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随着移动电商迅猛发展,中国或引领全球消费电子趋势

随着中国的移动电商正在迅猛发展,中国本土市场的不断扩大,本土企业的创新力增强,无人驾驶和“联网”汽车更容易在中国实现发展,中国消费电子行业有望改变当前的追随现状,成为全球趋势的引领者。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讯  最新一期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撰文称,随着中国本土市场的不断扩大,加之本土企业的创新力增强,中国消费电子行业有望改变当前的追随现状,成为全球趋势的引领者。

以下为文章全文:

对外国人来说,在中国开车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情。由于新手司机数量众多,加之人们对交通规则的普遍漠视,令中国公路的致命程度高居世界前列。不过,更大胆的是一些敢于在这样的道路上使用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厂商。西方驾驶员所看重的安全距离在中国几乎没有意义。针对严守规矩的德国路况设计的无人驾驶汽车,怎么可能适应如此混乱的路况呢?

然而,奥迪还是在狂乱的上海街头,向人们展示了该公司的无人驾驶汽车。奥迪不仅在上海CES上展示了一款无人驾驶汽车,还当场宣布与百度和华为展开合作,共同探索联网汽车的未来。

从本周的这场展览来看,奥迪对中国数字浪潮的信任或许是一项明智决定。CES是全球科技行业一年一度的盛会,每年都会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今年则是这场展会首次走出美国。目前为止,消费电子行业的趋势通常都始自北美,其他富裕国家相继跟进,然后才会传到中国等新兴市场。但这一趋势可能发生变化。

规模是关键因素。作为CES的主办方,美国消费电子协会预计,今年的中国消费电子市场将增长5%,总额达到2810亿美元。按照当前的增速计算,中国的消费电子市场规模将在明年超过美国。巨大的市场规模自然会吸引厂商首先在那里推出新设备。

然而,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因素也有望帮助中国成为消费电子行业的趋势引领者,而不再单纯跟随其他企业的步伐。首先,无人驾驶和“联网”汽车更容易在中国实现发展。奥迪在欧美的用户平均年龄超过50岁,而在中国却只有36岁,这一年龄段对数字技术较为迷恋。所以,这种先进技术有可能首先在中国得到普及。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汽车尤其如此,这类产品在中国的发展速度可能超过喜欢诉讼的美国和抗拒风险的欧洲。[更多: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

其次,中国的移动电商正在迅猛发展。据报道,苹果正在与阿里巴巴展开谈判,计划将Apple Pay引入中国。那些能够快速适应移动购物的人,也很有可能钟情于智能手表和其他可穿戴设备。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人对消费电子产品的迷恋甚至比日本人还高。不仅如此,中国企业也在大力创新,生产各种各样的设备,甚至有望诞生与索尼Walkman比肩的重量级产品。

京东本周就展示了一款配备语音控制功能的叮咚智能音箱,可以根据用户的指令播放音乐、新闻和天气等各种信息。而身为全球第一大PC厂商的联想也于本周表示,该公司将推出首款双屏智能手表——除了一个常规屏幕外,还有一个可以是利用光学反射技术创建的大尺寸虚拟屏幕。此外,该公司还计划在一款智能手机中内置激光投影仪和红外线运动探测仪,以便投影出一个巨大的触控屏。

不过,山寨风仍然在中国电子行业颇为流行。在上海举行的CES上,有很多类似于谷歌眼镜、Apple Watch和iPad的产品亮相。不过,同时也有很多颇具创意的原创产品展示,并且有望打入国外市场。

这一潜在机遇正在逐步改变中国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态度。中国的创新企业都是由风险投资公司支持的,他们希望在北美推出自己的产品,因此纷纷注册专利,以便提升自己公司的估值。

TheOne便是一款颇具创意的产品,它在电钢琴中整合了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获取的曲库。很多人之所以不敢学习钢琴,是因为读谱的过程非常枯燥,而这款钢琴却可以将需要按下的琴键点亮,为学习过程提供便利。通过这样一个源自视频游戏的巧妙设计,便可帮助学生最终脱离亮光的辅助,自行弹奏音乐。

在被问及能否确保不被本土企业抄袭后,TheOne创始人叶滨给出了否定的回答。既然如此,他们为什么还要花费高价从外国音乐出版商手中购入乐谱呢?他说:“我们之所以为知识产权付费,是为了走向全球。”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美国风投2013年五大最爱 消费电子成为新宠

微软张亚勤:消费电子的互联网化削弱了CES影响力

《经济学人》:中国网络视频市场前景广阔

《经济学人》:科技公司无法赢得未来汽车大战

《经济学人》:亚马逊20年长期发展的秘诀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