠毁的货船
    -地面传送门
    -成群结队的自动机器人
    -关闭的自动机器人
    -多人游戏
    -Point of Interest标注

    。。。

    值得一提的是,STEAM游戏商店页面上的视频和截图依然是E3时代的,也就是——误导。

    客观地讲,《无人深空》这个游戏是很可疑的。噱头太大,而在发售前官方提供的游戏信息极为有限,视频翻来覆去就是那么几段。而制作人对几个关键问题也是遮遮掩掩(比如是否支持多人,等等)。。。

    现在Reddit爆出新闻,制作人NB吹爆了,这游戏根本没有多人模式。以前在采访里多次口口声声说有多人模式,至少玩家可以看见对方,只是因为宇宙太大所以两个人遇见的机会是极小的。。。没想到PS4上发售不到一天,两个视频直播玩家都导航到同一个星球了,结果发现根本没有多人模式,看不到对方,对环境的改变也反映不到对方那里,甚至连游戏内的时间都不是同步的(一个玩家在白天,一个在黑夜),这个脸打得脑浆子都出来了。其实这种相遇机会极小的探索游戏,你不做多人模式完全可以理解,但你别吹啊。现在好了,上了业界耻辱榜。

    这个Sean Murray前途堪忧。说《无人深空》是赤裸裸的欺骗毫不过分。游戏缩水这件事,业界确是经常发生,尤其是育碧;但游戏画面缩个水或者个别游戏机制未能达标,和你红口白牙在多次记者采访中硬把单人游戏说成多人在线,这严重性完全是两码事。现在愤怒的玩家已经把以前的Sean Murray采访视频全扒出来了。现在看视频,可以发现他被问及“在游戏中能不能做某某事”的时候表情动作极不自然,往往是先摇头低头再讪笑,然后再说yes。以前觉得他可能是码农内向型不善于说话,现在看来他只是不善于撒谎。不管是他是自己想这么说,还是SONY逼他这么说,反正这祸已经种下了,玩家们不会放过他的。

    还有不爽的就是屡次跳票,以及PS4版8号发售,PC版12号发售,明显歧视至尊PC玩家,被骂成狗是必然的。

    -------
    8月13日更新。PC版今日解锁,STEAM恶评如潮。。。个人玩后感:

    - 画面不尽如人意。PC版基本上和PS4版一个样,贴图粗糙、抗锯齿差劲、视野距离短导致物件突然出现这些问题一个不少,PC版就算把所有画面选项都调到最高也没用。

    - 优化差。Geforce 1080无法在4K上稳定在60FPS。对于这种档次的画面而言是不应该的。

    -对宇宙的描写不写实。这游戏没有恒星系的概念更没有行星轨道的概念,就是一堆大小不一的行星堆在一起,恒星只是一个亮瞎眼的白点,是不能到达的。太空中呢,到处都是牛奶一样浓的背景色,飞到任何地方都是漫天陨石。没有气体巨行星,所有的行星都是有大气的岩石行星。当然了,可以辩解说游戏设定的宇宙比较奇葩,没打算走《精英》的写实路线,就是这个样子的。

    - 坐实了游戏内容匮乏,就是刷刷刷。。。最要命的,背包和飞船空间严重不足,并且设定极为可笑。一般的小飞机空间18格,装上必要的设备只有不到10格可以运货,相同的货物不能叠加(矿产除外),比如你捡了两个小珍珠就要占两格货仓,不知道开发者怎么想的,你家的星际飞船货舱只能装两颗小珍珠?修个装备需要4块铁皮,你也得空出四格空间。各种矿产元素种类繁多,但格子有限,所以玩起来极为蛋疼,经常的情况是你为了腾格子把某个矿产卖了,然后又发现制造某个零件需要该矿产,于是又不得不满世界去找矿。而有些矿产比如铁和碳又极易获得,动辄把格子全部占满。。。总之,游戏一大半的时间是花在路上的,在行星表面采完矿飞回空间站卖掉,周而复始,效率极低。

    -所以游戏中对于装备的最大追求就是一定要格子多,这是衡量一架飞船好不好的唯一标准。甚至可以说是买大船的唯一意义。飞船座舱极其简陋,大船和小船都差不多,你甚至不能像Elite里面一样360度环顾四周看座舱里是什么样子。另外,游戏里的飞船明显也是过程生成的,零件随机拼在一起,所以大部分船都是丑到爆。

    - 游戏里有太多无意义的重复劳动。给防护服充电,给飞船的各种引擎充电,给枪充电,给挖矿光束炮充电,这些难道不能自动充么?偏不行,一定要打开UI每一个单独操作。

    -游戏风景偶尔有亮点,就比如预告片里你看到的那些,但是大部分时候是渣。因为是算法生成的嘛,算法不会考虑配色之类。所以很多时候你遇到的是绿色天空红色大地亮瞎眼的乡村星球,或者黄色大气绿色大地,等等。谈到行星表面的地貌,做得很小家子气,没有震撼的效果。虽然很多变,有浮空岩石有拱门有洞穴,但所有的特征地貌规模最大不超过几百米,山只有几十米高,洞几十米深,没有大片的海洋,只有一个一个深度不超过几十米的水塘。预告片里面那个像桂林一样的石柱星球玩到现在没遇见过,希望不是骗人。每个星球都有大气(又是一个不写实的地方),视距极短,几百米远就笼罩在浓雾之中,每个星球都是如此,可能是为了掩盖PS4机能不足吧?但是PC版也没有调整视距的选项。每个行星都有天气变化也就是所谓的“风暴”,但是天气效果很寒碜,无非就是雾再浓一点加上风吹的声音,而且你进了飞船之后天气效果就消失了,这应该算是bug。行星地貌在太空中是看不见的,整个星球从太空中看就是一个杂色球体。相比Elite,虽然大部分星球也很乏味,但不难找到深达数公里的峡谷和陨石坑,以及在太空中就能观察到的巨型平原和盆地。

    -驾驶飞船在行星表面飞行很傻瓜化,绝对不用担心撞到山上,全自动。想降落按一个键就行。但是也无法精确操控着陆点,不能悬停,不能用飞船上的炮瞄准地面目标射击,即使发射击中也没有任何效果。还有个bug,就是起飞的时候会随机把船弹到一定的高度,严重的时候直接弹到轨道上。

    -在有“海洋”的星球上你可以潜水,但海洋深度不超过几十米,想玩深海探险的还是不要指望了。在水里游泳速度奇慢,而且无法加速,绝对考验耐心。

    地面随机生物也是打酱油而已,大部分时间我看都不会去看一眼。扫描动物上传数据可以给你200块,而在这个游戏里,200块根本不能打发要饭的。。。

    -星际战斗不要指望了,一般就是你VS三架小飞机。地面战?你VS三个无人机,偶尔加一个激光狗。

    -空间站,地面哨所等等,都是一模一样的,最多大门的颜色换一下。

  4. 李有希说道:

    繁荣昌盛呗。机器早就干了超过98%的工作了,你觉得社会比过去有啥不好吗?

    不信?让全世界人类把机器都扔了,看看靠手工业能不能创造现在2%的GDP?

    你还不服,说许多机器不算机器人,那我退一步,现在所有机器里自动控制系统都拆掉,看看能不能完成2%的工作?请注意,自动控制系统是从1776年的瓦特开始的。换句话说,回到工业革命之前的水平,非人力机械只留下马车、牛犁、水车、风车才算完全靠人类工作。那个时代你怀念不?

    瓦特蒸汽机,是不是比想象的复杂许多?

    蒸汽机离心自动控制器,这才是瓦特做出的最大贡献,他节约了人类的智力而不是体力

    每一个自动控制系统都起码节约了一个人

    你还觉得标准太严苛,那我退到底限,承认只有电子计算机才算计算机,只有电信号才有自动控制。那就应该让世界回到1946年,拆掉一切计算机、单片机、逻辑电路,全靠齿轮连杆来解决问题。那时美国已经充分工业化了,人均gdp还不到2000美元,现在是53000美元,即当时美国人均gdp只占现在的3.77%,你觉得有啥不妥吗?

    (我忽略了通胀因素,但既然讨论的是技术问题,技术进步带来的实际效果足以抵消通胀。现在1万美元能买到的机械,肯定超过1950年1万美元机械的效率)

    说起来,我还是挺喜欢机械计算机的……

    五年前,我曾经设想过没有任何电子计算机的时代。在此奉送一篇没拿到过稿费的原创旧文
    (杂志收稿之后就倒闭了,慎读!慎读!)

    《机械计算机时代》

    我问大家:“那你们的计算机的数制呢?你们都有电脑吧?” 我们再次达成了一致,他们都说是二进制。
    披棕色大衣的人说:“这是很自然的,要不计算机就很难发明出来。因为只有两种状态:豆子掉进竹片的洞中或没掉进去。”
    我又迷惑了:“ ……竹片?豆子?”
    “ 看来你真的没上过学,不过周武灵王发明计算机的事应该属于常识。”
    “ 周武灵王?那个东方的国王或巫师?”
    “你说话要有分寸,怎么能这样形容控制论的创始人?”
    “那计算机……您是指的中国的算盘吧?”“什么算盘,那是计算机!占地面积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用竹片和松木制造,以黄豆做为运算介质,要一百多头牛才能启动呢!可它的CPU 做得很精致,只有一座小楼那么大,其中竹制的累加器是工艺上的绝活。”
    “怎么编程序呢?”
    “在竹片上打眼呀?那个出土的青铜钻头现在还存在北京的故宫博物馆里呢!它的中文名字叫‘辞头’ ,现在人们用这个名称称呼磁盘上读写的那个部件。周武灵王开发的易经3.2 ,有上百万行代码,钻出的竹条有上千公里长呢……”

    这个片段来自刘慈欣的《纤维》,一个飞行员偶然穿越到时空中转站,和平行空间的人们交流的故事。其他平行空间里有第二个月亮,有5进制的算术,有粉红色的大气层,还有……竹子做的计算机。

    在这个科幻设定里,周武灵王的竹豆计算机和灰色的天空、第二个月亮是并列的要素,用来区分我们这个世界与平行世界。换句话说,这是刘慈欣和他的读者认为我们和平行世界最重要的区别之一。灰色的天空、第二个月亮,或者说地球的光环都是自然因素,非人力所能改变,但竹子和豆子都是咱们这个世界的常见玩意,为何我们这个世界没有出现青铜时代的“豆子信息化”呢?

    说到这个问题,咱们首先要搞清楚“信息化”是个啥玩意。

    其实人类整个文明史就是一个“信息化”的历史。比如说,在文字出现之前,记录历史只能靠脑子来记忆。短期内的历史,比如去年打了几头大象,或者附近部落被洪水冲了,这种八卦新闻随便在闲谈中聊聊还算凑合。长久、重大的历史,比如说对某次重要战争的记录,就必须让专人负责传递记忆,也就是背诵史诗的民间艺人。这样的人本质上就是一本书,他要用半辈子背诵史诗(相当于抄写书稿,把文字存入硬盘),再用剩下的半辈子给别人讲述(读取信息,让人查阅)。

    西藏,演唱格萨尔王传记的艺人

    一直到最近1000年,识字率极低的地区,比如中世纪的西欧还要靠这样的游吟诗人保存历史,给不识字的贵族和平民带来一点文化生活。在西藏这种蛮荒之地,纯粹靠语言和记忆保存史诗的方式直到几十年前才结束。毫无疑问,这种用大脑保存信息,用声音读取信息的方式无疑太贵了——想想你摆在书橱上的每本书都要吃饭,住房子娶媳妇,一切都由你付账,你还能买几本书?往往整个民族能有一两套“书”就不错了。

    更何况言语相传,肯定有疏漏有增减,往往传了几百年就面目全非。正如《魔戒》片尾语所言“历史变成传说,传说变成神话”,这种信息从娱乐的角度听着还算爽,从记录信息的角度来说完全不合格。所以人类要发明文字,实现第一步的信息化,既节省了成本也保证了精确性——同一本书,谁读都一样,半夜拿出来翻也不用发加班费。开始是用甲骨文、泥板记录,往后还有造纸术、雕版印刷术、活字排版。每一次进步都意味着信息存储和读取的廉价化、标准化。

    除了信息的存储读取,人类还需要提高信息的处理效率。拿算术当例子,原始人和小孩子在作加法的时候都有一个本能的反应——掰手指头,也就是累加计算。3+4,就是先伸出3根手指,再挨个掰出4个,最后回过头把所有手指头点一便数,得出7的结果。手指头不够的话,还可以用木棍、石子来辅助,原理上是一样的。

    为了避免每次计算都掰手指头,你我都必须在小学低年级作大量的算术速算练习,直到我们把两位数的加减法变成条件反射而不是累加的结果。从而把更大数字之间的运算分解成一系列条件反射的累加,提高整体运算效率。又比如苏美尔人最早的乘法是连续做加法,一位数的乘法也必须挨个加起来,这和我们小学时学乘法原理的程序是一样的。这个方式足够简单但嫌太慢。后来,学算术的学生就要背乘法表,背会了之后在脑子里建立固定的数字处理程序,只要记住八八六十四这种口诀,就不必再每次计算都作七次加法。这也是信息化,通过建立固定的反射来提高信息的处理效率。

    信息存储和读取的标准化、廉价化,信息处理流程的标准化、高效化,这就是“信息化”的本质。我们常说的电子计算机革命一方面降低了存储成本,用少数电子就能替代数万亿分子构成的文字,让你一个硬盘就顶上过去一个图书馆;另一方面用电路建立了标准化的信息处理单元,我们可以通过硬件组合或者软件编程来组合这些单元,为特定的任务建立高效的处理流程。这意味着廉价信息存取和高效处理的结合,所以这次电子计算机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和此前文字、印刷术、造纸术等发明在数千年间带来的变革一样巨大,只是集中在几十年内发生,所以显得格外惊人。

    电路只是计算机的物质基础,从原理来说,计算机无非是把信息数字化,然后用标准化的原件状态(电脉冲)来表示数字,好方便的进行存取和处理。这当然依赖于电子和机械行业的进步。但如果我们不强求“电子”这个定语,用其他的标准化原件状态来表示数字,用电力之外的稳定动力源来驱动信息处理器,我们也可以在电子时代到来之前建造计算机。(这里插一句,过去常有一个错误的描述,说算盘可以算作原始计算机,这是一个错误的描述,算盘的口诀记忆不是在算盘的固定结构里,而是在人的大脑中,所以算盘不具有设定好的信息处理单元,只是一个相对便利的存储器,甚至计算尺都比算盘更像计算机)

    对数计算尺

    从刘慈欣的描述来看,另一个时空里的青铜时代计算机是用豆子来作为标准化的物理量,用竹管里的稳定水流来驱动处理器。这当然在原理上没有什么不妥,只是限于水流速度,计算慢了一点。但只要设定好程序,应该在复杂问题的处理上远胜于算盘。可惜在我们这个时空,豆子的大小重量各不相同,竹子的管径也有大小之分,如果用这样的非标准化元件来建造计算机,势必造成一个 “1”和另一个“1”在计算机里不等价的结果,这就不是计算机了。假如周武灵王拿出秦始皇的劲头,非要用巨大的人力筛选标准化豆粒和竹管的话,倒不如训练一批计算师来的省事。可以想象,在另一个平行时空里,豆子就像“克拉”( 角豆树种子,重量一致,可作低精度砝码)一样,具有标准化的重量;竹子管径统一,且异常坚韧,永不磨损,所以周朝可以建设计算中心(虽然我不太清楚可以干啥)。

    角豆树果实,即“克拉”的来源

    在我们这个时空,帕斯卡、莱布尼茨这些牛人也设计甚至制造过一些初步的计算机(计算器)。比如说1642年,帕斯卡造了个机械计算器,用齿轮旋转来实现累加(减),用半径差异10倍的齿轮来实现进位,能够用比人快几倍的速度进行加减法,并用连加和连减来实现乘除。20年后,莱布尼茨看了帕斯卡的计算器,也造了一个计算器,只不过他的计算器不是完全用圆形齿轮,而是用梯形轴来解决进位问题,从而更便捷的进行乘除法计算。

    不过,他们的计算器固然精妙,在工业时代之前却必须和周武灵王面临同样的问题——缺乏标准化部件和可靠的动力。没有标准化部件,每个齿轮和轴承都必须耗费能工巧匠的大量时间,否则计算机要么卡死,要么损坏,要么和周武灵王的豆子一样,不同的豆子代表不同的“1”,彻底消灭计算机的准确性。而没有外来动力,所有的部件都必须通过手摇动力转起来,如果想进行复杂运算的话,恐怕工程师节约的计算时间都要用来锻炼臂力还不够,更不用说手摇忽快忽慢,给精密计算部件带来的冲击磨损了。所以直到19世纪,机械计算机始终是少数人的昂贵玩物。

    帕斯卡计算器

    早期实用计算器

    标准化的元件、耐磨损的机械、稳定的动力并不需要等到20世纪中期才出现。从1780年左右开始,英国爆发了工业革命,19世纪初期的工业社会已经能批量生产廉价的标准化金属部件,还有可靠的蒸汽机提供稳定的动力,这足以满足性能远超过“竹豆计算机”的“信息化”了。所以,顺理成章地,在活字印刷术和电子计算机之间,出现了“信息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机械计算机。

    19世纪初期,就在唯一能提供标准化部件和成熟蒸汽机的英国,一个叫巴贝奇的教授先是按照前辈的理论仿造了几台机械计算器。由于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进步,他大获成功。然后巴贝奇觉得工业革命带来的机械进步,应该已经能让机械承担更复杂的逻辑任务了,于是他设计了一台自动制表机,并在1822年制造成功。它被命名为差分机。比起此前的机械计算器,差分机的性能并不算出众,依然是一台不能直接进行乘除计算的加法机,但这台机器有一个包含寄存器的中央处理器,或者说cpu,计算方式可以控制,能够根据不同的初始设定进行不同的自动计算,尤其是进行多项式计算。在一个机器生产机器的工业化时代,这对于当时编制对数表、三角函数表、航海天文数据表的工作是一个极大的助力。

    差分机的成功极大的鼓励了巴贝奇。他此时已经是剑桥大学卢卡斯教研室教授(这个职务的第一任是巴罗,第二任则是牛顿),借助这个地位,他要求英国政府资助他开发第二代差分机。他最终得到了1.7万英镑,再加上自己的家族遗产,他前后使用了3万英镑巨款(当时可换240公斤黄金,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政府还是挺有科幻精神的)来开发第二代差分机。这台差分机使用蒸汽驱动,人力只用来输入初始计算参数。它预计将包含7个20位寄存器,可以处理6次多项式的任何计算,甚至还有专门的自动打印机来输出结果。

    如果它能制造出来,将比世界上其他机械计算器加起来还要强大。可惜巴贝奇还是高估了当时的机械加工能力,也高估了自己最初设计的精密性。20年之后,巴贝奇的差分机还是一个半成品,预计的25000 个部件完成不到一半。因为每个部件的尺寸公差都要求在千分之一英寸之下,而且设计细节必须反复修改,这大大超出了当时机械工业的加工能力。1839年,久劳无功的巴贝奇辞去了卢卡斯教研室教授的职位,1842年英国政府完全停止了对差分机的资助,计算机计划被迫停顿。

    差分机的运算部件

    幸运的是,1842年这一年,巴贝奇泡到了拜伦的女儿,洛夫莱斯。她愿意为差分机这个超时代的设想投入金钱,还有她自己的才华。她很快理解了巴贝奇的设计思想,并熟练掌握了用穿孔卡片给机械计算机机编程的能力。洛夫莱斯设计了一系列计算方式,在不改变差分机基本结构的前提下,能够让差分机实现计算三角函数、级数相乘、伯努利函数等功能。在此过程中,她还通过反复使用同类卡片等方式,将子程序调用等概念引入计算机行业。

    如果说巴贝奇是计算机硬件行业创始人的话,洛夫莱斯就可以算是软件业的鼻祖。试想一下,软硬件行业的开山祖师居然不是在洁净的工作室里指着屏幕交流问题,而是忙于建造、调试一台烧煤炭、冒黑烟,齿轮嘎嘎作响的纯机械,和满手油污的机械工人们一起讨论技术方案,这场景未免有些怪异。但这的确是真实的历史。

    1852年——那一年帆船的总吨位还是蒸汽轮船的几十倍。软件女王洛夫莱斯去世了,她的资金和才华也没有能够让巴贝奇造出差分机。但她鼓励了巴贝奇坚持自己的科研方向,坚信信息化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正如她在翻译巴贝奇的论文时加上的脚注所言:“……制造有编程和记忆功能的机器,具有无限的可能性。这种机器不仅可以进行复杂计算,还可以绘画和编曲……”。在她的支持下,虽然巴贝奇没有完成差分机,却在信息化的科研方向上越走越远。最终,在1871年去世之前,巴贝奇完成了更强大的计算机设计图——分析机。

    这是一台完全的通用计算机,现代计算机的几乎全部关键要素都可以在这台蒸汽动力的庞大机器里找到。按照巴贝奇的设想:“我本人都为这台机器的威力吃惊,一年前我还不相信能有这样的结果。这台机器可以处理100个变量,每个数可以有25位数字。假定有一个函数f(v1,v2……vn),且n小于 100,f由加、减、乘、除、开方和乘方组成,则这台机器可以决定这一函数的数值。……借助于这台机器,差不多所有有限差分的公式都能转换成表格。”。分析机将包括5万个部件,用巨大的齿轮做寄存器,还有复杂的卡片系统供使用者开发新功能。巴贝奇为它画了2000多张1:1的设计图纸,此时离1822年已经有快半个世纪,突飞猛进的技术使得程控计算机成为可能,遗憾的是巴贝奇已经无力筹集资金来完成这个伟大的计划。只能把图纸和设计思想留给后人。

    分析机部件

    毫无疑问,比起手工处理信息,卡片+机械处理器的组合要先进的多,在数字运算上的优势非常明显。至于档案分类处理这种复杂工作,机械计算机能够秒杀最勤勉的管理员。1890年,计算机第一次发威,当年美国的人口普查信息最终由一台源于巴贝奇的穿孔卡片式程控计算机汇总处理,六星期就完成了全部任务。可以做对比的是,此前的1880年人口普查则花了七年时间才处理完全部数据,导致得到的最终数据完全过时。这次胜利标志着计算机时代的来临。随着内燃机、电动机的发明和机械工业的进步,机械计算机还将覆盖更多的领域。

    电力驱动的机械计算机,不用蒸汽动力已经不纯洁了

    到20世纪中期,1911年建立的IBM已经在以每年数千台的规模生产机械计算机,用来处理数十亿的卡片信息。在继电器的加强下,利用精密液压件构成计算单元的新一代计算机也即将上市,可以每秒进行数百次基础运算。只是这已是机械计算机的最后辉煌,因为1945年,第一台用电子管组装的计算机ENIAC已经开机,它的计算速度是……每秒5000次。只有工业不那么发达的地区,比如咱们中国,直到70年代还在生产机械计算机,在老电影里常常可以看到大批的科技人员捧着手摇计算机算的天昏地暗,前辈们真是辛苦。

    国产手摇机械计算器

    比起电子计算机来,机械计算机有它先天的劣势。它用宏观的机械机构储存信息,这提高了信息存取成本;用宏观机械运动传递信息,这降低了信息处理效率。因此,机械计算机在电子技术发展后很快就被淘汰了,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发展成熟,成了一条技术断头路。前几天我给儿子买模型,惊讶于遥控模型竟然如此廉价。尽管人民币比80年代贬值了十来倍,但从价格上来说。2010年的遥控模型居然和20世纪的80年代差不多价钱,令我大呼便宜。回家仔细一想,原因无非是两条,一是石化工业的发展,塑胶外壳变便宜了;其二就是控制系统从机械装置和继电器变成了小小单片机,所以曾经是贵族玩具的遥控模型卖出了白菜价。从这个例子看,机械计算机被电子计算机逼进死胡同也是理所当然。

    历史上类似的技术死胡同还有很多,大英帝国就曾经认真地设计过洲际飞艇航运网——未见雏形就被飞机工业的迅速进展而消灭,最早的汽车本是蒸汽机驱动,但没等到蒸汽机效率提高,就被内燃机汽车取代。虽然这些技术死胡同被更先进的工业门类淘汰了,但作为人类可能的一条技术发展方向,推演一下还是颇有意思的。比如说,电力淘汰了许多传动机构的发展方式。如果没有电力工业,我们可能需要在每个小区建立庞大的动力站,用内燃机或蒸汽机直接提供家用能源,然后通过一系列机械传动把动力传输到每栋楼房。每次我们打算洗点衣服或是开动空调,都必须开动一个齿轮离合器,把洗衣机等家用机械接到本单元的驱动主轴上。杂志上会充斥着“新型离合器,结构简单,可自行维护,适合宅男……速到苏宁内燃机械店购买”之类的家居广告。

    这样的蒸汽朋克式狂想虽然很荒诞,但很有助于我们理解现代工业社会的本质。现在,让我们不妨狂想一下,在一个没有电气工业、机械计算机充分发育的世界上,机械计算机会如何主导“信息化”?

    蒸汽朋克时代

    蒸汽机催生了巴贝奇的差分机,更强大的机械计算机显然需要更强大的能源。初中地理课本就告诉我们,原料笨重,产品轻巧的工厂应该在原料产地附近布置。大型机械计算机需要大量能源,产出的只是无重量的信息,自然要靠近能源产地。在这样的世界上,我们应该可以看到这样的新闻:

    新华社消息,我国最大的机械设计院在山西落成,这个设计院装备了多台迄今为止我国最大的计算机——齿轮5型。这种计算机每台都有8万马力的功率,每秒计算 2000次,可以把2000个熟练工程师从繁重的计算工作中解脱出来,从而大大提高了我国机械工业的发展速度。为了配合设计院的工作,当地政府征地 6000亩,修建了4条专用铁路线,附近有4个中型煤矿已先期开工,为设计院试车储备了大量煤炭……

    这样耗能巨大的计算机行业,对于中国这种资源紧张的国家来说,貌似不是个好消息。但我们也不是全无优势。机械计算机的一切计算都是通过金属构件之间的接触来完成的,高速计算势必造成核心部件的高速离合。因此金属构件的精度和耐磨程度对计算机的计算速度影响极大,拥有丰富稀土资源和钨矿的中国可以敞开使用钨钢和合金钢制造易损件,应该会占很大便宜。

    在没有电子计算机的世界,导弹里没法内置计算机,很难实现末端制导。飞机上也没地方安置计算机。于是,战列舰或许还在大行其道,并使用机械式计算机来修正火炮弹道——这是我们这个时空发生过的史实。因此战列舰成了是唯一一种可能把本国的计算机带到国境以外的地方。由于战列舰上的计算机代表了本国计算机的最高运算精度和小型化水平,因此被人缴获显然是很严重的问题。
    第三次东亚战争中,苏联太平洋舰队第二战列舰中队的旗舰明斯克号被击沉在我国近海,这是此次战争的转折点,经此一战,中日联军终于控制了日本海的制海权。不过,这并不是我国最大的收获。上海打捞局和海军潜水员在战斗结束的当天夜晚就赶到了沉船海域,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打捞了苏联战列舰火控计算机的残骸,随后的中日联合打捞队不过徒具形式罢了……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检测了苏联计算机的合金成分,一机部从残骸中学到了苏联人领先世界的小型化技术,这使得我国第二代计算机的开发整整节省了4年时间……….苏联人撤退以前扔下了无数的深水炸弹,试图毁灭他们入侵的可耻证据,但我国的潜水员智勇双全,在毛泽东思想的教育下,胜利完成了打捞任务。
    摘自《东亚战争解密》 异时空2000年出版

    ……自从苏联明斯克号战列舰火控计算机被缴获,导致中国计算机技术跨越式进步以后,各国均在战列舰的中央机房安置了自毁装置。自毁装置的核心是一个小型的燃烧弹,一旦启动就会点燃已经预先放在计算机外壳里的铝热剂,用铝热剂的高温融化整个核心计算系统,同时,铝热剂里还有随意搀杂的一些金属粉,为的是防止对方分析本国计算机耐磨部件的成分……
    摘自《舰船知识》 异时空2010年第十期

    大型机械计算机异常笨重,而且也没法通过电线或者网线来交流信息。所以需要把计算机械集中在一起才可能有效率。所以:

    …… 据《参考消息》报道,目前世界信息化潮流是建设集中化、通用化的计算中心,苏联美国均已经在乌克兰盆地和阿巴拉契亚山地等能源基地建立了国家级信息基地,可以为整个工业体系服务。信息工业的这种进步节约了资源,提高了计算能力利用率,还可以建立卡片化信息储备、检索中心,为各个行业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便利,应当是我国今后一段时间内发展的目标……
    《十五期间我国信息产业发展计划》——引自国务院报告

    ……通用化计算中心是当今世界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毛主席曾经批示“大型计算机,我们也要搞”……苏联美国资源丰富,战略纵深大,因此可以从容选择能源基地建设信息中心,我国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战略态势,计算中心的选址、建设不可一味仿效,照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要狠批XXX的洋奴哲学,买办思想,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信息产业。

    我国工业发达地区主要在东北和沿海地区,但将计算中心设在东部(一机部原拟南京或上海)和东北(经委原拟订沈阳)虽然均有一定经济上的优势,但不符合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和国防计划……山西是资源大省,但经济落后,土地紧张,且在苏修有效空袭半径内,虽能源充足,也不适合设立国家级计算中心……经专家讨论和人大专门委员会审查,初步决定在关中或汉中选址,建设国家级计算中心,在上海和沈阳建立副中心……为此配套的工程有陇海铁路复线、秦岭隧道、XX基地等工程……预计总投资4000亿元

    国家级计算中心显然会是个庞大的工程。为了达到每秒千万次的计算能力,几十平方公里的厂区内烟囱林立,锅炉轰鸣,几百万张打孔卡片在一条条传送带上来回驰骋,信息主线上则是由小型火车头拖动着装满卡片的车厢在各个车间之间奔驰。几千个机械工乘坐厂内汽车,不断的赶往信息流停滞的地方解决堵塞。几百名高级工程师和上千名高级技工在一栋漂亮的大楼里研究下一次软件调整的计划,如何做的又快又省又低碳,而来自应用部门的代表则守在大楼门厅,声嘶力竭的向厂长或上级领导争取更多的上机时间。

    国家计算中心的核心车间(cpu)是最重要的车间,也是最需要保卫的车间。因此和其他地面厂房不同,CPU车间设在附近的一个秘密地下基地里,所有送到这里的卡片都由传送带送来,机械自动分检,排队处理。为了排走CPU几百万个齿轮摩擦产生的废热,几十台巨大的风扇从秘密通风口以8级风的速度换气,通向车间的隧道被军队、武装警察和安全部人员分层把守。计算中心周围,驻扎有无数的高炮团和精锐截击机中队,随时准备迎接敌人的大编队轰炸,即便是重要人物的专机,如果有迹象表明它试图通过核心厂区的上空,也会被立刻击落。厂区附近还有一个备用的地下CPU车间,通过8条传送带和主信息流相连,并及时为关键运算结果备份,随时准备投入使用,保证重要计算的连续性,这个备份车间的位置是国家的最高机密。

    正面破坏国家计算中心很难,敌国免不了要想点迂回手段。比如病毒。机械式计算机上的电脑病毒貌似匪夷所思,但也并不违反计算机原理。计算机病毒无非就是通过用无效程序占用计算能力,制造死循环等方式迫使逻辑结构崩溃;或者反复运行特定部件毁坏硬件。这在机械计算机上也同样可以实现:

    ……在柏林危机期间,CIA设计了一种特别的计算机程序,由在高尔基机器厂潜伏多年的间谍负责把这些特别代码送入斯大林格勒计算中心。这些代码可以反复调用CPU里的特定轴承,导致这些轴承金属疲劳、提前断裂。于是,在随后的几个月里,斯大林格勒计算中心每周都会出现死机乃至大修的情况,导致了上百亿卢布的损失。苏联计算机专家在材料学研究所的协助下,花了好几个星期才在高尔基机器厂工艺流程设计的程序中找到了恶意代码。苏联人根据损坏轴承的形状把这种恶意代码命名为“蠕虫”。这是人类的第一个计算机病毒……蠕虫病毒事件发生之后,苏联人在计算中心设置了一个专门委员会,由克格勃和计算工业部共同领导,简称卡巴斯基小组,负责代码预审,对计算中心总工程师直接负责,有权拒绝一切客观上危害机器的代码,这是软件杀毒的起源。中国人则意识到对已掌握结构的恶意代码可以通过一个小型的计算机来自动辨认,于是,中国人在计算中心的厂区附近设置了一处预审车间,专门检测下个月送入主厂的程序。为了保密,这个车间根据所处的行政村命名代号,对外称金山车间……
    摘自《不战而胜》尼克松著 1999年第三版。

    任何新技术必定首先会被用于军事。在机械计算机的世界上,除了大型民用计算中心外,大国都会为军方建立多个隐蔽的计算机中心,负责处理大量的军事信息。为了模拟真正的战争,各国都开发了独立的兵棋推演软件。平时在国防部计算中心供军官演练,大型演习时用国家计算中心进行大规模模拟。

    在机械计算机进入内燃机时代后,由于计算工业对燃油的需求上升,这个时空的石油危机更早到来。拿到大笔石油美元的中东国家也能够力于自己的军事现代化,沙特阿拉伯从美国购买了一台6万马力的军事计算机和模拟软件,还奢侈的用15台燃油锅炉和20个油井来维系它的运转。不过,他们的军官很快厌烦了美国教官的喋喋不休,决定放弃一切烦琐的程序,把所有军事单位和地形参数都尽量简化,从而缩短了冗长的军事推演,留出更多的时间去打猎,玩女人。最后,这个庞大的机器沦为年轻王储的玩物,他很开心的在指挥中心模拟着北约与华约的冲突,而国王认为这可以提高他以后的决策能力,从来不干涉这种昂贵的游戏。
    顺便说一下,美国提供的缩水版军事软件的名字叫《红色警报》。

    机械计算机不是什么都能干。由打孔卡片构成的信息流无法像电讯号那样瞬间传递到地球另一端,所以信息流的运行速度要受到车辆速度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像电子计算机那样在网络上传递信息,互联网必须变成字面意思上的“信息高速公路”,或者“信息高铁”。让装满卡片的车辆在道路上飞驰。你现在关心自己的网络带宽,是按字节数来计算,到了这个世界就要按车道数或是铁轨数量来计算。

    一根普通的网线

    在这样的互联网上聊天,麻烦可比现在大的多。比如说,你打算给美国的小姑娘发一张你的高清照片。你在QQ上点一下“文件传送”的按钮,这个信息迅速被写到一个打孔卡片上,传到卡片信息库。然后无数的传动带转动起来,在几亿张卡片里挑出记载着你数字相片的那几万张卡片。这些卡片被取出、复制,再放回原位。复制出来的卡片被专门的打包机器按照通讯协议塞进一个标准化数据包,顶上放上一张说明卡片。运上第一辆开往上海的车皮。上海转运站在阅读了说明卡片之后,把这个数据包和其他几十万个数据包一起,塞到去美国的货轮上。到美国后,这个过程再被反向操作一番,美国的小姑娘才可以把卡片塞进一台工程绘图仪,用半天时间复原一张你的照片。期间历时十天半个月也不一定。这倒不如你自己本人去趟美国来的干脆。

    除了大型的固定计算机,还有不少小型企业也需要处理日常信息。而网络又是如此的反应迟缓,于是便有了移动计算机:

    随着小型化技术的继续深入,计算机的移动性已经得到了很大提高,正在越来越多地进入国民生活的各个领域,车载计算机已经成为人民喜闻乐见的一项高科技产品。而这项技术是十年前两位党员工程师罗爱德和乔思弟(女)实现的,他们在用国产东风中型卡车装载了我国第三代小型机,并实现了汽车动力和计算机动力的共享,有效地提高了计算机性能,填补了我国在MC(MobileComputer)上的空白。

    而今天已经可以见到很多个人用的MPC行驶在沿海大城市的街头,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北方重工业公司制作的移动计算机“红旗电脑”受到了各个国企当家人和个体业主的追捧,它的运算速度和存储能力已经能够满足这些企业经验者的日常需求,并成为他们每日出行的良好伴侣。而北重工明年推出的最新的红旗5号以其1.4万次每秒计算速度以及20吨的有效卡片载重能力已经能够跻身于国际市场,显示出我国在小型计算机上的国际竞争力。虽然它的每公里油耗较大,而且所需的车载工作人员数量6名则是美国IBM公司最新型号“DrivePad”的两倍。但在我国以及很多第三世界国家,红旗电脑一直有良好的销售记录。下面请看记者从用户现场发来的报道……
    ——《新闻联播》2003年10月3日

    今天的计算机工程师的日常工作是在电脑前枯坐编程,同时培养自己的颈椎病。在另一个时空,他们的同行倒没这个问题,他们有另外的烦恼。那里的工程师满身油污,在噪音中生活,按指令条上的单调数字来维护机器。除了计算机原理,他们还必须学习机械原理和材料力学。和机械打交道时间长了,他们说话都很机械,他们把自己的方言叫汇编语言。

    “根据国家机械信息部劳保中心提供的信息,去年,位于上海附近的齿轮4型计算机的程序员工伤事故就达到了1千多起(多数都是断指事故),引起了中央重视。尤其是输出纸带部分,一年内竟然接连有48名程序员因为超负荷工作过度疲劳,把手伸入传送带而酿成断指事故,并造成合计数百公里的纸带作废。该中心说,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监管,切实保证程序员福利,严格执行八小时工作制。而齿轮4型计算机管理部门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工程师说,齿轮4型计算机设备老化,但计算任务反而越来越重,程序员队伍不堪重负,是造成事故多发的根本原因,不过,在明年的齿轮5型计算机启动之后,这种情况将会得到改善。”
    ——东方周末 2005年4月1日 第三版

    也许我们该觉得幸运,由于电子工业的进步,这个幻想中的机械信息时代没有发生,因此除了阿拉伯王子,我们这群宅男也能够在电脑屏幕前玩游戏,聊天,看电影,发胖,而不用担心在计算机上切断手指头。同时,那个未曾出现的机械信息时代又是如此有趣,我们也不妨对它表示一点点遗憾。

    归根结底,文明进步和我们宅男享受生活需要的是信息的存储数量和处理效率,我们不必在意信息借以存在的介质是何种物质。只要能够形成信息处理所需的逻辑结构,并足够廉价,齿轮、液压油、继电器、半导体芯片、磁盘、乃至未来经过生物工程处理的DNA都有可能成为计算机的基础元件。就像人类在几十年前淘汰掉发展了上百年的机械计算机一样,拘泥于“电子”计算机的概念只会阻碍技术的进步,在理解计算机本质的前提下,不断用各个领域的新突破来降低信息成本,增加信息处理效率才是“信息化”的本质。

    就在作者发狂想的这几天,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研究者给出了一种新型机械计算机设计。这种机械计算机基于纳米技术,在高速运算下反而对于电子计算机有优势。因为电子芯片越小,发热散热越剧烈,越容易被电磁炸弹和宇宙射线等外来因素干扰,这导致电子计算机的性能提高存在上限。机械计算机则能在一定程度上规避这些问题。可见万事不能说绝对,或许就在几年后,我们可以看到机械计算机这条断头路重新变成一条坦途。

    情况也许是正好相反。如果机器代替了九成以上的工作,贫富差距只会进一步拉大,中产阶级就此消失,社会必然面临严重的动荡。届时政体将转变为高度集权的体制,奴隶制很可能就此复兴。

    现代社会的安定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中产阶级的存在,而这个阶层是由社会化大生产所产生专业分工后出现的专业人员以及技术人员们组成的。现在的社会,机器根本承担不了这部分的工作,机器更多地只是抢占了低端劳动力的市场,使得收入最低的劳工阶层的就业压力更加巨大。

    那么如果未来机器能够进行九成以上的工作的话,专业技术人员也将会被机器所取代。因为这个假设如果成立的话,必然意味着绝大多数人类的工作已经完全可以被机器所取代,甚至是程序员,演员,艺术创作,性产业等。除了少数拥有和控制机器权力的大资本家和政治家以及高等科研人员以外,社会金字塔的中层与下层就被机器替代掉了,其他人存在的意义就已经消失了

    现代社会人的价值得以彰显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工业化需要自由劳动力,因此把人从各种各样封闭的组织和依附关系中解放出来,把人力原子化成工业生产的零件与市场,以满足资本的需求,本质上仅仅是因为工业活动需要独立的个体参与其中。但当整个社会都"赛博"化了以后,资本就不再需要人力服务了。因为失去了工作能力的个体也失去了消费能力,对于这样的社会也就没什么用了,中产阶级与劳工阶层也会彻底消失,社会将分化为由极少数精英贵族与绝大多数底层民众组成的二元结构。

    这样的社会其经济运作可能会变为某种类似"庄园制"经济的形态,生产活动与贸易往来只存在于掌握机器的集团之间展开,机器的自动化与智能化会使得供需的计算变的十分精确,真正意义上的计划经济得以实现,经济活动将与其他大多数人毫无关系。于此同时大众将被圈养起来,依靠配给制度生活,甚至被有组织有意识地清除掉,以减少资源的消耗以维持稳定。

    又或者主动灭绝人类种群。通过抽离意识,消灭肉体,实现人类从碳基生命向硅基生命的进化。

    当然也有可能有意地创造出一些需要人力的工作以维持底层大众的生活,为其提供充足的娱乐和虚假的成就感以保持其稳定。

    由于机器几乎彻底取代了人类的一切工作,但还没有统治人类,那就意味着机器是被人所有的,而这样的人必然是少数资本权贵,技术垄断者等精英,政治权力将集中在这一小部分人手中。当他们不再依靠人来实现生产的组织以后,维系大众认同的选举制度,代表制度也没有了存在的意义,因为大众彻底失去制衡资本的筹码了,最终形成的只可能是一种集权的体制。

    届时人的意义将会发生颠覆,可能会产生新的种族主义,彻底地对上层与下层进行生殖隔开,或是利用基因工程等技术对下层进行改造,筛选与淘汰。拥有机器权力的上层将成为底层的现人神,由于力量对比过于悬殊,一切反抗都将变为徒劳,忍耐与顺从成为底层主流价值观。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层人可能会从意识上彻底同下层人分割开来,不再把下层人当作"人",而是其他种群或材料。

    最终的社会形态将会变成一种类似于科幻设定中常见的"蚁巢"形态,既所有的智慧权力都集中于一个中枢,而大多数人也彻底丧失掉了自身的独立性,成为高等意识的附庸。

    其实纵观人类历史,人作为个体获得独立与自由也许不过是工业化出现后的一个小插曲,未来未必不会失去我们所觉得理所当然的一切。

  5. 吃菜要吃白菜头说道:

    比如真的实现了人工智能机器人,能完成人类所有的生产任务,甚至种地养猪也由机器人来,餐馆炒菜服务员都是机器人,连看病,到了医院进入一个大盒子体检治疗,什么病,怎么治都一条龙了搞到位。我们吃用都是现成的,那么社会必然大变,首先想到的可能会出现有别于现在的金融系统。

    甚至根本就不叫金融系统了。因为一切都是伸手就来,用坏了进回收站,机器人回收资源再造新的,或者说,我们能够从外星获取对于人类来说几乎无限的各种资源,那么一些生产出来的东西就没法衡量它的价值。比如机器人帮我们种植大米,它们一年生产出来的量够10倍的人类撑死都吃不完,那么大米还需要给他定价吗,只需要规定每人的限领数量,你有需要自己网上申请就给你送家了,不要“钱”。

    可一个物件必然有它的价值,纵使机器人生产能力超群,人类要什么就什么就能得到什么,可刷了油漆也要等油漆干,机器人也有年产量什么的,假如有一个核动力超级跑车,工艺非常复杂,是奢侈品,就算机器人一年也就生产出来一百辆,这种就不可能是人人能用的。

    我们现在的系统,可以说是以一个人创造多少产品来确定给他分配多少资源的,这个产品可以是物质的,比如木匠做了一个家具产品,得到应值的钱,也可以是精神上的,比如服务员给他老板提供服务顾客,这个产品,演员创作了一个影视产品,都可以得到钱,然后用钱来兑换与其面值相符的资源。

    未来,人类不用生产这些产品,那么资源分配权的获取就只有在精神层面的贡献,人类要是真的有智慧走到这一步。可能评判一个人的标准,或者说人类在社会中进步的阶梯就在精神境界,道德高度,设计灵性,智慧程度,娱乐水平这些吧,人类不用工作,大部分也没有工作,可能很多时间在上学读书,因为这种社会毕竟要依靠高智慧维系,教育一定会重视。人们会大力发挥自由爱好,思想家,歌手,演员,教授,智者,作家,足球明星,依然是社会的精英,可能“富豪榜”里没了各种企业家商人,但这些人会登上。

    如果人类真的有智慧和勇气把文明推进到这一步,那么是不是说这就到了文明的终极尽头?我们就不用发展?每个人坐家里玩就行了?

    我想不是,人类的贪婪和野心是永无止境的,更多征服的野心,权利的诱惑很快会把人类带上一条新的轨道,比如殖民个外星,统治个外星人啥的。这条路可能还真没尽头,就像人类对知识的无限向往和对未知世界无限的好奇心一样。

    然后,在社会结构上,可能和现在一样,人类文明的总目标和进程被细化成每个人类个体的人生追求,社会依然不是扁平的不需要攀登和竞争,不奋斗可能依然会受到别人嘲笑,社会还是一个又一个阶梯,诱惑着你往上走,诱引你心里的权利欲,虚荣心,嫉妒心,再绑架道德构成你所谓的羞耻心理,让你为了这些和社会上的同类竞争。在一次次竞争所碰撞的火花中诞生了最后胜利者,也使技术不断革新,文明能够前进。

    而胜利者,又会不断利用胜利的优势巩固他们的所得,设法获取更大的胜利,他们甚至变成规则制定者,在起跑线上,在方方面面打压他们的潜在对手。

    然后,
    古代你吃不饱穿不暖,你是屌丝屁民。你说只要能吃饱饭就是天堂。
    现代你饿不死有衣穿,你还觉得自己是屌丝屁民。你说只要有房有车就是天堂。
    未来你顿顿牛排,房子车子样样有,你仍然觉得自己是屌丝屁民。

  6. 吃菜要吃白菜头说道:

    比如真的实现了人工智能机器人,能完成人类所有的生产任务,甚至种地养猪也由机器人来,餐馆炒菜服务员都是机器人,连看病,到了医院进入一个大盒子体检治疗,什么病,怎么治都一条龙了搞到位。我们吃用都是现成的,那么社会必然大变,首先想到的可能会出现有别于现在的金融系统。

    甚至根本就不叫金融系统了。因为一切都是伸手就来,用坏了进回收站,机器人回收资源再造新的,或者说,我们能够从外星获取对于人类来说几乎无限的各种资源,那么一些生产出来的东西就没法衡量它的价值。比如机器人帮我们种植大米,它们一年生产出来的量够10倍的人类撑死都吃不完,那么大米还需要给他定价吗,只需要规定每人的限领数量,你有需要自己网上申请就给你送家了,不要“钱”。

    可一个物件必然有它的价值,纵使机器人生产能力超群,人类要什么就什么就能得到什么,可刷了油漆也要等油漆干,机器人也有年产量什么的,假如有一个核动力超级跑车,工艺非常复杂,是奢侈品,就算机器人一年也就生产出来一百辆,这种就不可能是人人能用的。

    我们现在的系统,可以说是以一个人创造多少产品来确定给他分配多少资源的,这个产品可以是物质的,比如木匠做了一个家具产品,得到应值的钱,也可以是精神上的,比如服务员给他老板提供服务顾客,这个产品,演员创作了一个影视产品,都可以得到钱,然后用钱来兑换与其面值相符的资源。

    未来,人类不用生产这些产品,那么资源分配权的获取就只有在精神层面的贡献,人类要是真的有智慧走到这一步。可能评判一个人的标准,或者说人类在社会中进步的阶梯就在精神境界,道德高度,设计灵性,智慧程度,娱乐水平这些吧,人类不用工作,大部分也没有工作,可能很多时间在上学读书,因为这种社会毕竟要依靠高智慧维系,教育一定会重视。人们会大力发挥自由爱好,思想家,歌手,演员,教授,智者,作家,足球明星,依然是社会的精英,可能“富豪榜”里没了各种企业家商人,但这些人会登上。

    如果人类真的有智慧和勇气把文明推进到这一步,那么是不是说这就到了文明的终极尽头?我们就不用发展?每个人坐家里玩就行了?

    我想不是,人类的贪婪和野心是永无止境的,更多征服的野心,权利的诱惑很快会把人类带上一条新的轨道,比如殖民个外星,统治个外星人啥的。这条路可能还真没尽头,就像人类对知识的无限向往和对未知世界无限的好奇心一样。

    然后,在社会结构上,可能和现在一样,人类文明的总目标和进程被细化成每个人类个体的人生追求,社会依然不是扁平的不需要攀登和竞争,不奋斗可能依然会受到别人嘲笑,社会还是一个又一个阶梯,诱惑着你往上走,诱引你心里的权利欲,虚荣心,嫉妒心,再绑架道德构成你所谓的羞耻心理,让你为了这些和社会上的同类竞争。在一次次竞争所碰撞的火花中诞生了最后胜利者,也使技术不断革新,文明能够前进。

    而胜利者,又会不断利用胜利的优势巩固他们的所得,设法获取更大的胜利,他们甚至变成规则制定者,在起跑线上,在方方面面打压他们的潜在对手。

    然后,
    古代你吃不饱穿不暖,你是屌丝屁民。你说只要能吃饱饭就是天堂。
    现代你饿不死有衣穿,你还觉得自己是屌丝屁民。你说只要有房有车就是天堂。
    未来你顿顿牛排,房子车子样样有,你仍然觉得自己是屌丝屁民。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