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点点的野心:要抄了大众点评的后路

文/靳继磊

这个标题现在看来多少有点耸人听闻,不过,巨无霸淘宝做餐饮掀翻大众点评也并非没有可能。而且,淘宝点点亦怀着弯道超车道的野心。

为什么这么说,啰嗦啰嗦:

从产品形态上看,大众点评的和淘宝点点有些异同。相同的地方是,两个产品都是主攻餐饮行业,都是想打造一个消费链条的闭环。不同的地方是,大众点评是用户UGC评论起家,着重给用户提供前端的服务。而淘宝点点更像是一个点餐工具,注重的是交易。

都是在同一个河里捞鱼,双方火拼,在所难免。

就是这样看似差不多的产品,因为产品细节设计的不同,未来的发展路径很可能大不同。

为什么这么说?前段时间,猎云网读者黄小西一段点评让我有些许感慨:

从信息环节进入交易环节,大众点评的战略变化可以理解,但他们显然低估了这一战略转移的难度。首先从用户使用习惯上看,很多用户的操作往往是在大众点评上看看评论,然后具体下单却是在美团等团购应用上实现。可见,不同应用的第一定位对用户行为的引导影响力巨大。同样的道理,即便是在微信、百度地图加入本地生活服务信息之后,他们也很难在团购以及o2o领域中通吃一切。

这是在说,大象在转身。大众点评已经开始了战略转型,从信息信息服务的提供者转向提供整一套的交易服务。

大众点评为何转型,原因是这样的场景:用户要吃饭,上网搂一眼大众点评的评论,却把单子发给别家。这样,大众点评沦为一个干了很多活,却没有报酬的杯具。原本信息的优势现在却变成了包袱。

大象已经意识到这种危机,并且开始了转型。

不过,转型实在是太慢了,太痛苦了。

首先,大众点评必须更加强化交易的新定位,同时弱化点评的老定位,改变用户的认知实在是不容易的事情。第二,要舍得割肉。现在大众点评的主要商业模式之一还是收取商家的推广费,而切入交易环节后等于改变了原有商业模式,失去现成钞票也是件痛苦的事。第三,转就转得彻底,现在看大众点评的转型,还是不够彻底。仅仅是增加了一个订座功能,就想打通交易环节实在是太天真的想法。(这就是O2O了?)。

反观淘宝点点,和大众点评相比,没有任何发展包袱。

首先,定位直接了当,就是一款餐饮消费应用,评论只是附属品。第二,淘宝点点目前是推广期,不会给收企业费用,深挖洞,广积粮,再收割。入驻费用和交易佣金的商业模式显然吃到的肉更肥,时间也更久。第三,服务的半径更大。淘宝点点除了提供基本的订座服务以外,还提供点菜,点外卖等。多一项服务,就多一份竞争力(显然,这样的玩法才是彻底的O2O)。

有点徒弟乱拳打死老师傅意思。不过这个徒弟来头不小。作为阿里020战略的重要实验品,阿里必将发挥全集团之力向淘宝点点输入资源,输入阿里的分发能力(会不会把美团圈进来来呢?)。

淘宝点点势头很旺,我们已经看到这样的苗头,官方的数据显示,淘宝点点试运营半年以来,外卖业务已覆盖杭州、北京、上海 、广州等20个城市。开放入驻后,全国所有外卖外送商户,都可以免费入驻淘点点。在杭州、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成都、厦门7个城市,商户还可以开通点菜功能。淘宝点点11月推出外卖免单活动以来,订单增长十分迅速,日订单量最高近3万笔。目前全国有超过300万”吃货”使用过淘点点。

不过,淘宝点点面临的很大的挑战是,作为一个新手,如何抗衡大众点评这样的老江湖,话说,想要积累大众点评那些数量足够多的商家,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换句话说,大众点评的战略转移要加快速度的话,仍然有很大的机会赢得这场战役。

作者微信号:ilieyun

作者:胖同学

互联网观察者,实践者。来自山东的浪子,喜欢互联网,喜欢诗歌,喜欢足球。本微博仅是个人言论,文责自负邮箱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