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拜单车、ofo、小鸣单车…由共享单车谈到公共利益的践行者

总有人以为,公共利益与己无关。甚至还有人总想打公共利益的主意给自己的私人利益谋取不义。但是这些人忘记了一点,自己也是社会的参与者,自己的亲人、朋友每天也都和自己一样生存在同一个空间。公共利益既然能够覆盖大多数人,破坏公共利益同样也能损害到具体的每一个人。

摩拜单车、ofo、小鸣单车...由共享单车谈到公共利益的践行者

前几天,网络上流传一个视频,一青年男子将共享单车抛入河中,旁边同伴拍摄视频并狂赞666,网友们纷纷指责这种行为,有网友评论说:即使你的智商已经不允许你骑自行车也用不着如此疯狂的破坏!

不出所料,该视频播出并且引发众怒的几天里,当地警方果断出手,将其抓获,并给予其相应的处罚。

共享单车是一个新生事物,从它出现那天起,就不断地考验着每个人的道德和法律意识。在越来越多的人体验到共享单车所带来的便利和新鲜感的同时,各种不和谐的现象也逐渐暴露出来:有人私自改装,据为己有;有人恶意损坏,随意丢弃;也有人和相关部门对于共享单车的停放表示担忧和抵触:比如非法侵占人行道、盲道等等。有句话说得好,不损害其他公共利益才是施行公共利益的前提。

共享单车可以纳入公共交通的范畴,所以也可以纳入到公共利益的范围。我们且先不去探讨这个项目背后的资本运作与盈利方式。因为这毕竟不是政府行为,而是民间资本对于政府职能范围内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补充方式。

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行为的参与者,每天也都享受着公共利益所带来的的便利。比如食品卫生安全,比如交通设施,比如医疗机构,比如治安与环境等等不一而足。

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这些年来,损害公共利益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屡禁不止。我们经常看到被人为破坏的公交站牌,被砸坏的公共阅读栏,无法正常使用的公共电话,不再亮起的街灯地灯……

公共利益所涉及的通常有三种人:一种是享受到了公共利益的人,一种是没有享受到公共利益的人,一种是仇视和破坏公共利益的人。后两种人虽然是少数,但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对于公共利益的破坏也是无法估量的。因为第二种人很容易就变成第三种。

还拿共享单车为例,有人觉得自己并不需要这个交通工具,在这个基础上,才会引发破坏行为。当然也有一些利用交通工具揽客的人更认为这种廉价便利的交通工具损害了自己的切身利益,所以破坏起来更是“理直气壮”。

摩拜单车、ofo、小鸣单车...由共享单车谈到公共利益的践行者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公共交通行为的参与者,你也许不会去使用共享单车,但是你可能要开车,你还可能要乘坐地铁或者地面公共交通工具。有数据表明,目前投放市场的共享单车已经达到了2000万台。这个庞大的数字能够说明,如果这些单车每天都能顺畅的满负荷的被使用,那么就意味着每天至少有几千万人不会同你挤地铁公交,不会堵在你的车前,你的私人时间会因共享单车的存在而变得充裕,你的心情自然也会愉快起来。更多共享单车解读:www.yangfenzi.com/tag/bicycle-sharing

公共利益是开放的,但是也是具有选择性的。我们每个人未必每天都要去医院,每天都夜归,每天都报警……但是这些又都是与我们日常生活休戚相关的。我有个朋友是医生,在一个比较偏僻的社区医院工作。当地的环境非常差,打骂医生,损坏医疗器械甚至是偷盗社区医院财物的事儿时有发生。最终的结果是没有医生再愿意去那里,高昂的维持成本也让主管部门无力承担。最终,那个社区医院被撤并,当地的居民就算是得了感冒都要跑几十公里才能得到治疗。

我曾经做过一个项目,设计了非常注重园林花园式体验的小区。交工后不到两年我去回访,那个小区着实让我心惊:价格昂贵的景观灯很难找到一个完好能亮的,绿地的喷淋系统也都遭到破坏无法使用,草坪像被羊啃过一样,凉亭、长椅如残垣断壁,秋千架、葡萄架只剩下几根铁管。物业承受不起反复维修已经弃管,垃圾漂满了人工河。小区里经常发生砸车和抢劫等恶性事件。当初一房难求,此时已经有业主陆续搬走。供水供电供暖也经常发生故障,业主频繁投诉拒缴物业费甚至上街游行,可是,这一切又该怪谁呢?

摩拜单车、ofo、小鸣单车...由共享单车谈到公共利益的践行者

总有人以为,公共利益与己无关。甚至还有人总想打公共利益的主意为一己之私谋取不义。但是这些人忘记了一点,自己也是社会的参与者,自己的亲人、朋友每天也都和自己一样生存在同一个空间。公共利益既然能够覆盖大多数人,破坏公共利益同样也能损害到具体的每一个人。

十多年前同一个朋友开车出门,刚过出城口他就急喊停车,我以为出了什么大事,赶紧把车停到了停车带上。然后他下去向后方奔行几十米,我看见他从路中间捡起半块砖头扔出车道再走回来。看见我疑惑的目光,他笑着解释说,如果有人高速压到了砖头上就可能发生车祸,而他明明看到了却没有阻止这一切的发生,他内心会很不安。那一刻,我隐隐地惭愧了一下,因为我也看到了,但是我没有任何反应……

还有很多让人不愿意提起的事,比如一个自管老小区常年有几个没有井盖的马葫芦。终于有一天,一个孩子不小心掉了进去,等捞出来已经是几天以后了。据说孩子的父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重复着一句话:我天天打那过,咋就不知道把马葫芦盖上?我真该死……

每一个享受公共利益所带来便利的人,都应该成为自觉维护公共利益的践行者。铅笔分割线

文/裸枪 e观沧海(微信号:eguancanghai)
主编:马卿轩,责编:辛辛懿 贺瑞瑞,校对:马春阳,编委:韩东言,总编:王兰香

摩拜单车、ofo、小鸣单车...由共享单车谈到公共利益的践行者

———————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

共享单车是指企业与政府合作,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提供自行车单车共享服务,是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

2016年底以来,国内共享单车突然就火爆了起来,最近一张手机截屏蹿红网络。在这张截图上,24个共享单车应用的图标霸满了整个手机屏幕,真的是“一图说明共享单车的激烈竞争”。而在街头,仿佛一夜之间,共享单车已经到了“泛滥”的地步,各大城市路边排满各种颜色的共享单车。共享单车已经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注意,由于其符合低碳出行理念,政府对这一新鲜事物也处于善意的观察期。

2016年底以来,国内共享单车突然就火爆了起来,最近一张手机截屏蹿红网络。在这张截图上,24个共享单车应用的图标霸满了整个手机屏幕,真的是“一图说明共享单车的激烈竞争”。而在街头,仿佛一夜之间,共享单车已经到了“泛滥”的地步,各大城市路边排满各种颜色的共享单车。

通过一番梳理发现,除了较早入局的摩拜单车、ofo共享单车外,整个2016年至少有25个新的共享单车品牌汹涌入局,其中甚至还包括电动自行车共享品牌。这25个品牌包括:永安行、小鸣单车、小蓝单车、智享单车、北京公共自行车、骑点、奇奇出行、CCbike、7号电单车、黑鸟单车、hellobike、酷骑单车、1步单车、由你单车、踏踏、Funbike单车、悠悠单车、骑呗、熊猫单车、云单车、优拜单车、电电Go单车、小鹿单车、小白单车、快兔出行。

与网约车不同,自行车的运营受季节变化、天气状况等影响也比较大。至于遇上台风暴雨,则无论地处何方,共享单车出行的订单量,都会直线下降甚至归零,而平台还得面对更加高昂的车损折旧成本。与“有桩”的公共自行车相比,这种随时取用和停车的“无桩”理念给市民带来了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导致“小红车”和“小黄车”的“乱占道”现象更加普遍,城市空间的管理因而变得更加困难,这也就需要相应的管理规定出台。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综合整理报道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是关注互联网生态圈的科技新媒体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 金沙江创投罗斌:接连投中 [ 映客 ] 与 [ OFO单车 ] 的奥秘

➤ 丁健对话戴雷王劲徐成光张博赵勇 交通革命从创新而来向未来而去

➤ 柳青:通过共享出行,滴滴出行每天创造一万亩树林的生态补给

➤ 互联网界的2016年:百度 网红 滴滴 分答 共享单车 阴阳师 小程序

➤ keso:火火火,我看2016年|共享出行、AlphaGo、三星、乐视

您可能还喜欢…

4 Responses

  1. 魏武挥:关于租赁单车的东拉西扯说道:

    这两天关于租赁单车——媒体们投资人们创业者们更喜欢用“共享单车”这个词——的讨论变得比较热闹。我周末还接了财经的采访电话,前前后后说了一个小时有余。有几个颇具流量的媒体也做了长篇文章,比如财新,比如腾讯科技。

    这篇文章我谈谈我对这个事的看法,有点不成体系,所以叫“东拉西扯”。

    一个奇怪的词

    这两年,有两个词在特别奇怪地流行。

    第一个词是自媒体。自媒体本身并不奇怪,但把很多明明是机构团队做的也不太彰显个人风格的媒体称为“自媒体”,实在是很奇怪。

    有人和我说过,中国媒体开办要证照,言下之意就是自媒体感觉不需要证照。朝野朝野,大概属于“野”的。好吧,自媒体=野媒体,你们可同意?

    第二个词就是共享单车。这个词本身就有很大问题。如果说还有相当多的个人公号之类的确是自媒体的话,那么,搞共享单车的企业,其实没有一家是“共享单车”。

    统一着色、统一配置、统一运营,计入自家公司资产的这些单车们,不知道共享个什么鬼。

    投资人、创业者喜欢沾点总理的“欧气”来表示自己的政治正确(总理表示过对分享经济的重视)以至于慌不择词,媒体跟风这么写,只能说是人云亦云完全不动脑子了。

    这是一个非常标准的“租赁模式”,不能因为张三骑了李四骑,李四骑了王五骑,就说是“共享”,那么低至如家高至凯悦之类,统统都是共享酒店。它们也是张三睡完李四睡,李四睡完王五睡呀。

    这一波租赁单车,要说有些新鲜地方,其实是“分时租赁”,或者是“按次数租赁”。这是拜移动互联网所赐,以前还真搞不了。

    叫分时租赁单车的确有些拗口,可以叫租赁单车嘛。

    所有着笔写共享单车且不说明是为了讨论方便的,我都会先鄙视三分钟。

    为什么要出手管制

    前几天一个晚上,在一个群里,有个朋友提到,在一次饭桌上,几个政协委员们提到了单车这个生意。

    貌似其中一位委员就很担心供给太大,城市容量不足,需求也没那么多,言下之意,就是会不会出现“毫无必要的最终是浪费的制造”。

    第二天,我就看到新闻,说上海有关部门约谈几个单车运营商,要求停止投放,说是过量了。后者还能怎么办,只好诺诺称是。

    我是不太容易理解这种担忧的。

    市场经济不是计划经济,重复建设是必然会发生的。正统的马克思主义里面对此进行了批判,为了避免重复建设,所以要做计划。很可惜,这个想法实践证明是错的。

    两千万公号呐,有必要吗?9成9是重复建设啊。怎么不一纸文书给关它一大半?

    至于城市容量问题。

    我不禁想起了腾讯总编辑李方以前的一篇批评电动车的文章,说快递业的电动车在城市里到处流窜,严重干扰交通。

    李方的观点对不对可以再讨论,但至少好像也没禁止电动车的规模化流窜。自行车不过是放在路边,压根没动,不晓得城市容量哪里受不了了?

    归根到底,还是觉得,一个城市可能只需要50万单车,所以你投放的数字不能是500万。

    咋不说说那些空关的房子呐。

    单车的生意模式到底好不好

    其实这个生意比专车好,因为它理论上的商业模式是很清晰的。

    一台单车300块,一天被十个人次租,一次一块,理论上一个月收回成本,后面都是白赚的。

    它比专车好就好在:没有司机。人力成本其实非常高,无论你是雇佣还是合作分成,都是开支。

    而且,物料成本长远来看只会越来越便宜,规模越大也越便宜。人力不是,人力成本一直是上升的,且与规模没有太大的关系。

    但请注意我前面写的“理论上”三个字。

    困扰单车们的第一个很大的问题是盗损。

    我有位朋友在某租赁单车公司任高管,他告诉我,摩拜的盗损率在10%左右,OFO则会高达25%以上。

    第二个问题是补贴大战。

    是的,如专车一般,单车也开始大打出手。

    OFO和摩拜都宣称两会期间,帝都可免费骑车。

    我收到过摩拜“充100得210”的短信,最近继续收到OFO说还可以免费骑车的短信。

    第三个问题是地域限制,这会限制住这个行业的规模。

    单车基本上是北上广杭深之类的一线大城市的需求,而不是中国所有城市的需求。

    交通堵不堵是影响单车发展的一个变量。

    另外,话虽政治不正确,但却是实情:大城市普遍意义上,人们的素养会略高点,可能盗损率相对较低。

    不过,单车生意里,有一个有利于公司的东西,那就是:押金。

    押金是个什么鬼

    前阵子有媒体报道说,单车押金退回非常麻烦。说得狠的,还有说这个类似于大规模非法集资。

    在一个电视节目里,我当面和摩拜联合创始人CEO王晓峰提到了这个问题。王晓峰说这并不是他们故意扣着钱不给,并要求我当场再试。

    我立刻试了试,不到一分钟,押金退回。

    我然后又试了下OFO的,也是不到一分钟,退回。

    单车的押金和类似神州租车的押金非常不同,后者是按次收取,且在租赁完成后退回(考虑到违章因素,这笔押金会延迟一段时间)。酒店业的押金也是离店就退。

    但单车押金不是,它和你租车还是不租车无关。

    类似的模式有吗?

    其实是有的。

    我一个做电商的朋友认为,这非常像公交卡押金。

    在上海,一张公交卡100块,只有70块可以使用,另外30块是押金。只有你退回这张卡,这笔钱才会返还你。但它不是工本费,工本费是不需要退还的。

    我总觉得上海公交卡人手一张都是低估了,人手几张才是常态。这背后的数字,事实上非常庞大。

    单车们的押金不是非法集资,性质没那么恶劣。

    对于企业来说,的确手握一笔非常巨额的现金流,这个倒没疑问。

    这可能会派生出一点机会来。

    单车会不会合并?

    专车里的大打出手然后一笑泯恩仇的故事已经发生了,单车会不会?

    在前文提到的电视节目里,王晓峰认为不会。

    他的理由是:单车公司很重。专车公司合并其实就是账户的打通问题。但单车会涉及到线下庞大的车辆至少是重漆一遍的问题。

    我觉得这个理由蛮牵强的,虽然有那么一分道理。

    这档电视节目曾经邀请过柳甄,录制的时候uber中国还在和滴滴奋战,柳姑娘彰显了强大的信心,认为一定能和滴滴抗衡。

    好像是播出的时候,滴滴就吞了uber中国。

    单车业的合并,其实可以不用油漆。反正盗损率摆在那里,有的公司的单车也不结实,过个一年半载的,就可以用新车了。

    在过渡期,两种颜色都存在,没什么了不得的。

    关键是,这个行业,消费者的忠诚度是不高的。有什么骑什么呗。

    单车本身的规模受限,使得我倾向于认为,这个行业出现并购的可能性非常大。

    我更看好谁?

    与人聊天或接受采访时,都会提到这个其实是有点无厘头的问题。

    因为我对具体数据并不掌握,很难非常有说服力。

    以前我表达过我更看好OFO,因为它便宜,成本回收快。

    现在的我,并没有改变这个看法。

    我甚至多了一个理由。

    OFO创始人戴威,当年的北大学生会主席。能坐上这个位子的,而且还是在北大,都是人精。

    而且戴威还摆平过一次举报,让后者不了了之。

    控盘能力相当强。

    摩拜就有些小纠结。

    王晓峰的履历相当光鲜,光鲜得不像话。有兴趣的,可以去搜搜。

    在我们天奇,把一个创业项目按照人和事两个维度会切成四类:好人好事、坏人坏事、好人坏事、坏人好事。这里的好坏,说的是合适不合适。好人好事没疑问,赶紧投,坏人坏事,没疑问,PASS。花功夫的是中间两种。

    好人坏事,创业者很棒,但项目似乎有些问题。这个还好点,可以和创业者沟通,看看能不能就ta的想法做一些调整——当然,我们有可能是错的。

    坏人好事,说的是项目非常有前途,但创业者似乎缺了点什么。这种情况下,我们会满世界找个CEO。这个情况是最麻烦的。

    麻烦就麻烦在找起来不容易,找来了需要磨合。磨合不好,一定会宫斗。

    磨合的好的,例子当然是有的,比如谷歌就是这样的。

    我们觉得我们没那么大本事,一般就小心翼翼地躲过去了。

    也许人有人的本事吧。

    谁是这个生意的最大受益者?

    给大家看两幅图

    20块以下是去年10月的事。

    无人自行车?好吧,这是一个笑话

    谷歌搞了一个无人自动单车。

    但这是去年的一个段子。

    —— 首发 扯氮集 ——

    版权说明 及 商业合作

    作者执教于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天奇阿米巴创投基金投资合伙人

  2. 摩拜红包车:技术派“掌权”共享单车下半场?说道:

    充值返现、免费骑行,春节过后,共享单车的地面推进竞争更为激烈,而随着小蓝、优拜等新角逐者的入局,共享单车的“街头彩虹大战”以及随之而来乱停乱等管理问题更持续成为全民热议话题。

    谁能率先突围粗放阶段的“圈地大战”?

    3月23日,摩拜单车推出“摩拜红包车”。对用户来说,这是“骑摩拜还能赚钱”的寻宝游戏,而摩拜的目的则是通过红包,用技术手段提升车辆运转效率、降低车辆调配管理成本,实现精细化动态管理。

    “作为一家技术公司,” 从摩拜单车联合创始人兼CTO夏一平的PPT演示来看,摩拜的确称得上“技术派”——全球第一款基于物联网、第一个完全使用轴传动、第一个可以实现远程升级固件的智能共享单车,也是全球第一个设立共享单车智能推荐停车点的共享单车……

    一连串技术第一的背后,带来的是市场份额的第一,3月22日,第三方数据公司艾瑞咨询发布的《2017中国共享单车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2月20日至26日这一周,摩拜单车的日均有效使用时间已逼近1100万分钟,居行业首位,领先优势持续扩大。

    今年2月底,摩拜单车在所有出行服务中的渗透率已达13.9%,相当于每7个人就有1人使用摩拜单车。另据了解,摩拜单车目前注册用户量已达数千万人,累计骑行次数接近4亿次。

    此刻,共享单车大战竞争日趋白热化,摩拜单车的行业渗透率第一以及摩拜红包车所代表的精细化运营管理到底能给行业以怎样的思考与启发?

    共享单车下半场已经到来

    事实上,摩拜红包车的推出,已经开启了共享单车下半场竞争。

    春节前,国家发改委在针对去年印发的《推进“互联网+”便捷交通 促进智能交通发展的实施方案》所作的阶段性总结中,表扬了共享单车,称其“为城市交通中短距离出行、解决‘最后一公里’提供了有力支撑”。

    而随着共享单车在全国城市的深入推进,以及今年以来的“充值返现、免费骑行”大战,城市居民骑行共享单车的习惯已经初步培养了起来。

    不得不说,在这一产业大环境和消费者习惯之下,共享单车必然比其它互联网共享经济领域更早地进入下半场竞争,这也是共享单车领域竞争格外激烈的根本原因,所有玩家都想尽快拿到第一的门票,因为共享单车的市场窗口时间短。

    但与街头跑马圈地不同,下半场竞争需要的是精细化运营管理,对更加灵活、更加随意的共享单车而言,调控运营的管理难度更大,更需要技术实力,高效的运维表象背后是硬件、固件、软件、设计、大数据、云平台的紧密配合,这些才是真正的挑战。

    从这一点来看,由摩拜单车引领整个行业进入智能调度时代、开启下半场竞争的确也是情理之中。

    如夏一平所介绍,摩拜单车是第一家将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同时运用在出行产业的公司,预约用车的设定,解决了人们的焦虑感,而扫码即走、锁车付费等“黑科技”则提升人们个性化体验和使用效率。另外,全程可追踪和精细化管理,不仅强化了管理效率,也实现了小橙车规范化使用。

    事实上,正是智能单车的方便好用、体验差异化才让摩拜有了极高的用户粘性,市场份额也一路飙升。

    再本质来看,共享单车是一个“入门低门槛、运营高门槛”的市场,入局容易,但想真正做大并深入落地,需要的却是高精尖技术。

    红包车:摩拜黑科技再升级

    这次“红包车”其实正是摩拜基于对车辆状态和实时位置精准掌下的技术创新,最值得探究的是,摩拜做到了企业运营管理和用户寻宝玩乐的双赢。

    众所周知,用户骑行共享单车之后,会根据自己的使用地点,随意停放,当早晚高峰的共享单车“潮汐”需求时刻,这就会导致局部车辆供需失衡。而摩拜红包车则是充分基于摩拜的大数据平台对城市中用户骑行大数据的分析,摸清车辆移动的潮汐规律,建立车辆迁徙的模型,并根据用户的需求场景来设置特殊的任务,这就是红包的调配。

    用户打开摩拜单车APP,除了可以看到周围可供使用的摩拜单车外,还有可能发现红包图标,摩拜用户可以通过GPS定位找到“摩拜红包车”并解锁骑行,有效骑行超过10分钟,即可获得双重奖励。

    由此一来,通过后台的红包设置,就可以让用户将单车骑行到有需要的地方,从而进行车辆供给的调配。

    从用户层面来看,现在骑摩拜单车又变成了好玩、有趣、酷炫的“寻宝”游戏。摩拜红包车借鉴了Pokemon Go增强现实游戏设计,综合运用物联网与LBS技术,让,一方面能够吸引更多用户骑行摩拜,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添加更多的场景和任务设计,激励用户积极参与摩拜单车生态圈的健康生长中。

    有人问,城市生活都很忙碌,出行的人都有自己的方向、目的地,会有人为了红包而改变自己的出行就是单纯为了玩吗?事实上,这一担心可以有,但从仍在不断壮大骑行用户基数来看,以玩为目标的骑行者也会相应增多,红包车的调度作用必然会发挥一定的作用。

    寰寰姐认为,摩拜红包车的设计方向是对的,如果在下一步的落地过程中,能将其变成声势更大的全民寻宝游戏,这不仅是对摩拜品牌的推进,同时更有利于精细化管理调度,当然这也取决于摩拜在红包上的资金投入力度。

    据移动大数据调研平台Trustdata的数据,去年12月摩拜单车的日充值笔数超过10万笔,用户黏性和变现潜力一直在成长,再加上资本的认可,这些都让摩拜单车有了敢于投入的底气。

    但从摩拜红包车模式来看,其实更值得思考的是摩拜的打法,通过技术+游戏的方式,激励用户以骑行红包车的方式完成任务、获得奖励,同时帮助调配车辆,动态平衡不同时间、不同地域的车辆供给,这背后不仅需要的是技术实力,还有运营管理的创新思路。

    技术派“掌权”下半场?

    共享单车虽然方便,但不可避免已经出现了乱停车现象,尤其是共享单车占道一事已经引发政府关注,北京市交通委停车管理处会同多部委先后到自行车投放点进行现场调研。

    对于共享单车企业而言,更需要用“技术+管理”才能改变“单车泛滥”现状。据悉,摩拜单车下一步将把用户的文明用车行为和信用分纳入“摩拜红包车”体系,并将摩拜红包车与遍布全国各个城市的摩拜推荐停车点(MPL)相结合,更有效地规范和引导用户安全骑车、合理停车、文明用车,再辅之以相应的激励——文明用车的用户、信用分高的用户以及监督不文明行为的志愿者们都有更高的机率得到红包惊喜,单车红包的比拼甚至可以变成“素质比拼”,形成正能量氛围。

    从中可以看出,摩拜单车不仅通过技术实力升级了自己的精细化运营水平,同时更为共享单车乱停的城市管理提供出了解决之道,这是更值得整个共享单车企业学习和借鉴之处。

    但也不得不说,技术实力的修炼非一日之功,作为一家科技公司和智能硬件公司,摩拜单车不仅以“技术派”拿下了市场份额第一,还早已与微软、沃达丰等国际科技巨头建立了深度合作。其中,微软Azure云操作平台服务为摩拜单车的海外运营提供技术支持,而沃达丰则为摩拜单车量身打造了物联网平台解决方案。

    共享单车已经进入以精细化运营、海外市场拓展为主的下半场竞争,这其中,技术实力必然成为竞争的核心关键,也是掌控未来市场格局的“权力”。

  3. ​ofo联合交通部科研院发布共享单车骑行报告:昆明最爱骑行;东莞热衷健身说道:

    专家认为,共享单车+公共交通的出行模式,正逐渐替代家用汽车+步行+公共交通的出行模式。

    36氪日前获悉,4月6日,ofo小黄车联合交通部科学研究院对外发布《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主要城市骑行报告》。该报告以ofo出行大数据为参考,采用城市骑行指数作为评估指标,通过对单车使用水平、节能减排水平、健康贡献水平、停车设施水平、服务环境水平和社会文明水平六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20座国内一二线城市的共享单车发展水平进行评估排名。报告中有哪些亮点?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18~45岁人群成共享单车主要用户 西安广州最男人、天津昆明最均衡

    报告显示, 18~45岁人群成共享单车骑行的主主力用户,占比接近90%,其中30岁及以下群体占比达到55%,30~45岁占比约35%。由此可见,共享单车的用户不仅覆盖年轻群体,也逐步渗透到了中年群体中。

    同时,在用户男女比例分布中,不同的城市区分为了两大派系。一个是以西安、广州为代表的五座城市成为了“最男人”的共享单车骑行城市,男性用户占比达到55.90%~59.70%,较高于女性用户。而以天津、昆明为代表的五座城市则成了“最均衡”的共享单车骑行城市,男女比例在48%~52%之间,可以说基本相差无几。但综合来看,女性用户占比能达到45%左右。

    中国城市整体骑行水平53.6分空间巨大 综合指数六大榜单昆明东莞上榜

    报告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城市整体骑行水平为53.6分,其中北京以84.3位居榜首,上海、成都分别以79.3分和65.1分紧随其后。除此之外,深圳、昆明、杭州、广州、南京、厦门、福州、武汉等八座城市也高于平均分,城市骑行水平较为领先。

    而53.6的整体骑行水平虽然较满分100分来看属于偏低水平,但考虑到2017年初共享单车才迎来一波的快速发展,诸多方面尚不完善,例如城市停车设施的建设,北京、上海、杭州三城虽然达到13分以上,但其他20座城市停车设施平均得分仅为7.55分,远低于满分20分。随着共享单车行业的发展、城市停车设施的建设、服务环境的提升等因素逐步完善,分数还将进一步上升。

    报告同时给出“2017年第一季度主要城市六大榜单”,其中北京位列“停车设施相对完善”、“节能减排贡献最大”、“政府服务环境最好”三个榜单之首。

    城市文明程度杭州12.9分排第一 20城Q1累计骑行5.93亿公里

    报告针对社会文明程度,对各城市对共享单车的友好度进行了评分,杭州市以12.9分排名第一,南京、西安分别以12.75和12.22排名第二第三,北京仅以9.94分排名第九。在服务环境水平评估中,北京以满分15分位列第一,这可能与各地政府对共享单车的管理相关。近期,全国各地陆续出台了针对共享单车的管理办法,如上海出台了《共享自行车服务规范》,成都推出了《成都市关于鼓励共享单车发展的试行意见》。

    报告显示,我国20座城市第一季度累计骑行5.93亿公里,相当于绕地球14794圈,日均累计骑行距离为659万公里,相当于地球赤道的164倍。不仅如此,20个城市第一季度人均累计骑行消耗热量6840千卡路里,相当于燃烧掉1.8斤脂肪。

    共享单车缓解城市交通出行难问题,发展态势不断扩大

    数据统计,从1995年至2016年,随着民用汽车保有量从1040万辆攀升至1.9亿辆,自行车的保有量却从6.7亿辆,急剧下降至3.3亿辆。汽车成为代步工具的同时,给城市交通和生态环境也带来了极大压力,城市居民的出行成本急剧上升。而随着2016年以ofo等企业为代表的共享单车的出现,有效解决了最后一公里出行难的问题。

    专家认为,共享单车+公共交通的出行模式,正逐渐替代家用汽车+步行+公共交通的出行模式,快速发展中的共享单车正改善着我国城市居民的出行模式,也对我国交通新体系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4. 2017年中国共享单车行业研究报告说道:

    摩拜单车、ofo共享单车等共享单车平台以无桩自行车切入市场空白点,解决用户痛点,受到用户青睐。其中,摩拜单车和ofo共享单车分别以城市及校园作为切入点,成为市场主要参与者。

    本报告将通过行业发展历程、不同共享单车企业车辆模式及运营模式、用户需求等多方面分析市场现状、企业竞争力,探索未来发展可能性及挑战。

    1
    前 言

    在线出行服务行业发展迅速,共享出行成为其中主流服务

    自2006年出现首家专业租车网站以来,中国在线出行服务行业经历了“线下重资产+线上服务”向“互联网+共享经济/轻资产重服务”的转变,同时也实现了PC端向移动端使用场景的转变;

    2012年起移动端出行服务模式大量涌现,主流服务包括租车、拼车、代驾、出租车、专车(快车)与分时租赁等,其中,专/快车、共享单车等共享出行服务成为其主流服务。

    共享单车更好地解决了用户“最后一公里”出行痛点,成为市场新热点

    作为在线出行行业的主流服务,共享出行包含专车、快车等网约车服务,分时租赁服务,以及2016年火爆市场的共享单车服务;相比网约车的专/快车及顺风车,共享单车解决了用户“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问题,节约用户等车的时间成本及服务的费用成本;相比分时租赁,共享单车使用方便,取还车灵活,使用性价比高,目前共享单车用户覆盖率增长迅速,远超分时租赁用户群体。

    2
    中国共享单车行业发展现状

    共享单车产业链剖析

    共享单车产业链逐渐成熟,上游供应商是关键,衡量着企业的量产能力和迭代更新速度;物流连接过程中带来的问题以及寻找下游最合适的盈利模式仍需探索;在拓展盈利模式的同时需思考其可行性,例如车身的广告投放会对城市容貌带来影响、与景点/骑行俱乐部的合作会面临用户体量小等类似问题。

    运营成本涉及多项维度,维保调度费是除制造成本外另一重要模块

    企业运营成本涉及多项维度,研发阶段成本主要为零配件采购、技术研发等费用;运营阶段中,由于车辆的开锁等模块会涉及到通信运营商,期间会随之产生网络费用;维修保护方面,目前各家企业主要通过大数据监管、人工调度车辆以及区域化分配维修师傅进行统一修缮,期间费用涉及零配件置换修理费、劳力成本、运输调度费等,除车辆制造成本以外,运维成本成为共享单车行业另一重要模块,而如何减少运维成本,提高运维效率需根据不同的车辆属性、造价等因素进行策略规划。

    摩拜单车用户覆盖优势明显,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2016年11月至2017年2月,摩拜单车活跃用户总体呈上升趋势,由于春节的因素,2017年春节周摩拜单车活跃用户规模受到影响,但在春节后迅速回升,2月末活跃用户规模达到最高值,为769.3万人,相较2016年10月末,增长455.7万人,增长约2.5倍;摩拜单车目前在整体出行用车服务行业中渗透率已达13.9%;同期,ofo共享单车活跃用户整体稳步提升,活跃用户规模最高为369.1万人,相较2016年10月末,增长288.0万人,增长约4.6倍,在整体出行用车服务行业中的渗透率最高达到6.7%。

    摩拜单车用户活跃时长增幅明显,峰值已超千万分钟

    摩拜单车App日均使用时长由16年10月底478.8万分钟到2017年2月末,大幅增长至1095.5万分钟,相较10月底增长616.7万分钟,增长约2.3倍;ofo共享单车在2017年推出免费骑行日以及充值返现的营销活动,日均总有效使用时长在2017年2月末达到最高值,为781.7万分钟,相较10月底增长596.9万分钟,增长约4.2倍;从用户覆盖和日均使用时长来看,摩拜单车与ofo共享单车属于行业第一梯队。

    共享单车市场参与者众多,各有千秋

    各类共享单车通常注册方式为:实名认证+手机绑定+押金,其中摩拜单车、小鸣单车押金较高,分别为299元和199元,其他平台均为99元,押金不能用作使用计费,使用费用需额外充值,价位维持在是0.5元-1元/半小时;

    各类单车中,摩拜单车及小蓝单车采用自行设计及生产制造方式,整车科技感较强;

    目前能够覆盖全国主要大型城市的单车平台较少,行业集中度较高;各单车平台中,摩拜单车和ofo单车城市覆盖最广。

    GPS智能锁是共享单车车辆最核心的部件,将直接影响用户使用体验及后期运维管理

    融资主体增加,融资规模扩张,PE机构入局

    目前已有11家共享单车企业披露了融资消息,截至目前,行业融资额已超60亿人民币,其中,ofo与摩拜单车均已完成D轮融资;优拜单车在3个月内获得3轮融资,已完成A+轮;小鸣单车在1个月内完成B轮融资;

    投资方方面,摩拜单车有腾讯、红杉资本、华平资本以及高瓴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作为主要投资人;ofo投资方中则出现了滴滴、小米以及经纬中国等国内具有影响力的企业的身影。

    用户研究 – 核心发现

    共享单车主要用户为中高等收入且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中青年男性

    用户主要通过看到停放/骑行的共享单车及口碑相传的方式进行了解;使用摩拜单车的用户比例最高,达到61.9%

    用户对于共享单车的认知多通过口碑相传以及看到在路上停放或被人骑行的共享单车,通过看到路边车辆的直观认知排名第一,占比25%;各共享单车平台中,使用摩拜单车的用户最多,为61.9%,其次为ofo共享单车,占比在52.1%。

    多数用户会将共享单车与其他出行工具结合使用,运动爱好者则更倾向单独使用单车

    约七成的单车用户会将共享单车作为出行工具组合中的一环,其余30%的用户倾向于不与公共交通结合、仅使用共享单车前往目的地,其中,运动爱好者(日均运动时长1小时以上)占多数,比例达到37.4%。 90%用户在目的地与地铁/公交站相距3000米内时选择使用共享单车,用户使用需求被激活,共享单车成为最有效的“最后一公里”解决方案。

    高频用户用车场景多样化,愿意长时间骑行

    低频用户的使用场景较为单一,61.7%的用户出行场景集中在家/公司/商圈到地铁站/公交站间的往返,单次使用时间集中在30分钟以内,占比达到84.4%;

    高频用户使用场景较为丰富,最主要的场景仍是家/公司/商圈到地铁站/公交站间的往返,占比均在70%左右,其次为商业圈内的代步或上下班通勤,占比与主要场景差距不大;骑行时长同样主要集中在30分钟内,但10%的高频用户骑行时长达到1小时以上,是低频用户的2.5倍。

    高频用户单次充值金额高,反馈车辆问题及不文明行为积极性高

    高频用户单次充值金额集中则集中在100元以上,占比达到63.4%,而低频用户的单次充值金额集中在100元以内,仅有18.2%用户单次充值金额在100元以上;

    高频用户的反馈力度较强,37.3%的高频用户会经常反馈车辆问题及不文明行为,表示不愿意反馈的用户仅有7.0%;但低频用户中,多数人愿意但不知道如何进行反馈,并且,不愿意反馈的用户占到15.6%。

    道路拥挤状况和空气质量是影响用户骑行意愿的主要因素

    通过影响力模型分析,所在城市道路拥挤状况和空气质量是影响人们骑行意愿的主要因素,其中,路况拥挤程度对用户的骑行意愿影响最大,路况不佳时,用户更愿意使用共享单车以躲避交通拥堵,骑行意愿提升10.1%,而当道路通畅时,用户的骑行意愿则会降低11.4%;

    对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座共享单车主要布局城市,深圳用户对道路拥挤度和空气质量满意度最高,当地用户的骑行意愿也是最高的,而北京及上海因两项评分较低,当地用户的骑行意愿也低于广州和深圳。

    3
    中国共享单车企业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 – 摩拜单车

    摩拜单车:首创押金监管专属账户,打造智能无忧用户体验

    摩拜单车:打造智能化单车,实现数字化骑行

    摩拜单车:让自行车回归城市,现已入驻33座城市

    截至2017年3月,摩拜单车已进入33座城市,其中包括2016年进入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厦门、武汉等,以及2017年新布局的合肥、西安、长沙、福州、新加坡等海内外城市。在新的一年中,摩拜单车将继续引领绿色、环保、智能出行风潮,让自行车回归城市。

    案例研究 – ofo共享单车

    ofo共享单车:从校园到城市,让出行更便利

    ofo共享单车:开启2017城市策略,现已覆盖46座城市

    2017年1月22日,ofo共享单车启动“2017城市策略”,先后进入合肥、武汉、长沙、南京、重庆等城市,加之2016年开通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目前城市已覆盖46座,ofo表示,未来将根据地形、人口、公共交通环境等维度进行城市筛选,加大覆盖力度。

    案例研究 – 永安行

    永安行:合作芝麻信用,有桩向无桩转型

    4
    中国共享单车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一线城市市场需求旺盛但容量有限,三四线城市及海外市场是未来两大拓展方向

    目前,共享单车市场主要集中在一线及部分发达二线城市,市场需求非常显著,但随着单车数量的急速增加以及用车场景相对单调及同质化的限制,现阶段市场竞争激烈;

    一线及部分发达二线城市市场容量有限,单车数量将会较快到达饱和点,向三四线城市拓展成为必然,但市场需求及机会仍有待探索;

    海外市场自行车售价相对较高,但用户需求旺盛,为共享单车出海提供良好市场机会;同时,海外市场相对高的客单价将会帮助共享单车企业提升盈利能力。

    单车数量急速增加、车辆停放、后期维护等问题日益凸显,对精细化管理的呼唤迫切

    随着资本的大量涌入以及用户需求的显现,共享单车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单车数量也快速增加。在半年多时间内,部分一线城市的共享单车数量已经超过10万辆。然而,行业的快速发展也随之带来城市管理等诸多问题,无桩化特点导致目前乱停车的现象屡见不鲜;另外,部分共享单车由于缺少GPS定位,不能够及时、有效的管理车辆。共享单车的城市管理问题已经初步显现,未来需要共享单车企业与政府相关部门共同努力,建立有效机制,引导共享单车向更规范、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规范化的用车行为将会极大促进行业发展,反之会限制其规模性发展;用户诚信体系建设能够更加有效地规范用户行为

    用户是共享单车行业快速发展的核心,引导用户规范用车,培养用户的诚信态度及行为,并辅助建立一套社会通用的诚信管理体系,不仅能够解决现阶段共享单车面临的一些用户问题,也能极大地促进社会规范化发展,为整体国民素质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

    基于物联网的大数据管理是未来共享单车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共享单车行业未来将面临市场需求不平衡、城市管理难度大以及用户行为不规范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企业层面的产品制造升级、智能科技创新能力是为满足消费者需求与提升企业效率的核心竞争力,随着发展,马太效应显著,科技化产品、注重用户体验与城市可持续化发展的企业将占据市场主要地位,因此,企业应加强产品升级迭代速度与质量、合理投放车辆并完善车辆维护措施;而政府层面,应考虑因城施策,要求单车企业建立有效的智能化管理方式,以提升车辆监管与运营效率,彻底改善目前车辆停放、运维、安全等问题。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